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還是不反?這個問題韓信最終堅持了當日的選擇。
他決定和命運作一次豪賭。輸了,身首異處;贏了,也不過保持現狀,封妻蔭子。
唯一的籌碼就是:我沒有罪。
怎麽看,這都不能算是個公平的賭局。但韓信還是賭了。
皇帝的旅遊隊伍到達陳縣,給韓信送信,要求他來謁見。
這時候劉邦的保密措施再完善,也露出了些風言風語。沒辦法,陳縣距離韓信的所在地實在是太近了。
去謁見還是不去?韓信再次陷入掙紮。
這時候有人給韓信出主意說:殺了鍾離昧,皇帝一定高興,您就會平安無事。
韓信聽從了這個餿主意。他當即去找鍾離昧,並做了件很絕的事,他將自己的處境和有人對他提的建議,原原本本說給鍾離昧聽。
之後,他問鍾離昧:“你說,我該怎麽辦?”
這根本就是廢話,人都是自私的。事實告訴我們,賢人們相為刎頸的友誼都靠不住,是時候大家要撕破臉皮了。
麵對韓信的問題,鍾離昧懷著無比複雜的心情說:漢王不敢發兵,那是因為我在你這裏。你想逮捕我取悅他,我今天若死,你明日必亡。
這句話非常深奧,鍾離昧拐了太多彎,也不知道韓信聽明白沒有。按下麵情節看,韓某人應該沒聽懂。
鍾離昧此言道出了劉邦的心聲,看來隻有敵人才能真正互相了解,那種秋毫必現的清晰度,朋友們永遠及不上。
鍾離昧是什麽人?項羽麾下五大猛將之一,此人跟隨霸王多年,忠心耿耿。項羽死,他逃逸,此刻說到劉邦,還是稱他為漢王不肯稱皇帝。由此可見,鍾離昧恨劉邦。
韓信擁兵自重,早晚會招來殺身之禍,這一點大家都明白。所以,鍾離昧很有可能會當一個策反者,仗著他和韓信的交情,做個意誌力堅強的策反者。更甚至作個大膽的假設,鍾離昧沒有殉主,為的就是留著有用之軀為霸王報仇。
鍾離昧一天留在韓信身邊就會一天在他耳邊說:造反吧,造劉老四的反吧。
而後者也確實有造反的本錢,陳平也說了,真打起來,劉邦吃癟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隻要鍾離昧在韓信身邊,韓信就是一座活火山,有隨時造反的可能性。
這種情況,劉邦怎麽敢先出手自取滅亡。
蒯通進言時,韓信有過反意;旅遊隊快到楚國時,韓信亦有過反意。這是兩次證據確鑿的,再加上沒有證據的那些,甚至隻是偶然間腦子裏閃過一星半星殘影。
可即便這樣,韓信到現在依然沒反!
劉邦考證後得出結論:這是個喜歡猶豫的人。
劉邦看穿了韓信,鍾離昧看穿了劉邦。
他言辭懇切地將這道理分析給韓信聽。可惜韓信不聽。
沒辦法了。
鍾離昧說了人生最後一句話:“韓信,你不厚道!”說完,拔劍自刎。
韓信割下鍾離昧的頭,用禮盒包裝好,去陳縣朝拜皇帝。
看都不看禮物,才見麵,劉邦就命人將他捆了。
造型如同粽子的韓信這時候才大徹大悟,他大喊: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麵對韓信的放聲疾唿,劉邦隻迴了四個字:人告公反!
有人告你謀反!
行了,什麽都不必說了。
一路帶著刑具,韓信隨劉邦迴到洛陽,之後謀反的罪名被赦,為了表示皇帝愛護功臣不計前嫌,劉邦改封韓信為淮陰侯。
封什麽都無所謂了,隻要把你放在我的勢力範圍內困死,你再厲害又如何?
韓信空掛了個封號,被劉邦滯留在長安。這段日子是韓信生涯中最痛苦鬱悶的日子,相比之下當初的胯下之辱實在不算什麽。
他知道皇帝忌憚他的才能,就開始和光同塵,常常請病假閉門不出。但相比寂寞,切身的羞恥感更讓人不堪忍受。因為劉邦總是要找他聊天。
韓信很鬱悶,他真的沒什麽話和劉邦說。無奈皇帝興致很好,擺出勝利者的姿態常常找韓信來議論將軍們的高下。
有一次,劉邦說到興處就問韓信:你說像我這樣的人能統帥多少兵馬?
韓信答:不多過十萬。
劉邦又問:你呢?
韓信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劉邦口出譏諷:你這麽有本事,為什麽還被我俘虜?
這句話是相當氣人的,劉邦的流氓本色再次暴露。
對此韓信隻是平靜迴答說:陛下不能帶兵,卻善於駕馭將領,這就是我所以被俘的原因。
言下之意就是說:打仗你不行,政治我不行,大家不過是各有所長,你擺出勝利者的姿態,又如何?
大家聽聽,這實在不像是帝王和臣子之間的談話。
這種日子韓信過了一段時間,寂寞怨憤,還有劉邦偶有興致時的羞辱。
終於,韓信在煎熬中等到了機會。
陳被任命為巨鹿郡守,即將赴任。臨行前陳特別來向韓信辭別。
此舉頗具深意。
韓信拉著陳的手,避開左右侍從在庭院中漫步。陳見狀知道下麵的談話必定非常重要,他知道自己來對了。
韓信仰天嘆息道:您可以聽聽我的心裏話嗎?有些話,我隻能和您說。
</br>
他決定和命運作一次豪賭。輸了,身首異處;贏了,也不過保持現狀,封妻蔭子。
唯一的籌碼就是:我沒有罪。
怎麽看,這都不能算是個公平的賭局。但韓信還是賭了。
皇帝的旅遊隊伍到達陳縣,給韓信送信,要求他來謁見。
這時候劉邦的保密措施再完善,也露出了些風言風語。沒辦法,陳縣距離韓信的所在地實在是太近了。
去謁見還是不去?韓信再次陷入掙紮。
這時候有人給韓信出主意說:殺了鍾離昧,皇帝一定高興,您就會平安無事。
韓信聽從了這個餿主意。他當即去找鍾離昧,並做了件很絕的事,他將自己的處境和有人對他提的建議,原原本本說給鍾離昧聽。
之後,他問鍾離昧:“你說,我該怎麽辦?”
這根本就是廢話,人都是自私的。事實告訴我們,賢人們相為刎頸的友誼都靠不住,是時候大家要撕破臉皮了。
麵對韓信的問題,鍾離昧懷著無比複雜的心情說:漢王不敢發兵,那是因為我在你這裏。你想逮捕我取悅他,我今天若死,你明日必亡。
這句話非常深奧,鍾離昧拐了太多彎,也不知道韓信聽明白沒有。按下麵情節看,韓某人應該沒聽懂。
鍾離昧此言道出了劉邦的心聲,看來隻有敵人才能真正互相了解,那種秋毫必現的清晰度,朋友們永遠及不上。
鍾離昧是什麽人?項羽麾下五大猛將之一,此人跟隨霸王多年,忠心耿耿。項羽死,他逃逸,此刻說到劉邦,還是稱他為漢王不肯稱皇帝。由此可見,鍾離昧恨劉邦。
韓信擁兵自重,早晚會招來殺身之禍,這一點大家都明白。所以,鍾離昧很有可能會當一個策反者,仗著他和韓信的交情,做個意誌力堅強的策反者。更甚至作個大膽的假設,鍾離昧沒有殉主,為的就是留著有用之軀為霸王報仇。
鍾離昧一天留在韓信身邊就會一天在他耳邊說:造反吧,造劉老四的反吧。
而後者也確實有造反的本錢,陳平也說了,真打起來,劉邦吃癟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隻要鍾離昧在韓信身邊,韓信就是一座活火山,有隨時造反的可能性。
這種情況,劉邦怎麽敢先出手自取滅亡。
蒯通進言時,韓信有過反意;旅遊隊快到楚國時,韓信亦有過反意。這是兩次證據確鑿的,再加上沒有證據的那些,甚至隻是偶然間腦子裏閃過一星半星殘影。
可即便這樣,韓信到現在依然沒反!
劉邦考證後得出結論:這是個喜歡猶豫的人。
劉邦看穿了韓信,鍾離昧看穿了劉邦。
他言辭懇切地將這道理分析給韓信聽。可惜韓信不聽。
沒辦法了。
鍾離昧說了人生最後一句話:“韓信,你不厚道!”說完,拔劍自刎。
韓信割下鍾離昧的頭,用禮盒包裝好,去陳縣朝拜皇帝。
看都不看禮物,才見麵,劉邦就命人將他捆了。
造型如同粽子的韓信這時候才大徹大悟,他大喊: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麵對韓信的放聲疾唿,劉邦隻迴了四個字:人告公反!
有人告你謀反!
行了,什麽都不必說了。
一路帶著刑具,韓信隨劉邦迴到洛陽,之後謀反的罪名被赦,為了表示皇帝愛護功臣不計前嫌,劉邦改封韓信為淮陰侯。
封什麽都無所謂了,隻要把你放在我的勢力範圍內困死,你再厲害又如何?
韓信空掛了個封號,被劉邦滯留在長安。這段日子是韓信生涯中最痛苦鬱悶的日子,相比之下當初的胯下之辱實在不算什麽。
他知道皇帝忌憚他的才能,就開始和光同塵,常常請病假閉門不出。但相比寂寞,切身的羞恥感更讓人不堪忍受。因為劉邦總是要找他聊天。
韓信很鬱悶,他真的沒什麽話和劉邦說。無奈皇帝興致很好,擺出勝利者的姿態常常找韓信來議論將軍們的高下。
有一次,劉邦說到興處就問韓信:你說像我這樣的人能統帥多少兵馬?
韓信答:不多過十萬。
劉邦又問:你呢?
韓信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劉邦口出譏諷:你這麽有本事,為什麽還被我俘虜?
這句話是相當氣人的,劉邦的流氓本色再次暴露。
對此韓信隻是平靜迴答說:陛下不能帶兵,卻善於駕馭將領,這就是我所以被俘的原因。
言下之意就是說:打仗你不行,政治我不行,大家不過是各有所長,你擺出勝利者的姿態,又如何?
大家聽聽,這實在不像是帝王和臣子之間的談話。
這種日子韓信過了一段時間,寂寞怨憤,還有劉邦偶有興致時的羞辱。
終於,韓信在煎熬中等到了機會。
陳被任命為巨鹿郡守,即將赴任。臨行前陳特別來向韓信辭別。
此舉頗具深意。
韓信拉著陳的手,避開左右侍從在庭院中漫步。陳見狀知道下麵的談話必定非常重要,他知道自己來對了。
韓信仰天嘆息道:您可以聽聽我的心裏話嗎?有些話,我隻能和您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