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劉紫陽的神級反應,加上各單位的神級配合,讓邊浪這任性的一為,變成了絲滑無比的一個無縫銜接。
不明真相的樂迷們,聽著歌看著歌單也迷糊了!
“《模範情書》不長這樣啊!這是《撫仙湖》的後續?”
“這是邊浪的正常發揮吧,順口唱了一首新歌出來?”
“這種情歌,應該和《穿過你的黑發的我的手》是一個路數吧!好牛掰的轉折,好神奇的創造力!”
“不對,不是有一首沒公布名字的歌麽?不會就是這首吧!”
樂迷是這樣想,其他那些滾石在場的樂手可不那麽想。
他們是知道最後那首的情況的,為製造更多的驚喜感,滾石內部是下來封口令的。
不過這封口令僅僅就隻是其中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都覺得那首歌值得給所有人一個那樣的驚喜。
但是現在邊浪這信口唱來的這一曲又是怎麽迴事?
按照指示已經進入狀態的幾個樂手,配合也沒出現什麽問題,就是有點不明白,邊浪為什麽在這個時候要放出這樣一首歌來。
“你為什麽不願意留下來陪我,你是不是就這樣輕易放棄,花開的時候,就這樣悄悄離開我,離開我,離開我……”
至於邊浪自己,心中全是對王祖賢的惋惜!
這首歌是電影《芳草碧連天》的主題曲,也是當時年僅19歲的王祖賢和26歲的齊秦相識相愛的契機。
隻不過這位女神的最後的結局,在看客們眼中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錯付。
就算是後麵的《不讓我的眼淚陪我過夜》,最終還是換來一個悲劇。
“太多太多的話我還沒有說,太多太多牽掛值得你留下,花開的時候,你卻離開我,離開我,離開我……”
執念這種東西有些時候可能就是這樣,或許當年某晚會的現場,這對當時娛樂圈的金童玉女在對唱這首歌的時候,就已經道盡了日後的結局。
邊浪記得當時王祖賢單獨部分是改了歌詞的:“我並不是不願意留來陪你,我並不是就這樣輕易放棄……花開的時候,就這樣悄悄離開你,離開你,離開你……”
按著迴憶邊浪就那麽唱了出來,聽得陳淑婷把這輩子最豐富的表情變化都給貢獻出來了。同時她掏出手機給陳蔓蔓發了一條消息:“什麽也別做!”
劉紫陽抓著耳麥,低頭輕歎道:“這才情,真tm是比不了啊……”
寇庸的想法更複雜,但是他決定再不去趟這趟渾水了。
而此時的水果台附近的某酒店內,劉遙和董佑邊以及兩人的經紀人,正聚在一塊看直播呢。
前麵都還是談笑風生,一片祥和的場麵,到了這董佑邊就開始沉默了。
感覺氣壓瞬間降低的劉遙直接看向陳蔓蔓,而陳蔓蔓明顯被驚嚇到了,如果現在要她發言,她是絕對不敢說一個字出來的。
這件事就她知道的情況,邊浪是不反對董佑邊出國的,但是現在唱一首這樣的新歌出來,她是真想不明白,邊浪是有意為之還是……
董佑邊的心情就更複雜了,如果隻有前麵的歌詞還好,後麵這明顯改變了身份的主歌,感覺就是邊浪用他的嘴,唱出了董佑邊此刻想要說的話。
但如果要不是呢?
就在眾人期待這歌後麵發展的時候,一聲清脆的斷弦聲把《花祭》的首演定格在了這個不清不楚,且讓人相當難受的點上!
邊浪倒是沒覺得有什麽可惜的,命該如此,順其自然。
放下吉他後,他湊近麥克風解釋了一句:“剛才有感而發,歌唱串了,給大家賠個不是。耽誤了操縱杆的時間,所以原定的《模範情書》就下次再給大家唱了。我們直接進最後一首!”
聽到這,反應最大的就莫過於董佑邊了。
敏感的他覺得邊浪這就是有意為之,把本來給她寫的《模範情書》換成了這首不知名的新歌,就是在向自己釋放一種信號。
她雖然很糾結,但是現實也放在麵前。如果自己不改變,就算邊浪再努力,他們終究也是一場空。除非她願意退到一個以家庭為重心的位置上,但她也不甘心。
要是不遇上邊浪,或許她對自己目前的成就也就認了。可見識過更高的山峰和更廣闊的大海,她怎麽可能就此甘於平凡。
劉遙是個懂聊天的,知道這氣氛不對,她立馬就插了一個話題:“佑邊,邊浪最後一首歌弄那麽神秘,到底是什麽啊?”
果然被那麽一打岔,董佑邊就從這情緒中抽離了出來,然後想起了邊浪當時寫這首歌時候給她說的那個笑話,也就直接順口說了出來:“不急在這幾秒鍾啊,馬上不就能聽到了,反正我隻能告訴你,這是一首世界名曲!”
“什麽?世界名曲?哪有你們這樣不要臉的!”劉遙笑罵了一句,對這句很明顯的玩笑話也是一點也沒往心裏去。
……
ovation的六弦斷了,不過馬上就有工作人員給邊浪換上了一把。
調音的過程也很快,沒讓所有人多等。
而此時在對麵備場的操縱杆一群人卻是在嘟囔:“邊浪,兄弟啊!真沒必要啊,就算被拉閘也應該是拉我們的,我們少唱一首沒什麽……”
而郭思楚,卻是開始有點小緊張起來了。
這種緊張是源於興奮,對從沒有嚐試過的事情的興奮。
就在她把手搭上鬥篷上沿的那一刻,就聽到邊浪的聲音傳來:“明天可以把我們一起出去玩,改成我們去買米嗎?”
就這無頭無尾的一句,聽懵了台上台下的所有人,但隻有邊浪自己清楚,這是對張瑋瑋最好的致敬了。
這破梗,上輩子和張瑋瑋有交情的邊浪也不知道真假。
但除了這一句,邊浪也不知道應該說什麽了。
民謠圈不流行,但《米店》流行,大概就是因為在這複蘇的時候,昨日冬天的寒氣還沒褪去,春天的萌芽又在悄悄來臨,這四季輪迴平淡又溫馨的生活,讓人們憂愁又期待。
這歌一開始出來還沒出圈的時候,邊浪在心情低落的時候,就老愛彈著唱,唱完還要再加一首《李伯伯》以表示自己心情已經恢複了。
至於這首歌的現場,在而正式和非正式場合,他聽了不下百場。
有瑋瑋自己唱的,有他和郭龍一起唱的,有老狼翻唱,瑋瑋、郭龍和小武一起伴奏的,還有各種圈內圈外人的翻唱。
最讓他忘不掉的,那就是某年摩登劇場那一版,也就是今天他拿出來的這一版。
那句讓人有些懵逼的開場白過後,全場就陷入了一小段騷亂中,但當大屏幕上出現《米店》二字的時候,觀眾們感覺自己似乎是明白了,可是又不完全明白!
對於邊浪現場發揮已經見怪不怪的一幫樂手倒是淡定得很,就等邊浪給信號,他們就可以開始各自發揮了。
隻見邊浪從衣兜裏掏出一個牛皮紙製成的眼鏡盒,把裏麵搖滾紅的純圓型鏡片的墨鏡拿出來戴上。
然後又從另外一邊衣兜裏,掏出一頂杏色的瓜皮帽戴上。
這一套操作下來,整個人的氣質來了一個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整就是一個雅痞的進化史!
等他弄哈了這一切,側對舞台站在麥克風前的時候,已經換上手風琴的蘇闞就開始動了。
“1…3…6…1…3…6…”的循環,在手風琴這種單音並不幹脆的樂器演奏下,給人一種聽覺上的粘稠感。
就如南方三月那粘稠的春雨,和人們透過雨幕那空洞眼神中展現出來的,無所事事的焦愁。
四個小節後,邊浪低頭輕撥琴弦,幹淨琴音瞬間滑出。
亦如這粘稠春雨中的一聲烏啼,撥得人心頭那一抹愁絲在這雨幕中化開,澆在心頭潤入肺腑。
“三月的煙雨,飄搖的南方,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
抬頭的邊浪開口低吟,搖滾紅的鏡片下,是一雙迷離的眼瞳。
似乎是想看又看不破,想娓娓道來,又不知從何說起。
亦如三月南方的人兒,在陰雨天生活,諸多迷茫的無奈下,看著窗外的人,期待著明天,期待著如春天般的明天。
邊浪記得有人說過一句話:“喜歡民謠的人都喜歡生活,會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像詩一樣的寫下來,最後用酒精泡成曲,贈給那些從生活中來往的過客。”
張瑋瑋的一曲米酒,大概就是贈予人最多的小釀。
不至於大醉不醒,但卻迴味綿長。
“你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拿著命運,在尋找你自己的香……”
張瑋瑋說,蘋果就代表著愛情。普通的人沒有三頭六臂,我們從上古進化到現在,也就隻有兩隻手,拚盡了全力,也隻是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拿著命運罷了,可我們還能夠去尋找我們自己的香。
這就是一件正常且偉大的事情。
“窗外的人們,匆匆忙忙,把眼光丟在潮濕的路上……你的舞步劃過空空的房間,時光就變成了煙……”
聽著這如詩歌一般流暢出的歌詞,初聞詞曲的人都會被一下子拉進那畫麵中去。
一女孩長裙垂在腳踝,一手握著蘋果一手握著空空的命運在舞蹈,在旋轉間平衡兩者之間的重量時,蘋果的光影就如一陣煙一般。
在你眼前升騰出了一副名為命運的塔圖!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聽,但劉紫陽此刻的心情依舊又被帶著走了。
已經對這首歌爛熟於心的他,非常罕見的在邊浪唱起下一句的時候,輕輕開口跟老進去:“愛人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碼頭上停著我們的船,我會洗幹淨頭發爬上桅杆,撐起我們葡萄枝嫩葉般的家……”
對於這一段的解釋,張瑋瑋是那麽說的:“窗外的他們是我拿著命運時,屋裏的我也是他們拿著蘋果的樣子。我問她,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我們的船已經到了,這會是我們葡萄枝嫩葉般的家。”
葡萄枝嫩葉般的家來自於張瑋瑋喜歡的塞爾維亞小說中公主的禱文。
安靜恬淡!
這是張瑋瑋寫給女友的一首歌,他寫的時候沒打算把它寫成一首流行歌,也從來沒想到別人會喜歡它,後麵的走紅是張瑋瑋根本沒有想過的。
他說這些事沒法想,也不能想,就像鴿子在天上飛,它不能想自己飛得好看不好看,它隻要這麽一想,指定撞到牆上,沒法想,他隻能幹他能幹的,幹自己覺得該幹的,以及要一定把它幹好的那些。
邊浪甚至十分清楚的記得,張瑋瑋親口說過,像《米店》這樣的歌詞他絕對不可能再寫了,包括《白銀飯店》裏麵大部分歌詞,他都不可能再寫這樣了。
他再也不會寫那種偏詩歌化、意境化的歌詞,那種歌詞對於他來說已經過去了。現在對於他來說隻有敘事,他能夠認可、真的描述一個東西,隻能是和他的年紀、他現在本身的生活完全契合的。
所以米店是怎麽來的?
張瑋瑋的女友是江南人,當時想畢業後開雜貨鋪,米店是她給自己店起的名字。
瑋瑋那時正處在人生低穀,宅在bj一個老式居民樓裏混日子。
有時看著窗外的行人那麽忙碌,覺得自己像是在時間裏卡住了,很想離開bj過另一種生活。米店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的,渴望愛情,渴望新的生活。
邊浪這時候唱起,並不是因為渴望什麽改變,隻是覺得應該遵照原地球的傳統,讓這首華夏民謠界的“世界名曲”,早一點有屬於它的“米店月”。
蘇闞之前排練的時候,好幾次都差點掉眼淚,但最終還是忍住了,但此刻的她徹底放開了。
一邊拉這著手風琴進間奏,一邊跟著邊浪一起“嗚咽”,三七分的短發不齊肩,晃眼看去,還真有一種仁科的既視感。
可惜邊浪穿的不是戧駁領和人字拖……
40多秒的間奏中,大勇的手鼓時不時的落一下在重音上,就像是偶落的一下大雨滴,給這綿密的小雨中,多了一些層次感。
而那四人的合聲,就緩緩的跟著,就像這雨絲中的霧氣,為這首歌增添了一種看不清卻意會得明的意境。
就在間奏結束的檔口,邊浪的人聲空了一拍準備再起的時候,他就聽耳麥裏傳來一個聲音:“邊浪,忍一段,要不我就拉麥了!”
與此同時,隻見已經揭掉鬥篷露出真容的郭思楚,壓著邊浪要開口的這個拍子唱起了第二段副歌:“三月的煙雨飄搖的南方,我坐在你空空的米店,我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拿著命運,在尋找我自己的香……”
不明真相的樂迷們,聽著歌看著歌單也迷糊了!
“《模範情書》不長這樣啊!這是《撫仙湖》的後續?”
“這是邊浪的正常發揮吧,順口唱了一首新歌出來?”
“這種情歌,應該和《穿過你的黑發的我的手》是一個路數吧!好牛掰的轉折,好神奇的創造力!”
“不對,不是有一首沒公布名字的歌麽?不會就是這首吧!”
樂迷是這樣想,其他那些滾石在場的樂手可不那麽想。
他們是知道最後那首的情況的,為製造更多的驚喜感,滾石內部是下來封口令的。
不過這封口令僅僅就隻是其中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都覺得那首歌值得給所有人一個那樣的驚喜。
但是現在邊浪這信口唱來的這一曲又是怎麽迴事?
按照指示已經進入狀態的幾個樂手,配合也沒出現什麽問題,就是有點不明白,邊浪為什麽在這個時候要放出這樣一首歌來。
“你為什麽不願意留下來陪我,你是不是就這樣輕易放棄,花開的時候,就這樣悄悄離開我,離開我,離開我……”
至於邊浪自己,心中全是對王祖賢的惋惜!
這首歌是電影《芳草碧連天》的主題曲,也是當時年僅19歲的王祖賢和26歲的齊秦相識相愛的契機。
隻不過這位女神的最後的結局,在看客們眼中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錯付。
就算是後麵的《不讓我的眼淚陪我過夜》,最終還是換來一個悲劇。
“太多太多的話我還沒有說,太多太多牽掛值得你留下,花開的時候,你卻離開我,離開我,離開我……”
執念這種東西有些時候可能就是這樣,或許當年某晚會的現場,這對當時娛樂圈的金童玉女在對唱這首歌的時候,就已經道盡了日後的結局。
邊浪記得當時王祖賢單獨部分是改了歌詞的:“我並不是不願意留來陪你,我並不是就這樣輕易放棄……花開的時候,就這樣悄悄離開你,離開你,離開你……”
按著迴憶邊浪就那麽唱了出來,聽得陳淑婷把這輩子最豐富的表情變化都給貢獻出來了。同時她掏出手機給陳蔓蔓發了一條消息:“什麽也別做!”
劉紫陽抓著耳麥,低頭輕歎道:“這才情,真tm是比不了啊……”
寇庸的想法更複雜,但是他決定再不去趟這趟渾水了。
而此時的水果台附近的某酒店內,劉遙和董佑邊以及兩人的經紀人,正聚在一塊看直播呢。
前麵都還是談笑風生,一片祥和的場麵,到了這董佑邊就開始沉默了。
感覺氣壓瞬間降低的劉遙直接看向陳蔓蔓,而陳蔓蔓明顯被驚嚇到了,如果現在要她發言,她是絕對不敢說一個字出來的。
這件事就她知道的情況,邊浪是不反對董佑邊出國的,但是現在唱一首這樣的新歌出來,她是真想不明白,邊浪是有意為之還是……
董佑邊的心情就更複雜了,如果隻有前麵的歌詞還好,後麵這明顯改變了身份的主歌,感覺就是邊浪用他的嘴,唱出了董佑邊此刻想要說的話。
但如果要不是呢?
就在眾人期待這歌後麵發展的時候,一聲清脆的斷弦聲把《花祭》的首演定格在了這個不清不楚,且讓人相當難受的點上!
邊浪倒是沒覺得有什麽可惜的,命該如此,順其自然。
放下吉他後,他湊近麥克風解釋了一句:“剛才有感而發,歌唱串了,給大家賠個不是。耽誤了操縱杆的時間,所以原定的《模範情書》就下次再給大家唱了。我們直接進最後一首!”
聽到這,反應最大的就莫過於董佑邊了。
敏感的他覺得邊浪這就是有意為之,把本來給她寫的《模範情書》換成了這首不知名的新歌,就是在向自己釋放一種信號。
她雖然很糾結,但是現實也放在麵前。如果自己不改變,就算邊浪再努力,他們終究也是一場空。除非她願意退到一個以家庭為重心的位置上,但她也不甘心。
要是不遇上邊浪,或許她對自己目前的成就也就認了。可見識過更高的山峰和更廣闊的大海,她怎麽可能就此甘於平凡。
劉遙是個懂聊天的,知道這氣氛不對,她立馬就插了一個話題:“佑邊,邊浪最後一首歌弄那麽神秘,到底是什麽啊?”
果然被那麽一打岔,董佑邊就從這情緒中抽離了出來,然後想起了邊浪當時寫這首歌時候給她說的那個笑話,也就直接順口說了出來:“不急在這幾秒鍾啊,馬上不就能聽到了,反正我隻能告訴你,這是一首世界名曲!”
“什麽?世界名曲?哪有你們這樣不要臉的!”劉遙笑罵了一句,對這句很明顯的玩笑話也是一點也沒往心裏去。
……
ovation的六弦斷了,不過馬上就有工作人員給邊浪換上了一把。
調音的過程也很快,沒讓所有人多等。
而此時在對麵備場的操縱杆一群人卻是在嘟囔:“邊浪,兄弟啊!真沒必要啊,就算被拉閘也應該是拉我們的,我們少唱一首沒什麽……”
而郭思楚,卻是開始有點小緊張起來了。
這種緊張是源於興奮,對從沒有嚐試過的事情的興奮。
就在她把手搭上鬥篷上沿的那一刻,就聽到邊浪的聲音傳來:“明天可以把我們一起出去玩,改成我們去買米嗎?”
就這無頭無尾的一句,聽懵了台上台下的所有人,但隻有邊浪自己清楚,這是對張瑋瑋最好的致敬了。
這破梗,上輩子和張瑋瑋有交情的邊浪也不知道真假。
但除了這一句,邊浪也不知道應該說什麽了。
民謠圈不流行,但《米店》流行,大概就是因為在這複蘇的時候,昨日冬天的寒氣還沒褪去,春天的萌芽又在悄悄來臨,這四季輪迴平淡又溫馨的生活,讓人們憂愁又期待。
這歌一開始出來還沒出圈的時候,邊浪在心情低落的時候,就老愛彈著唱,唱完還要再加一首《李伯伯》以表示自己心情已經恢複了。
至於這首歌的現場,在而正式和非正式場合,他聽了不下百場。
有瑋瑋自己唱的,有他和郭龍一起唱的,有老狼翻唱,瑋瑋、郭龍和小武一起伴奏的,還有各種圈內圈外人的翻唱。
最讓他忘不掉的,那就是某年摩登劇場那一版,也就是今天他拿出來的這一版。
那句讓人有些懵逼的開場白過後,全場就陷入了一小段騷亂中,但當大屏幕上出現《米店》二字的時候,觀眾們感覺自己似乎是明白了,可是又不完全明白!
對於邊浪現場發揮已經見怪不怪的一幫樂手倒是淡定得很,就等邊浪給信號,他們就可以開始各自發揮了。
隻見邊浪從衣兜裏掏出一個牛皮紙製成的眼鏡盒,把裏麵搖滾紅的純圓型鏡片的墨鏡拿出來戴上。
然後又從另外一邊衣兜裏,掏出一頂杏色的瓜皮帽戴上。
這一套操作下來,整個人的氣質來了一個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整就是一個雅痞的進化史!
等他弄哈了這一切,側對舞台站在麥克風前的時候,已經換上手風琴的蘇闞就開始動了。
“1…3…6…1…3…6…”的循環,在手風琴這種單音並不幹脆的樂器演奏下,給人一種聽覺上的粘稠感。
就如南方三月那粘稠的春雨,和人們透過雨幕那空洞眼神中展現出來的,無所事事的焦愁。
四個小節後,邊浪低頭輕撥琴弦,幹淨琴音瞬間滑出。
亦如這粘稠春雨中的一聲烏啼,撥得人心頭那一抹愁絲在這雨幕中化開,澆在心頭潤入肺腑。
“三月的煙雨,飄搖的南方,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
抬頭的邊浪開口低吟,搖滾紅的鏡片下,是一雙迷離的眼瞳。
似乎是想看又看不破,想娓娓道來,又不知從何說起。
亦如三月南方的人兒,在陰雨天生活,諸多迷茫的無奈下,看著窗外的人,期待著明天,期待著如春天般的明天。
邊浪記得有人說過一句話:“喜歡民謠的人都喜歡生活,會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像詩一樣的寫下來,最後用酒精泡成曲,贈給那些從生活中來往的過客。”
張瑋瑋的一曲米酒,大概就是贈予人最多的小釀。
不至於大醉不醒,但卻迴味綿長。
“你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拿著命運,在尋找你自己的香……”
張瑋瑋說,蘋果就代表著愛情。普通的人沒有三頭六臂,我們從上古進化到現在,也就隻有兩隻手,拚盡了全力,也隻是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拿著命運罷了,可我們還能夠去尋找我們自己的香。
這就是一件正常且偉大的事情。
“窗外的人們,匆匆忙忙,把眼光丟在潮濕的路上……你的舞步劃過空空的房間,時光就變成了煙……”
聽著這如詩歌一般流暢出的歌詞,初聞詞曲的人都會被一下子拉進那畫麵中去。
一女孩長裙垂在腳踝,一手握著蘋果一手握著空空的命運在舞蹈,在旋轉間平衡兩者之間的重量時,蘋果的光影就如一陣煙一般。
在你眼前升騰出了一副名為命運的塔圖!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聽,但劉紫陽此刻的心情依舊又被帶著走了。
已經對這首歌爛熟於心的他,非常罕見的在邊浪唱起下一句的時候,輕輕開口跟老進去:“愛人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碼頭上停著我們的船,我會洗幹淨頭發爬上桅杆,撐起我們葡萄枝嫩葉般的家……”
對於這一段的解釋,張瑋瑋是那麽說的:“窗外的他們是我拿著命運時,屋裏的我也是他們拿著蘋果的樣子。我問她,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我們的船已經到了,這會是我們葡萄枝嫩葉般的家。”
葡萄枝嫩葉般的家來自於張瑋瑋喜歡的塞爾維亞小說中公主的禱文。
安靜恬淡!
這是張瑋瑋寫給女友的一首歌,他寫的時候沒打算把它寫成一首流行歌,也從來沒想到別人會喜歡它,後麵的走紅是張瑋瑋根本沒有想過的。
他說這些事沒法想,也不能想,就像鴿子在天上飛,它不能想自己飛得好看不好看,它隻要這麽一想,指定撞到牆上,沒法想,他隻能幹他能幹的,幹自己覺得該幹的,以及要一定把它幹好的那些。
邊浪甚至十分清楚的記得,張瑋瑋親口說過,像《米店》這樣的歌詞他絕對不可能再寫了,包括《白銀飯店》裏麵大部分歌詞,他都不可能再寫這樣了。
他再也不會寫那種偏詩歌化、意境化的歌詞,那種歌詞對於他來說已經過去了。現在對於他來說隻有敘事,他能夠認可、真的描述一個東西,隻能是和他的年紀、他現在本身的生活完全契合的。
所以米店是怎麽來的?
張瑋瑋的女友是江南人,當時想畢業後開雜貨鋪,米店是她給自己店起的名字。
瑋瑋那時正處在人生低穀,宅在bj一個老式居民樓裏混日子。
有時看著窗外的行人那麽忙碌,覺得自己像是在時間裏卡住了,很想離開bj過另一種生活。米店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的,渴望愛情,渴望新的生活。
邊浪這時候唱起,並不是因為渴望什麽改變,隻是覺得應該遵照原地球的傳統,讓這首華夏民謠界的“世界名曲”,早一點有屬於它的“米店月”。
蘇闞之前排練的時候,好幾次都差點掉眼淚,但最終還是忍住了,但此刻的她徹底放開了。
一邊拉這著手風琴進間奏,一邊跟著邊浪一起“嗚咽”,三七分的短發不齊肩,晃眼看去,還真有一種仁科的既視感。
可惜邊浪穿的不是戧駁領和人字拖……
40多秒的間奏中,大勇的手鼓時不時的落一下在重音上,就像是偶落的一下大雨滴,給這綿密的小雨中,多了一些層次感。
而那四人的合聲,就緩緩的跟著,就像這雨絲中的霧氣,為這首歌增添了一種看不清卻意會得明的意境。
就在間奏結束的檔口,邊浪的人聲空了一拍準備再起的時候,他就聽耳麥裏傳來一個聲音:“邊浪,忍一段,要不我就拉麥了!”
與此同時,隻見已經揭掉鬥篷露出真容的郭思楚,壓著邊浪要開口的這個拍子唱起了第二段副歌:“三月的煙雨飄搖的南方,我坐在你空空的米店,我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拿著命運,在尋找我自己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