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比三國,三方勢立互相牽製從而保持平衡。誰想打破這種平衡,就必須藉助他方力量。例如赤壁之戰,曹操大軍壓境的時候,孫權劉備聯手,從而扭轉局麵。


    現在秦帝國的黨政就有點這個味道。明麵上是李斯派和趙高派互瞪鬥雞眼,但暗地裏,騎牆中立派們一直保持著警惕,觀望戰局。這一點鬥得正兇的兩大派當然也知道。最大限度地從騎牆派中拉人入夥,壯大己方的勢力,這絕對是保證最後勝利的籌碼。


    那麽,挑什麽樣的人入夥才佳呢?答案當然是能幹活的,有本事的。拉塊廢料來,除了浪費糧食,說不定還成隱患。


    拉幫結派,威逼利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朝堂中,這些慣用的招數滿天飛。


    而章邯,卻一直在掌風拳影中,穿梭自如毫髮無傷。這,隻能有一個解釋——這位誰都不屑向他出手,哪方都看不上。


    若有人說,也有可能是章邯兩邊都想拉攏兩邊都在爭,一直僵持不下也說不定呢?這絕對不可能!理由很簡單,權力黨爭中,如果碰到這種香餑餑,雙方都想吃又都吃不著的話,那就隻好對不起了——我得不到的,誰也別想得到!一刀宰了大家都不用爭。


    就是這麽一位誰都看不上的章邯忽然在此刻站了出來,這僅僅是眾大臣驚訝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現在麵臨的是打仗問題,而章邯是個管財務的。專業不對口啊。


    大家的驚訝漸漸變成了好奇,甚至還有一部分大臣在幸災樂禍,抱著看好戲的態度想看章邯怎麽出醜,老話在那擱著呢“隔行如隔山”啊。


    非常遺憾的是,章邯要讓圍觀者們掃興了。


    有一種修為叫韜光養晦,視人以弱隻是為了保存實力等待時機,更有一種異類叫天才,不用去社會實踐也能駕輕就熟。不幸的是,章邯正是這種名叫天才的異類,且具備韜光養晦的修為。


    少府章邯是這麽對胡亥說的:


    現在敵人已經打到家門口了,就算召集鄰近郡縣的軍隊也解不了燃眉之急。為今之計,隻有一個辦法可用。請陛下立刻下令,釋放驪山的死囚,讓他們去抵抗敵軍。


    這招何其眼熟。春秋時期,前497年,吳國趁越國國喪,出兵攻越。兩軍在浙江嘉興對陣,戰事對越國非常不利。危急關頭,勾踐驅使犯了死罪的囚徒列為三行,一起在吳軍陣前自殺。吳軍軍心潰散,越軍趁機突襲,戲劇性扭轉了必敗的戰局,大敗吳軍,重創吳王闔閭至死。


    在距離該事件發生近三百年後的今天,人們又從章邯的嘴裏聽到了那個近乎不可能的破敵奇計。圍觀者們怔住了。


    現在還有誰敢說這位章少府是門外漢。人家不但熟知兵法,通達人性,還懂得因時製宜靈活變通。這樣的人才,怎麽今天才冒頭?眾大臣中,恐怕唯屬李斯和趙高的臉色最難看。前者目露激賞中含有慚愧,而後者則是用一種古怪的神色,看著這位章少府語出驚人。


    胡亥當即採納了章邯的意見,這是他自發問“怎麽辦”後,唯一一位作出迴答的大臣。這是個單選題,他無從選擇。


    戲之戰


    時間:前209年,9月


    地點:陝西臨潼


    人物:秦軍-章邯-十萬(大約)


    楚軍-周文-百萬(實數)


    事件:兩軍對壘,生死pk。


    結局:楚軍被打敗、又被打敗、慘敗,周文自殺;秦軍三連勝。


    史書中對周文快速的、接連三次潰敗,和章邯輕易勝利一筆掠過。費的筆墨絕不會比以上簡表多。


    氣勢洶洶的百萬楚軍因何在章邯麵前變得不堪一擊?原因肯定有。司馬遷雖沒有明確地說出來,卻採用了另一種更隱晦的方式,暗示。這就需要我們去解讀暗示。


    解讀暗示的過程,有點像我們閱讀偵探小說。作者從始到終都在不停地給我們線索,但由於他給的線索實在太多,太雜,兼之在提供線索的同時也順便拋下一個個繩索套圈,用以誤導迷惑,從而增加解讀的難度。


    相比偵探小說作者們,司馬遷明顯質樸得多。他隻給暗示,既不誤導也不下套。這樣就將我們解讀楚軍潰敗原因的難度大大降低了。


    在解讀之前,我們必須先介紹下孫子兵法中某些理念。


    作為中國最優秀的軍事學家孫武,他曾經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軍事理念,總稱《兵法》十三篇,也就是《孫子兵法》。這裏我們隻說相關的一點點。


    孫武說,一場仗是勝是負,在開打之前就能判斷出。當然,這裏說的是大多情況下,歷史中不乏違背常規的個例存在,此與本主題無關,故跳過。


    即便是孫武也不能未卜先知,他隻是軍事家不是神仙。他所謂的判斷,必須藉助以下五件工具:道、天、地、將、法。


    讓我們來一個一個地看(古人說事就是有故作高深的嫌疑。好在這個毛病絕不會在此出現)。


    道;


    就是政治。注意!這和現在通說的政治不同。直白說來就是作戰時,皇帝-將領-士卒是否一條心。


    天;


    就是天時。具體說來指晝夜晴雨、寒冷酷熱、四時氣候變化。


    地;


    就是指征戰路途的遠近、地勢的險峻或平坦,作戰區域的廣狹、地形對攻守的益處或弊端。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明月漢時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願並收藏秦時明月漢時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