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關照伍家甚多
十月二十二日,柳俊成親。
薛縣令居然再一次派了人送了一份賀禮。
如梅成親、柳俊成親,薛縣令不能隨意離開自己所轄之地,但他都派人送了賀禮。依如花看,薛縣令是想修補和她家的關係。對此,如花不予主動理會,采取了一種冷淡的態度。
從手下的人嘴裏聽聞穎惠鄉君的冷淡態度後,薛縣令忍不住一腔怒火,衝進閨女的香閨,給了她一記耳光。還衝著前來阻止的妻子一陣咆哮。
“都是你慣的,她簡至是無法無天。早先我就跟你說了,叫你跟她好好說,柳家來相看時要好好表現,咱們隻是走個這個過場,我便把婚事給她和柳家的小子定下來。可你呢,你是怎麽跟她說的,她又是怎麽做的?”
薛夫人簡直是又冤枉又生氣,張嘴要反駁,可又被薛縣令一記狠戾的眼神嚇住,嚅嚅地沒有開口。
“我和陳老弟同科高中,又同年分到睿親王封地的兩個縣來做縣令,三年屆滿,他和我都是優評的政績,可為何沒有高升或調令,不就是因為伍家需要我們給他們行方便,睿親王的人幾次暗示,我和陳老弟都心知肚明,甘心在原位上守著,隻等再三年便能一飛衝天。可你這個混帳閨女卻毀了我的一番苦心,毀了陳老弟為我謀取的一個保障。如果不是陳老弟的閨女還小,柳家的親事又怎會落在你閨女頭上。也就是陳老弟和我交情深厚,才把這門好親事說給咱家,可你這個孽女……氣死我。”
“爹,穎惠鄉君再能耐,也不過是個女子,你說陳叔叔為我好,可為何不給我相看穎惠鄉君的哥哥,人家至少還是個秀才。偏把個泥腿子的表哥要我相看,不過一個童生,連個秀才都考不上。隻會伺候地裏的活,種種菜,這都是他說的。女兒我花容月貌的,琴棋書畫樣樣皆能通,哪裏能和這樣的人花前月下談詩論詞?女兒再不濟,也是你的親生女兒,爹就真忍心我一輩子生活在鄉野之間,成天和那些粗俗的農婦為伍?爹,就算你猜的對,睿親王念在伍家獻上農耕兩季作物和農具得了皇上嘉獎就要照顧些他們,但這照顧也夠了吧,就說你以前給穎惠鄉君賤賣的那幾座山,你不是都打聽出來了,那裏麵可是出碧璽的,她可占了天大的便宜了,爹你還要怎麽照顧他們伍家行方便之門?”
薛夫人瞥見女兒遞過來的眼神,也一臉哀然地看著薛縣令,說道:“老爺,女兒說的極是,你給伍家行的方便已夠多的了,先是低價賣了出碧璽的礦山,又打消了那幾家煤礦老板不想供煤渣給伍家的念頭,還有伍家在縣城開的點心鋪子、麗人坊、仙粉店,這哪一家鋪子不是你打了招唿照應著的?”
看薛縣令神情有些鬆動,薛夫人趕忙扶著丈夫坐下來,薛小姐更是忍著被打了耳光的臉頰痛的怨氣,乖巧地給她爹端了杯茶過去。
“老爺,要我說啊,陳夫人這媒說的本就不地道,她和她家夫君真要為咱家著想,就該說和穎惠鄉君的哥哥,就像伍家大公子,不是也就說了個秀才的閨女嘛,要是他們早先說了咱家閨女,難道伍家還會挑了半天,挑了個秀才家的閨女?咱家女兒可比秀才閨女強百倍,老爺更是忠正清廉的好官,官聲好,政績也是佳,伍家就是圖老爺的威望,也會選了咱們的閨女給他們當媳婦,這也好叫他們家從泥腿子的農家轉為官宦之家的親家不是?”
薛縣令沒有說話,微微地叩著茶蓋。
“可惜啊,伍家老大定了親,老二呢比咱女兒小一歲,雖是合適,可伍家和陳家都沒這個真心要求娶咱家閨女的心思,隻能作罷。柳家的那位看著也是一表人材,可惜家中底子太差,實打實的農戶,和咱家還真是不太相配。老爺,女兒要嫁,也得嫁個可以給老爺助力的人家,老爺不是說了嘛,老爺在這裏連任兩期的縣令了,不管怎樣,明年也該動一動了,要是親家那邊是官宦人家,或是皇室宗親、世家大族,豈不是對女兒和老爺會更好呢?”
薛縣令微微怔仲了一刻,放下茶碗,說道:“我難道不知道找個有力的親家會更好?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也就是個出身一般的平民之子,寒窗苦讀十載有餘,有幸入了睿親王的眼,才得了這縣的縣令一職。以我的資曆和政績,明年也就隻能升個從六品的官職,或平級調到富庶些的縣罷了。你說的那些世家大族、官宦人家、皇室宗親,哪一個人家是我這個小小的縣令能攀附上的?”
歎了口氣,薛縣令瞥了眼一旁的女兒,正色說道:“定是你攛掇著你母親跟我這樣說的。”
薛小姐咬了咬唇,對上父親嚴厲的能看穿一切的眼睛,害怕地低下了頭。
“為父也不罵你,隻跟你說句實話,你乘早打消飛上枝頭當鳳凰的心思,別說皇室宗親之家,就是七品縣令的官家,你都不一定能嫁得進去。人都想把女兒嫁入高門,那娶媳婦的人家,又豈不是也打著娶個娘家背景強的主意,更上一層樓的夢大家都在做。事已至此,我也不多說什麽了,希望我和你陳叔叔猜錯了王爺的意思,想穎惠鄉君再得皇上讚譽,也不過是個農家的小女孩,日後也不會再有驚人之舉再得嘉獎。罷了,罷了,夫人,你還是早些給女兒定門親事嫁了她。”
薛縣令給薛夫人下了命令,薛夫人不得不不顧女兒的埋怨,著急地給女兒定了門尚可的人家,準備著明年三月裏就把女兒嫁出去。薛小姐則因為草草定親不滿意,便自此恨上了如花和作媒的陳縣令夫婦,對曾和她相親的柳傑也是咒罵了無數次。
薛小姐的事如花自是不知道的,依約為二表哥做了主婚人,在柳俊成親後的第三天,也就是柳俊夫妻三朝迴門的那天,如花一家人辭別了前來送行的爺爺一家、姥爺一家、族長村長和族老、村裏人,一行數十人浩浩蕩蕩地去往京城。
隨行的人裏,並沒有冷雨,如花得知沈翔的師父、師妹到了武山縣,便請冷雨帶著習墨桓的帖子,請神醫來為姥姥馮氏看病。
就在如花走前的一天,如花兌現了她對李強的承諾,給李大喜說定了一門親事,對方不是別人,正是大姐如梅的公公梅夫子的學生閔鵬,這個閔鵬也是當年村裏私塾剛建之時,梅夫子推薦來的兩位夫子中的其中一位。
閔鵬今年二十七歲,妻子五年前因病去世,家中有個母親和七歲的女兒,閔鵬也是去年才考中了秀才,但因他的水平,梅夫子、李克儉都不建議他今年參加秋闈,故而,閔鵬依舊在私塾授課為生。
鑒於李大喜的年紀和擇偶的條件,如花也是無心插柳,叫已熟悉了大吳村情況的張嬤嬤給尋摸些適齡的未婚男子,張嬤嬤劃拉了些人選給如花後,如花這才一拍腦門,閔鵬這樣的喪偶男士,完全符合李大喜的條件,早先就是他們考慮的太片麵,隻盯著沒成過親的小夥子找,這才漏了這麽好條件的人。
於是,如花還是委派張嬤嬤出馬,男女雙方兩家分別去探口氣,也是姻緣天注定,閔鵬對李大喜有印象,而且印象不錯。隻因如花那時給去族學向夫子們討較學問的父兄送飯菜,多數都是李大喜送了去的。也就是這樣,閔鵬也就知道李大喜這個姑娘。
閔鵬樂意,他娘更是樂意,李家這麵得知如花給說和的是私塾的先生,還是位秀才,那簡直就像是天上掉了餡餅,不撿就是傻子。況且,對方有孩子也沒啥,女孩子好帶,將來也是出嫁的,李大喜嫁過去再生幾個,能給閔家生個大胖小子就更好了,有當秀才的爹,日後也能識文斷字的考秀才考舉人。
李大喜也是意外之喜,一直執念嫁個良民的自己,最終能嫁給一位秀才老爺,還是個教書育人的夫子,李大喜真是喜極而泣,想到閔鵬的長相和打聽來的閔鵬的脾氣,李大喜更是感激如花的大恩,心甘情願地跑去給如花和張嬤嬤磕頭謝了她們的大媒。
解決了李大喜的事,如花身邊的莫琳卻叫如花有些同情,吳誌白和莫琳兩人的事,如花早有耳聞並親眼瞧見過,可吳誌白的爹娘不同意,如花也沒辦法把莫琳硬塞到吳誌白家去,看著脾氣倔強硬裝沒事人的莫琳日漸消瘦下去,如花也隻能感歎著,又一次發揮好心,悄悄找了吳誌白的大姐吳藍,請她去勸勸她父母。
吳藍和丈夫馬羊兒因為如花教他們燒製水泥,才脫貧成了馬家屯村裏家境殷實的人家,馬羊兒如今更是在京城為皇上的人教製水泥的作法,無論於私於公,吳藍都沒辦法推拒如花的要求。隻是,她和如花都低估了吳立橋夫妻的堅決,吳立橋夫妻言明了,就是叫吳誌白打一輩子的光棍,他們也不會娶莫琳進家門。
如花見他們態度堅決,也隻能作罷,臨時決定,帶莫琳去京城,省得這丫頭被村裏人給看輕了去,鑽了牛角尖,越發的瘦弱下去。
老鐵!還在找"穿越之極權農女"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易"看免費,沒毛病!
(本章完)
十月二十二日,柳俊成親。
薛縣令居然再一次派了人送了一份賀禮。
如梅成親、柳俊成親,薛縣令不能隨意離開自己所轄之地,但他都派人送了賀禮。依如花看,薛縣令是想修補和她家的關係。對此,如花不予主動理會,采取了一種冷淡的態度。
從手下的人嘴裏聽聞穎惠鄉君的冷淡態度後,薛縣令忍不住一腔怒火,衝進閨女的香閨,給了她一記耳光。還衝著前來阻止的妻子一陣咆哮。
“都是你慣的,她簡至是無法無天。早先我就跟你說了,叫你跟她好好說,柳家來相看時要好好表現,咱們隻是走個這個過場,我便把婚事給她和柳家的小子定下來。可你呢,你是怎麽跟她說的,她又是怎麽做的?”
薛夫人簡直是又冤枉又生氣,張嘴要反駁,可又被薛縣令一記狠戾的眼神嚇住,嚅嚅地沒有開口。
“我和陳老弟同科高中,又同年分到睿親王封地的兩個縣來做縣令,三年屆滿,他和我都是優評的政績,可為何沒有高升或調令,不就是因為伍家需要我們給他們行方便,睿親王的人幾次暗示,我和陳老弟都心知肚明,甘心在原位上守著,隻等再三年便能一飛衝天。可你這個混帳閨女卻毀了我的一番苦心,毀了陳老弟為我謀取的一個保障。如果不是陳老弟的閨女還小,柳家的親事又怎會落在你閨女頭上。也就是陳老弟和我交情深厚,才把這門好親事說給咱家,可你這個孽女……氣死我。”
“爹,穎惠鄉君再能耐,也不過是個女子,你說陳叔叔為我好,可為何不給我相看穎惠鄉君的哥哥,人家至少還是個秀才。偏把個泥腿子的表哥要我相看,不過一個童生,連個秀才都考不上。隻會伺候地裏的活,種種菜,這都是他說的。女兒我花容月貌的,琴棋書畫樣樣皆能通,哪裏能和這樣的人花前月下談詩論詞?女兒再不濟,也是你的親生女兒,爹就真忍心我一輩子生活在鄉野之間,成天和那些粗俗的農婦為伍?爹,就算你猜的對,睿親王念在伍家獻上農耕兩季作物和農具得了皇上嘉獎就要照顧些他們,但這照顧也夠了吧,就說你以前給穎惠鄉君賤賣的那幾座山,你不是都打聽出來了,那裏麵可是出碧璽的,她可占了天大的便宜了,爹你還要怎麽照顧他們伍家行方便之門?”
薛夫人瞥見女兒遞過來的眼神,也一臉哀然地看著薛縣令,說道:“老爺,女兒說的極是,你給伍家行的方便已夠多的了,先是低價賣了出碧璽的礦山,又打消了那幾家煤礦老板不想供煤渣給伍家的念頭,還有伍家在縣城開的點心鋪子、麗人坊、仙粉店,這哪一家鋪子不是你打了招唿照應著的?”
看薛縣令神情有些鬆動,薛夫人趕忙扶著丈夫坐下來,薛小姐更是忍著被打了耳光的臉頰痛的怨氣,乖巧地給她爹端了杯茶過去。
“老爺,要我說啊,陳夫人這媒說的本就不地道,她和她家夫君真要為咱家著想,就該說和穎惠鄉君的哥哥,就像伍家大公子,不是也就說了個秀才的閨女嘛,要是他們早先說了咱家閨女,難道伍家還會挑了半天,挑了個秀才家的閨女?咱家女兒可比秀才閨女強百倍,老爺更是忠正清廉的好官,官聲好,政績也是佳,伍家就是圖老爺的威望,也會選了咱們的閨女給他們當媳婦,這也好叫他們家從泥腿子的農家轉為官宦之家的親家不是?”
薛縣令沒有說話,微微地叩著茶蓋。
“可惜啊,伍家老大定了親,老二呢比咱女兒小一歲,雖是合適,可伍家和陳家都沒這個真心要求娶咱家閨女的心思,隻能作罷。柳家的那位看著也是一表人材,可惜家中底子太差,實打實的農戶,和咱家還真是不太相配。老爺,女兒要嫁,也得嫁個可以給老爺助力的人家,老爺不是說了嘛,老爺在這裏連任兩期的縣令了,不管怎樣,明年也該動一動了,要是親家那邊是官宦人家,或是皇室宗親、世家大族,豈不是對女兒和老爺會更好呢?”
薛縣令微微怔仲了一刻,放下茶碗,說道:“我難道不知道找個有力的親家會更好?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也就是個出身一般的平民之子,寒窗苦讀十載有餘,有幸入了睿親王的眼,才得了這縣的縣令一職。以我的資曆和政績,明年也就隻能升個從六品的官職,或平級調到富庶些的縣罷了。你說的那些世家大族、官宦人家、皇室宗親,哪一個人家是我這個小小的縣令能攀附上的?”
歎了口氣,薛縣令瞥了眼一旁的女兒,正色說道:“定是你攛掇著你母親跟我這樣說的。”
薛小姐咬了咬唇,對上父親嚴厲的能看穿一切的眼睛,害怕地低下了頭。
“為父也不罵你,隻跟你說句實話,你乘早打消飛上枝頭當鳳凰的心思,別說皇室宗親之家,就是七品縣令的官家,你都不一定能嫁得進去。人都想把女兒嫁入高門,那娶媳婦的人家,又豈不是也打著娶個娘家背景強的主意,更上一層樓的夢大家都在做。事已至此,我也不多說什麽了,希望我和你陳叔叔猜錯了王爺的意思,想穎惠鄉君再得皇上讚譽,也不過是個農家的小女孩,日後也不會再有驚人之舉再得嘉獎。罷了,罷了,夫人,你還是早些給女兒定門親事嫁了她。”
薛縣令給薛夫人下了命令,薛夫人不得不不顧女兒的埋怨,著急地給女兒定了門尚可的人家,準備著明年三月裏就把女兒嫁出去。薛小姐則因為草草定親不滿意,便自此恨上了如花和作媒的陳縣令夫婦,對曾和她相親的柳傑也是咒罵了無數次。
薛小姐的事如花自是不知道的,依約為二表哥做了主婚人,在柳俊成親後的第三天,也就是柳俊夫妻三朝迴門的那天,如花一家人辭別了前來送行的爺爺一家、姥爺一家、族長村長和族老、村裏人,一行數十人浩浩蕩蕩地去往京城。
隨行的人裏,並沒有冷雨,如花得知沈翔的師父、師妹到了武山縣,便請冷雨帶著習墨桓的帖子,請神醫來為姥姥馮氏看病。
就在如花走前的一天,如花兌現了她對李強的承諾,給李大喜說定了一門親事,對方不是別人,正是大姐如梅的公公梅夫子的學生閔鵬,這個閔鵬也是當年村裏私塾剛建之時,梅夫子推薦來的兩位夫子中的其中一位。
閔鵬今年二十七歲,妻子五年前因病去世,家中有個母親和七歲的女兒,閔鵬也是去年才考中了秀才,但因他的水平,梅夫子、李克儉都不建議他今年參加秋闈,故而,閔鵬依舊在私塾授課為生。
鑒於李大喜的年紀和擇偶的條件,如花也是無心插柳,叫已熟悉了大吳村情況的張嬤嬤給尋摸些適齡的未婚男子,張嬤嬤劃拉了些人選給如花後,如花這才一拍腦門,閔鵬這樣的喪偶男士,完全符合李大喜的條件,早先就是他們考慮的太片麵,隻盯著沒成過親的小夥子找,這才漏了這麽好條件的人。
於是,如花還是委派張嬤嬤出馬,男女雙方兩家分別去探口氣,也是姻緣天注定,閔鵬對李大喜有印象,而且印象不錯。隻因如花那時給去族學向夫子們討較學問的父兄送飯菜,多數都是李大喜送了去的。也就是這樣,閔鵬也就知道李大喜這個姑娘。
閔鵬樂意,他娘更是樂意,李家這麵得知如花給說和的是私塾的先生,還是位秀才,那簡直就像是天上掉了餡餅,不撿就是傻子。況且,對方有孩子也沒啥,女孩子好帶,將來也是出嫁的,李大喜嫁過去再生幾個,能給閔家生個大胖小子就更好了,有當秀才的爹,日後也能識文斷字的考秀才考舉人。
李大喜也是意外之喜,一直執念嫁個良民的自己,最終能嫁給一位秀才老爺,還是個教書育人的夫子,李大喜真是喜極而泣,想到閔鵬的長相和打聽來的閔鵬的脾氣,李大喜更是感激如花的大恩,心甘情願地跑去給如花和張嬤嬤磕頭謝了她們的大媒。
解決了李大喜的事,如花身邊的莫琳卻叫如花有些同情,吳誌白和莫琳兩人的事,如花早有耳聞並親眼瞧見過,可吳誌白的爹娘不同意,如花也沒辦法把莫琳硬塞到吳誌白家去,看著脾氣倔強硬裝沒事人的莫琳日漸消瘦下去,如花也隻能感歎著,又一次發揮好心,悄悄找了吳誌白的大姐吳藍,請她去勸勸她父母。
吳藍和丈夫馬羊兒因為如花教他們燒製水泥,才脫貧成了馬家屯村裏家境殷實的人家,馬羊兒如今更是在京城為皇上的人教製水泥的作法,無論於私於公,吳藍都沒辦法推拒如花的要求。隻是,她和如花都低估了吳立橋夫妻的堅決,吳立橋夫妻言明了,就是叫吳誌白打一輩子的光棍,他們也不會娶莫琳進家門。
如花見他們態度堅決,也隻能作罷,臨時決定,帶莫琳去京城,省得這丫頭被村裏人給看輕了去,鑽了牛角尖,越發的瘦弱下去。
老鐵!還在找"穿越之極權農女"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易"看免費,沒毛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