迴去的時候,車廂裏坐著的是柳長嶺夫妻還有柳氏、如梅、如花,還有柳湘、柳旺和伍立文。[.超多好看小說]
柳傑和柳俊哥倆要駕驢車,伍立文起先在一邊陪了會,看柳傑駕著驢車還算熟練,就交給了柳傑和柳俊他們,他也進到車廂裏去,陪著柳長嶺說話。
“二月初六春闈,那沒多少日子了,立文啊,好好考。”
伍立文忙點頭,說:“是,爹,我會努力考的。”
柳長嶺點了點頭,說:“離開你那個爹娘也好,至少不用跟你那幾個兄弟去爭了。唉,誰家的爹娘不會不疼自己家的孩子,反倒去疼別家的孩子呢。你和秀兒,你們也不要多埋怨,他們養了立文一場,以前你們受的苦就算是迴報他們的。”
伍立文又點頭,說:“是,爹,我們不記恨了,都過去了,隻要以後孩子們好,我們倆個也就安心了。”
柳長嶺看了看如梅和如花,眼裏滿是疼愛,說道:“我的兩個外孫女瞧著就是好福氣的命,以後一定會找個疼愛她們的相公的。”
如梅見小舅舅和表姐瞧著她和如花,一下子紅了臉,如花則笑嘻嘻地看著柳長嶺,對柳長嶺說:“姥爺,我打算開個加工水泥和製造蜂窩煤的廠子,地方我選在我們村子的北麵,一會兒路過的時候,我給你指指,你幫我看看,建在那兒合適不。”
柳長嶺就問:“這水泥和蜂窩煤是啥啊?”
如花說:“水泥可以用來鋪地建房子,是一種建築原材料。蜂窩煤是一種像蜂窩狀的有孔的煤,可以用來燃燒取暖。”
柳長嶺看向伍立文和柳氏,再轉而看向如花,想起小兒子在家裏悄悄地跟他嘀咕過一句,說:“姐夫和姐姐好像有啥事都聽如花的。”
便問:“如花啊,家裏的作坊和生意,你爹娘沒管著,都是你在打理嗎?”
柳氏忙說:“爹,孩子他爹要溫書考試,做繡活的作坊我和如梅看著呢,粉條作坊和那幾個鋪子,就叫如花忙活著,誌勤幾個一天到晚在學堂,也抽不出時間來,再說讀書人,這生意的事自然不能叫他們分了心去。”
柳長嶺瞥了一眼柳氏,說道:“你急啥,我又不是要怪如花,我隻是覺得心疼如花。這麽聰明的閨女,小小年紀就要替你們這兩個大人把家給撐起來,賺錢供你們吃喝還得供他們幾個男的讀書科考。她現在小著,還能四處跑跑,再過幾年,十幾歲的姑娘家了,能再拋頭露麵去嗎?你們兩個當爹娘的,也不能這麽使喚自己的閨女呀,你小時候爹可從沒叫你為家裏愁,為家裏操勞的。”
柳氏紅了臉,拉住她娘的胳膊,委屈地說:“娘,你瞧爹,如花是我的閨女,我能不疼她嗎?可這家裏就這個情況,這些生意作坊的,也都是如花想出來的,她最是清楚怎麽做,我們都不會,我和如梅隻能在作坊裏幫著做做繡活,管管幾個人,記個數啥的。你要叫我去鋪子裏安排事情,我也幹不了啊。”
柳長嶺歎了口氣,摸了摸如花的頭,說:“如花啊,你家裏現在的日子就很好了,你爹和哥哥、弟弟們要科考,這輩子不能指望他們幫著你管生意。依姥爺看,有這兩個作坊和那幾間鋪子就行啦,你也別再弄其它生意了,這攤子大了,你一個小女娃啊,哪能忙得過來呢。錢賺著夠你們花就成,咱也別想著大富大貴,你爹和你哥哥們隻要考上了,你和如梅就靠他們去,叫他們這幾個男人來養你們。”
如花聽姥爺說的這番話,心裏也是感動的,知道姥爺也是心疼自己,怕自己事情多太忙,畢竟方才柳氏還跟姥爺和姥姥他們說了她那次昏迷的事,如花想,姥爺也是怕她再病倒了。
而且,姥爺的思想也是覺得,當父母的,就應該承擔起來養兒女的責任,不能事事叫一個孩子去衝在前麵,去賺錢養家。
感動歸感動,可現實還是得去承擔,如花並不是一個真正九歲的女孩,她從未把小小的自己劃歸到小孩子的行列中,所以,她微微一笑,對柳長嶺說:“姥爺,如花知道你是疼惜如花,不想我勞累。可是,我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啊,我喜歡開廠開鋪子賺多多的銀子,我喜歡把村子裏需要賺錢的人安排給他們一份活計,帶著他們一起致富,不叫他們為了怎麽過冬而發愁,不叫他們為了看病要花幾十文錢而傷腦筋。”
“姥爺,我能行的。所有的事情並不都是我去幹,我隻是動腦子出主意,安排安排,手底下有人去做。姥爺,現在娘找到你們了,那你們肯定得幫我的對不?姥爺,你放心,我不會累著自己的。”
柳長嶺摸著如花的腦袋,沉吟了半晌才說:“立文啊,你這邊兄弟也多,其實,你可以請他們幫幫如花。”
伍立文看著柳長嶺,頗為誠摯地說:“爹,我這邊家裏頭如花都給教了門生意在做呢,我爹娘幹著小吃攤子,我大哥一家壓麵條賣麵條,我二哥和我侄子他們在賣糖炒粟子。如花都替他們安排好了,現在家裏都寬餘了不少。還有我小弟,如花也教了編荊條片,前不久如花去煤礦已找到買家了,以後我小弟也能有份收入。再說了,爹,我爹說我雖和伍家斷了關係,可畢竟是借著給人家過繼的事才有了這科考的資格,我家的生意我爹他們不能牽扯。”
柳長嶺深深地望著伍立文,半晌才說:“你爹是個明理的人啊。都說親兄弟明算賬,這沒錢還好,大家都窮在一起,若是有了錢,那總會生出一些事來,你爹這樣做是對你們好。立文啊,我隻就秀兒一個閨女,當初看你上進又老實,才把閨女嫁了給你。爹不指望你給秀兒錦衣玉食的日子,爹就希望不管以後的日子如何,你都要一心對秀兒。”
伍立文連連說:“爹,我會呢,我會呢,我會一直對秀好的。”
柳長嶺點了下頭,說:“嗯,好,你這孩子爹還是信的。秀兒啊,立文要科考,一家子的事你就多擔待,伺候好你相公,照顧好幾個孩子。”
柳秀點頭,柔柔地說:“知道了爹,我會相夫教子,照顧好他們的。”
柳長嶺又對如花說:“如花,姥爺會和你舅舅他們幫你,不過,話說在前邊,我們隻是給你幫忙的,該拿多少工錢就拿多少工錢,作坊和生意的事我們不能指手畫腳,也不能以主家自居,你把我們當雇工對待。”
伍立文急說:“爹,那咋……”。
柳長嶺抬手止住伍立文的話,又說:“柳旺、柳湘,還有外麵的柳傑、柳俊,就是你大哥柳安兩口子,加上我們夫妻,隻要是如花用的著的,我們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我和你爹想的一樣,我們不牽扯你們的生意,當個雇工掙一份工錢,給你們出一份力就成。”
如花在心裏頻頻點頭,這樣好啊,一個家族企業,最怕的就是關係套關係,而這些關係都以為自己是皇親國戚,對企業指手畫腳不做事還常常做蛀蟲,這可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姥爺,就這麽說定了,你們給我幫忙,我付你們工錢。小舅舅,你抽空去趟鎮子上,給柳鐵匠打個招唿說一聲,你不去他那兒了,我把蜂煤廠的事交給你去辦。大舅舅那邊,我想叫他幫我去整水泥廠的事。至於其他人,我會再安排。哎,大表哥,停一下,停一下,姥爺,看,就是這裏,我要建個蜂窩煤廠,再往那邊,靠近馬家屯村的那邊,我用來建水泥廠。瞧,現在我們村的人正在整地呢,過個幾天,我請了工匠來,就要動工建廠房、工棚了。”
柳長嶺順著如花指的方向,從車窗裏望過去,有幾十號人正在鏟地拉土,看著陣勢還挺大。
馮氏也看到了,聽了如花說了半天,拉了如花到自己懷裏,“哎喲,如花啊,你咋這麽能幹呢?秀兒,如花可是你的寶啊,這孩子小小年紀就當家給你們置辦了這麽多產業,你們可得好好待如花,不能叫孩子再病了。”
柳氏笑著點點如花的腦門,說:“嗯,我也不知道上輩子積了什麽德,生下如花這麽個小能人來,娘,你和爹都放心,我的如花要幹啥,我當娘的都支持都幫她,我也會在身邊陪著她照顧她的。”
驢車又跑了起來,到了大吳村,進了村子裏,一路到了如花家的院子。
誌勤三個也從學堂迴來了,在後院正卸了驢車,給驢子喂飼料,順便給野豬添著豬食。
如花叫二河去叫了誌勤三個迴屋,三兄弟見到柳長嶺夫妻和柳旺他們。
伍立文和柳氏忙叫著三人給柳長嶺、馮氏磕頭,叫“姥爺、姥姥”。
誌勤三人齊齊跪下磕了頭,叫了“姥爺、姥姥。”
又和柳旺、柳傑幾個見了禮,末了,聽小舅舅柳旺說起和如花打問伍立文夫妻的事,誌學就開了腔,“如花,怎麽每次都是你找到人的?上次是爺爺奶奶他們,你碰上東子表哥和杏兒堂姐。這次又是姥爺姥姥,你碰上小舅舅。你也太神了吧!”
如花笑著,說:“這叫有緣千裏來相會,咱們是親人,這血脈相連,走到哪兒都會遇見,要相認也不是多難的事。”
柳旺拍著誌學的肩,說:“可不是,小舅舅要不是今天去鎮子上,狠心花了兩個錢坐迴牛車,也不會和如花遇上,自然也不會聽到牛車上那些人說她是開作坊的姓伍的,小舅舅要是沒厚著臉皮追著她來打聽,也就不可能這麽早地和你們相認。”
“爹、娘,作坊裏都收了工,明天,明天我帶你們去瞧瞧。”伍立文討好地跟柳長嶺和馮氏說著。[.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馮氏含笑輕點著頭。
柳長嶺則揮了下手,說:“你要溫書,這作坊我們不看也行,方才在來的路上不是都瞧了外邊了嘛,挺大的院子,裏麵也一定很好。”
柳氏安排著,叫柳長嶺和馮氏住了正屋的另一間帶耳房的房間,因著吳立武的眼睛已治好了,沈翔迴了縣裏,也不住在東廂了,所以就把柳旺和柳傑、柳俊安排去東廂。
誌勤和誌曦一個屋,柳傑和柳俊一個屋,誌學則和小舅舅柳旺一個屋。西廂這邊柳湘和如梅住一個屋,杏兒在梨兒迴了家,樓氏生下雙胞胎後,就央了如花,過來和如花一間屋住著,還有一間西廂的屋子是用來做豆腐乳的,裏麵鋪著稻草擺著豆腐塊,沒辦法住人。
柳氏安排好了娘家人,和馮氏、柳長嶺又說了會話。
伍立文則去自個兒的屋子溫書了,書屋裏是誌勤三兄弟帶著東子、誌森、杏兒和蘋兒三姐妹,現在再加上柳傑兩兄弟和柳旺,熱熱鬧鬧的一群人,在那兒認著字,描著紅。
如花獨自一人去了隔壁的院子,和袁琦一起去看下午送了來的碧璽原石,袁琦都帶著人整齊地擺在正屋裏了。
“二小姐,下午白老板帶著舒雯姑娘過來了,見你和老爺、太太不在,就先留下了謝禮,說是過兩天再來拜謝。”
如花拿了塊原石看著,不在意地說:“嗯,你沒說不用他們這麽客氣,隻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袁琦說:“奴婢說了二小姐的話,可白老板說什麽這感謝之事必是要當麵謝了才能顯著誠心的。”
“哦,那等他們再來了,就請爹和娘去招待吧。”
袁琦看著如花,有些奇怪如花對白老板的態度似乎變了。
如花淡淡地瞥了眼袁琦,袁琦隻覺得那眼神有些冷,忙低了頭,應道:“是,奴婢記下了。”
如花放下原石,轉身出了屋,院子裏項方在那兒等她。
如花問項方:“項方,怎麽樣?是做好了嗎?”
項方笑著,把身旁用布包著的一樣東西提了起來,朝如花示意了下,說:“應該是成了,如花,剩下的就交給你了。”
如花接過來抱在懷裏,說:“嗯,剩下的我來完成。”
項方就問:“如花,你啥時候能做好?”
如花想了下說:“嗯,我會盡量抽時間盡快做完的。”
項方點頭,興奮地搓了搓手,說:“那你做好了,記得叫上我,咱們一起去啊。”
如花笑了,突然有了想問項方對蘋兒姐有沒有感覺的念頭,於是,就對項方說:“項方,我把這個先放屋裏去,一會兒我要去後院看看我養的野豬和山雞、兔子那些,你能陪我去嗎?”
項方笑著,說:“怎麽?是不是有悄悄話想對我說的,嗬嗬,行啊,我陪你去喂你那些寶貝去。”
如花就說:“那走吧,我們一起過去。”
如花和項方、袁琦從月亮門這邊走到如花家的院子來,袁琦去幫著趙嬸母女去剝粟子了,如花說明天要給大家做粟子糕吃。
如花迴了屋,把抱著的東西收到衣箱裏放好,這才轉身出了屋。
和項方一起到了後院,老遠就聽到野豬和家豬都“哼哼”著,如花過去看,食糟裏還有吃的。
“有吃的還哼哼,真是一群貪吃鬼。”如花說著,看了這邊的家豬,又看了另兩間豬圈裏的野豬,發現不過幾天不見,它們又長了不少。
“你這丫頭也真能,這野豬都能養。”項方在一邊說著。
如花“嘻嘻”笑了笑,說:“有啥不能養的,老虎、豹子都能養,這野豬算個啥。走,去瞧瞧我的小兔子們去,剛才聽我二哥說,又生了三窩小兔子了。”
五層的兔窩裏都裝滿了,如花找了一會兒,終於找到了剛生下來的小兔子,有白毛的也有灰毛的。
“項方,你爹沒催著你趕緊相個姑娘成親啊?”如花狀似隨意地聊天,沒有一點打探的痕跡。
項方微彎著腰,也看著那些小兔子,聽如花問,也就隨口迴道:“有啊,爹說他這個年紀娶了我娘,第二年就有了我,所以他也希望我早早成親,他好早點抱上孫子。”
如花“哦”了一聲,就又問:“那你呢?有沒有看上的?早點娶了圓了你爹的心願啊?”
項方眼前閃過一張嬌顏,如花用餘光看到他的耳朵有些紅,就加緊問:“有相中的就要乘早,要不然會被別人捷足先登的。”
項方看了眼如花,張了張嘴,又低了頭,在考慮著。
如花看了一會兒小兔子,又拉著項方去瞧那幾隻山雞,“項方,你去我大伯家,他們對你怎麽樣?”
項方說:“很好啊,你大伯一家都很和氣,嬸子還和蘋兒姑娘幫我和我爹做了雙鞋和衣服,說我們老幫他們修凳子補屋頂的,感謝我們呢。”
“哦,蘋兒姐手藝應該不錯吧,她做事可仔細呢。”
項方說:“嗯,蘋兒姑娘手藝好,桔子姑娘說她們姐妹三個,她大姐的手藝應當是最好的,可現在蘋兒姑娘隻能在家幫著她爹賣麵條,桔子姑娘有些難過,說要是她大姐在你的作坊裏做活,會比她幹的好的。她還想著和她大姐換,她把作坊的工給她大姐,她去幫她爹賣麵條。”
如花還是第一次聽說蘋兒的繡活做的很好這件事,不由地張嘴就說:“是嗎?這我還真不知道,原來蘋兒姐的繡活比桔子姐還好啊,那幹嘛費那麽多事換工幹啥,直接叫蘋兒姐也到作坊裏做工不就得了嘛。”
“真的?那好啊,蘋兒姑娘到了作坊裏做工,那就能發揮她的繡工來,桔子姑娘也不用替她大姐操心了,這好,如花,那你記得明天就跟蘋兒姑娘去說啊。”
項方激動地說著,很是高興。
如花摸著下巴,瞪著眼睛看著他,說:“項方,我招蘋兒姐進作坊做工,你咋這麽高興啊?她的事你似乎很上心啦。”
項方“咳”了一下,不自在地左看看右看看,忽然想到怕如花誤會似的,急忙說:“我是替你高興的呀,這招個好繡活的工人不容易,再說了,你們親戚間互相幫個忙,那你爹娘和你大伯他們不是關係更好些嘛。”
“哦,是這樣啊,那你還真是替我們打算的呢,嗯,謝謝啊。”
如花慢悠悠地說著,不去點破已紅了臉的項方,怕項方尷尬,如花就扯著他去看了養的那隻香獐子,卻發現一隻香獐子變成了四隻。
“呀,怎麽多出來三隻?”如花嚇了一跳,再往李強和二河壘的窩裏瞧了瞧,數了數,真的是四隻呢。
項方奇怪地看著先是驚訝,緊接著就一臉興奮的如花,說道:“你不知道?”
“知道啥?”如花問。
“就那次你們獵了這香獐子迴來沒幾天吧,這三隻香獐子就找了來,李叔就把它們養在一起了,李叔說它們應該是一家子的。”
“啊?自動送上門來的?沒人跟我說啊,我後來病了一場,又忙著過年,再就是前不久出門了一趟,哦,我有些日子沒來後院了。哎,這一家人怎麽迴事嘛,一個兩個的都不跟我說,不行,我得告訴他們去,家裏有啥事必須得告訴我知道。”
如花揮了揮小拳頭,轉身就走,項方一愣,轉而笑了起來,跟在如花後麵到了前院,進了月亮門到了隔壁院子裏,就聽如花叫了李強一家和二河還有他爹、袁琦出來,跟他們說著:“以後家裏有啥事,都得告訴我知道,李叔,就像這香獐子多了三隻的事,你就得早早告訴我啊,我剛才一看,一隻香獐子變成了四隻,把我嚇了一跳呢。”
李強忙低了頭,說:“是是是,二小姐,奴才忘了給二小姐說了,是奴才的不是。”
如花一擺手,說:“行啦,我不是怪你,以後你們知道家裏有了啥事,有了啥變化,記得告訴我就成。”
第二日一早,如花家院子門前就來了三十幾號人。
如花匆匆地帶了姥爺出屋,把院子外的人一個一個地叫進院子裏來,挑選長工和短工的人選。
“這個可以,他說種田的那些經驗,都是老把式才知道的。”
“哦,好,那這個就留下。”
兩個人把三十多個人都看完了,最後,全部都留了下來,和二十個人簽了長工協議,剩下的十三個人則分給李強三個泥瓦匠,叫他帶著去整北麵的那塊地了。
這二十個長工加上昨天簽的六個,如花都交給了姥爺,由姥爺帶著去了新買下來的荒地那邊,開始鋤野草、清石頭。
楊大山介紹的豆子和小四,還有魚娃三家的人,也都過來了,如花問了問,他們三家都願意做長工。
於是,如花又簽了他們三家的長工協議,豆子家三個人,小四家五個人,魚娃家兩個人。
如花把豆子和魚娃他們兩家的人都安排到了她家東麵,也就是種了洋蔥的那塊地去,再繼續開墾,她從泉州買來的番邦種子,有一些要在那兒種植。給他們兩家分派了四個幹短工的,去幫他們一起幹活。
至於小四一家五個人,是小四的爹娘和兄長、妹妹,小四的妹妹也有十三歲了,如花把他們一家安排在她選來當養殖廠的那兩個山包下邊,叫他們一家去整地,給他們派了幹短工的六個人幫著一起幹。
安排完這些長工和短工,如花叫小舅舅柳旺和表哥柳傑、柳俊都跟著李強去了北麵的那塊地,叫他們先跟著去整地,到時候準備蓋作坊和工棚。
那個會種樹的餘佑文,如花叫了來,問了他熟悉那四座山的情況。
餘佑文恭敬地迴道:“一座山上基本全是二小姐說的那種叫板粟的樹,偶而有幾棵棗樹在中間。中間的一座山上,多是杏樹、核桃樹,還有一些荊藤,裏麵的山貨也不少,春天過後,應該蘑菇、木耳這些的都多。奴才隻看遍了這兩座山,還有兩座奴才還沒來得及去瞧呢。”
如花點頭,知道要把整個山走一遍,也確實要費些時間,何況她還叫他要把每一處的樹種都查清楚,這就更費時了。
“沒事,寧可看仔細查仔細些,多費些時間不要緊,你上山時把張喜和孫勝帶上,他們都是好木工,對木材也熟悉,你帶上他們,有些你不認識的樹,就叫他們看看。”
“是,二小姐。”
如花叫餘佑文下去了,迴屋見杏兒在那兒縫著鞋子,就問她:“你咋做起針線活了?”
杏兒撇了撇嘴,說:“我哥他的鞋底都磨通了,我得給他做雙鞋穿。”
“哦,我要去看看小叔去,你去不去啊?”
杏兒想了想,說:“去吧,我還得給那個人做飯吃呢,要不然我爹又說我餓著他兩個寶貝兒子的娘了。”
如花看杏兒氣惱地說著,臉上一點都不掩飾她對樓氏的不喜,於是,就拉了杏兒的手說:“杏兒姐,二嬸嫁了給你爹,給你爹生了孩子,你爹就得當好丈夫,當好父親的,就像你爹對你和森堂哥一樣,二伯他也疼你們兄妹。你不喜歡二嬸誰也不能強迫你去喜歡她,可你得學著去適應,她已經在那個家裏生活了五年了,你們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你不可能抹殺她的存在,她也不能分了二伯對你的疼愛,這愛是不一樣的。”
杏兒苦著一張臉,垂眸低頭,說:“我知道,我都明白,可我就是心裏難受的很,為什麽我爹要給我和我哥娶個後娘,我們不需要的,我們可以孝順我爹一輩子,給他養老送終的,我爹怎麽能把我娘給忘了,我娘要是知道,我爹在她死了沒多久就娶了另外一個女人,我娘不得傷心死了。我替我娘不值,我覺得男人都是隻見新人笑,不記舊人哭的薄情之人。”
如花搖頭,說:“這話本裏的詞句你倒是記的清楚,好啦,別再難過了,如果可以,二伯也不希望你娘去的那麽早,二伯他還有半輩子要過,你和森堂哥遲早有一天會有了自己的另一半過自己的小日子,二伯也會孤單的,他也會想著有一個伴陪著他慢慢變老。”
“哎呀,不說了,一說這些我這心裏就像是有把火在燒一樣。走,迴去吧,你不是怪我們沒給你說小叔的眼睛好了,你自己去問問小叔,看是不是他不讓我們告訴你的,說要給你個驚喜,嚇你一跳的。”
如花笑著被急匆匆地結束對話的杏兒拉著就往外走。
到了爺爺吳和邦家的院子時,正好碰到大伯娘和梨兒正準備去縣上和鎮子上去賣麵條。
如花把大伯娘拉到一邊上,神神秘秘地和她說著話:“大伯娘,我蘋兒姐的事怎麽樣了?”
周氏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如花問的是蘋兒和項方的事,於是,也小聲地說:“你爹和項方他爹側麵問了問,項方他爹也希望項方早點成家呢,你爹問要是這裏村子上有看上的,項方會不會中意,項方他爹說了,是哪裏的姑娘都行,隻要品性好,樣貌端正,他家項方都是中意的。”
“哦,那我爹有沒有提蘋兒姐呀?”
周氏說:“那哪能直接提呢,你爹說他這邊要是有好姑娘就給項方說合說合,項方他爹就說好,你爹就說了幾個村裏年齡合適的姑娘,項方他爹最是看好蘋兒,說他來我家幫著修凳子補屋頂時,看到蘋兒是個會過日子又能幹的姑娘。我叫蘋兒給他們爺倆一人做了雙鞋和衣服送去了,說是感謝他們的。項方的爹和你爹說了,他問過項方後,隻要項方同意,就請你爹來說謀。”
“真的?那太好了。項方他爹問過項方了嗎?”
周氏搖了搖頭,說:“好像還沒呢,你爹也是前幾日才跟項方他爹問的,怕是項方他爹還沒問項方。”
如花一臉賊笑地對周氏眨眨眼,說:“大伯娘,我告訴你噢,我問過項方了,問他覺得蘋兒姐的手藝怎麽樣?你猜他咋說的?”
周氏一喜,忙問:“咋說的?”
“他說啊,蘋兒姐的手藝好,還替蘋兒姐著急,他跟我說,叫我把蘋兒姐招到作坊裏去,說蘋兒姐的手藝這麽好,待在家裏一天壓麵條賣麵條的可惜了,要蘋兒姐到作坊裏發揮她的特長。大伯娘你說說,他是不是對蘋兒姐有意思呀?這麽關心蘋兒姐的事。”
周氏高興的差點笑出聲來,看梨兒和杏兒在那兒交頭接耳地往這邊又看又議論的,忙收了笑,衝如花說:“這就好,兩個人都願意,那這事就成了。這麽好的小夥子,可不能便宜了別家去。如花,這事要是成了,大伯娘一定好好謝謝你們家。”
如花笑著說:“嗯,成了的話,咱就辦喜酒,我給蘋兒姐當娘家人,為難為難新郎官。”
兩人在這兒嘀咕了半天,那邊的杏兒著急了,就衝如花喊:“哎,如花,你還看不看小叔啊?他都在屋裏等你半天了。”
如花這才和周氏停了,周氏和梨兒背著麵條走了,如花進到小叔的屋裏去。
“小叔,哼,眼睛好了都不告訴我一聲,我可生氣了啊。”
如花氣鼓鼓地看著閉著眼睛正在那兒編荊條片的吳立武,說出的話像倒豆子一樣,快極了。
吳立武睜開眼睛,看到麵前站著一個小姑娘,白淨的皮膚,大大的眼睛像黑葡萄一樣,眼神亮晶晶的像星星,一張小嘴在那兒啪啦啪啦的,兩隻小手還叉在腰上。
“如花,你就是長這個樣啊!真好看,來,看看小叔的眼睛,是不是全好了。”
如花“哼”了一聲,又心軟地過去,看了看吳立武的兩隻眼睛,眼瞳裏映著如花的身影,如花後退了幾步,伸出手來。
“小叔,你能看到我這個指甲上塗了啥顏色嗎?”
吳立武看了看,說:“你指甲上沒塗顏色啊,等等,我再瞧瞧。”
又仔細地看了看如花伸著的右手,吳立武搖頭,肯定地說:“沒塗,幹幹淨淨的。”
如花這才笑著走過去,說:“嗯,小叔的眼睛確實好了。”
“哦?你和煤礦主談成了?”
如花坐在椅子上,也幫著吳立武在編荊條片,細白的小手來迴的穿梭,隻眨眼的功夫就編好了一個。
“是啊,談好了,先送五千個過去,一個五文錢,給,這是一兩七錢,是那三百四十個的銀子。”
吳立武接過銀子,收了七百錢,把一兩銀子退給如花。
“這是小叔付你的材料錢,還有你教小叔編這個的學費。”
如花想不要,可吳立武用他那雙已恢複光明的眼睛就那麽認真地看著她,如花隻好收了銀子在荷包裏,說:“好吧,小叔,你這兒夠五千個嗎?”
吳立武說:“夠了,昨天我才點的數,編好的有五千一百二十一個呢。”
如花點頭,說:“那一會兒就得找商隊給帶過去,對啦,昨天給我家送原石的人應該還在鎮子上,我去找他們去,叫他們給帶過去。”
吳立武忙拉住如花,說:“如花,小叔想親自送去,小叔想出門走走,你叫小叔去送吧。”
如花詫異地看著吳立武,見他一臉向望的眼神,就問他:“爺爺和奶奶同意不?”
吳立武立刻就說:“我去說,他們一定答應的。”
如花就說:“那行,我叫袁琦去找那些人,他們要是迴去的話,咱們就把貨托了他們,你和他們一起去。”
吳立武頓時喜出望外,扔了荊條就往外跑,“我去跟你爺爺奶奶說去。”
如花搖搖頭,叫了杏兒,“杏兒姐,你去趟我家吧,給袁琦說一聲,叫她去鎮子上找昨天送來石頭的那些人,就說要他們把荊條片給送去常山縣,小叔會跟著一起去,你叫袁琦去看看那些人走了沒?沒走的話就叫來這裏拉貨。”
杏兒聽了,就跑去找袁琦。
如花則到了二嬸的屋子外,叫了一聲:“二嬸,我能進來嗎?”
樓氏忙叫了如花進去,如花進了屋,看到炕上坐著的樓氏正在給一個小寶寶換尿布。
另一個小寶寶則躺在一邊,睜著眼睛不知在看些啥。
“呀,長的真可愛,二嬸,你身子恢複的怎麽樣?吃的好嗎?”
樓氏笑著,給一個小寶寶換完了尿布,對如花說:“好好,二嬸好著呢,吃的好睡的也好,這兩個孩子晚上也不鬧人,一覺就睡到天亮了。”
“嘿,那好啊,他們吃的呢?夠不夠啊?二嬸你的奶要是不夠的話,我家裏的牛奶可以再多給你們一些,你給他們煮熟了喂著喝。”
看如花說的極是認真,很是關心自己,樓氏伸出手去,摸了摸如花的小臉,說:“如花,謝謝你啊,他們現在還夠吃,等再大些,要是他們不夠吃了,二嬸就跟你說,再多要些你們家的牛奶。”
“嗯。”
看著兩上長提一模一樣的小寶寶,如花覺得很好玩,陪著樓氏說了會話,逗著小寶寶,看他們睡著了,如花這才和樓氏告辭,出了二嬸的屋子。
吳立武迴來了,跟如花說他爹娘都同意了,如花就叫他收拾收拾衣服,再準備些吃的東西。一會兒袁琦迴來了,說不定他就得跟著走。
“小叔,我看你就準備你的衣物成了,我迴去給你準備些吃食路上帶著,還有一些種子,你去完常山縣送了荊條片後,你幫我把這些種子送到喜梅縣劉家屯村去,找一個叫鄭斌的。我給你帶封信,你去了給他。”
“噯,行啊,那你去寫信吧,我在這兒收拾收拾。”
如花跑迴了家,先叫趙嬸準備一些路上帶的吃食,然後就到屋裏去給鄭斌寫了封信,又拿了五百兩的銀票和信裝在一起,還把那些種子需要特別說明的事也寫了幾張紙,也裝在了信封裏。
“大喜,把買的種子收拾一下,我要送走。”
如花喊著李大喜,到了倉房裏,拿了幾個袋子,把種子分了分,在袋子上寫了種子的名稱,等一切都弄好時,袁琦帶著那些人也來了。
五千個荊條片全部從吳立武家裏拿出來一一碼好,裝了車,吳立武背著個包袱來了,如花把吃的給他,又把信和信裏裝的銀票的事跟他交待了一下,吳立武忙貼身藏了。
“小叔,你把我家這輛驢車趕著去吧,上麵裝了種子,你帶給鄭斌,還有一些作坊裏的繡品和粉條什麽的,是給常山縣的縣令、主簿和煤礦的王礦主的,上麵我都標記著,你要看不懂的,就問一下認字的人。還有一些是帶給喜梅縣的薛縣令和師爺的,我也標記了下,到時候你全交給鄭斌,他會看著去送的。”
“上次我去常山縣,他們那邊有意要買我家作坊裏的東西,我在信裏吩咐鄭斌了,你去了跟他說,叫他再去追問一下,要是能拿到訂單,小叔你就給我帶迴來,我安排作坊加工出貨。”
吳立武聽著如花劈哩啪啦的說著,有一陣頭大,隻能硬著頭皮一件件地記著,“如花,小叔記下了,小叔一準給你都辦好了迴來。”
如花點頭,說:“嗯,小叔能成的,你路上也注意安全,有事時,人命最大,錢財什麽的都不重要,小叔你可記住了。”
吳立武點頭,說:“嗯,小叔曉得了。”
如花塞給吳立武十幾兩碎銀子,吳立武不要,正推辭著就見吳和邦帶著東子來了,東子身上也背著個包袱。
吳立武和如花奇怪地看著,吳和邦就說:“立武,你沒識幾個字,這又是眼睛好了第一次出門,我叫東子跟著你,你們互相照應著,東子,你識了不少字,有事就幫你小舅出出主意,出門在外,切記財不外露,遇上有人求救什麽的,都要多個心眼。”
“嗯,姥爺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顧小舅的。”
如花便說:“表哥和小叔一路小心些,去時有這些人跟著,不怕的,迴來時你們就多注意,別急著趕夜路,到了鎮子、縣裏就找客棧住。”
說著,還是把銀子塞給了吳立武,“路上用的著,該花時得花,別省著。”
送走了兩人,如花陪著吳和邦和崔氏站在路邊上很久很久。
“爺爺奶奶,你們放心,小叔和表哥去幾天就迴來了。”
如花安慰著兩位老人,吳和邦和崔氏點點頭,臉上還是有著擔憂,如花想:兒行千裏母擔憂啊。
“爺爺,我跟大伯娘說了,叫蘋兒姐也到我家的麗人坊作坊裏去做工。到時候怕是梨兒姐或是大伯娘就得留在家裏,跟大伯和麵壓麵賣麵條了,隻能出一個人去鎮子上賣麵條。”
吳和邦聽了,就說:“蘋兒去你家作坊不會給你們添麻煩吧,你大伯家已經去了一個桔子了,再招進去一個人,別人會不會說?”
如花說:“當然不會了,作坊裏缺人手呢,蘋兒姐繡活好,她不去可就浪費了,爺爺不用擔心。”
吳和邦說:“嗯,不給你們添麻煩就成。這樣的話,那你大伯娘就去縣裏賣麵條就成,鎮子上的還是叫誌森帶上。”
如花想了下說:“爺爺,這糖炒粟子也賣不了多久了,我想著還是叫二伯在鎮子上擺個小攤子,賣個麵條什麽的吃食,這一年四季的都能賣,而且到秋冬時,再把糖炒粟子一起加上賣了,那生意就長久了。咱們就叫個‘粟子吳’,‘夏吃麵冬吃粟’,把名聲打出去。”
“做湯麵嗎?你二伯做飯的手藝倒還是不錯的。”
如花點頭,說:“我知道,我有幾次看二伯在廚屋裏忙活,做的菜什麽的都不錯呢,二伯是跟誰學的啊?”
吳和邦笑了,說:“有兩年家裏揭不開鍋,你二伯去找活幹,正好碰上個好心的廚師找幫廚,就帶了你二伯一起做,你二伯就是打那時候學的,那個廚師還說你二伯的悟性好,一直說叫你二伯去找個名廚學手藝,將來也能當個大廚啥的,後來你二伯成了親,你大伯、小叔又相繼出了事,你二伯就在家裏一直撐著這個家,就再沒想過去學廚藝的事了。”
“哦,是這樣啊,那咱們就先這麽打算著,爺爺閑時跟二伯再合計合計,若二伯想幹,我就教二伯幾樣好吃的麵條的做法,保證二伯的麵攤時時客滿。”
有客人來吃油炒粉,爺爺和奶奶就去忙了,如花迴了家。
在屋子裏忙活著她和項方一起合作的一件東西,到午時時,姥姥和柳湘跟柳氏和如梅從作坊迴來了,姥爺也從荒地迴來了,小舅舅和柳傑、柳俊也從北麵的工地上迴來,一家子一起熱熱鬧鬧地吃了午飯,稍稍休息了一下,就準備繼續去幹自己的事。
“二小姐,孫縣令和府城的崔知府快到村口了,吳主簿派人來,叫你快和老爺、太太去迎接。”
袁琦跑了進來,對如花急急地說著。
如花猛地站起身來,放下手裏做著的東西,用布包了收進箱子裏,跟袁琦一起跑出了院子。
伍立文和柳氏,還有柳長嶺、馮氏他們,也已出了屋,到了院子外。
村長吳立山也得了消息,急急地跑來,和伍立文他們一起,去村口等候迎接知府大人和孫縣令。
柳氏小跑著,還擔憂地問伍立文,“他爹,這是出啥事了?怎麽知府大人和縣令大人都來了?”
伍立文由柳旺扶著,走的也是很急切,腿傷還未好全,但走路還不成問題。
“不知道,去看了再說,你別擔心。”
村子吳立山也是一臉的擔憂,知府大人來了,天啊,他見過最大的官是縣令大人,這知府可是個四品的官呢,不知道為什麽來他們村了。
------題外話------
感謝送陽光月票的:kyy0201,送5分評價票的:心想事成6850,還有送了陽光鑽石的:duyijian(9月30日,5顆)、利丹裏麗麗(10月4日,1顆)。
謝謝!謝謝你們的支持。
柳傑和柳俊哥倆要駕驢車,伍立文起先在一邊陪了會,看柳傑駕著驢車還算熟練,就交給了柳傑和柳俊他們,他也進到車廂裏去,陪著柳長嶺說話。
“二月初六春闈,那沒多少日子了,立文啊,好好考。”
伍立文忙點頭,說:“是,爹,我會努力考的。”
柳長嶺點了點頭,說:“離開你那個爹娘也好,至少不用跟你那幾個兄弟去爭了。唉,誰家的爹娘不會不疼自己家的孩子,反倒去疼別家的孩子呢。你和秀兒,你們也不要多埋怨,他們養了立文一場,以前你們受的苦就算是迴報他們的。”
伍立文又點頭,說:“是,爹,我們不記恨了,都過去了,隻要以後孩子們好,我們倆個也就安心了。”
柳長嶺看了看如梅和如花,眼裏滿是疼愛,說道:“我的兩個外孫女瞧著就是好福氣的命,以後一定會找個疼愛她們的相公的。”
如梅見小舅舅和表姐瞧著她和如花,一下子紅了臉,如花則笑嘻嘻地看著柳長嶺,對柳長嶺說:“姥爺,我打算開個加工水泥和製造蜂窩煤的廠子,地方我選在我們村子的北麵,一會兒路過的時候,我給你指指,你幫我看看,建在那兒合適不。”
柳長嶺就問:“這水泥和蜂窩煤是啥啊?”
如花說:“水泥可以用來鋪地建房子,是一種建築原材料。蜂窩煤是一種像蜂窩狀的有孔的煤,可以用來燃燒取暖。”
柳長嶺看向伍立文和柳氏,再轉而看向如花,想起小兒子在家裏悄悄地跟他嘀咕過一句,說:“姐夫和姐姐好像有啥事都聽如花的。”
便問:“如花啊,家裏的作坊和生意,你爹娘沒管著,都是你在打理嗎?”
柳氏忙說:“爹,孩子他爹要溫書考試,做繡活的作坊我和如梅看著呢,粉條作坊和那幾個鋪子,就叫如花忙活著,誌勤幾個一天到晚在學堂,也抽不出時間來,再說讀書人,這生意的事自然不能叫他們分了心去。”
柳長嶺瞥了一眼柳氏,說道:“你急啥,我又不是要怪如花,我隻是覺得心疼如花。這麽聰明的閨女,小小年紀就要替你們這兩個大人把家給撐起來,賺錢供你們吃喝還得供他們幾個男的讀書科考。她現在小著,還能四處跑跑,再過幾年,十幾歲的姑娘家了,能再拋頭露麵去嗎?你們兩個當爹娘的,也不能這麽使喚自己的閨女呀,你小時候爹可從沒叫你為家裏愁,為家裏操勞的。”
柳氏紅了臉,拉住她娘的胳膊,委屈地說:“娘,你瞧爹,如花是我的閨女,我能不疼她嗎?可這家裏就這個情況,這些生意作坊的,也都是如花想出來的,她最是清楚怎麽做,我們都不會,我和如梅隻能在作坊裏幫著做做繡活,管管幾個人,記個數啥的。你要叫我去鋪子裏安排事情,我也幹不了啊。”
柳長嶺歎了口氣,摸了摸如花的頭,說:“如花啊,你家裏現在的日子就很好了,你爹和哥哥、弟弟們要科考,這輩子不能指望他們幫著你管生意。依姥爺看,有這兩個作坊和那幾間鋪子就行啦,你也別再弄其它生意了,這攤子大了,你一個小女娃啊,哪能忙得過來呢。錢賺著夠你們花就成,咱也別想著大富大貴,你爹和你哥哥們隻要考上了,你和如梅就靠他們去,叫他們這幾個男人來養你們。”
如花聽姥爺說的這番話,心裏也是感動的,知道姥爺也是心疼自己,怕自己事情多太忙,畢竟方才柳氏還跟姥爺和姥姥他們說了她那次昏迷的事,如花想,姥爺也是怕她再病倒了。
而且,姥爺的思想也是覺得,當父母的,就應該承擔起來養兒女的責任,不能事事叫一個孩子去衝在前麵,去賺錢養家。
感動歸感動,可現實還是得去承擔,如花並不是一個真正九歲的女孩,她從未把小小的自己劃歸到小孩子的行列中,所以,她微微一笑,對柳長嶺說:“姥爺,如花知道你是疼惜如花,不想我勞累。可是,我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啊,我喜歡開廠開鋪子賺多多的銀子,我喜歡把村子裏需要賺錢的人安排給他們一份活計,帶著他們一起致富,不叫他們為了怎麽過冬而發愁,不叫他們為了看病要花幾十文錢而傷腦筋。”
“姥爺,我能行的。所有的事情並不都是我去幹,我隻是動腦子出主意,安排安排,手底下有人去做。姥爺,現在娘找到你們了,那你們肯定得幫我的對不?姥爺,你放心,我不會累著自己的。”
柳長嶺摸著如花的腦袋,沉吟了半晌才說:“立文啊,你這邊兄弟也多,其實,你可以請他們幫幫如花。”
伍立文看著柳長嶺,頗為誠摯地說:“爹,我這邊家裏頭如花都給教了門生意在做呢,我爹娘幹著小吃攤子,我大哥一家壓麵條賣麵條,我二哥和我侄子他們在賣糖炒粟子。如花都替他們安排好了,現在家裏都寬餘了不少。還有我小弟,如花也教了編荊條片,前不久如花去煤礦已找到買家了,以後我小弟也能有份收入。再說了,爹,我爹說我雖和伍家斷了關係,可畢竟是借著給人家過繼的事才有了這科考的資格,我家的生意我爹他們不能牽扯。”
柳長嶺深深地望著伍立文,半晌才說:“你爹是個明理的人啊。都說親兄弟明算賬,這沒錢還好,大家都窮在一起,若是有了錢,那總會生出一些事來,你爹這樣做是對你們好。立文啊,我隻就秀兒一個閨女,當初看你上進又老實,才把閨女嫁了給你。爹不指望你給秀兒錦衣玉食的日子,爹就希望不管以後的日子如何,你都要一心對秀兒。”
伍立文連連說:“爹,我會呢,我會呢,我會一直對秀好的。”
柳長嶺點了下頭,說:“嗯,好,你這孩子爹還是信的。秀兒啊,立文要科考,一家子的事你就多擔待,伺候好你相公,照顧好幾個孩子。”
柳秀點頭,柔柔地說:“知道了爹,我會相夫教子,照顧好他們的。”
柳長嶺又對如花說:“如花,姥爺會和你舅舅他們幫你,不過,話說在前邊,我們隻是給你幫忙的,該拿多少工錢就拿多少工錢,作坊和生意的事我們不能指手畫腳,也不能以主家自居,你把我們當雇工對待。”
伍立文急說:“爹,那咋……”。
柳長嶺抬手止住伍立文的話,又說:“柳旺、柳湘,還有外麵的柳傑、柳俊,就是你大哥柳安兩口子,加上我們夫妻,隻要是如花用的著的,我們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我和你爹想的一樣,我們不牽扯你們的生意,當個雇工掙一份工錢,給你們出一份力就成。”
如花在心裏頻頻點頭,這樣好啊,一個家族企業,最怕的就是關係套關係,而這些關係都以為自己是皇親國戚,對企業指手畫腳不做事還常常做蛀蟲,這可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姥爺,就這麽說定了,你們給我幫忙,我付你們工錢。小舅舅,你抽空去趟鎮子上,給柳鐵匠打個招唿說一聲,你不去他那兒了,我把蜂煤廠的事交給你去辦。大舅舅那邊,我想叫他幫我去整水泥廠的事。至於其他人,我會再安排。哎,大表哥,停一下,停一下,姥爺,看,就是這裏,我要建個蜂窩煤廠,再往那邊,靠近馬家屯村的那邊,我用來建水泥廠。瞧,現在我們村的人正在整地呢,過個幾天,我請了工匠來,就要動工建廠房、工棚了。”
柳長嶺順著如花指的方向,從車窗裏望過去,有幾十號人正在鏟地拉土,看著陣勢還挺大。
馮氏也看到了,聽了如花說了半天,拉了如花到自己懷裏,“哎喲,如花啊,你咋這麽能幹呢?秀兒,如花可是你的寶啊,這孩子小小年紀就當家給你們置辦了這麽多產業,你們可得好好待如花,不能叫孩子再病了。”
柳氏笑著點點如花的腦門,說:“嗯,我也不知道上輩子積了什麽德,生下如花這麽個小能人來,娘,你和爹都放心,我的如花要幹啥,我當娘的都支持都幫她,我也會在身邊陪著她照顧她的。”
驢車又跑了起來,到了大吳村,進了村子裏,一路到了如花家的院子。
誌勤三個也從學堂迴來了,在後院正卸了驢車,給驢子喂飼料,順便給野豬添著豬食。
如花叫二河去叫了誌勤三個迴屋,三兄弟見到柳長嶺夫妻和柳旺他們。
伍立文和柳氏忙叫著三人給柳長嶺、馮氏磕頭,叫“姥爺、姥姥”。
誌勤三人齊齊跪下磕了頭,叫了“姥爺、姥姥。”
又和柳旺、柳傑幾個見了禮,末了,聽小舅舅柳旺說起和如花打問伍立文夫妻的事,誌學就開了腔,“如花,怎麽每次都是你找到人的?上次是爺爺奶奶他們,你碰上東子表哥和杏兒堂姐。這次又是姥爺姥姥,你碰上小舅舅。你也太神了吧!”
如花笑著,說:“這叫有緣千裏來相會,咱們是親人,這血脈相連,走到哪兒都會遇見,要相認也不是多難的事。”
柳旺拍著誌學的肩,說:“可不是,小舅舅要不是今天去鎮子上,狠心花了兩個錢坐迴牛車,也不會和如花遇上,自然也不會聽到牛車上那些人說她是開作坊的姓伍的,小舅舅要是沒厚著臉皮追著她來打聽,也就不可能這麽早地和你們相認。”
“爹、娘,作坊裏都收了工,明天,明天我帶你們去瞧瞧。”伍立文討好地跟柳長嶺和馮氏說著。[.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馮氏含笑輕點著頭。
柳長嶺則揮了下手,說:“你要溫書,這作坊我們不看也行,方才在來的路上不是都瞧了外邊了嘛,挺大的院子,裏麵也一定很好。”
柳氏安排著,叫柳長嶺和馮氏住了正屋的另一間帶耳房的房間,因著吳立武的眼睛已治好了,沈翔迴了縣裏,也不住在東廂了,所以就把柳旺和柳傑、柳俊安排去東廂。
誌勤和誌曦一個屋,柳傑和柳俊一個屋,誌學則和小舅舅柳旺一個屋。西廂這邊柳湘和如梅住一個屋,杏兒在梨兒迴了家,樓氏生下雙胞胎後,就央了如花,過來和如花一間屋住著,還有一間西廂的屋子是用來做豆腐乳的,裏麵鋪著稻草擺著豆腐塊,沒辦法住人。
柳氏安排好了娘家人,和馮氏、柳長嶺又說了會話。
伍立文則去自個兒的屋子溫書了,書屋裏是誌勤三兄弟帶著東子、誌森、杏兒和蘋兒三姐妹,現在再加上柳傑兩兄弟和柳旺,熱熱鬧鬧的一群人,在那兒認著字,描著紅。
如花獨自一人去了隔壁的院子,和袁琦一起去看下午送了來的碧璽原石,袁琦都帶著人整齊地擺在正屋裏了。
“二小姐,下午白老板帶著舒雯姑娘過來了,見你和老爺、太太不在,就先留下了謝禮,說是過兩天再來拜謝。”
如花拿了塊原石看著,不在意地說:“嗯,你沒說不用他們這麽客氣,隻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袁琦說:“奴婢說了二小姐的話,可白老板說什麽這感謝之事必是要當麵謝了才能顯著誠心的。”
“哦,那等他們再來了,就請爹和娘去招待吧。”
袁琦看著如花,有些奇怪如花對白老板的態度似乎變了。
如花淡淡地瞥了眼袁琦,袁琦隻覺得那眼神有些冷,忙低了頭,應道:“是,奴婢記下了。”
如花放下原石,轉身出了屋,院子裏項方在那兒等她。
如花問項方:“項方,怎麽樣?是做好了嗎?”
項方笑著,把身旁用布包著的一樣東西提了起來,朝如花示意了下,說:“應該是成了,如花,剩下的就交給你了。”
如花接過來抱在懷裏,說:“嗯,剩下的我來完成。”
項方就問:“如花,你啥時候能做好?”
如花想了下說:“嗯,我會盡量抽時間盡快做完的。”
項方點頭,興奮地搓了搓手,說:“那你做好了,記得叫上我,咱們一起去啊。”
如花笑了,突然有了想問項方對蘋兒姐有沒有感覺的念頭,於是,就對項方說:“項方,我把這個先放屋裏去,一會兒我要去後院看看我養的野豬和山雞、兔子那些,你能陪我去嗎?”
項方笑著,說:“怎麽?是不是有悄悄話想對我說的,嗬嗬,行啊,我陪你去喂你那些寶貝去。”
如花就說:“那走吧,我們一起過去。”
如花和項方、袁琦從月亮門這邊走到如花家的院子來,袁琦去幫著趙嬸母女去剝粟子了,如花說明天要給大家做粟子糕吃。
如花迴了屋,把抱著的東西收到衣箱裏放好,這才轉身出了屋。
和項方一起到了後院,老遠就聽到野豬和家豬都“哼哼”著,如花過去看,食糟裏還有吃的。
“有吃的還哼哼,真是一群貪吃鬼。”如花說著,看了這邊的家豬,又看了另兩間豬圈裏的野豬,發現不過幾天不見,它們又長了不少。
“你這丫頭也真能,這野豬都能養。”項方在一邊說著。
如花“嘻嘻”笑了笑,說:“有啥不能養的,老虎、豹子都能養,這野豬算個啥。走,去瞧瞧我的小兔子們去,剛才聽我二哥說,又生了三窩小兔子了。”
五層的兔窩裏都裝滿了,如花找了一會兒,終於找到了剛生下來的小兔子,有白毛的也有灰毛的。
“項方,你爹沒催著你趕緊相個姑娘成親啊?”如花狀似隨意地聊天,沒有一點打探的痕跡。
項方微彎著腰,也看著那些小兔子,聽如花問,也就隨口迴道:“有啊,爹說他這個年紀娶了我娘,第二年就有了我,所以他也希望我早早成親,他好早點抱上孫子。”
如花“哦”了一聲,就又問:“那你呢?有沒有看上的?早點娶了圓了你爹的心願啊?”
項方眼前閃過一張嬌顏,如花用餘光看到他的耳朵有些紅,就加緊問:“有相中的就要乘早,要不然會被別人捷足先登的。”
項方看了眼如花,張了張嘴,又低了頭,在考慮著。
如花看了一會兒小兔子,又拉著項方去瞧那幾隻山雞,“項方,你去我大伯家,他們對你怎麽樣?”
項方說:“很好啊,你大伯一家都很和氣,嬸子還和蘋兒姑娘幫我和我爹做了雙鞋和衣服,說我們老幫他們修凳子補屋頂的,感謝我們呢。”
“哦,蘋兒姐手藝應該不錯吧,她做事可仔細呢。”
項方說:“嗯,蘋兒姑娘手藝好,桔子姑娘說她們姐妹三個,她大姐的手藝應當是最好的,可現在蘋兒姑娘隻能在家幫著她爹賣麵條,桔子姑娘有些難過,說要是她大姐在你的作坊裏做活,會比她幹的好的。她還想著和她大姐換,她把作坊的工給她大姐,她去幫她爹賣麵條。”
如花還是第一次聽說蘋兒的繡活做的很好這件事,不由地張嘴就說:“是嗎?這我還真不知道,原來蘋兒姐的繡活比桔子姐還好啊,那幹嘛費那麽多事換工幹啥,直接叫蘋兒姐也到作坊裏做工不就得了嘛。”
“真的?那好啊,蘋兒姑娘到了作坊裏做工,那就能發揮她的繡工來,桔子姑娘也不用替她大姐操心了,這好,如花,那你記得明天就跟蘋兒姑娘去說啊。”
項方激動地說著,很是高興。
如花摸著下巴,瞪著眼睛看著他,說:“項方,我招蘋兒姐進作坊做工,你咋這麽高興啊?她的事你似乎很上心啦。”
項方“咳”了一下,不自在地左看看右看看,忽然想到怕如花誤會似的,急忙說:“我是替你高興的呀,這招個好繡活的工人不容易,再說了,你們親戚間互相幫個忙,那你爹娘和你大伯他們不是關係更好些嘛。”
“哦,是這樣啊,那你還真是替我們打算的呢,嗯,謝謝啊。”
如花慢悠悠地說著,不去點破已紅了臉的項方,怕項方尷尬,如花就扯著他去看了養的那隻香獐子,卻發現一隻香獐子變成了四隻。
“呀,怎麽多出來三隻?”如花嚇了一跳,再往李強和二河壘的窩裏瞧了瞧,數了數,真的是四隻呢。
項方奇怪地看著先是驚訝,緊接著就一臉興奮的如花,說道:“你不知道?”
“知道啥?”如花問。
“就那次你們獵了這香獐子迴來沒幾天吧,這三隻香獐子就找了來,李叔就把它們養在一起了,李叔說它們應該是一家子的。”
“啊?自動送上門來的?沒人跟我說啊,我後來病了一場,又忙著過年,再就是前不久出門了一趟,哦,我有些日子沒來後院了。哎,這一家人怎麽迴事嘛,一個兩個的都不跟我說,不行,我得告訴他們去,家裏有啥事必須得告訴我知道。”
如花揮了揮小拳頭,轉身就走,項方一愣,轉而笑了起來,跟在如花後麵到了前院,進了月亮門到了隔壁院子裏,就聽如花叫了李強一家和二河還有他爹、袁琦出來,跟他們說著:“以後家裏有啥事,都得告訴我知道,李叔,就像這香獐子多了三隻的事,你就得早早告訴我啊,我剛才一看,一隻香獐子變成了四隻,把我嚇了一跳呢。”
李強忙低了頭,說:“是是是,二小姐,奴才忘了給二小姐說了,是奴才的不是。”
如花一擺手,說:“行啦,我不是怪你,以後你們知道家裏有了啥事,有了啥變化,記得告訴我就成。”
第二日一早,如花家院子門前就來了三十幾號人。
如花匆匆地帶了姥爺出屋,把院子外的人一個一個地叫進院子裏來,挑選長工和短工的人選。
“這個可以,他說種田的那些經驗,都是老把式才知道的。”
“哦,好,那這個就留下。”
兩個人把三十多個人都看完了,最後,全部都留了下來,和二十個人簽了長工協議,剩下的十三個人則分給李強三個泥瓦匠,叫他帶著去整北麵的那塊地了。
這二十個長工加上昨天簽的六個,如花都交給了姥爺,由姥爺帶著去了新買下來的荒地那邊,開始鋤野草、清石頭。
楊大山介紹的豆子和小四,還有魚娃三家的人,也都過來了,如花問了問,他們三家都願意做長工。
於是,如花又簽了他們三家的長工協議,豆子家三個人,小四家五個人,魚娃家兩個人。
如花把豆子和魚娃他們兩家的人都安排到了她家東麵,也就是種了洋蔥的那塊地去,再繼續開墾,她從泉州買來的番邦種子,有一些要在那兒種植。給他們兩家分派了四個幹短工的,去幫他們一起幹活。
至於小四一家五個人,是小四的爹娘和兄長、妹妹,小四的妹妹也有十三歲了,如花把他們一家安排在她選來當養殖廠的那兩個山包下邊,叫他們一家去整地,給他們派了幹短工的六個人幫著一起幹。
安排完這些長工和短工,如花叫小舅舅柳旺和表哥柳傑、柳俊都跟著李強去了北麵的那塊地,叫他們先跟著去整地,到時候準備蓋作坊和工棚。
那個會種樹的餘佑文,如花叫了來,問了他熟悉那四座山的情況。
餘佑文恭敬地迴道:“一座山上基本全是二小姐說的那種叫板粟的樹,偶而有幾棵棗樹在中間。中間的一座山上,多是杏樹、核桃樹,還有一些荊藤,裏麵的山貨也不少,春天過後,應該蘑菇、木耳這些的都多。奴才隻看遍了這兩座山,還有兩座奴才還沒來得及去瞧呢。”
如花點頭,知道要把整個山走一遍,也確實要費些時間,何況她還叫他要把每一處的樹種都查清楚,這就更費時了。
“沒事,寧可看仔細查仔細些,多費些時間不要緊,你上山時把張喜和孫勝帶上,他們都是好木工,對木材也熟悉,你帶上他們,有些你不認識的樹,就叫他們看看。”
“是,二小姐。”
如花叫餘佑文下去了,迴屋見杏兒在那兒縫著鞋子,就問她:“你咋做起針線活了?”
杏兒撇了撇嘴,說:“我哥他的鞋底都磨通了,我得給他做雙鞋穿。”
“哦,我要去看看小叔去,你去不去啊?”
杏兒想了想,說:“去吧,我還得給那個人做飯吃呢,要不然我爹又說我餓著他兩個寶貝兒子的娘了。”
如花看杏兒氣惱地說著,臉上一點都不掩飾她對樓氏的不喜,於是,就拉了杏兒的手說:“杏兒姐,二嬸嫁了給你爹,給你爹生了孩子,你爹就得當好丈夫,當好父親的,就像你爹對你和森堂哥一樣,二伯他也疼你們兄妹。你不喜歡二嬸誰也不能強迫你去喜歡她,可你得學著去適應,她已經在那個家裏生活了五年了,你們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你不可能抹殺她的存在,她也不能分了二伯對你的疼愛,這愛是不一樣的。”
杏兒苦著一張臉,垂眸低頭,說:“我知道,我都明白,可我就是心裏難受的很,為什麽我爹要給我和我哥娶個後娘,我們不需要的,我們可以孝順我爹一輩子,給他養老送終的,我爹怎麽能把我娘給忘了,我娘要是知道,我爹在她死了沒多久就娶了另外一個女人,我娘不得傷心死了。我替我娘不值,我覺得男人都是隻見新人笑,不記舊人哭的薄情之人。”
如花搖頭,說:“這話本裏的詞句你倒是記的清楚,好啦,別再難過了,如果可以,二伯也不希望你娘去的那麽早,二伯他還有半輩子要過,你和森堂哥遲早有一天會有了自己的另一半過自己的小日子,二伯也會孤單的,他也會想著有一個伴陪著他慢慢變老。”
“哎呀,不說了,一說這些我這心裏就像是有把火在燒一樣。走,迴去吧,你不是怪我們沒給你說小叔的眼睛好了,你自己去問問小叔,看是不是他不讓我們告訴你的,說要給你個驚喜,嚇你一跳的。”
如花笑著被急匆匆地結束對話的杏兒拉著就往外走。
到了爺爺吳和邦家的院子時,正好碰到大伯娘和梨兒正準備去縣上和鎮子上去賣麵條。
如花把大伯娘拉到一邊上,神神秘秘地和她說著話:“大伯娘,我蘋兒姐的事怎麽樣了?”
周氏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如花問的是蘋兒和項方的事,於是,也小聲地說:“你爹和項方他爹側麵問了問,項方他爹也希望項方早點成家呢,你爹問要是這裏村子上有看上的,項方會不會中意,項方他爹說了,是哪裏的姑娘都行,隻要品性好,樣貌端正,他家項方都是中意的。”
“哦,那我爹有沒有提蘋兒姐呀?”
周氏說:“那哪能直接提呢,你爹說他這邊要是有好姑娘就給項方說合說合,項方他爹就說好,你爹就說了幾個村裏年齡合適的姑娘,項方他爹最是看好蘋兒,說他來我家幫著修凳子補屋頂時,看到蘋兒是個會過日子又能幹的姑娘。我叫蘋兒給他們爺倆一人做了雙鞋和衣服送去了,說是感謝他們的。項方的爹和你爹說了,他問過項方後,隻要項方同意,就請你爹來說謀。”
“真的?那太好了。項方他爹問過項方了嗎?”
周氏搖了搖頭,說:“好像還沒呢,你爹也是前幾日才跟項方他爹問的,怕是項方他爹還沒問項方。”
如花一臉賊笑地對周氏眨眨眼,說:“大伯娘,我告訴你噢,我問過項方了,問他覺得蘋兒姐的手藝怎麽樣?你猜他咋說的?”
周氏一喜,忙問:“咋說的?”
“他說啊,蘋兒姐的手藝好,還替蘋兒姐著急,他跟我說,叫我把蘋兒姐招到作坊裏去,說蘋兒姐的手藝這麽好,待在家裏一天壓麵條賣麵條的可惜了,要蘋兒姐到作坊裏發揮她的特長。大伯娘你說說,他是不是對蘋兒姐有意思呀?這麽關心蘋兒姐的事。”
周氏高興的差點笑出聲來,看梨兒和杏兒在那兒交頭接耳地往這邊又看又議論的,忙收了笑,衝如花說:“這就好,兩個人都願意,那這事就成了。這麽好的小夥子,可不能便宜了別家去。如花,這事要是成了,大伯娘一定好好謝謝你們家。”
如花笑著說:“嗯,成了的話,咱就辦喜酒,我給蘋兒姐當娘家人,為難為難新郎官。”
兩人在這兒嘀咕了半天,那邊的杏兒著急了,就衝如花喊:“哎,如花,你還看不看小叔啊?他都在屋裏等你半天了。”
如花這才和周氏停了,周氏和梨兒背著麵條走了,如花進到小叔的屋裏去。
“小叔,哼,眼睛好了都不告訴我一聲,我可生氣了啊。”
如花氣鼓鼓地看著閉著眼睛正在那兒編荊條片的吳立武,說出的話像倒豆子一樣,快極了。
吳立武睜開眼睛,看到麵前站著一個小姑娘,白淨的皮膚,大大的眼睛像黑葡萄一樣,眼神亮晶晶的像星星,一張小嘴在那兒啪啦啪啦的,兩隻小手還叉在腰上。
“如花,你就是長這個樣啊!真好看,來,看看小叔的眼睛,是不是全好了。”
如花“哼”了一聲,又心軟地過去,看了看吳立武的兩隻眼睛,眼瞳裏映著如花的身影,如花後退了幾步,伸出手來。
“小叔,你能看到我這個指甲上塗了啥顏色嗎?”
吳立武看了看,說:“你指甲上沒塗顏色啊,等等,我再瞧瞧。”
又仔細地看了看如花伸著的右手,吳立武搖頭,肯定地說:“沒塗,幹幹淨淨的。”
如花這才笑著走過去,說:“嗯,小叔的眼睛確實好了。”
“哦?你和煤礦主談成了?”
如花坐在椅子上,也幫著吳立武在編荊條片,細白的小手來迴的穿梭,隻眨眼的功夫就編好了一個。
“是啊,談好了,先送五千個過去,一個五文錢,給,這是一兩七錢,是那三百四十個的銀子。”
吳立武接過銀子,收了七百錢,把一兩銀子退給如花。
“這是小叔付你的材料錢,還有你教小叔編這個的學費。”
如花想不要,可吳立武用他那雙已恢複光明的眼睛就那麽認真地看著她,如花隻好收了銀子在荷包裏,說:“好吧,小叔,你這兒夠五千個嗎?”
吳立武說:“夠了,昨天我才點的數,編好的有五千一百二十一個呢。”
如花點頭,說:“那一會兒就得找商隊給帶過去,對啦,昨天給我家送原石的人應該還在鎮子上,我去找他們去,叫他們給帶過去。”
吳立武忙拉住如花,說:“如花,小叔想親自送去,小叔想出門走走,你叫小叔去送吧。”
如花詫異地看著吳立武,見他一臉向望的眼神,就問他:“爺爺和奶奶同意不?”
吳立武立刻就說:“我去說,他們一定答應的。”
如花就說:“那行,我叫袁琦去找那些人,他們要是迴去的話,咱們就把貨托了他們,你和他們一起去。”
吳立武頓時喜出望外,扔了荊條就往外跑,“我去跟你爺爺奶奶說去。”
如花搖搖頭,叫了杏兒,“杏兒姐,你去趟我家吧,給袁琦說一聲,叫她去鎮子上找昨天送來石頭的那些人,就說要他們把荊條片給送去常山縣,小叔會跟著一起去,你叫袁琦去看看那些人走了沒?沒走的話就叫來這裏拉貨。”
杏兒聽了,就跑去找袁琦。
如花則到了二嬸的屋子外,叫了一聲:“二嬸,我能進來嗎?”
樓氏忙叫了如花進去,如花進了屋,看到炕上坐著的樓氏正在給一個小寶寶換尿布。
另一個小寶寶則躺在一邊,睜著眼睛不知在看些啥。
“呀,長的真可愛,二嬸,你身子恢複的怎麽樣?吃的好嗎?”
樓氏笑著,給一個小寶寶換完了尿布,對如花說:“好好,二嬸好著呢,吃的好睡的也好,這兩個孩子晚上也不鬧人,一覺就睡到天亮了。”
“嘿,那好啊,他們吃的呢?夠不夠啊?二嬸你的奶要是不夠的話,我家裏的牛奶可以再多給你們一些,你給他們煮熟了喂著喝。”
看如花說的極是認真,很是關心自己,樓氏伸出手去,摸了摸如花的小臉,說:“如花,謝謝你啊,他們現在還夠吃,等再大些,要是他們不夠吃了,二嬸就跟你說,再多要些你們家的牛奶。”
“嗯。”
看著兩上長提一模一樣的小寶寶,如花覺得很好玩,陪著樓氏說了會話,逗著小寶寶,看他們睡著了,如花這才和樓氏告辭,出了二嬸的屋子。
吳立武迴來了,跟如花說他爹娘都同意了,如花就叫他收拾收拾衣服,再準備些吃的東西。一會兒袁琦迴來了,說不定他就得跟著走。
“小叔,我看你就準備你的衣物成了,我迴去給你準備些吃食路上帶著,還有一些種子,你去完常山縣送了荊條片後,你幫我把這些種子送到喜梅縣劉家屯村去,找一個叫鄭斌的。我給你帶封信,你去了給他。”
“噯,行啊,那你去寫信吧,我在這兒收拾收拾。”
如花跑迴了家,先叫趙嬸準備一些路上帶的吃食,然後就到屋裏去給鄭斌寫了封信,又拿了五百兩的銀票和信裝在一起,還把那些種子需要特別說明的事也寫了幾張紙,也裝在了信封裏。
“大喜,把買的種子收拾一下,我要送走。”
如花喊著李大喜,到了倉房裏,拿了幾個袋子,把種子分了分,在袋子上寫了種子的名稱,等一切都弄好時,袁琦帶著那些人也來了。
五千個荊條片全部從吳立武家裏拿出來一一碼好,裝了車,吳立武背著個包袱來了,如花把吃的給他,又把信和信裏裝的銀票的事跟他交待了一下,吳立武忙貼身藏了。
“小叔,你把我家這輛驢車趕著去吧,上麵裝了種子,你帶給鄭斌,還有一些作坊裏的繡品和粉條什麽的,是給常山縣的縣令、主簿和煤礦的王礦主的,上麵我都標記著,你要看不懂的,就問一下認字的人。還有一些是帶給喜梅縣的薛縣令和師爺的,我也標記了下,到時候你全交給鄭斌,他會看著去送的。”
“上次我去常山縣,他們那邊有意要買我家作坊裏的東西,我在信裏吩咐鄭斌了,你去了跟他說,叫他再去追問一下,要是能拿到訂單,小叔你就給我帶迴來,我安排作坊加工出貨。”
吳立武聽著如花劈哩啪啦的說著,有一陣頭大,隻能硬著頭皮一件件地記著,“如花,小叔記下了,小叔一準給你都辦好了迴來。”
如花點頭,說:“嗯,小叔能成的,你路上也注意安全,有事時,人命最大,錢財什麽的都不重要,小叔你可記住了。”
吳立武點頭,說:“嗯,小叔曉得了。”
如花塞給吳立武十幾兩碎銀子,吳立武不要,正推辭著就見吳和邦帶著東子來了,東子身上也背著個包袱。
吳立武和如花奇怪地看著,吳和邦就說:“立武,你沒識幾個字,這又是眼睛好了第一次出門,我叫東子跟著你,你們互相照應著,東子,你識了不少字,有事就幫你小舅出出主意,出門在外,切記財不外露,遇上有人求救什麽的,都要多個心眼。”
“嗯,姥爺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顧小舅的。”
如花便說:“表哥和小叔一路小心些,去時有這些人跟著,不怕的,迴來時你們就多注意,別急著趕夜路,到了鎮子、縣裏就找客棧住。”
說著,還是把銀子塞給了吳立武,“路上用的著,該花時得花,別省著。”
送走了兩人,如花陪著吳和邦和崔氏站在路邊上很久很久。
“爺爺奶奶,你們放心,小叔和表哥去幾天就迴來了。”
如花安慰著兩位老人,吳和邦和崔氏點點頭,臉上還是有著擔憂,如花想:兒行千裏母擔憂啊。
“爺爺,我跟大伯娘說了,叫蘋兒姐也到我家的麗人坊作坊裏去做工。到時候怕是梨兒姐或是大伯娘就得留在家裏,跟大伯和麵壓麵賣麵條了,隻能出一個人去鎮子上賣麵條。”
吳和邦聽了,就說:“蘋兒去你家作坊不會給你們添麻煩吧,你大伯家已經去了一個桔子了,再招進去一個人,別人會不會說?”
如花說:“當然不會了,作坊裏缺人手呢,蘋兒姐繡活好,她不去可就浪費了,爺爺不用擔心。”
吳和邦說:“嗯,不給你們添麻煩就成。這樣的話,那你大伯娘就去縣裏賣麵條就成,鎮子上的還是叫誌森帶上。”
如花想了下說:“爺爺,這糖炒粟子也賣不了多久了,我想著還是叫二伯在鎮子上擺個小攤子,賣個麵條什麽的吃食,這一年四季的都能賣,而且到秋冬時,再把糖炒粟子一起加上賣了,那生意就長久了。咱們就叫個‘粟子吳’,‘夏吃麵冬吃粟’,把名聲打出去。”
“做湯麵嗎?你二伯做飯的手藝倒還是不錯的。”
如花點頭,說:“我知道,我有幾次看二伯在廚屋裏忙活,做的菜什麽的都不錯呢,二伯是跟誰學的啊?”
吳和邦笑了,說:“有兩年家裏揭不開鍋,你二伯去找活幹,正好碰上個好心的廚師找幫廚,就帶了你二伯一起做,你二伯就是打那時候學的,那個廚師還說你二伯的悟性好,一直說叫你二伯去找個名廚學手藝,將來也能當個大廚啥的,後來你二伯成了親,你大伯、小叔又相繼出了事,你二伯就在家裏一直撐著這個家,就再沒想過去學廚藝的事了。”
“哦,是這樣啊,那咱們就先這麽打算著,爺爺閑時跟二伯再合計合計,若二伯想幹,我就教二伯幾樣好吃的麵條的做法,保證二伯的麵攤時時客滿。”
有客人來吃油炒粉,爺爺和奶奶就去忙了,如花迴了家。
在屋子裏忙活著她和項方一起合作的一件東西,到午時時,姥姥和柳湘跟柳氏和如梅從作坊迴來了,姥爺也從荒地迴來了,小舅舅和柳傑、柳俊也從北麵的工地上迴來,一家子一起熱熱鬧鬧地吃了午飯,稍稍休息了一下,就準備繼續去幹自己的事。
“二小姐,孫縣令和府城的崔知府快到村口了,吳主簿派人來,叫你快和老爺、太太去迎接。”
袁琦跑了進來,對如花急急地說著。
如花猛地站起身來,放下手裏做著的東西,用布包了收進箱子裏,跟袁琦一起跑出了院子。
伍立文和柳氏,還有柳長嶺、馮氏他們,也已出了屋,到了院子外。
村長吳立山也得了消息,急急地跑來,和伍立文他們一起,去村口等候迎接知府大人和孫縣令。
柳氏小跑著,還擔憂地問伍立文,“他爹,這是出啥事了?怎麽知府大人和縣令大人都來了?”
伍立文由柳旺扶著,走的也是很急切,腿傷還未好全,但走路還不成問題。
“不知道,去看了再說,你別擔心。”
村子吳立山也是一臉的擔憂,知府大人來了,天啊,他見過最大的官是縣令大人,這知府可是個四品的官呢,不知道為什麽來他們村了。
------題外話------
感謝送陽光月票的:kyy0201,送5分評價票的:心想事成6850,還有送了陽光鑽石的:duyijian(9月30日,5顆)、利丹裏麗麗(10月4日,1顆)。
謝謝!謝謝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