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聽聞楊過應允,連忙磕頭道:“弟子楊過,拜見師父。”


    楊過道:“免了,起來吧!你能被師父看重,想來自有不凡,且你師祖有言要借你手完成一件大事,你需盡心盡力,不得怠慢。”


    張無忌起身道:“迴師父,其實師祖想做的事情正是我要做的事情,自然竭盡全力。”


    楊過詫異道:“噢?所謂何事?”


    太玄沒好氣的道:“你還說呢?你做了皇帝,便忘了當年流落江湖時的貧苦日子了嗎?我來問你,我大漢境內的百姓過著什麽日子?”


    楊過疑問大了,好生奇怪道:“我自幼流落江湖,過著苦巴巴的日子,所以在掌握權柄之後一直都想著讓百姓過著好日子,是故從無暴政,多次免減賦稅。我退位教給璽兒之時,也曾多加教誨,他也頒下旨意,減免賦稅,想來這些百姓過的日子定然不錯。”


    太玄聽了楊過所言,麵色稍霽,道:“算你小子還有幾分良心。可是你知道麽,如今天下的百姓,生活的可不算太好啊!我自昆侖一路向東而來,一路看到不少貪官汙吏遺禍鄉裏,不少武林中人欺壓百姓,你說說,這般模樣算是過著好日子麽?”


    楊過一聽頓時怒火衝天,但是想來自己師父所言不會騙自己,被師父如此責罵,一時麵皮發燙。


    太玄見楊過這般模樣,便說道:“其實也怪你不得,你大漢建國近百年,你也早已退位,這年深日久,百官自然懈怠,自然失了敬畏之心,慢慢開始貪贓枉法起來。”


    楊過聽了這才稍稍有些好受一些,太玄又道:“為此,我才想成立一個組織,明為“天網”,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用這個組織監察天下,代天行伐。”


    楊過道:“天下自有律法在,這樣是不是多此一舉了?”


    太玄道:“天下律法多有管不了,不敢管之事,而這個組織以法律為本,以武功為根,凡貪贓枉法,欺淩百姓者皆可殺之,無不可管之事,且直接對天子負責。”


    “你手上從前不是有個刺樓麽?如今可還在?”


    楊過道:“在倒是在,但如今已散入禁軍大內,再不行刺殺之事了。”


    太玄聽了漠然道:“既如此,那便罷了,讓無忌自己組織吧!便似你年輕時一般。”


    楊過聽聞太玄以所言,細細思索,這“天網”對朝廷倒也沒有壞處,還能助大漢江山穩固,便道:“師父,那我可能將九陰真經,龍象般若功傳於無忌,讓他行此大事?”


    太玄道:“說來說去,我們也算為你楊家江山奔波,該怎麽辦不隨你處理麽?”


    太玄頓了一頓又問道:“你們體內真氣可有液化成真元之相?”


    方清遠忙道:“迴師父,弟子體內真元即將凝實,可是一直不曾成功,大師兄也是如此。”


    太玄道:“你二人伸手給我,我來看看。”


    方清遠楊過二人連忙伸出左手,太玄一手拿起一手,運起元神之力,細細感受,隻覺楊過和方清遠二人體內真氣粘稠無比,幾有液化之相,但還是沒有成功,想來是太玄當年創造的混元無極功和楊過自創的真龍至尊功境界不夠。


    太玄收迴雙手,道:“你們離凝氣成液也隻差一步了,若果真能成,想必能更進一步,我近來於陰陽兩儀之道,混元一氣之道多有心得,等幾日待我融匯此生所學,開創出一門功法之後,想必你二人就能功成了。”


    方清遠和楊過欣喜不已,太玄道:“我見見教中出色的弟子吧!明天我就帶著這孩子去武當了。”


    方清遠忙道:“好好,我這便命他們前來拜見師父天顏。”說著忙走出去了。


    楊過卻道:“師父,你去武當所謂何事?若是為了無忌之事,可派個弟子前去即可。”


    太玄擺手道:“武當張三豐堪稱一代宗師,我想見見他,況且他於陰陽太極之道多有不凡,我想前往與他論道。”


    楊過道:“既然如此,我也跟著去如何?自上的終南山來,我這把老骨頭有一十二年沒有動彈了。”


    太玄點了點頭道:“那你我師徒三代,便一起出發吧!”


    見過一眾全真的優秀弟子,太玄便休息去了,也沒忘去全真教後山看看丘處機等人的墳塋。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便準備出發,早有關中道都督準備好車架,等在全真山門外,畢竟楊過乃是太上皇帝,太玄乃是帝師,出行不得怠慢。


    太玄楊過三人下得山門,隻見幾隊士兵列對等在那裏,又有幾個文武大臣一旁侍立。


    一見楊過便跪下磕頭道:“拜見太上皇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拜見太玄大道君。”


    楊過拂袖道:“免了。”說著就和太玄登上了車架,這車架以精鋼鍛造車輪,襄金嵌銀,雕龍畫鳳,寬闊華貴,有六匹駿馬拉車,卻是不凡。


    這馬車果然快速,不過月餘時間,便自關中到了湖北,武當山下,太玄此來不欲太過聲張,以免擾民,是以楊過一路走來也沒有聯係沿途官府,直到這到了武當山,武當中人才知曉。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聳太和山。


    麵朝大頂峰千丈,背湧甘泉水一灣。


    石縷狀成飛鳳勢,龕紋綰就碧螺鬟。


    靈源仙澗三方繞,古檜蒼鬆四麵環。


    雨滴瓊珠敲石棧,風吹玉笛響鬆關。


    角雞報曉東方曙,晚鶴歸來月半灣。


    穀口仙禽常喚語,山巔神獸任躋攀。


    個中自是乾坤別,就裏原來日月閑。


    此是高真成道處,故留蹤跡在人間。


    古來多少神仙侶,為愛名山去複還。


    武當原名太和山,自古便是道家修道勝地,自東周尹喜起,漢時馬明生、陰長生,魏晉南北朝陶弘景、謝允,唐朝姚簡、孫思邈、呂洞賓,五代時陳摶,等等有名道人均在此修煉過,張三豐自四十歲時於武當山出家,供奉玄天上帝為主神。因玄天上帝,本名玄武大帝,故武當派亦稱為玄武派。


    張三豐創立武當派後,收受七徒,除俞蓮舟癱瘓,張翠山自殺身亡之後,其餘五人均是絕頂一流的武林高手,一眾三代弟子有一流武功者也不少,為此能和少林南北鼎立,僅在全真之下。江湖稱二教兩道三大派,二教指全真教和明教,一正一邪,實力相當,乃是天下第一等的教派。兩道值得是道門武當,佛門少林,實力僅在二教之下。再次之的便是峨眉,崆峒,昆侖三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逐道三千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贏靜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贏靜風並收藏逐道三千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