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武臣這個人資質平平,他能自立為趙王一定是身邊有人為其圖謀。僅僅想辦法牽製武臣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對付他身後的高人……我知道張耳有個兒子也在陳地!”
看著麵前的蔡賜,想到同期起用的周占卜師,又想到被他打發出去的張耳陳餘,陳勝心中一時百感交集。
這一次,他完全採納了蔡賜的建議,封張耳的兒子張敖為成都君,將其和武臣的家人一同軟禁在宮中。
陳勝的祝賀信,連同武臣家眷被接入宮中享福的消息,被使者笑吟吟地送抵趙國。
趙王武臣當即找來丞相張耳,大將軍陳餘商量對策。
陳勝的祝賀信表麵客氣,實則是赤裸裸的擄人勒索。武臣現在隻後悔一件事,當時怎麽沒想到帶上老婆孩子。
“你們說,現在怎麽辦吧。”
武臣的口氣明顯不善,廢話,稱王的主意是你們出的,現在我老婆孩子都搭進去了。你們快想招吧。
“您在趙國稱王,陳勝對此一定心懷怨恨,他隱忍不發反而來信祝賀隻是權宜之計。現在楚國軍隊大半在外伐秦,且戰事屢屢不利,根本無暇兼顧我們趙國,這也是我二人向王上提出稱王建議的重要原因。現在陳勝用不光彩的手段,脅迫我們趙國出兵伐秦。一旦滅秦,陳勝必定掉轉矛頭攻打我們用以報復。”
“那現在要怎麽辦?”
“陳勝不是讓我們出兵嗎,那我們就出兵吧,”陳餘神秘一笑,“隻不過,不是向西!”
邯鄲是趙國都城,也是武臣此刻紮根的地方。趙國故地在河北一帶,再往北就是燕國故地,而在燕的西邊有個叫代郡的地方,戰國時期曾是趙國的封地。在地圖上如果把這幾個地方連起來就是一個狹長的條狀區域,範圍包括河北全境,內蒙古部分地區和河南部分地區。
“我們隻要占領這些地方,”陳餘微笑著對武臣講解地理知識,忽然,他的手指落到圖上某處,“憑藉這兩處地形,就能讓我們立於不敗之地!”
這兩處分別叫做太行山脈和黃河。秦帝國在太行山以西,楚國在黃河以南,而陳餘所說要占領的地方恰好被這兩處天險所擁!
“有太行山和黃河做屏障,即便楚勝秦,也不敢貿然攻打趙。若是楚不能勝秦,必定倚重趙,這樣我們就可以尋找機會,踞天險以圖謀天下!”
不得不說張耳陳餘的確是人才,一番話說得武臣不得不服。隻不過,話雖這麽說,前景也相當誘人,但武臣還是舉棋不定。他也有他的顧慮:陳勝這個人,真把他逼急了,我的老婆孩子怎麽辦?
麵對武臣的猶豫,張耳隻是用沉痛的語氣輕輕說了一句話:“王上,臣的兒子已被楚王加封成都君!”
這話可以理解成:我的兒子也在楚王手裏捏著呢,我都不怕,您怕什麽?
這句話成功地打消了武臣最後的顧慮。
誰的兒子不是親生的,好吧,這次我相信你!
武臣下令,派韓廣奪取燕地,李良奪取常山,張奪取上黨。
消息傳到楚國,陳勝真的一如張耳陳餘料想那樣,隻能幹瞪眼,而這次蔡賜也再沒有什麽應對之策了。
就在趙王武臣憧憬著美好未來的時候,一個消息給了他當頭一棒。
他派出去的韓廣造反了!
榜樣的力量
大家有沒有見到過因為嚮往對方的土地,而在兩軍對壘時到對麵閑逛的統帥?這裏就有一位。甚至不帶哪怕一個士兵,古人的大無畏在此人身上一覽無餘。
韓廣,男,原趙國上穀小吏。生年不詳,卒於前208年。
韓廣奉趙王武臣之命,領軍攻打燕國故地。說來也怪,這位把軍隊開打到燕國,就大受當地人民的歡迎。
歡迎儀式完畢後,燕國舊貴族立刻對韓廣建議說:楚國有陳勝自立為王,趙國有武臣自立為王,我們燕國雖是小國,以前也曾有過萬乘之國的風光。現在我們集體請求將軍做我們的王!請您千萬不要推辭。
這個提議實在是太直白了。韓廣當時就愣住,下意識迴絕說:“不行啊,我母親還留在趙國。”
燕國貴族一笑說:“您根本不用擔心。趙國忙著對付秦和楚都忙不過來,根本沒有餘力對付我們。況且,以楚國之強,尚且不敢為難趙王的家人,又何況他一個根基不穩的趙國。”
韓廣想想這話也對,於是自立為燕王。
隻不過這次,情況並不盡如人算。
趙王武臣聽到韓廣上行下效,竟然也自立為王的消息後勃然大怒,當即帶著右丞相張耳,大將軍陳餘出兵攻打燕國。
這場仗如果打起來那必定是相當熱鬧,隻不過,中間出現了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狀況。
就在趙軍兵至燕國邊境,擺開兩軍對壘陣勢的時候,張耳陳餘忽然收到一封信。
信是燕王韓廣寫來的,上麵的內容很簡潔卻很震撼。
信上說:你們的趙王在我手裏,想要人,就送趙國一半的土地來換。
哈哈!
張耳陳餘看後當即哈哈大笑,開什麽玩笑,神經病!趙王不是好好在中軍大帳裏待著嗎,你韓廣哪來的肉票可綁?敢學人家寫勒索信。
這二位笑了半天,忽然僵住了。事情不太對,韓廣這個人大家都認識,沒什麽幽默感,當然也不可能開這樣無聊的玩笑。還是找人來問一問吧。
</br>
看著麵前的蔡賜,想到同期起用的周占卜師,又想到被他打發出去的張耳陳餘,陳勝心中一時百感交集。
這一次,他完全採納了蔡賜的建議,封張耳的兒子張敖為成都君,將其和武臣的家人一同軟禁在宮中。
陳勝的祝賀信,連同武臣家眷被接入宮中享福的消息,被使者笑吟吟地送抵趙國。
趙王武臣當即找來丞相張耳,大將軍陳餘商量對策。
陳勝的祝賀信表麵客氣,實則是赤裸裸的擄人勒索。武臣現在隻後悔一件事,當時怎麽沒想到帶上老婆孩子。
“你們說,現在怎麽辦吧。”
武臣的口氣明顯不善,廢話,稱王的主意是你們出的,現在我老婆孩子都搭進去了。你們快想招吧。
“您在趙國稱王,陳勝對此一定心懷怨恨,他隱忍不發反而來信祝賀隻是權宜之計。現在楚國軍隊大半在外伐秦,且戰事屢屢不利,根本無暇兼顧我們趙國,這也是我二人向王上提出稱王建議的重要原因。現在陳勝用不光彩的手段,脅迫我們趙國出兵伐秦。一旦滅秦,陳勝必定掉轉矛頭攻打我們用以報復。”
“那現在要怎麽辦?”
“陳勝不是讓我們出兵嗎,那我們就出兵吧,”陳餘神秘一笑,“隻不過,不是向西!”
邯鄲是趙國都城,也是武臣此刻紮根的地方。趙國故地在河北一帶,再往北就是燕國故地,而在燕的西邊有個叫代郡的地方,戰國時期曾是趙國的封地。在地圖上如果把這幾個地方連起來就是一個狹長的條狀區域,範圍包括河北全境,內蒙古部分地區和河南部分地區。
“我們隻要占領這些地方,”陳餘微笑著對武臣講解地理知識,忽然,他的手指落到圖上某處,“憑藉這兩處地形,就能讓我們立於不敗之地!”
這兩處分別叫做太行山脈和黃河。秦帝國在太行山以西,楚國在黃河以南,而陳餘所說要占領的地方恰好被這兩處天險所擁!
“有太行山和黃河做屏障,即便楚勝秦,也不敢貿然攻打趙。若是楚不能勝秦,必定倚重趙,這樣我們就可以尋找機會,踞天險以圖謀天下!”
不得不說張耳陳餘的確是人才,一番話說得武臣不得不服。隻不過,話雖這麽說,前景也相當誘人,但武臣還是舉棋不定。他也有他的顧慮:陳勝這個人,真把他逼急了,我的老婆孩子怎麽辦?
麵對武臣的猶豫,張耳隻是用沉痛的語氣輕輕說了一句話:“王上,臣的兒子已被楚王加封成都君!”
這話可以理解成:我的兒子也在楚王手裏捏著呢,我都不怕,您怕什麽?
這句話成功地打消了武臣最後的顧慮。
誰的兒子不是親生的,好吧,這次我相信你!
武臣下令,派韓廣奪取燕地,李良奪取常山,張奪取上黨。
消息傳到楚國,陳勝真的一如張耳陳餘料想那樣,隻能幹瞪眼,而這次蔡賜也再沒有什麽應對之策了。
就在趙王武臣憧憬著美好未來的時候,一個消息給了他當頭一棒。
他派出去的韓廣造反了!
榜樣的力量
大家有沒有見到過因為嚮往對方的土地,而在兩軍對壘時到對麵閑逛的統帥?這裏就有一位。甚至不帶哪怕一個士兵,古人的大無畏在此人身上一覽無餘。
韓廣,男,原趙國上穀小吏。生年不詳,卒於前208年。
韓廣奉趙王武臣之命,領軍攻打燕國故地。說來也怪,這位把軍隊開打到燕國,就大受當地人民的歡迎。
歡迎儀式完畢後,燕國舊貴族立刻對韓廣建議說:楚國有陳勝自立為王,趙國有武臣自立為王,我們燕國雖是小國,以前也曾有過萬乘之國的風光。現在我們集體請求將軍做我們的王!請您千萬不要推辭。
這個提議實在是太直白了。韓廣當時就愣住,下意識迴絕說:“不行啊,我母親還留在趙國。”
燕國貴族一笑說:“您根本不用擔心。趙國忙著對付秦和楚都忙不過來,根本沒有餘力對付我們。況且,以楚國之強,尚且不敢為難趙王的家人,又何況他一個根基不穩的趙國。”
韓廣想想這話也對,於是自立為燕王。
隻不過這次,情況並不盡如人算。
趙王武臣聽到韓廣上行下效,竟然也自立為王的消息後勃然大怒,當即帶著右丞相張耳,大將軍陳餘出兵攻打燕國。
這場仗如果打起來那必定是相當熱鬧,隻不過,中間出現了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狀況。
就在趙軍兵至燕國邊境,擺開兩軍對壘陣勢的時候,張耳陳餘忽然收到一封信。
信是燕王韓廣寫來的,上麵的內容很簡潔卻很震撼。
信上說:你們的趙王在我手裏,想要人,就送趙國一半的土地來換。
哈哈!
張耳陳餘看後當即哈哈大笑,開什麽玩笑,神經病!趙王不是好好在中軍大帳裏待著嗎,你韓廣哪來的肉票可綁?敢學人家寫勒索信。
這二位笑了半天,忽然僵住了。事情不太對,韓廣這個人大家都認識,沒什麽幽默感,當然也不可能開這樣無聊的玩笑。還是找人來問一問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