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明看了一眼臉色有些難看的林華琴,轉過頭看著劉振傑問道:


    “劉書記,那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對你們拿出來交易的東西進行評估呢?”


    劉振傑哈哈一笑,點頭道:


    “當然可以了。


    交易嘛,就是要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才能成交嘛對不對?


    你們的東西拿出來,我們評估,提出交易價格。


    我們的東西也交給你們,你們來提出交易價格。


    能交易就交易,不行就不交易,這有什麽好奇怪的呢?


    買賣不成仁義在嘛對不對。”


    ***


    夜寒一直沒開口,看著兩邊你來我往的掰扯。


    雖然無趣,但是看著對麵有些吃癟的樣子,心裏爽啊!


    這個確定定價的基準,非常重要。


    如同他跟伊萬第一次交易就確定了黃金的價值。


    一切的交易都是以此為基礎進行的。


    當宋遠橋親口說出在電話裏提到的糧食的時候,夜寒精神了。


    兩筆交易都是他親自交易的。


    災難前的小麥價格,按照國際成交價格來算,換成人民幣就是2300左右一噸。


    當然,最小成交量也是一船。


    現在宋遠橋提出要購買糧食,夜寒就知道,該他上場了。


    “宋書記,大宗物資方麵是我在負責,您叫我小夜就行。”


    宋遠橋看著他點了點頭,沒做聲。


    夜寒接著說道:


    “咱們通過一次電話,所以我就直接說了。


    糧食我們能提供的隻有未經加工過的小麥。


    以現在的大環境來看,加上我們的儲備數量來說,隻能給你們提供不超過100萬噸。


    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價格是6600元一噸。”


    隻有他和溫暖最清楚,從毛子那兒購買的小麥價格不超過2300元一噸。


    之所以價格按照災難前計算,是因為毛子需要黃金的迫切程度似乎更高於夜寒對糧食的渴求程度。


    而現在,小麥才是南都最需要的。


    也是他們的命門。


    不出刀則已,出刀就要命。


    林華琴崩潰了。


    身為商務廳大佬,她自然知道災難前的小麥價格。


    國家收儲的時候不過1000多不到1500一噸。


    但現在的情況不同,這她也明白。


    隻是,夜寒這個價格,實在是太離譜了。


    她臉色非常難看地看向宋遠橋。


    宋遠橋哈哈一笑道:


    “夜寒先生,100萬噸不夠啊。


    我們需要300萬噸。


    至於價格,都好說。


    我們可以用其他的物資來折算嘛,對不對?”


    夜寒臉色平靜地說道:


    “宋書記,小麥就隻能給你們100萬噸。


    再多的話我們長青就不夠了。


    就算是按照古代的以貨易貨的方式交易,哪一家都是用多餘的物資拿出來交易。


    沒有人會用自家都缺的東西去交易。除非那是不得不接受的情況下。


    但現在,明顯不是那種情況。”


    劉振傑靠在椅背上,眯著眼,看上去像是要睡著了。


    他身邊的秦政和馮大年更是早早就尿遁閃人了。


    這種場麵,他們的老臉實在是遭不住了。


    長青這幫人,簡直一點麵子都不給。


    好歹對麵都是正兒八經的大領導不是?


    跟我們同級別的人你們都不放在眼裏,那豈不是說,也不把我們放在眼裏?


    雖然老子現在隻不過是顧問,可……


    可老子曾經也牛逼過!


    ***


    第一次會談不是很愉快。


    長青從一開始就表現出非常強硬的態度。


    無論是數量還是價格都是我們說了算。


    你們隻能選擇同意或者不同意。


    反正你們說什麽我們都不會同意的。


    溫暖和秦華兩人並肩靠在沙發上,看著畫麵聽著聲音,笑得喘不上氣來。


    ……


    當晚,劉振傑等人代表長青舉辦了接待晚宴。


    這一點夜寒沒有什麽意見。


    撐死他們,能吃多少?


    小意思而已。


    他自顧自迴家跟溫暖和七隊一起吃飯。


    自從溫暖懷孕之後,七隊搬過來了都是在賓館小廚房吃飯。


    今天有客人,他和溫暖從空間裏取出來十幾個菜,邊吃邊聊。


    也很舒服。


    沒參與晚宴的他並不知道在晚宴上宋遠橋跟劉振傑他們的抱怨。


    但這沒用。


    劉振傑全程打太極,秦政和稀泥,馮大年拉著趙亦書閑扯淡。


    他們三個很清楚自己在這次接待中的角色。


    演好了就行。


    馮大年的兒子媳婦還在長青呢。


    何況,他兒子還是個工程師,在建設部不大不小也是個官。


    長青對真正的專業技術人員看得非常重要,待遇給的極好。


    每個月的收入相對比較高不說,還給發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肉、奶製品、白糖等等。


    隻不過知道他兒子一家都在長青的人並不多。


    ……


    宋遠橋一行在長青逗留了接近一個星期的時間。


    談判的過程不可謂不辛苦。


    但談判的時間也不過用了兩天的時間就結束了。


    實在是因為長青給出的讓步並不多。


    但夜寒最終還是答應給南都提供180萬噸小麥。


    當然,交貨期是從半年之後開始計算,每次交貨的數量不能少於30萬噸。


    這個最大的目標達成之後,宋遠橋明顯放鬆了很多。


    對他來說,價格實際根本就不重要。


    說句不好聽的,這次來的這批人,經他們的手,每年浪費的資金就不止這180萬噸糧食的錢了。


    剩下的幾天時間,都是長青的各部門邀請他們蒞臨指導。


    以期南都能更清楚長青真正的需求。


    從而在迴去之後能盡快組織人力物力籌備各種物資,避免運來了物資之後長青用不上。


    任何的高新科技,長青暫時都不需要。


    長青要的是提高基本的生活水平,解決最基本的生活物資需求。


    真正讓宋遠橋和諸葛明這兩位,包括趙亦書在內感到震驚的是長青的管理體係並不細致。


    可以說是相對粗糙的。


    但奇怪的是,整個長青的社會體係運轉的非常流暢。


    直覺上,劉振傑也好,馮大年也罷,似乎並不是最終能夠拍板決策的人。


    而南都仍然沿用過去的老一套,雖然因為形勢已經不同了,但真正為社會和民眾做貢獻的,仍然是極少數。


    長青,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勃勃的生機。


    這才是最讓宋遠橋和諸葛明羨慕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重生後我瘋狂囤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塞煙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塞煙霞並收藏末世:重生後我瘋狂囤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