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那這宴席就不辦了。[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吳立山問。
族長為難啊,都說了要辦酒席了,而且親朋都通知了。
吳和邦、吳立德此時正好進來了。
族長見了,就跟他們說了伍立文的考慮,吳和邦、吳立德也知道皇命不可違,如果說皇上都不讓大吃大喝的,那他們這一點子喜事,確實也沒必要全村慶祝。
吳和邦說:“族長,那咱就都不辦了,現在時辰還早,就派幾個腿腳快的小夥子到各家各戶去說一聲。”
族長點頭,“隻能如此了。”
吳立山說:“那饅頭都上蒸籠蒸上了,準備的菜和肉這些是不是給每家都分些。”
“嗯,就等饅頭蒸好了,把菜、肉都分上些,每家每戶的給送去,你把跑腿的人都叫來,我給他們叮囑叮囑,上門了怎麽說。”
吳立山立即出去找人,吳和邦和吳立德、伍立文跟族長說了說話,等吳立山把十來個小夥子都叫來時,族長又一一地叮囑了一番,看十來個小夥子都說順溜了,就叫他們去院子裏等,一會兒拿了饅頭和肉、菜,去各家各戶送。
了結了今天擺席的事,伍立文和吳和邦、吳立德從族長家出來,本來因為今天村裏要擺席,所以吳和邦和吳立德的店都關了門,看了下天色,吳立德就跟吳和邦說:“爹,這天色還早,我還是去鎮子上把鋪子開了做做生意,能賺幾個是幾個。”
吳和邦點點頭,“那我和你娘也去把小吃店開了。”
伍立文見狀,便和兩人道別,迴了家。
柳氏見伍立文迴來,問了還擺不擺席。
“不擺了,我現在知道為何早上你們都要過來一起吃早飯,如花為何表現出一副小家子氣的模樣。是咱們想的不周到,這有時候該藏富的時候也得藏著些。你跟小喜的娘說,每頓的飯菜還按以前一樣,多加兩個菜,量大一些,夠王爺和侍衛還有咱們吃就成。”
“好,我一會去跟趙氏去說。他爹,王爺有沒有說他要住多久?他為啥會在咱家住啊?”
伍立文一頓,想不出所以然,就說:“王爺是幹大事的人,也許他有要事需要在咱們家盤桓幾日,咱們隻好好招待,旁的都不要打聽了。如梅和如花,還有那些丫頭們,無事就在那邊院子待著,王爺畢竟是外男,這點大防還是需要的。”
“嗯,這個如花已交待了,那些丫頭們也都知道輕重。”柳氏說著,突然就想到了招惹了那個什麽小官吏的莫琳,便對丈夫說:“他爹,那個莫琳長的太出挑了,我看這些日子就叫她在她家待著,先別迴來伺候如花。”
伍立文正在擔心上了山的那些人,就說:“你安排就好。”
如花這邊和紅衣先把如梅送到首飾鋪子後,和如梅說好了接她的時辰,如花就和紅衣往縣裏的驛站去。
到了驛站,正好碰到孫縣令,得知文知府馬上要啟程,如花便和孫縣令一起進了驛站。
文知府站在台階上,看如花和孫縣令一起來了,緩步邁下台階,快到如花跟前時站定,向如花行禮問安。
如花欠了欠身,孫縣令也給文知府見了禮。
“文知府這就要迴府城了?”
“是,穎惠鄉君可是為了那三千畝封地的地契而來?”
如花笑笑,這文知府倒是很懂她的心思,一猜就中,她哪裏知道文知府把她看作是個小氣又貪財的商賈之人,自然就猜中她是為了三千畝地來的。[]文知府可不會以為如花是來送他的。
“是來問問三千畝地的位置,再來是送送文知府。”說著,如花一擺手,紅衣手裏提著的兩個竹箱就擺在了院子裏的石桌上。
如花示意紅衣打開來,如花指著其中的一個箱子說,“這裏是作坊裏馬上要上新的毛衣和毛褲,聽聞文大人的母親也隨文大人在穎州府,這套毛衣毛褲就送給老夫人。”
然後又指了一下另一個打開的箱子,裏麵裝的全是竹編的筆筒、筆架之類的書房用物。
“這些不值幾個錢,算不得賄賂,還請文大人莫要推辭。”
如花一句話,把文承銘嘴裏的話給堵了迴去,如花清楚像文承銘這樣的人,有文人的清高,還有高官的傲然,若不是為了這幾年能繼續順利的與知府衙門打交道,如花也不會非要拿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
文承銘的眼神一閃再閃,終了,對如花拱了拱手,“如此,就多謝穎惠鄉君了。鄉君的三千畝封地的地契在這裏,本官本是準備出發前交待給孫縣令的,正好鄉君來了,這就奉給鄉君。”
文承銘迴頭吩咐了一聲,一個隨從立刻從屋裏拿了一個盒子出來,文承銘打開來,交裏麵的地契交給了如花。
並說道:“鄉君的三千畝地隻是概數,實際土地的大小要比三千畝多。”
如花麵上不露情緒,心裏樂開了花,多了就好,多一畝可以多種一畝的東西多產一些。
如花問:“不知這些地在哪個州府。”
文承銘迴道:“就在穎州府、南柳鎮和河道縣交匯處,從這裏到那地頭,坐馬車隻需一個多時辰。”
如花奇道:“就在此處,這裏不是都是長樂公主的封地嗎?”
文承銘看如花不解,便說:“這一片地因是蠻荒之地,又瀕臨河道,當年未曾劃在長樂公主的封地之內。”
如花點點頭,“原來如此。”想必這塊地是非常的糟糕,要不然既然整個穎州府都分封給長樂公主了,為何單單這塊土地沒分封,如花覺得也許自己高興的太早了,這塊地整理起來,或許會相當的麻煩。
文承銘輕輕一笑,似是猜到如花此時心情有些沉重,便說:“鄉君也不必失望,除了這三千畝的封地,那裏的三個村子也是劃在這三千畝裏麵的,既使這三千畝地無所產出,要是鄉君能把那三個村子好好的打理,這每年的收成也能勉強持平。”
孫縣令在一旁聽了一會兒,他也是此時才知道如花得的封地居然就是那一處,看了眼如花,孫縣令眼露憐憫,其實,有那三個村子還不如沒有,三個村子一個比一個窮,還沒有多少田地,其中的張家寨村更是有匪盜。如花得了這些地,她就得養著村子裏的這些人了。這筆賬怎麽算,都是如花吃虧。孫縣令此時真的是對如花無比的同情。
如花正在想著最壞的可能性,沒有注意到孫縣令眼裏的同情,把地契交給紅衣收好,如花衝文承銘笑笑,“文大人,不耽擱你啟程的時辰了。”
文承銘也笑的意味深長,說道:“下官告辭,鄉君保重。”
孫縣令恭送著文承銘出了驛站,上了轎,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敲著開道銅鑼引道出發。
孫縣令送文知府出了城,迴到縣衙時見如花在等他。
“鄉君這是有事?下官送知府大人出了城才迴來,鄉君久等了。”
如花擺擺手,“孫縣令不必客氣,本鄉君也是剛從鋪子裏過來,有兩件事還得請孫縣令幫忙。”
孫縣令吩咐下人又給如花換了杯茶,才問道:“鄉君但說無防,下官一定鼎力相助。”
如花說:“一是我店鋪裏的一位女工失蹤的事,現已查到一些眉目,此案還請孫縣令加緊追查,早日找迴那名女工。二是我的這些封地既然離這裏不遠,我要親自去瞧瞧,不知到時孫縣令能否派一些衙役一起跟著,聽說去往那邊的路上有匪盜,為保安全,就隻能麻煩孫縣令了。”
孫縣令露出一副慚愧的樣子,衝如花一拱手,“下官真是慚愧,幾次都鏟除不了這股匪盜。鄉君放心,下官定會派出衙門裏身手最好的衙役保護鄉君。”
如花點點頭,“如此,多謝孫縣令了。”
“鄉君客氣,鄉君何時去視察那些封地,下官派出十六人跟著,鄉君看這樣是否合適?”
十六個人,再加上她這邊安排的一些人,差不多了,如花盤算了一下,對孫縣令說:“可以,我今天迴去安排一下,若明日一早出發的話,我下午會派人來知會孫縣令一聲。若下午未派人來,那我出發的日子就定在後日一早,孫縣令隻管叫那些衙役後日一早辰時,在大吳村村口與我一道出發。”
“好,下官一定安排好。”
跟孫縣令又問了問封地那邊相鄰的三個村子的人口、田地、生計,從縣衙出來時,已到了午時,去首飾鋪子叫了如梅,三個人就近就到自家的仙粉鋪子裏去,吃了午飯。
“那梅一楠最是可恨,不過就是個解元郎,就一副眼高於頂的模樣。”
“可不是,哥幾個叫他去聽曲喝酒,他居然一點麵子不給,還說我們有辱斯文。”
“就是,容公子,這梅一楠誰的麵子不給,你的麵子難道還不能給,當年要不是你的員外爹幫著他們在南柳鎮開了學館,他們哪裏來的安穩日子,這會子拿什麽有辱斯文來說教我們。我們和那些人能是一樣的嗎?不就是聽個曲,又不是逛青樓,看他那副假清高的樣子,真叫人氣惱。”
如花和如梅、紅衣是在仙粉店的小包間裏坐著,隔壁小包間裏的幾個男子的聲音不時地傳過來。
聽到“容公子”和“員外爹”這幾個字眼時,如梅就留了心,仔細地聽起來,她可是記得,她娘要他爹給她相看的容公子,就是容員外家的二公子。
如花吃著什錦砂鍋,覺得還是自家的味道正宗,那些買了她家粉條的商家,學著她家仙粉店做出來的麻辣粉、砂鍋、涼粉什麽的,都隻學的五、六分像,味道怎麽都比不過她們鋪子裏的好。
一個砂鍋下肚,如花擦著嘴巴,看如梅碗裏的土豆粉還剩了一半,就問如梅:“大姐,不好吃嗎?咋吃的這麽少?”
如梅伸手在嘴上一“噓”,如花這才注意到如梅差不多後背緊貼著椅子,豎起耳朵在聽什麽。
如花疑惑地也向隔段靠了靠,就聽那邊的人正在恭維一個“容公子”中了秀才。
如花看如梅的神情緊張,想了一下,才想起,她娘柳氏不是說給如梅相中的就是縣裏容員外的二兒子,還是今年和大哥他們一道參加了秀才考試的。難不成,這旁邊包間裏其中一位,就是未來有可能成為大姐相公的容公子。
“我說容公子,這次高中,明年你也考迴來個解元郎,挫挫那梅一楠的銳氣,也叫他知道,他這一輩子什麽都不如你,就算他考上了解元郎如何,後年進京,他一點根基沒有,還不是得靠容家,才能在那繁華之地求個功名。”
“哎,可不能這樣說,他雖無根基,但聽說他的父親教出的學生,可有那出類拔萃之人。不說以前的那些,就如今那伍家的,誰不知道伍家一躍成了彭田縣的新貴。一個農家女成了三品的鄉君,她娘還是個六品的夫人,這鄉君的爹已是個秀才,而那家的大兒子叫伍誌勤的這次也中了秀才,他可是梅一楠的爹的學生,和那個寧博文據說也沾親帶故的。這伍誌勤和寧博文兩個任憑哪一個中了舉人,再考中個進士當了官,許是就和梅一楠成了同僚。你說他們三個人還不在考前就互相幫忙守望相助的,伍家再怎麽說也是皇上親封的大善之家,他們後年去了京城,總會有朝中的人看中其價值而拉攏一二。”
“睿親王親來宣旨,咱們未得見,也該去見見知府大人,以後入仕途也好有個幫著說說話的人。”
“去去去,知府大人哪裏是你能見的,再說了,這次睿親王來,可是嚴命縣、鎮各府之人,不得宣揚他來這裏的消息,就連要去給伍家恭賀之人,也都嚴命不得打擾穎惠鄉君家的清靜。你們說,咱們雖知道這些消息,隻能在這裏議論議論,你們誰敢出去說。”
如花聽著聽著,就覺得這些人說著說著就有些枉論朝政,連什麽朝中之人拉攏新科官員這樣的話都說了出來,如花覺得他們就是幾個不知口無遮攔會惹禍端的無知書生。
再聽了一會兒,聽到他們又說起怡香院的哪個清倌曲彈的好,哪個歌喉美妙,看著如梅越來越難看的臉色,如花知道這個容公子是入不了大姐的眼了。
想一想村子裏的小夥子們,還是樸實淳善些,楊大山雖沒有向伍立文和柳氏來提親,但他這幾年年年給他們兄弟姐妹送些小東西來,足以說明他對如梅的心思,不過,如梅卻自第一年收了絨花沒戴之後,這兩年楊大山的東西她都直接叫誌學幫著給退了迴去,楊大山也是沒戲了。
陪著如梅一直聽完了那幾個人的議論,直到隔壁人走了沒了動靜,如梅才放鬆了身體,看如花望著自己,如梅輕輕一笑。
“如花,還好今日出來了,否則不知道這個容公子是個眼中無人,且易出現口舌之禍的人。迴去我就跟娘說,這個人不必爹相看了,我不願意。”
如花訝異地盯著如梅,見她說的極認真,便拉了如梅的手說:“大姐,你的是非觀很強嘛,這樣就好,這種不知天高地厚,還愛議論朝中之事的人,咱們不要,免得他惹了禍還連累別人。”
“嗯,好,迴家就跟娘說,娘要是不聽我的,你可得替我說幾句,知道不?”
如花笑嘻嘻地點點頭,此時覺得如梅真的是當她姐姐的人,很有長姐的範。
“知道了,大姐,小妹聽令。”
如梅笑著捏了捏如花的手,看了一眼吃著還剩下大半的土豆粉,“不能浪費,再說我也沒吃飽呢,小紅,叫夥計來,給我熱熱,我吃完了咱們再走,如花你們先等等我。”
“成啊。”如花說。
紅衣叫了夥計來,把如梅的土豆粉又端出去放在爐火上熱了一下,如梅把她的粉都吃完了,這才和一直等著她的如花和紅衣從仙粉店出來。
族長為難啊,都說了要辦酒席了,而且親朋都通知了。
吳和邦、吳立德此時正好進來了。
族長見了,就跟他們說了伍立文的考慮,吳和邦、吳立德也知道皇命不可違,如果說皇上都不讓大吃大喝的,那他們這一點子喜事,確實也沒必要全村慶祝。
吳和邦說:“族長,那咱就都不辦了,現在時辰還早,就派幾個腿腳快的小夥子到各家各戶去說一聲。”
族長點頭,“隻能如此了。”
吳立山說:“那饅頭都上蒸籠蒸上了,準備的菜和肉這些是不是給每家都分些。”
“嗯,就等饅頭蒸好了,把菜、肉都分上些,每家每戶的給送去,你把跑腿的人都叫來,我給他們叮囑叮囑,上門了怎麽說。”
吳立山立即出去找人,吳和邦和吳立德、伍立文跟族長說了說話,等吳立山把十來個小夥子都叫來時,族長又一一地叮囑了一番,看十來個小夥子都說順溜了,就叫他們去院子裏等,一會兒拿了饅頭和肉、菜,去各家各戶送。
了結了今天擺席的事,伍立文和吳和邦、吳立德從族長家出來,本來因為今天村裏要擺席,所以吳和邦和吳立德的店都關了門,看了下天色,吳立德就跟吳和邦說:“爹,這天色還早,我還是去鎮子上把鋪子開了做做生意,能賺幾個是幾個。”
吳和邦點點頭,“那我和你娘也去把小吃店開了。”
伍立文見狀,便和兩人道別,迴了家。
柳氏見伍立文迴來,問了還擺不擺席。
“不擺了,我現在知道為何早上你們都要過來一起吃早飯,如花為何表現出一副小家子氣的模樣。是咱們想的不周到,這有時候該藏富的時候也得藏著些。你跟小喜的娘說,每頓的飯菜還按以前一樣,多加兩個菜,量大一些,夠王爺和侍衛還有咱們吃就成。”
“好,我一會去跟趙氏去說。他爹,王爺有沒有說他要住多久?他為啥會在咱家住啊?”
伍立文一頓,想不出所以然,就說:“王爺是幹大事的人,也許他有要事需要在咱們家盤桓幾日,咱們隻好好招待,旁的都不要打聽了。如梅和如花,還有那些丫頭們,無事就在那邊院子待著,王爺畢竟是外男,這點大防還是需要的。”
“嗯,這個如花已交待了,那些丫頭們也都知道輕重。”柳氏說著,突然就想到了招惹了那個什麽小官吏的莫琳,便對丈夫說:“他爹,那個莫琳長的太出挑了,我看這些日子就叫她在她家待著,先別迴來伺候如花。”
伍立文正在擔心上了山的那些人,就說:“你安排就好。”
如花這邊和紅衣先把如梅送到首飾鋪子後,和如梅說好了接她的時辰,如花就和紅衣往縣裏的驛站去。
到了驛站,正好碰到孫縣令,得知文知府馬上要啟程,如花便和孫縣令一起進了驛站。
文知府站在台階上,看如花和孫縣令一起來了,緩步邁下台階,快到如花跟前時站定,向如花行禮問安。
如花欠了欠身,孫縣令也給文知府見了禮。
“文知府這就要迴府城了?”
“是,穎惠鄉君可是為了那三千畝封地的地契而來?”
如花笑笑,這文知府倒是很懂她的心思,一猜就中,她哪裏知道文知府把她看作是個小氣又貪財的商賈之人,自然就猜中她是為了三千畝地來的。[]文知府可不會以為如花是來送他的。
“是來問問三千畝地的位置,再來是送送文知府。”說著,如花一擺手,紅衣手裏提著的兩個竹箱就擺在了院子裏的石桌上。
如花示意紅衣打開來,如花指著其中的一個箱子說,“這裏是作坊裏馬上要上新的毛衣和毛褲,聽聞文大人的母親也隨文大人在穎州府,這套毛衣毛褲就送給老夫人。”
然後又指了一下另一個打開的箱子,裏麵裝的全是竹編的筆筒、筆架之類的書房用物。
“這些不值幾個錢,算不得賄賂,還請文大人莫要推辭。”
如花一句話,把文承銘嘴裏的話給堵了迴去,如花清楚像文承銘這樣的人,有文人的清高,還有高官的傲然,若不是為了這幾年能繼續順利的與知府衙門打交道,如花也不會非要拿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
文承銘的眼神一閃再閃,終了,對如花拱了拱手,“如此,就多謝穎惠鄉君了。鄉君的三千畝封地的地契在這裏,本官本是準備出發前交待給孫縣令的,正好鄉君來了,這就奉給鄉君。”
文承銘迴頭吩咐了一聲,一個隨從立刻從屋裏拿了一個盒子出來,文承銘打開來,交裏麵的地契交給了如花。
並說道:“鄉君的三千畝地隻是概數,實際土地的大小要比三千畝多。”
如花麵上不露情緒,心裏樂開了花,多了就好,多一畝可以多種一畝的東西多產一些。
如花問:“不知這些地在哪個州府。”
文承銘迴道:“就在穎州府、南柳鎮和河道縣交匯處,從這裏到那地頭,坐馬車隻需一個多時辰。”
如花奇道:“就在此處,這裏不是都是長樂公主的封地嗎?”
文承銘看如花不解,便說:“這一片地因是蠻荒之地,又瀕臨河道,當年未曾劃在長樂公主的封地之內。”
如花點點頭,“原來如此。”想必這塊地是非常的糟糕,要不然既然整個穎州府都分封給長樂公主了,為何單單這塊土地沒分封,如花覺得也許自己高興的太早了,這塊地整理起來,或許會相當的麻煩。
文承銘輕輕一笑,似是猜到如花此時心情有些沉重,便說:“鄉君也不必失望,除了這三千畝的封地,那裏的三個村子也是劃在這三千畝裏麵的,既使這三千畝地無所產出,要是鄉君能把那三個村子好好的打理,這每年的收成也能勉強持平。”
孫縣令在一旁聽了一會兒,他也是此時才知道如花得的封地居然就是那一處,看了眼如花,孫縣令眼露憐憫,其實,有那三個村子還不如沒有,三個村子一個比一個窮,還沒有多少田地,其中的張家寨村更是有匪盜。如花得了這些地,她就得養著村子裏的這些人了。這筆賬怎麽算,都是如花吃虧。孫縣令此時真的是對如花無比的同情。
如花正在想著最壞的可能性,沒有注意到孫縣令眼裏的同情,把地契交給紅衣收好,如花衝文承銘笑笑,“文大人,不耽擱你啟程的時辰了。”
文承銘也笑的意味深長,說道:“下官告辭,鄉君保重。”
孫縣令恭送著文承銘出了驛站,上了轎,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敲著開道銅鑼引道出發。
孫縣令送文知府出了城,迴到縣衙時見如花在等他。
“鄉君這是有事?下官送知府大人出了城才迴來,鄉君久等了。”
如花擺擺手,“孫縣令不必客氣,本鄉君也是剛從鋪子裏過來,有兩件事還得請孫縣令幫忙。”
孫縣令吩咐下人又給如花換了杯茶,才問道:“鄉君但說無防,下官一定鼎力相助。”
如花說:“一是我店鋪裏的一位女工失蹤的事,現已查到一些眉目,此案還請孫縣令加緊追查,早日找迴那名女工。二是我的這些封地既然離這裏不遠,我要親自去瞧瞧,不知到時孫縣令能否派一些衙役一起跟著,聽說去往那邊的路上有匪盜,為保安全,就隻能麻煩孫縣令了。”
孫縣令露出一副慚愧的樣子,衝如花一拱手,“下官真是慚愧,幾次都鏟除不了這股匪盜。鄉君放心,下官定會派出衙門裏身手最好的衙役保護鄉君。”
如花點點頭,“如此,多謝孫縣令了。”
“鄉君客氣,鄉君何時去視察那些封地,下官派出十六人跟著,鄉君看這樣是否合適?”
十六個人,再加上她這邊安排的一些人,差不多了,如花盤算了一下,對孫縣令說:“可以,我今天迴去安排一下,若明日一早出發的話,我下午會派人來知會孫縣令一聲。若下午未派人來,那我出發的日子就定在後日一早,孫縣令隻管叫那些衙役後日一早辰時,在大吳村村口與我一道出發。”
“好,下官一定安排好。”
跟孫縣令又問了問封地那邊相鄰的三個村子的人口、田地、生計,從縣衙出來時,已到了午時,去首飾鋪子叫了如梅,三個人就近就到自家的仙粉鋪子裏去,吃了午飯。
“那梅一楠最是可恨,不過就是個解元郎,就一副眼高於頂的模樣。”
“可不是,哥幾個叫他去聽曲喝酒,他居然一點麵子不給,還說我們有辱斯文。”
“就是,容公子,這梅一楠誰的麵子不給,你的麵子難道還不能給,當年要不是你的員外爹幫著他們在南柳鎮開了學館,他們哪裏來的安穩日子,這會子拿什麽有辱斯文來說教我們。我們和那些人能是一樣的嗎?不就是聽個曲,又不是逛青樓,看他那副假清高的樣子,真叫人氣惱。”
如花和如梅、紅衣是在仙粉店的小包間裏坐著,隔壁小包間裏的幾個男子的聲音不時地傳過來。
聽到“容公子”和“員外爹”這幾個字眼時,如梅就留了心,仔細地聽起來,她可是記得,她娘要他爹給她相看的容公子,就是容員外家的二公子。
如花吃著什錦砂鍋,覺得還是自家的味道正宗,那些買了她家粉條的商家,學著她家仙粉店做出來的麻辣粉、砂鍋、涼粉什麽的,都隻學的五、六分像,味道怎麽都比不過她們鋪子裏的好。
一個砂鍋下肚,如花擦著嘴巴,看如梅碗裏的土豆粉還剩了一半,就問如梅:“大姐,不好吃嗎?咋吃的這麽少?”
如梅伸手在嘴上一“噓”,如花這才注意到如梅差不多後背緊貼著椅子,豎起耳朵在聽什麽。
如花疑惑地也向隔段靠了靠,就聽那邊的人正在恭維一個“容公子”中了秀才。
如花看如梅的神情緊張,想了一下,才想起,她娘柳氏不是說給如梅相中的就是縣裏容員外的二兒子,還是今年和大哥他們一道參加了秀才考試的。難不成,這旁邊包間裏其中一位,就是未來有可能成為大姐相公的容公子。
“我說容公子,這次高中,明年你也考迴來個解元郎,挫挫那梅一楠的銳氣,也叫他知道,他這一輩子什麽都不如你,就算他考上了解元郎如何,後年進京,他一點根基沒有,還不是得靠容家,才能在那繁華之地求個功名。”
“哎,可不能這樣說,他雖無根基,但聽說他的父親教出的學生,可有那出類拔萃之人。不說以前的那些,就如今那伍家的,誰不知道伍家一躍成了彭田縣的新貴。一個農家女成了三品的鄉君,她娘還是個六品的夫人,這鄉君的爹已是個秀才,而那家的大兒子叫伍誌勤的這次也中了秀才,他可是梅一楠的爹的學生,和那個寧博文據說也沾親帶故的。這伍誌勤和寧博文兩個任憑哪一個中了舉人,再考中個進士當了官,許是就和梅一楠成了同僚。你說他們三個人還不在考前就互相幫忙守望相助的,伍家再怎麽說也是皇上親封的大善之家,他們後年去了京城,總會有朝中的人看中其價值而拉攏一二。”
“睿親王親來宣旨,咱們未得見,也該去見見知府大人,以後入仕途也好有個幫著說說話的人。”
“去去去,知府大人哪裏是你能見的,再說了,這次睿親王來,可是嚴命縣、鎮各府之人,不得宣揚他來這裏的消息,就連要去給伍家恭賀之人,也都嚴命不得打擾穎惠鄉君家的清靜。你們說,咱們雖知道這些消息,隻能在這裏議論議論,你們誰敢出去說。”
如花聽著聽著,就覺得這些人說著說著就有些枉論朝政,連什麽朝中之人拉攏新科官員這樣的話都說了出來,如花覺得他們就是幾個不知口無遮攔會惹禍端的無知書生。
再聽了一會兒,聽到他們又說起怡香院的哪個清倌曲彈的好,哪個歌喉美妙,看著如梅越來越難看的臉色,如花知道這個容公子是入不了大姐的眼了。
想一想村子裏的小夥子們,還是樸實淳善些,楊大山雖沒有向伍立文和柳氏來提親,但他這幾年年年給他們兄弟姐妹送些小東西來,足以說明他對如梅的心思,不過,如梅卻自第一年收了絨花沒戴之後,這兩年楊大山的東西她都直接叫誌學幫著給退了迴去,楊大山也是沒戲了。
陪著如梅一直聽完了那幾個人的議論,直到隔壁人走了沒了動靜,如梅才放鬆了身體,看如花望著自己,如梅輕輕一笑。
“如花,還好今日出來了,否則不知道這個容公子是個眼中無人,且易出現口舌之禍的人。迴去我就跟娘說,這個人不必爹相看了,我不願意。”
如花訝異地盯著如梅,見她說的極認真,便拉了如梅的手說:“大姐,你的是非觀很強嘛,這樣就好,這種不知天高地厚,還愛議論朝中之事的人,咱們不要,免得他惹了禍還連累別人。”
“嗯,好,迴家就跟娘說,娘要是不聽我的,你可得替我說幾句,知道不?”
如花笑嘻嘻地點點頭,此時覺得如梅真的是當她姐姐的人,很有長姐的範。
“知道了,大姐,小妹聽令。”
如梅笑著捏了捏如花的手,看了一眼吃著還剩下大半的土豆粉,“不能浪費,再說我也沒吃飽呢,小紅,叫夥計來,給我熱熱,我吃完了咱們再走,如花你們先等等我。”
“成啊。”如花說。
紅衣叫了夥計來,把如梅的土豆粉又端出去放在爐火上熱了一下,如梅把她的粉都吃完了,這才和一直等著她的如花和紅衣從仙粉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