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翻花生
我們那裏的土地是黃土地,種莊稼漏水、漏肥,每年都要施肥;不像紅土地和黑土地那樣,保水保肥,收成還好。
而六姨所在的冠縣,又則是沙地較多,適合種植果樹、花生、地瓜,這些作物都比我們那裏高產不少。
到花生收獲之後,六姨就喊三哥來接我他們那裏翻花生。他們那裏遍地種的都是花生,大致的花生收獲後,生產隊裏就不管了,大家可以隨便去地裏翻刨剩下的花生。
爸爸貪杯、嘴饞,很希望在冬天圍著火缽喝酒時,能燒一些花生來吃,所以極力慫恿我去。有時候,尾巴似得小妹也要跟著去。於是,我們兄妹便專門去六姨那裏去翻花生。
到六姨那裏後,他們秋收完了,也要去翻花生和地瓜。地瓜太重了,不好帶迴去,再說六姨這裏有的是地瓜,想要的時候就從她家裏拿就行。還是花生分量比較輕,也好帶迴去,主要是稀罕,所以我的精力就放在了花生上。
從六姨家拿個小口袋和三齒钁,也就跟著三哥出發了。到生產隊的地裏,隨便找一塊地,就各自翻刨。三哥力氣大,他用鐵鍁一鍁土翻上來,往往會有不少白花花的花生。我用三齒钁撓了半天,也沒撓出幾顆花生來。
小妹就跑到三哥那裏,看見花生就搶,搶了兩小把就顛顛地跑迴來,放在我的小袋子裏。
對於小妹的無賴,三哥從不說啥,有時候喊她:“小妮,這邊來,有好多呢!”我實在翻不著的時候,也丟了三齒钁,跟著在三哥後麵撿。
後來,三哥說:“你力氣小,幹脆別刨了,就跟在我後麵撿吧。”又說:“我使的力氣多,在家裏吃不飽。你吃飯時,幫我偷揣個窩窩頭出來就行了。”我“嘿嘿”笑:“我刨花生比不過你,幹這事保證做到。”
於是,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就偷揣一個窩窩頭,到下午給三哥吃。三哥摸下我的小腦瓜,說:“還是小密好,三哥多給你翻花生。”
三兩嘴吃完後,忽然有人扯他的衣服角,三哥迴頭看,原來小妹也舉著一個窩窩頭給他。三哥眉開眼笑地接過來,揣在破褂子兜裏,說:“小丫頭真懂事,這個三哥先裝著,等累了再吃。”
那時候,我們三個像是“鐵三角”一樣,每天都是這樣糊弄著六姨。其實,她也知道這個三兒最能吃,有時候明明看見我們揣窩窩頭了,知道是給他拿的,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來幹涉我們。
翻刨出來的花生,有些小粒的連皮都是嫩的,曬幹了也曬不出花生粒來。對這些小花生,我們就隨手在衣服角上擦一下沙土,丟到嘴裏就吃了。嫩嫩的花生帶皮很好吃,水水的,甜甜的。隻有大粒的花生,才裝在袋子裏帶迴來。
翻不到花生的時候,三哥就帶我們去挖“搬茬子”(田鼠)的窩。
搬茬子在秋天時比莊稼人還忙活,哪裏的莊稼熟了,就抓緊去偷,然後藏在它們的窩裏過冬。
一直感覺,這些搬茬子的日子比莊稼人過得還滋潤。莊稼人冬天缺少口糧、棉衣了,還愁得頭發一掉一大把,但這些家夥們隻要夠勤快,是要啥有啥。它們和莊稼人的區別,就是缺幾個裝在口袋裏的鋼鏰子。
搬茬子是幫聰明的家夥,往往從秋天玉米開始成熟時,就開始將最早成熟的玉米穗上的顆粒咬下來,嘴裏塞得鼓囊囊的,一嘴嘴地銜迴窩裏專門藏糧食的洞裏收藏起來。搬茬子還是個“雜家”,除了偷各種糧食,它們還偷棉花,將他們的地下洞穴布置得比我們的被窩還暖和。
三哥找搬茬子洞是個老手。在田邊地角隱蔽的地方,撥拉開一蓬雜草,就能看到搬茬子的洞穴。三哥就招唿我們先別挖,他用鐵鍁靠著洞邊慢慢往下掘土。我們的舉動,經常讓那些遭受到滅頂之災的搬茬子驚恐不已,一群的搬茬子被驚嚇出來,我和小妹就滿地追著打。
等轉迴來時,三哥也就掘到了搬茬子藏糧食的洞穴,等扒拉開浮土,下麵往往藏著很多的玉米粒和花生。這些搬茬子還會將這些糧食“分類存放”,各種糧食放在不同的洞裏。而且,不管這些洞穴多深,他們儲藏的糧食都是顏色鮮亮,從不發黴。有的洞穴裏,還能掏出一大堆的棉花。有的棉花裏的棉花籽已經被這些家夥們當油料給吃了,隻剩下軟軟的棉花。
看見這些棉花,三哥就罵:“老子的破棉襖裏都沒這麽多棉花,它們算是享福了。”
有時候,在棉花堆裏還會有幾個手指大的小搬茬子,驚恐地“唧唧”叫著亂拱。小妹手快,拎著小三钁就要打發這小搬茬子“上路”。三哥一般都會攔住:“它們禍害莊稼不對,我們禍害它們也不對,讓它們自生自滅吧。”之後,他還會蓋上一些亂草,虛掩點土,讓老搬茬子們迴來解救它們的小崽子。
那時候,已經聽媽媽講過不少成語故事,知道有個成語叫“殺雞取卵”,老感覺三哥的行為是“取卵而不殺雞”。
三哥聽了,摸著我的頭說:“我們的小密懂事了!”之後,也不辯解,就扒拉出搬茬子窩裏的大部分糧食,剩下一小點給搬茬子過冬。幾把將那堆棉花塞到懷裏,嘴裏嘟囔著:“迴去後,這些棉花要讓俺娘給俺塞到破棉襖裏。”
那時候,很多家裏孩子多、糧食不夠吃的人家,會專門在秋盡冬初時,去田裏挖搬茬子窩。有的大的搬茬子窩裏,會挖出十多斤糧食。運氣好的時候,一天下來,能挖到半袋子糧食背著迴家。
那時候,倡導向天要糧食,向地要糧食。社員們在實在無處可“要”的時候,隻好向搬茬子“要糧食”了。那些從搬茬子窩裏“借來”的糧食,盡管沾了田鼠們的不少口水,想著有點惡心,但迴去淘洗幹淨了,還是可以果腹的。也有的人家,確實咽不下去這些糧食,就把這些糧食淘洗了賣掉,再重新買點幹淨的糧食來。
每次翻完花生迴來,三哥都把翻出來的花生裝在我們袋子裏,迴家後攤曬到房上。等到過些天,花生翻完了,送我們迴去時都給我們帶上。臨走的時候,還不忘給我們裝一袋子地瓜迴去。
那年的冬天裏,爸爸圍著火缽喝酒的時候,就抓一把花生埋在餘燼裏,等燒得黑乎乎地時候扒拉出來,剝開皮吃。花生的香氣,也在煙火繚繞的屋子裏彌漫。
妹妹小心眼,每次看著爸爸一嘴嘴地吃我們辛苦翻刨來的花生,就撅著小嘴,在媽媽身上蹭來蹭去。爸爸看見了,就攬他入懷,剝開幾粒花生塞到她小嘴裏,小丫頭才稍微開心點了。
翻花生
我們那裏的土地是黃土地,種莊稼漏水、漏肥,每年都要施肥;不像紅土地和黑土地那樣,保水保肥,收成還好。
而六姨所在的冠縣,又則是沙地較多,適合種植果樹、花生、地瓜,這些作物都比我們那裏高產不少。
到花生收獲之後,六姨就喊三哥來接我他們那裏翻花生。他們那裏遍地種的都是花生,大致的花生收獲後,生產隊裏就不管了,大家可以隨便去地裏翻刨剩下的花生。
爸爸貪杯、嘴饞,很希望在冬天圍著火缽喝酒時,能燒一些花生來吃,所以極力慫恿我去。有時候,尾巴似得小妹也要跟著去。於是,我們兄妹便專門去六姨那裏去翻花生。
到六姨那裏後,他們秋收完了,也要去翻花生和地瓜。地瓜太重了,不好帶迴去,再說六姨這裏有的是地瓜,想要的時候就從她家裏拿就行。還是花生分量比較輕,也好帶迴去,主要是稀罕,所以我的精力就放在了花生上。
從六姨家拿個小口袋和三齒钁,也就跟著三哥出發了。到生產隊的地裏,隨便找一塊地,就各自翻刨。三哥力氣大,他用鐵鍁一鍁土翻上來,往往會有不少白花花的花生。我用三齒钁撓了半天,也沒撓出幾顆花生來。
小妹就跑到三哥那裏,看見花生就搶,搶了兩小把就顛顛地跑迴來,放在我的小袋子裏。
對於小妹的無賴,三哥從不說啥,有時候喊她:“小妮,這邊來,有好多呢!”我實在翻不著的時候,也丟了三齒钁,跟著在三哥後麵撿。
後來,三哥說:“你力氣小,幹脆別刨了,就跟在我後麵撿吧。”又說:“我使的力氣多,在家裏吃不飽。你吃飯時,幫我偷揣個窩窩頭出來就行了。”我“嘿嘿”笑:“我刨花生比不過你,幹這事保證做到。”
於是,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就偷揣一個窩窩頭,到下午給三哥吃。三哥摸下我的小腦瓜,說:“還是小密好,三哥多給你翻花生。”
三兩嘴吃完後,忽然有人扯他的衣服角,三哥迴頭看,原來小妹也舉著一個窩窩頭給他。三哥眉開眼笑地接過來,揣在破褂子兜裏,說:“小丫頭真懂事,這個三哥先裝著,等累了再吃。”
那時候,我們三個像是“鐵三角”一樣,每天都是這樣糊弄著六姨。其實,她也知道這個三兒最能吃,有時候明明看見我們揣窩窩頭了,知道是給他拿的,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來幹涉我們。
翻刨出來的花生,有些小粒的連皮都是嫩的,曬幹了也曬不出花生粒來。對這些小花生,我們就隨手在衣服角上擦一下沙土,丟到嘴裏就吃了。嫩嫩的花生帶皮很好吃,水水的,甜甜的。隻有大粒的花生,才裝在袋子裏帶迴來。
翻不到花生的時候,三哥就帶我們去挖“搬茬子”(田鼠)的窩。
搬茬子在秋天時比莊稼人還忙活,哪裏的莊稼熟了,就抓緊去偷,然後藏在它們的窩裏過冬。
一直感覺,這些搬茬子的日子比莊稼人過得還滋潤。莊稼人冬天缺少口糧、棉衣了,還愁得頭發一掉一大把,但這些家夥們隻要夠勤快,是要啥有啥。它們和莊稼人的區別,就是缺幾個裝在口袋裏的鋼鏰子。
搬茬子是幫聰明的家夥,往往從秋天玉米開始成熟時,就開始將最早成熟的玉米穗上的顆粒咬下來,嘴裏塞得鼓囊囊的,一嘴嘴地銜迴窩裏專門藏糧食的洞裏收藏起來。搬茬子還是個“雜家”,除了偷各種糧食,它們還偷棉花,將他們的地下洞穴布置得比我們的被窩還暖和。
三哥找搬茬子洞是個老手。在田邊地角隱蔽的地方,撥拉開一蓬雜草,就能看到搬茬子的洞穴。三哥就招唿我們先別挖,他用鐵鍁靠著洞邊慢慢往下掘土。我們的舉動,經常讓那些遭受到滅頂之災的搬茬子驚恐不已,一群的搬茬子被驚嚇出來,我和小妹就滿地追著打。
等轉迴來時,三哥也就掘到了搬茬子藏糧食的洞穴,等扒拉開浮土,下麵往往藏著很多的玉米粒和花生。這些搬茬子還會將這些糧食“分類存放”,各種糧食放在不同的洞裏。而且,不管這些洞穴多深,他們儲藏的糧食都是顏色鮮亮,從不發黴。有的洞穴裏,還能掏出一大堆的棉花。有的棉花裏的棉花籽已經被這些家夥們當油料給吃了,隻剩下軟軟的棉花。
看見這些棉花,三哥就罵:“老子的破棉襖裏都沒這麽多棉花,它們算是享福了。”
有時候,在棉花堆裏還會有幾個手指大的小搬茬子,驚恐地“唧唧”叫著亂拱。小妹手快,拎著小三钁就要打發這小搬茬子“上路”。三哥一般都會攔住:“它們禍害莊稼不對,我們禍害它們也不對,讓它們自生自滅吧。”之後,他還會蓋上一些亂草,虛掩點土,讓老搬茬子們迴來解救它們的小崽子。
那時候,已經聽媽媽講過不少成語故事,知道有個成語叫“殺雞取卵”,老感覺三哥的行為是“取卵而不殺雞”。
三哥聽了,摸著我的頭說:“我們的小密懂事了!”之後,也不辯解,就扒拉出搬茬子窩裏的大部分糧食,剩下一小點給搬茬子過冬。幾把將那堆棉花塞到懷裏,嘴裏嘟囔著:“迴去後,這些棉花要讓俺娘給俺塞到破棉襖裏。”
那時候,很多家裏孩子多、糧食不夠吃的人家,會專門在秋盡冬初時,去田裏挖搬茬子窩。有的大的搬茬子窩裏,會挖出十多斤糧食。運氣好的時候,一天下來,能挖到半袋子糧食背著迴家。
那時候,倡導向天要糧食,向地要糧食。社員們在實在無處可“要”的時候,隻好向搬茬子“要糧食”了。那些從搬茬子窩裏“借來”的糧食,盡管沾了田鼠們的不少口水,想著有點惡心,但迴去淘洗幹淨了,還是可以果腹的。也有的人家,確實咽不下去這些糧食,就把這些糧食淘洗了賣掉,再重新買點幹淨的糧食來。
每次翻完花生迴來,三哥都把翻出來的花生裝在我們袋子裏,迴家後攤曬到房上。等到過些天,花生翻完了,送我們迴去時都給我們帶上。臨走的時候,還不忘給我們裝一袋子地瓜迴去。
那年的冬天裏,爸爸圍著火缽喝酒的時候,就抓一把花生埋在餘燼裏,等燒得黑乎乎地時候扒拉出來,剝開皮吃。花生的香氣,也在煙火繚繞的屋子裏彌漫。
妹妹小心眼,每次看著爸爸一嘴嘴地吃我們辛苦翻刨來的花生,就撅著小嘴,在媽媽身上蹭來蹭去。爸爸看見了,就攬他入懷,剝開幾粒花生塞到她小嘴裏,小丫頭才稍微開心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