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楚漢之爭本來就是一場權力的角逐,這種遊戲無規則可言,有的隻有四個字勝者為王。
言歸正傳,陳平和劉季說了這麽多,就是告訴他這個道理,雙方領導性格差異引起了雙方軍隊的氣質差異。陳平建議劉季完善自己性格,爭取更多取勝力量。
但問題就在,性格這種東西,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有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就在劉季極度鬱悶的時候。陳平說了句非常有意思的話,他說,如果我們不能立刻修正自己的缺點,那就讓對方的缺點擴大化吧。
他侃侃說道:據我所知,項王有本事且忠心的臣子,隻有亞父範增、鍾離昧、龍且等這麽幾個。我請求大王給我一筆重金。讓我去實行反間計策,離間楚國君臣。隻要他們內部相互殘殺,漢軍就可以趁機而入。到時候,大王渴望天下一統的夢想就能實現。
劉季同意了陳平的計策,當即撥給他四萬兩黃金專款。
臨行前,他對陳平說道:這些錢作為你的活動經費,隻要計策成功,隨便你怎麽用。
那意思是說:我知道你貪,隻要你能為我辦事,隨便你貪。
這話真是非常有意思。
陳平不得不感慨,為聰明人辦事就是省心啊。
反間計劃正式啟動。
陳平找來心腹士兵,讓他們帶上錢,混入楚軍軍營見機行事。
這些心腹一到楚營就找到了機會。原來項羽老闆為人太小氣,手下打工的上到將軍下到士卒日子都過得緊巴巴,心腹們藉此大做手腳。
整天用鈔票結交楚軍,很快楚營中就開始傳出一種流言,說是鍾某人、範某人、龍某人等,因為日子太窮,暗地裏和漢聯盟,打算殺了項老闆分肉吃。
這種話傳到項羽耳中,起初他一笑置之,可漸漸地也開始懷疑。人嘛,謊話聽過三遍就當真了。
項羽雖然懷疑諸將,唯獨對範增始終不疑。
這下陳平急了,別人不知道,他自己卻知道,這次反間行動隻有扳倒範增才算是真正成功。項羽一旦失去範增,就如同斷了臂膀。
陳平幾次有針對性散布謠言,可項羽就是不理。
散布流言,項王置之不理。
甚至於,陳平高價請來群眾演員,扮演範增使者去漢營結盟,又故意將消息傳入楚軍。項羽還是不信。
這下子,連陳平都沒有辦法了。然而就在陳平無計可施的時候,機會從天上掉下來了。
項羽派使者來找漢王談事情。陳平大喜。
楚使見過劉季,談完事情後,照例去賓館休息。
忽然,聽到門外很吵,楚使出去看,原來是接待人員抬來一桌豐盛酒席。不用說,這肯定是漢王請吃飯。
楚使很高興,正準備坐下來吃。忽然看到一個人慌張地跑進來,麵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接著把招待人員叫出談話。
這場麵太古怪了。楚使立刻跟出去看。就聽到後進來的那位指著招待人員的鼻子罵道:笨蛋,這酒席是送給亞父使者的,裏麵那個是項王使者。趕快去換。
楚使慌忙跑迴房間,招待人員果然另換了一桌酒席。這次的飯質量就差了,全是青菜豆腐,連酒都沒有。
楚使氣得七竅生煙,也不吃飯了,拔腿就往楚營跑。
迴去後把事情對項羽一說。這下項羽不得不信了。
範增覺察到項羽對自己的態度日漸冷淡,也不和他商量軍事。老人家疑惑就派人去打聽。得知實情後老人家氣得半死,他知道項羽已經不再信任自己,更容不下自己。
範增收拾好包袱,沉痛地對項羽說道:我老了。天下的事請大王自己看著辦吧,我請求告老還鄉。
說完老人家當即離開。自此項羽失去了範增。
範增已經七十多歲,又氣又恨地離開,還沒走到彭城就發背瘡惡疾,最終死在半路,至死都沒能迴到家鄉。時,漢王三年夏4月。
或許,臨死那刻他最遺憾就是不能歸家再看一眼親人。或許,他會懷念起當年常居家、琢磨奇計的那段悠閑時光。
封侯拜相,不過如此。
金蟬脫殼
範增死後,霸王催兵急攻滎陽。
劉季頑強地支撐了一個月,撐不住了。軍糧不夠,滎陽城將破。他當機立斷決定逃跑。
打不過就跑,這個想法是明智的。
但問題是,現在想跑也跑不了啊。楚軍裏外三層將滎陽城團團圍住,連隻蒼蠅都飛不出去,大活人怎麽跑。
關鍵時刻將軍紀信挺身而出。
他私下求見劉季,說:滎陽守不住了。大王必須趕快出城。
劉季點頭表示同意。廢話,這話我當然知道。
紀信又說:現在的情況,如果我們護著大王衝出去,必定傷亡慘重。如果到時候項羽再派兵來追,大王就難走了。我看不如這樣,由臣假扮大王您去投降,趁著楚軍防備鬆懈,您再從側門走。
劉季不過意地說:這計策好是好,但萬一連累將軍我怎麽安心。
紀信平靜地說:我受大王厚恩,一直無以為報。如果我的死能換取大王的平安,我會非常高興。
劉季聽得大為感動,說:將軍忠義可感動天,這一去希望上天垂憐保佑將軍平安無事。將來天下平定,我發誓與您共享富貴!
看著紀信離去的背影,劉季忍不住欷感慨。這時候,正巧陳平進來了。劉季就把紀信的計策告訴了陳平。
</br>
言歸正傳,陳平和劉季說了這麽多,就是告訴他這個道理,雙方領導性格差異引起了雙方軍隊的氣質差異。陳平建議劉季完善自己性格,爭取更多取勝力量。
但問題就在,性格這種東西,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有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就在劉季極度鬱悶的時候。陳平說了句非常有意思的話,他說,如果我們不能立刻修正自己的缺點,那就讓對方的缺點擴大化吧。
他侃侃說道:據我所知,項王有本事且忠心的臣子,隻有亞父範增、鍾離昧、龍且等這麽幾個。我請求大王給我一筆重金。讓我去實行反間計策,離間楚國君臣。隻要他們內部相互殘殺,漢軍就可以趁機而入。到時候,大王渴望天下一統的夢想就能實現。
劉季同意了陳平的計策,當即撥給他四萬兩黃金專款。
臨行前,他對陳平說道:這些錢作為你的活動經費,隻要計策成功,隨便你怎麽用。
那意思是說:我知道你貪,隻要你能為我辦事,隨便你貪。
這話真是非常有意思。
陳平不得不感慨,為聰明人辦事就是省心啊。
反間計劃正式啟動。
陳平找來心腹士兵,讓他們帶上錢,混入楚軍軍營見機行事。
這些心腹一到楚營就找到了機會。原來項羽老闆為人太小氣,手下打工的上到將軍下到士卒日子都過得緊巴巴,心腹們藉此大做手腳。
整天用鈔票結交楚軍,很快楚營中就開始傳出一種流言,說是鍾某人、範某人、龍某人等,因為日子太窮,暗地裏和漢聯盟,打算殺了項老闆分肉吃。
這種話傳到項羽耳中,起初他一笑置之,可漸漸地也開始懷疑。人嘛,謊話聽過三遍就當真了。
項羽雖然懷疑諸將,唯獨對範增始終不疑。
這下陳平急了,別人不知道,他自己卻知道,這次反間行動隻有扳倒範增才算是真正成功。項羽一旦失去範增,就如同斷了臂膀。
陳平幾次有針對性散布謠言,可項羽就是不理。
散布流言,項王置之不理。
甚至於,陳平高價請來群眾演員,扮演範增使者去漢營結盟,又故意將消息傳入楚軍。項羽還是不信。
這下子,連陳平都沒有辦法了。然而就在陳平無計可施的時候,機會從天上掉下來了。
項羽派使者來找漢王談事情。陳平大喜。
楚使見過劉季,談完事情後,照例去賓館休息。
忽然,聽到門外很吵,楚使出去看,原來是接待人員抬來一桌豐盛酒席。不用說,這肯定是漢王請吃飯。
楚使很高興,正準備坐下來吃。忽然看到一個人慌張地跑進來,麵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接著把招待人員叫出談話。
這場麵太古怪了。楚使立刻跟出去看。就聽到後進來的那位指著招待人員的鼻子罵道:笨蛋,這酒席是送給亞父使者的,裏麵那個是項王使者。趕快去換。
楚使慌忙跑迴房間,招待人員果然另換了一桌酒席。這次的飯質量就差了,全是青菜豆腐,連酒都沒有。
楚使氣得七竅生煙,也不吃飯了,拔腿就往楚營跑。
迴去後把事情對項羽一說。這下項羽不得不信了。
範增覺察到項羽對自己的態度日漸冷淡,也不和他商量軍事。老人家疑惑就派人去打聽。得知實情後老人家氣得半死,他知道項羽已經不再信任自己,更容不下自己。
範增收拾好包袱,沉痛地對項羽說道:我老了。天下的事請大王自己看著辦吧,我請求告老還鄉。
說完老人家當即離開。自此項羽失去了範增。
範增已經七十多歲,又氣又恨地離開,還沒走到彭城就發背瘡惡疾,最終死在半路,至死都沒能迴到家鄉。時,漢王三年夏4月。
或許,臨死那刻他最遺憾就是不能歸家再看一眼親人。或許,他會懷念起當年常居家、琢磨奇計的那段悠閑時光。
封侯拜相,不過如此。
金蟬脫殼
範增死後,霸王催兵急攻滎陽。
劉季頑強地支撐了一個月,撐不住了。軍糧不夠,滎陽城將破。他當機立斷決定逃跑。
打不過就跑,這個想法是明智的。
但問題是,現在想跑也跑不了啊。楚軍裏外三層將滎陽城團團圍住,連隻蒼蠅都飛不出去,大活人怎麽跑。
關鍵時刻將軍紀信挺身而出。
他私下求見劉季,說:滎陽守不住了。大王必須趕快出城。
劉季點頭表示同意。廢話,這話我當然知道。
紀信又說:現在的情況,如果我們護著大王衝出去,必定傷亡慘重。如果到時候項羽再派兵來追,大王就難走了。我看不如這樣,由臣假扮大王您去投降,趁著楚軍防備鬆懈,您再從側門走。
劉季不過意地說:這計策好是好,但萬一連累將軍我怎麽安心。
紀信平靜地說:我受大王厚恩,一直無以為報。如果我的死能換取大王的平安,我會非常高興。
劉季聽得大為感動,說:將軍忠義可感動天,這一去希望上天垂憐保佑將軍平安無事。將來天下平定,我發誓與您共享富貴!
看著紀信離去的背影,劉季忍不住欷感慨。這時候,正巧陳平進來了。劉季就把紀信的計策告訴了陳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