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看我們漢王就不同了。首先漢王站在大義名分上,打著為義帝報仇的旗號討伐項羽。這就是以正義攻打邪惡,您什麽時候聽說過有邪惡戰勝正義的例子嗎?再看我們漢王對人,漢王對人從來是賞罰分明,手下人都圍繞在周圍甘願為漢王效死命。現在已經是天下歸心,各路豪傑皆為所用。這才是成就大器的氣度風範和實力啊。


    現在的狀況您也看見了,項羽開始吃癟,他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我們漢王得取天下那是早晚的事。您作為齊國的君主,當然要為齊國的將來考慮,和漢王結盟,齊國才能長治久安。否則,齊國就有滅亡的危險。


    酈生的利舌攻勢再一次大獲全勝。田廣和相國田橫商量之後,決定投漢。


    既然大家已經結盟交好,那麽仗自然就不用打了。之前駐守的軍隊撤迴來,諸將們樂得輕鬆,田廣和酈生每天喝酒聯絡感情,齊國上下一片歡喜。


    這邊已經談好條件,可韓信那邊不知道啊。他徵集了十萬人馬,和步將曹參、騎將灌嬰依舊往齊地進發。


    等到快到齊國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酈生已經把事情辦妥了。


    看樣子仗是不用打了,韓信就想撤軍。這時候蒯通先生阻止了他。


    這是蒯通先生第二次登上歷史舞台,第一次是在勸說範陽縣令,幫助武臣平定趙地的時候。此人的風采不必多說,這又是一位可以口舌殺人的厲害角色。


    蒯通提醒韓信兩點,一、不能撤軍;二、必須攻齊。


    不能撤軍是因為漢王下令韓信攻齊,沒有下令撤軍。韓信不經請示就撤軍的話,有違抗軍令的嫌疑,這是個敏感問題,罪名可大可小。


    必須攻齊,原因有兩個,一是酈生隻靠口舌就勸降齊國歸漢,這麽容易就拿下頭功,那韓信算什麽?隻能是笑柄。二就狠了,蒯通提醒韓信,正是因為酈生已經降齊,齊國的防備一定鬆懈,這時候攻齊必定不費吹灰之力。


    經過蒯通的分析,擺在韓信麵前的問題已經十分明朗。


    問題相當簡單,


    選擇a撤軍,違抗命令被罰,同時被天下笑大將軍比不上個儒生;


    選擇b攻齊,事半功倍,獨占頭功,名揚天下。


    韓信理所當然選擇了b。


    這是個毫無懸念的選擇。人性自私。


    但這個貌似不用選的選擇題裏,有個被謀略家蒯通、被利慾薰心的韓信忽略的問題。


    發動一場本來可以避免的戰爭,齊國、漢軍這兩邊白流的鮮血該怎麽算?


    爭霸必不可少流血犧牲,但知道我們可以在能力所及之下,將傷害降到最低。


    韓信沒有這麽做,或許他被謀略家蒯通的話蠱惑了。


    但錯就是錯,韓信的手上已經沾了齊國二十萬將士的血,這些血本來可以不必流的。同時牽連的還有酈食其一條性命。


    事情發展果然如蒯通料想的那樣,齊軍全不設防,被韓信一攻即破。二十萬大軍大敗,大將田解被陣斬,華無傷被灌嬰生擒。


    韓信破了齊軍,立刻命令攻打臨淄城。


    消息傳到時,田廣、田橫和酈生正在城中喝酒慶祝。


    突然聽人報告說:韓信已經打到城門外了,大家都詫異:開玩笑吧!


    最尷尬的是酈生,被田廣、田橫的目光看得全身發毛。老先生心裏叫苦,心想這次被韓信害死了。


    但他素來有狂生的名號,這時候酒也喝得有點多,反而坦然下來,他知道今日難逃此劫,索性坦然赴死吧。


    田廣、田橫一直盯著酈生看,這時候看他鎮定的樣子,才恍然大悟,我們都被姓酈的賣了!


    田廣、田橫怒不可遏,當即對酈生說道:你和韓信串通好了,你鬆懈我們的防備,韓信趁機來攻打。怪隻怪我們竟然相信你。如今韓信已經打到城外,你趕快去阻擋,如果成功就饒你一命,否則,老子活煮了你!


    二人說著就讓人擺下超級大湯鍋。


    那邊酈生也是位猛人,一聽這話跳起反駁道:漢王命我說降,韓信來攻關我什麽事。幫你退兵,我辦不到。


    田廣、田橫不再說話,直接讓人將酈生丟進湯鍋烹死。


    本是高陽一酒徒,爭功末路竟亡軀。淮陰他日同烹狗,得失雞蟲孰有無。


    酈食其可以說是死在韓信手上,日後韓信的下場更為淒涼,也不能不說是冥冥中自有天定。


    酈食其死後很多年,他的弟弟酈商在平定異姓王叛亂時立下功勳,這時候高祖劉邦才忽然憶起了那位枉死的酈老狂生,這才追封了他爵位,蔭及酈家子孫。


    濰水之戰——水淹龍且


    韓信攻下臨淄城,齊王田廣逃去高密。


    韓信派兵留守臨淄,自己領軍去追殺。快到高密時,得知龍且領軍二十萬救齊,現在已經和田廣殘兵會合,一同駐紮在濰水東岸。


    韓信將軍隊駐紮濰水西岸,雙方準備開戰。


    龍且這個人是項羽麾下第一猛將,之前英布反叛,項羽就派他去攻打,龍且一戰大敗英布。大家想想英布已經是猛人了,碰到龍且卻隻有吃敗仗的份,可見龍且多厲害。


    除此之外,龍且和項羽的私交甚好。他和項羽一起長大,交情很好。項羽這個人生性多疑,之前陳平用反間計就是吃定這個性格弱點。但是,項羽此生唯獨對龍且終生不疑。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明月漢時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願並收藏秦時明月漢時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