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臣想一想,”趙高沉吟片刻凝重道,“臣想到個辦法。您從今天開始不要上朝麵見大臣,有事情就讓趙高代為傳達,這樣不見大臣們的麵,他們自然覺得神秘,對您奉若神明。而且,事情經過臣傳達,就算陛下偶有錯漏,那也是臣的錯,於陛下的英明無損。您覺得這個主意如何?”


    胡亥有點不好意思:“好是好,隻是這樣太委屈郎中令了,怎麽能讓你替我背黑鍋?”


    趙高連忙表忠心,賭咒發誓說:“為了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區區黑鍋算什麽。”


    君臣兩個都無限感動,隻差沒抱頭痛哭。


    從此,胡亥堅決不朝見大臣,每天隻在深宮。胡亥與朝臣隔絕,趙高總攬朝政,任何人要向皇帝傳句話,都要經過趙高的首肯,另外傳的什麽話,也得先要趙高愛聽。


    這種感覺太好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站在權力的頂峰,趙高貪婪地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然而權力就是個惡魔,它會在人的心中紮根,從而愈演愈烈。


    享受權力的同時,趙高對自己說:我要得到更多,為了爬到真正的頂峰,這些還遠遠不夠。


    趙高打出第二張牌。


    倉鼠哲學的結局


    李斯現在很後悔。他雖然把權勢看得比親兒子還重要,但親兒子真死了也會傷心的。李由真的死了。


    項羽劉季大破雍齒,陣斬李由,消息傳來,李斯呆了。


    權勢富貴隻有一把,兒子卻不止一個,如果需要,兒子這種東西,有心要想製造多少就有多少。這本是李斯的真性情,但現在兒子真死了,他卻忍不住傷心。


    特別是李由曾無數次地給他寫信,求援信,規勸信,親情信。每一次兒子的信都被權力的天平壓下去。李斯沒有為兒子做過任何事。現在傷心之餘,他從兒子的死中覺出了兔死狗烹的不祥徵兆。


    一句話在他腦海中閃現:國家!國家!有了國才有家,國家存在才能有自己的權勢富貴!


    三句話不離本性,李斯其人註定為權力而生,為權力而死。


    自沙丘之謀後就混沌的大腦終於清醒。這時的李斯又恢復到以往那個見識不凡,思慮深遠的丞相大人。他覺察到了秦帝國國家機器已不勝負荷,即將土崩瓦解。作為丞相,他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於是,李斯必須去找胡亥談談。


    可現在的皇帝即便是丞相大人也是不讓見的。李斯沒有見到皇帝,卻引起了趙高的注意。


    趙高正想對李斯下手,卻苦於找不到機會。這個時候怎肯放過,他靈機一動找到李斯說:“丞相大人,現在關東到處有人造反,形勢危急。而陛下還在忙著征徭役修築阿房宮,整天耗費糧食去飼養犬馬。這樣下去怎麽得了?我早就想進見規勸陛下,但無奈我人微言輕,我的話陛下一定不肯聽。這是國家大事,您是丞相,陛下向來看重您,您何不麵見陛下陳述利害呢?”


    “唉,是啊。我早就想提意見了。但是陛下現在整天不上朝,每日在深宮,我根本連麵都見不到,又怎麽能規勸陛下?”李斯說著嘆息。


    趙高將胸脯一拍,道:“隻要丞相大人能規勸陛下勵精圖治,我願意為您通傳,即便陛下怪罪下來,趙高也願意一己承擔。”


    “好同誌啊。真是辛苦你了。”


    “為丞相服務,不辛苦!”


    趙高設下的繩套輕輕鬆鬆圈在李斯脖子裏。這看來十分輕鬆,其實,要事情發展成這樣必須有一個條件,兩個原因。


    一個條件:趙高高超的演技。


    兩個原因:李斯小看趙高,李斯又高看趙高。


    事實又一次告訴我們,一個人會點特殊技能是非常有用的。趙當家就曾利用閑暇時間,在秦宮廷演技學校培訓過。教員:秦宮殿的人情百態,世態炎涼,並且這所學校給了他長達幾十年的彩排經驗。自沙丘之謀趙高粉墨登場後,演技這種東西就幫了他無數次大忙。


    李斯的身份,秦帝國丞相。這個丞相他已經當了好幾十年,資歷老勢力盤根錯節。這個人是國家的中流砥柱,是基石,能撼動他的除了皇帝別無他人。這一點李老大相當自信,大派掌門的身份不是吹出來的。


    在他眼中,趙高隻是一個不入流的小醜角色。一個內侍,一個皇帝的玩臣。


    在這個問題上李斯是小看趙高了。促成這個認識生成的除了李斯的自信外,還有趙高高超的演技。趙高對李斯的態度向來是四個字:畢恭畢敬。即便現在同樣位極人臣,趙高在李斯麵前依然做足奴才相,語氣恭敬,不敢抬頭。


    李斯直到離死不遠才看清真正的趙高,隻是那時候一切已晚。


    另一個原因,李斯高看了趙高。


    剛才小看是從人格從資歷從出身學識上看。而這個高看的出發點隻基於一個那就是國家大義。趙高的人格李斯非常清楚,這是個小人,貪婪殘忍。但即便這樣李斯從未認為他目光短淺。這點太對了,一個目光短淺思慮不周的人是無法送秦相李斯下地獄的。


    這是下麵的話,有些提前了。李斯在國家大義上對趙高的評定是:他再貪再壞,也不會想亡國。李斯這個結論的出發點基於自身,國家真亡了,權力富貴皆歸泡影。


    國家大義這一點上,打個不太恰當但能形象說明的比喻。李斯也太看得起趙高了。這根本就是以君子之心奪小人之腹,兩個不是一國的人,思想覺悟永遠無法統一。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明月漢時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願並收藏秦時明月漢時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