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很快出來,陳果然被牽連其中。
消息傳到陳處,陳非常害怕。他立刻想起赴任前韓信對他說的話:隻要有人再三告發你謀反,皇帝就會相信你謀反。
陳早就對韓信的話深信不疑,此時他知道,是時候了。
他立刻暗中派人聯繫王黃、曼丘臣,人多力量大,人多好造反。
前197年,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去世,皇帝派人召陳進京舉哀。陳稱病不入京。
九月,陳自立為代王,連同王黃等人一同造反,軍隊占領了趙、代兩地。
這個王黃也是個猛人,先跟韓王信一造反,再跟陳二造反。
劉邦先下了道赦令,赦免被陳所牽累而進行劫掠的趙、代官吏。
接著禦駕親征前往趙國平叛,到達邯鄲了解陳叛軍的情況後,劉邦高興地說:陳不在南麵占據漳水,北麵守住邯鄲,由此可知此人必敗。
劉邦的卦算過了,至於靈不靈還要打過再看。
他當即開始軍事部署,反擊陳。當平復常山郡後,趙相周昌上奏,請求將常山的郡守、郡尉全部斬首。他的理由是,常山郡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陳反叛,就奪取了其中二十座,郡守、郡尉失職,理應問斬。
麵對周昌這一合理請求,劉邦卻問了句題外話,他問:郡守、郡尉造反了嗎?
周昌錯愕,迴答道:沒造反。
劉邦這才說道:這些人沒有造反,隻不過迫於無奈才投降陳。這是他們無能,而不是他們有罪。
說完,就赦免了常山郡守、郡尉,並恢復了他們的官職。
劉邦問周昌:趙國還有能帶兵的人嗎?
周昌迴答:有四個。
劉邦召見了在叛亂中倖存下來的這四個人,一見麵劉邦就破口大罵道:陳一造反你們就潰不成軍,你們這種德行也能帶兵打仗嗎?
四人羞愧難當,集體跪倒伏在地上。他們在等待被問罪,甚至問斬的命運。
出乎所有人意料,劉邦沒有問他們的罪,更沒有下令斬首,而是封給他們每人一千戶的食邑,升他們的官任命為將軍。
皇帝的反常引起眾人的疑惑,四人感恩戴德退下後,近臣們就問劉邦說:這四個人,您不罰他們就很好了,為什麽要封賞?
劉邦這時候才說出肺腑之言,他說:這個你們不懂。
陳造反,邯鄲城以北地區都被占領。我用緊急文告徵集各地軍隊,到現在仍有人不到,這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想平叛,我們隻能依靠邯鄲的軍隊,我封賞他們四個,是想藉此舉鼓勵趙地的年輕人,奮力殺敵,平定戰亂。這是沒辦法的辦法啊。
左右近臣這才恍然大悟,他們用深深敬畏的目光看向劉邦,齊聲稱是。
皇帝啊,這就是帝王術中的駕馭之道。
這時候劉邦又問:陳的將領都有誰?
左右迴答說:有王黃、曼丘臣。
他們以前是幹什麽的?
以前都是商人。
劉邦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我知道了。
接下來,他做了件很黑色幽默的事情,各懸賞千金求購王黃、曼丘臣的人頭!
按道理說,商人重利是秉性,劉邦知道對方商人出身,許以重利進行收買應該合理點。
可劉邦偏偏不。
既然你們是商人就該知道待價而沽,你們以為造反能為你們爭取到更大的利益,今天我就讓你們看看,你們的人頭到底值多少錢。
前196年,高祖十一年冬,漢軍在曲逆城下攻擊並斬殺了陳的大將侯敞、王黃,又在聊城把陳的大將張春打得大敗,斬首一萬多人。同時,太尉周勃進軍平定了太原和代郡。
王黃、曼丘臣的部下所有被懸賞徵求的一律都被活捉,陳軍徹底潰敗。
同年,韓王信率部與匈奴聯合侵入中原,占領參合。劉邦派柴武迎戰。柴武是個儒將,先禮後兵,給韓王信寫信說:“我們家皇帝寬厚仁愛,很多諸侯背叛了再迴來,他總是當做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現在你如果投降,天子一定會寬恕你,你快迴來吧!”
迴來後看你怎麽死!——相信柴武忘記加上這句。
韓王信倒是個明白人,幹脆也就迴信說:“皇帝這個人對待我是不假,他把我從貧民窟裏帶了出來,還讓我當了韓王。可在滎陽之戰中,因為項羽善戰,我不能以死效忠,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冒頓單於率領大軍進攻馬邑,遲遲沒有援軍到達,最後我獻城投降。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現在我隻為了多活一段時日,不僅不為天子效忠反而為敵人帶兵,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如今我反叛漢朝,流落塞外,日夜期盼迴到故鄉而不能夠,我很後悔,我的下場我自己知道,你不必多說了。”
看完韓王信的迴函,不知道柴武是否有過一絲絲的感觸。韓王信雖然自稱是犯足了三條罪名,可是實際上又每一條每一款都是被逼無奈,身不由己。麵對項羽,他是這樣;麵對冒頓是這樣;如今麵對劉邦,依然是這樣。要怪,就隻能怪他當日沒有戰死,僅此而已。
於是韓王信與柴武兩軍交戰,柴武勝,斬殺韓王信,屠平參合城。
至於韓王信信中所言,悔恨聯合匈奴背漢,以致日夜仰慕故鄉而不能歸的遺憾,到他的兒子、孫子輩,終於得償。
韓王信投靠匈奴時和韓太子同行,到頹當城生了一個兒子,因而取名叫頹當。韓太子也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嬰。
</br>
消息傳到陳處,陳非常害怕。他立刻想起赴任前韓信對他說的話:隻要有人再三告發你謀反,皇帝就會相信你謀反。
陳早就對韓信的話深信不疑,此時他知道,是時候了。
他立刻暗中派人聯繫王黃、曼丘臣,人多力量大,人多好造反。
前197年,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去世,皇帝派人召陳進京舉哀。陳稱病不入京。
九月,陳自立為代王,連同王黃等人一同造反,軍隊占領了趙、代兩地。
這個王黃也是個猛人,先跟韓王信一造反,再跟陳二造反。
劉邦先下了道赦令,赦免被陳所牽累而進行劫掠的趙、代官吏。
接著禦駕親征前往趙國平叛,到達邯鄲了解陳叛軍的情況後,劉邦高興地說:陳不在南麵占據漳水,北麵守住邯鄲,由此可知此人必敗。
劉邦的卦算過了,至於靈不靈還要打過再看。
他當即開始軍事部署,反擊陳。當平復常山郡後,趙相周昌上奏,請求將常山的郡守、郡尉全部斬首。他的理由是,常山郡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陳反叛,就奪取了其中二十座,郡守、郡尉失職,理應問斬。
麵對周昌這一合理請求,劉邦卻問了句題外話,他問:郡守、郡尉造反了嗎?
周昌錯愕,迴答道:沒造反。
劉邦這才說道:這些人沒有造反,隻不過迫於無奈才投降陳。這是他們無能,而不是他們有罪。
說完,就赦免了常山郡守、郡尉,並恢復了他們的官職。
劉邦問周昌:趙國還有能帶兵的人嗎?
周昌迴答:有四個。
劉邦召見了在叛亂中倖存下來的這四個人,一見麵劉邦就破口大罵道:陳一造反你們就潰不成軍,你們這種德行也能帶兵打仗嗎?
四人羞愧難當,集體跪倒伏在地上。他們在等待被問罪,甚至問斬的命運。
出乎所有人意料,劉邦沒有問他們的罪,更沒有下令斬首,而是封給他們每人一千戶的食邑,升他們的官任命為將軍。
皇帝的反常引起眾人的疑惑,四人感恩戴德退下後,近臣們就問劉邦說:這四個人,您不罰他們就很好了,為什麽要封賞?
劉邦這時候才說出肺腑之言,他說:這個你們不懂。
陳造反,邯鄲城以北地區都被占領。我用緊急文告徵集各地軍隊,到現在仍有人不到,這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想平叛,我們隻能依靠邯鄲的軍隊,我封賞他們四個,是想藉此舉鼓勵趙地的年輕人,奮力殺敵,平定戰亂。這是沒辦法的辦法啊。
左右近臣這才恍然大悟,他們用深深敬畏的目光看向劉邦,齊聲稱是。
皇帝啊,這就是帝王術中的駕馭之道。
這時候劉邦又問:陳的將領都有誰?
左右迴答說:有王黃、曼丘臣。
他們以前是幹什麽的?
以前都是商人。
劉邦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我知道了。
接下來,他做了件很黑色幽默的事情,各懸賞千金求購王黃、曼丘臣的人頭!
按道理說,商人重利是秉性,劉邦知道對方商人出身,許以重利進行收買應該合理點。
可劉邦偏偏不。
既然你們是商人就該知道待價而沽,你們以為造反能為你們爭取到更大的利益,今天我就讓你們看看,你們的人頭到底值多少錢。
前196年,高祖十一年冬,漢軍在曲逆城下攻擊並斬殺了陳的大將侯敞、王黃,又在聊城把陳的大將張春打得大敗,斬首一萬多人。同時,太尉周勃進軍平定了太原和代郡。
王黃、曼丘臣的部下所有被懸賞徵求的一律都被活捉,陳軍徹底潰敗。
同年,韓王信率部與匈奴聯合侵入中原,占領參合。劉邦派柴武迎戰。柴武是個儒將,先禮後兵,給韓王信寫信說:“我們家皇帝寬厚仁愛,很多諸侯背叛了再迴來,他總是當做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現在你如果投降,天子一定會寬恕你,你快迴來吧!”
迴來後看你怎麽死!——相信柴武忘記加上這句。
韓王信倒是個明白人,幹脆也就迴信說:“皇帝這個人對待我是不假,他把我從貧民窟裏帶了出來,還讓我當了韓王。可在滎陽之戰中,因為項羽善戰,我不能以死效忠,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冒頓單於率領大軍進攻馬邑,遲遲沒有援軍到達,最後我獻城投降。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現在我隻為了多活一段時日,不僅不為天子效忠反而為敵人帶兵,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如今我反叛漢朝,流落塞外,日夜期盼迴到故鄉而不能夠,我很後悔,我的下場我自己知道,你不必多說了。”
看完韓王信的迴函,不知道柴武是否有過一絲絲的感觸。韓王信雖然自稱是犯足了三條罪名,可是實際上又每一條每一款都是被逼無奈,身不由己。麵對項羽,他是這樣;麵對冒頓是這樣;如今麵對劉邦,依然是這樣。要怪,就隻能怪他當日沒有戰死,僅此而已。
於是韓王信與柴武兩軍交戰,柴武勝,斬殺韓王信,屠平參合城。
至於韓王信信中所言,悔恨聯合匈奴背漢,以致日夜仰慕故鄉而不能歸的遺憾,到他的兒子、孫子輩,終於得償。
韓王信投靠匈奴時和韓太子同行,到頹當城生了一個兒子,因而取名叫頹當。韓太子也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