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爐中的底灰堆成四個小山形,炭火的紅和茶釜烏黑相應,有一種古樸的感覺。當他們依次坐好之後。渡邊彌子打開了茶室的另一個入口走了進來。
“歡迎各位遠道光臨。”渡邊彌子的聲音比較低沉,屬於那種比較好聽的女中音。
渡邊雄雖然是她的父親,但今天的茶會他是作為首客的。他躬身答道:“承蒙邀請不勝榮幸。”
這種父女之間的主客敘禮問答有點怪怪的。接著,渡邊雄代表客人對等候室裏的掛軸、盛熱水的小碗、茶庭的設計等等一一進行詢問。他和渡邊彌子的這種問答,其實就是在向真正的客人雷濤他們介紹自己家的這間茶庭。
“彌子,這掛軸中的‘境由心生’作何解?”最後他問到了茶室裏這這幅掛軸。
渡邊彌子一邊添炭一邊淡然地說道:“身處之境由心而生,心寒則境寒,心靜則境靜,萬物以如是!”
他們父女之間的這種仿佛禪機交鋒式的問答,屬於茶道儀軌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是為了向客人闡述此間茶庭的主人的茶道領悟。
而除了這種對答之外,渡邊彌子添炭的動作,也是一種表演。附在炭上的炭屑在點燃時會出現迸濺的情況,所以在茶會之前,她需要將炭逐一洗去炭屑並晾幹,所使用的每一粒炭都經過這樣的處理。
而為使爐中幹燥的底灰不會在添炭的時候濺出來,在添炭前要壓上一層濕潤的灰。這些灰都用茶水攪拌後反複用手揉,最終揉成一粒粒大小適中的圓球。表演添炭的時候,客人們都圍在地爐邊上,靜靜地欣賞著渡邊彌子那嫻熟優雅的動作,到最後渡邊彌子往爐裏放了一個圓球,瞬間滿室飄香,原來那個圓球是一粒熏香。
茶會的程序按部就班地上完了一湯、三菜,上過三次飯、兩次酒之後,渡邊彌子在門口跪坐著說了一句:“請允許我在茶廚陪飯,有事的話請擊掌喚我。”
這是為了為了讓客人之間進行正式的交流,她必須暫時退出去。
“請端出來一起用吧。”渡邊雄按例迴了一句道。對於這樣的話,渡邊彌子自然是按例謝絕了。她走了之後就該談正事了。
“我聽說《決戰黃海》這部電影在貴國沒有通過公映審核……有這迴事嗎?”渡邊雄一開口就對著雷濤問了一個很是尖銳的問題。
雷濤淡淡地說道:“有這麽迴事,不過這隻是個人觀點的問題。而且我相信這部電影肯定會通過再次審核的。”
“貴國的審片委員會應該是代表著官方的態度的,這部電影沒有通過審核,是不是意味著官方對於這部電影所表達的觀點是持否定態度的呢?”渡邊雄看來並沒有打算放過這個問題的意思,繼續追問道。
雷濤笑了笑說道:“審片委員會是獨立機構,官方的態度……總是麵向未來的,不過其基礎還是要立足於正確的看待曆史吧!”
他的話很巧妙,話語中雖然說的是電影的事情,不過其核心卻是直指“如何正確看待曆史”的問題。這恰恰是目前兩國交往中一直無法迴避的核心差異。
“麵向未來,立足於正確看待曆史。”這是華夏官方一直堅持的對待兩國關係的基本原則。這一點別說是渡邊了,就算是個小學生都知道。可關鍵問題就在這個“正確看待”四個字上了。到底怎麽樣才算是正確看待呢?兩國之間顯然是有著各自的標準的。
渡邊雄向雷濤介紹了一下《讀辯新聞》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對於正確看待戰爭責任問題的一些立場。
說到最後,渡邊雄說了一句話,雷濤總算明白他這次請他們來“喝茶”、“采訪”的真實用意到底是什麽了!
“新一屆的國會選舉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希望這部影片能夠在菊國得到廣泛認同的同時也能讓貴國對菊國的政策有所改變,這樣華夏和菊國至少可以在如何正確認識曆史問題上能夠有一個起碼的共識。”
渡邊雄的話非常明確。如果這部電影能在菊國熱映,讓菊國民眾接受影片中所提出的以反對戰爭的立場出發看待具體的戰爭責任問題的觀點。接下來這部電影如果能在華夏國內上映,同樣的也得到廣泛的認同。那麽至少一個基本的共識就建立起來了。
也許就像《讀辯新聞》的社論標題一樣“一切都該有所改變!”渡邊雄從這部電影之中看到了改變的可能。
他的想法也許不錯。但是對於雷濤來說這樣的想法和自己並沒有多大的關係。他所要做的是讓這部電影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至於渡邊雄所說的“改變”,那就要看這部電影是否能達到那種效果了。
而且由於雷濤對於“豐南會”和熊澤賀太郎的疑慮和警惕,他也不可能過多的參與其中。如果真要說起來,也許就是一種利用關係吧。至於渡邊雄的這番話是否代表豐南會和熊澤賀太郎的意思,其中的真實目的如何,一切都得讓時間來檢驗了。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歡迎各位遠道光臨。”渡邊彌子的聲音比較低沉,屬於那種比較好聽的女中音。
渡邊雄雖然是她的父親,但今天的茶會他是作為首客的。他躬身答道:“承蒙邀請不勝榮幸。”
這種父女之間的主客敘禮問答有點怪怪的。接著,渡邊雄代表客人對等候室裏的掛軸、盛熱水的小碗、茶庭的設計等等一一進行詢問。他和渡邊彌子的這種問答,其實就是在向真正的客人雷濤他們介紹自己家的這間茶庭。
“彌子,這掛軸中的‘境由心生’作何解?”最後他問到了茶室裏這這幅掛軸。
渡邊彌子一邊添炭一邊淡然地說道:“身處之境由心而生,心寒則境寒,心靜則境靜,萬物以如是!”
他們父女之間的這種仿佛禪機交鋒式的問答,屬於茶道儀軌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是為了向客人闡述此間茶庭的主人的茶道領悟。
而除了這種對答之外,渡邊彌子添炭的動作,也是一種表演。附在炭上的炭屑在點燃時會出現迸濺的情況,所以在茶會之前,她需要將炭逐一洗去炭屑並晾幹,所使用的每一粒炭都經過這樣的處理。
而為使爐中幹燥的底灰不會在添炭的時候濺出來,在添炭前要壓上一層濕潤的灰。這些灰都用茶水攪拌後反複用手揉,最終揉成一粒粒大小適中的圓球。表演添炭的時候,客人們都圍在地爐邊上,靜靜地欣賞著渡邊彌子那嫻熟優雅的動作,到最後渡邊彌子往爐裏放了一個圓球,瞬間滿室飄香,原來那個圓球是一粒熏香。
茶會的程序按部就班地上完了一湯、三菜,上過三次飯、兩次酒之後,渡邊彌子在門口跪坐著說了一句:“請允許我在茶廚陪飯,有事的話請擊掌喚我。”
這是為了為了讓客人之間進行正式的交流,她必須暫時退出去。
“請端出來一起用吧。”渡邊雄按例迴了一句道。對於這樣的話,渡邊彌子自然是按例謝絕了。她走了之後就該談正事了。
“我聽說《決戰黃海》這部電影在貴國沒有通過公映審核……有這迴事嗎?”渡邊雄一開口就對著雷濤問了一個很是尖銳的問題。
雷濤淡淡地說道:“有這麽迴事,不過這隻是個人觀點的問題。而且我相信這部電影肯定會通過再次審核的。”
“貴國的審片委員會應該是代表著官方的態度的,這部電影沒有通過審核,是不是意味著官方對於這部電影所表達的觀點是持否定態度的呢?”渡邊雄看來並沒有打算放過這個問題的意思,繼續追問道。
雷濤笑了笑說道:“審片委員會是獨立機構,官方的態度……總是麵向未來的,不過其基礎還是要立足於正確的看待曆史吧!”
他的話很巧妙,話語中雖然說的是電影的事情,不過其核心卻是直指“如何正確看待曆史”的問題。這恰恰是目前兩國交往中一直無法迴避的核心差異。
“麵向未來,立足於正確看待曆史。”這是華夏官方一直堅持的對待兩國關係的基本原則。這一點別說是渡邊了,就算是個小學生都知道。可關鍵問題就在這個“正確看待”四個字上了。到底怎麽樣才算是正確看待呢?兩國之間顯然是有著各自的標準的。
渡邊雄向雷濤介紹了一下《讀辯新聞》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對於正確看待戰爭責任問題的一些立場。
說到最後,渡邊雄說了一句話,雷濤總算明白他這次請他們來“喝茶”、“采訪”的真實用意到底是什麽了!
“新一屆的國會選舉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希望這部影片能夠在菊國得到廣泛認同的同時也能讓貴國對菊國的政策有所改變,這樣華夏和菊國至少可以在如何正確認識曆史問題上能夠有一個起碼的共識。”
渡邊雄的話非常明確。如果這部電影能在菊國熱映,讓菊國民眾接受影片中所提出的以反對戰爭的立場出發看待具體的戰爭責任問題的觀點。接下來這部電影如果能在華夏國內上映,同樣的也得到廣泛的認同。那麽至少一個基本的共識就建立起來了。
也許就像《讀辯新聞》的社論標題一樣“一切都該有所改變!”渡邊雄從這部電影之中看到了改變的可能。
他的想法也許不錯。但是對於雷濤來說這樣的想法和自己並沒有多大的關係。他所要做的是讓這部電影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至於渡邊雄所說的“改變”,那就要看這部電影是否能達到那種效果了。
而且由於雷濤對於“豐南會”和熊澤賀太郎的疑慮和警惕,他也不可能過多的參與其中。如果真要說起來,也許就是一種利用關係吧。至於渡邊雄的這番話是否代表豐南會和熊澤賀太郎的意思,其中的真實目的如何,一切都得讓時間來檢驗了。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