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京之戰雖然妖魔陣營高手前所未有的多,實質上還是屬於千裏偷襲的戰術,追根究底還是妖魔陣營得到天鳳祖火燃起擔心產生變故做出的舉動,炎京方圓近千裏之內本身並沒有大量妖魔盤踞的跡象。


    當然,雖然如此、越國境內戰事卻並非一帆風順


    隨著大軍北上,一份份從各地湧來本應該稟報皇城的戰報落到了如今可以代表皇帝說話的鳳翎手中,也為眾人所知、讓大家對如今越國的局勢稍有了解。


    從地圖上看,此時的越國縮減後的版圖其實有點像長條的油條,繼赤洲陷落後、最北方的佃州、夯洲便是沒有多少地利可以占據的屏障。


    側東方過去四五個城便是三國、現在是四國聯軍和妖魔糾纏的正麵戰場,每天都打得戰火連天


    南麵雖然也有兩個城池、可距離比較短並不怎麽突出,在有上好的天險屏障和大量在薑離堂刻意引導下越國殘留的武林高手坐鎮情況下雖然艱難、戰況卻也還持平。


    西方方麵其實本來是很安全的,放眼看去全是名山大川地勢極為險要,往常薑離堂不過派遣一兩萬士兵駐紮就能遏製幾萬乃至十幾萬的敵軍,地勢非常有利,但是這也是炎京遇到突襲的主要發生地。


    自從妖魔戰禍起,先是經曆了內戰又遭逢大變,越國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薑離堂就改這些地方的駐兵為哨兵,想著這麵一望無際的荒野荒山,敵人想要繞過這裏還不被發現不大可能,於是隻監視暫不駐兵。


    這也是為什麽妖魔兵能夠長驅直入炎京的原因,正常人在那種地方走遠了基本連方向都難分清走不出來,也隻有還保持著動物本性的妖魔兵才不會迷失。


    不過同樣的辦法可一不可再,再怎麽說那裏終究是天險,這次渡過四萬來的妖魔兵已經是極限,更多卻是不大可能的了。


    因為就算妖魔兵不會迷失,糧草輜重調動卻根本不便,根本容納不了更多的妖魔兵渡過,而小股的妖魔兵進來見到的也隻會是一座空城,之後很容易就會被三方兵馬圍剿,在沒有足夠利益的情況下即使妖魔也不會這麽做,所以大軍後方還是比較安全的。


    然而其他各處整體局勢卻不大妙,甚至於說是情勢嚴峻


    一路觀閱戰報眾人才得知,原來繼十幾天前的赤洲陷落後,最北方的佃州僅僅支撐了四天便也陷落了,那時候自己鳳翎才剛接受祖鳳魂魄灌體開始涅槃,大家也還沒有對邙蒼動手。


    那一戰,佃州幾萬留下備戰的百姓和官兵全數遭受屠戮,黃州牧及其以下戰將基本戰死,僥幸被帥兵趕到的石帥救下的加起來不過三十多人,滿城血腥殘屍遍地觸目驚心


    兩天後,接近二十多萬的妖魔大軍逼近夯洲防線,每日數次強攻,雙方屍體堆積得都快有城牆高,找機會竊取了大量人族士兵屍體由特殊技術和獸類縫合複生的妖魔兵越打越多,夯洲在石震親自坐鎮的情況下也陷入了苦戰。


    同一時間,將近十五萬的妖魔兵自東麵戰場轉移向南邊的那兩個有天險屏障和大量越國武林高手門派的城池進發,與原本和兩城糾纏的妖魔大軍匯合,如今也已經交上了火


    而東南方探子來報,那個方向也出現了接近十四萬的妖魔兵正在聚集,不知道是想跨越八百裏距離從中間將南北切斷還是支援哪一方,情勢危及


    這一段時間妖魔陣營針對越國的動作不斷,以此看得出祖鳳的出現和連續兩次打敗妖魔已經讓這些妖魔陣營感到了不安,接近五十萬的妖魔兵對於可以利用任何屍體創造士兵的妖魔來說不算多,但是對此時的越國卻是雪上加霜


    於此時刻,鳳翎率領的凰字鳳血軍在鳳翎指揮調度下不斷動作


    “搬石頭給我砸上熱油來人,傳我軍令,城內但凡酒樓建築全都給拆了打碎成石料運過來第四營快帶人去支援西門”


    “元帥,四營是有七百人了,而且帶傷的有三百多、大多殘疾”


    “那也給我上,快快再熱熱油柴火去百姓家裏把家具都搬一半來、不、全部搬來,快去”


    “是”


    “”


    冰冷的寒風一如既往的吹拂著,仿佛想要就這麽永遠的籠罩在大地上再也不肯離去


    冷風中,不過十幾天頭發胡須已然全白的石震手持一柄和薑離堂差不多的黝黑樸刀站在城樓上不斷唿喊指揮著,身後是蜂擁如蟻的的夯洲軍民、眼前是在冰天雪地中一眼看不到邊、還在不斷嘶吼著攻城的妖魔兵。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武道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離火仙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離火仙丹並收藏無限武道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