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是這個,整個現場爆發出了驚人的唿喊聲和掌聲。


    這歌名樂迷們都沒聽過,但是這並不重要,因為大家都很清楚,這肯定又是邊浪新寫的歌了。


    至於為什麽選這首歌,主要是邊浪在慣性思維的引導下把席琳迪翁唱過的歌,他記得住的全給迴憶了一遍,就找到了這首搖滾風的。


    主要是時間有點緊,滾石這邊排練不過來,否則邊浪都有心把nightwish拉出來遛一遛了。


    至於這首歌怎麽會出現在邊浪的腦海裏,那是他上輩子聽coco演唱會合集的時候,注意到了這首英文歌。


    然後順著一查才知道,這首歌在華夏樂迷群體裏麵,可能名氣一般般,甚至可能說有些小眾和冷門。


    但是這首歌在世界範圍內的名氣可一點不小,原唱ike


    tina turner組合是由搖滾樂女皇tina turner與前夫ike合作的藍調搖滾雙人組合ike


    tina turner,進入搖滾名人堂和格萊美名人堂。


    ?而這首歌原版的製作人,是交付過披頭四大經典《let it be》的phil spector掌舵,成為了ike


    tina turner的招牌名作


    《river deepmountain high》是穩坐滾石雜誌“史上500首經典歌曲”第33名的存在。


    就連deep purple、the animals、annie lennox、e dion、diana ross等巨星和樂隊樂團也爭相重新詮釋,搶下英倫金榜季軍。


    原華夏的女歌手除了coco之外還有葉倩文也翻唱過。


    至於席琳迪翁,這歌算是她在拉斯維加斯那幾年最經典的現場之一,也是她唱的為數不多的快歌之一!


    對於席爾瓦來說,這也是她生平第一次挑戰搖滾歌曲和快歌。


    相較於正在錄的《i surrender》,她覺得這首歌才是對她來說真正有挑戰的。


    而且以她的眼光來看,這首歌於她而言,成就可能還要超過《i surrender》!關鍵是她根本想不到,邊浪居然能玩那麽純正的,連她這個歐洲人都了解不多的布魯斯搖滾……


    為了最好還原那純正的布魯斯搖滾風,滾石的這次伴奏又增加了外援,管樂手除了吹小號的輪子之外,邊浪把袁昊也給請迴來吹薩克斯,還托老袁幫忙請了個吹長號的來。


    鍵盤手也是兩位,除了華顏之外,蘇闞也加入進來幹起了她的老本行鋼琴。


    至於合聲,也是上了滾石在音樂節上的李、楊、談全陣容!


    牛波一介紹完之後就迴到了超級樂迷的席位上,隨後藏住舞台的大屏緩緩升起,又給在場的所有人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


    首先讓搖滾樂迷們最想不到的,就是這舞台的效果了。


    整一個複古百老匯風格,讓所有人都生出一種走錯片場的錯覺。


    背景上的燈牌和複古紅燈芯絨帷幔也就算了,就連所有人著裝也是統一到了那個風格中。


    席爾瓦一身緊身的金色亮片連身短裙一亮相,配上她那一頭天生的紅發,一下子就把眾人帶迴到了上世紀60年代的大舞台。


    再看滾石樂隊,在場的所有人集體傻眼,他們可是從來沒見過保鏢裝的滾石!


    從邊浪到大勇,男的有一算一個全都穿著黑西裝,領結和領帶打得一絲不苟,臉上的黑墨鏡在燈光下閃著黑鑽一般的光芒。


    而且三個手持不同管樂器的管樂手一亮相,大家就都知道這次的曲目不會簡單了。


    再看施特勞斯幾個女將,全都是天藍色的小禮服裝扮,和大家熟悉的那個滾石從形象上看就基本沒什麽搭邊的地方。


    還有就是坐在白色三角鋼琴前,一身銀色禮服的蘇闞,第一次讓大家看到了她那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古典氣質。


    蘇闞也是沒想到,第一個有機會上電視彈鋼琴,居然是和搖滾樂隊一起,而且還是給席爾瓦這種級別的歌手做伴奏。


    別人可能不清楚,但她這個以前玩古典樂的對這貨總國寶級女歌手的伴奏樂隊可太了解了。


    她知道席爾瓦在音樂廳做專業演唱的時候,那可都是國家級的交響樂團來為其伴奏。那時候坐在她現在這個位置上的,那一定是所在國最出色的那幾位首席。雖然往往會被觀眾給忽略掉,但能坐在那本身就是業內對其認可的一個標誌了。


    要是還在樂團的時候,她蘇闞是做夢都不敢想有一天居然和席爾瓦同台。


    雖然不是以前她想像的那種,在正兒八經的音樂廳,身旁還有百八十號人的大編製樂團跟著。但她現在也真是華夏鋼琴手裏麵的第一個了。


    盡管老蘇同誌已經轉變了思想,不再責怪她放棄樂團的工作了,但是那麽大一個能給老頭在同事朋友和親戚四鄰麵前顯擺的機會,她想想就更開心了!


    至於功過關係進來看演出的那些專業的伴奏樂手,心裏的想法可就海了去了。


    有些是羨慕滾石能給這位伴奏,有些是覺得這強強聯合的場麵太過難得,有些是覺得滾石真犯不著為了一個節目給這個外國女人搭台子。


    更有羨慕席爾瓦的,居然能讓滾石給她伴奏。當然持這種想法的就不是樂手了,而是到現場的那些一二線歌手們。


    至於那些愛豆,他們想也沒用……


    再看專業樂迷這邊,不了解內情的那些都在搖頭歎服:“滾石就是滾石,不管玩什麽都是夠味。”


    到了普通樂迷這邊,光是從外形上那種強烈的視覺反差感,就已經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給激發了出來!


    “這是要玩布魯斯還是爵士?”


    “反正不是流行歌就行,要不然就太不倫不類了!”


    隨著劉小奎起身吼了一嗓子:“滾石牛逼!”十萬嬉皮這種有組織的樂迷優勢性就體現出來了,幾百人跟著就喊了出來:“滾石牛逼!”


    這要是唱歌的不是席爾瓦,是個華夏歌手,不知道會不會被氣得直接摔麥走人。


    劉小奎是沒想那麽多,就是想帶動一下氣氛,但吃慣見慣的牛波一就不得不開口打圓場了:“小奎,你這是欺負人家席爾瓦聽不懂華語是吧?”


    牛波一開這個玩笑,立馬引得全場哄笑!


    可誰知道最終化解尷尬的竟然是席爾瓦自己,隻見她轉過身對身後的滾石樂隊一幫人豎起大拇指,用剛從台下樂迷們口中學到的散裝華語說道:“滾石妞避!”


    “滾石”這兩個字從來華夏開始,她耳朵都聽得起老繭了,怎麽可能不知道是什麽意思。至於“牛逼”她是覺得在這種場合,樂迷們說的絕對是稱讚的話,她也是發自內心的覺得滾石很牛,所以……


    但是一個紅發亮片小禮服的外國妞,還是個人家國外國寶級別的歌手,在這種場合說了句“滾石牛逼”,這場麵可太可樂了,看得全場人頓時哄堂大笑!


    一直等笑聲漸漸停歇,席爾瓦才用英語和大家打招唿道:“很高興能來參加《樂隊的夏天》,我是席爾瓦來自挪威。接下來的這首歌,是wave的新作,希望我的演唱能夠達到他的期望!”


    這話從一個國際級的女歌手嘴裏說出來,這事就完全不一樣了。


    下麵的這些這次衝席爾瓦來的歌手們和明星們全體嘩然,都沒想到他們這次過來慕強的目標,現在居然在仰慕邊浪這個他們還不怎麽重視的搖滾人,這就很打臉了!


    以往就算邊浪再牛,也是在搖滾的圈子裏,在華夏樂壇搖滾的地位已經沒什麽競爭力了,他們很自然的覺得,就算他做到了搖滾皇帝的那個位置上,和他們又有什麽關係。


    但是從郭思楚和陶曉雨前後加入滾石,他們才發現這事有點不對了,現在席爾瓦當麵誇邊浪,這事就更讓他們有點不可置信了。如果是個在場的一線歌手被席爾瓦那麽稱讚一句,或許就是開起帝後之路的契機了。


    而看邊浪,


    當然有些人覺得席爾瓦悲情來做節目,那自然表麵功夫是要做足的,這和邊浪到底什麽成色根本無關,就是錢在起作用而已。


    但是不管怎麽說,席爾瓦當在這種場合說出這種話,誰不羨慕嫉妒恨邊浪呢?而邊浪聽完這話,也很紳士的把自己頭上的禮帽給摘下來衝席爾瓦行了一禮。


    “謝謝你,wave,那麽我們就開始吧!”


    席爾瓦說完這一句,舞台上背後那些燈牌就像是短路一樣,開始明明滅滅的閃爍了起來。


    而各種樂器的聲音也跟著這燈光打出的拍子同時響起,尤其是那標誌性的管樂聲一出,音樂常識足夠的那些一耳朵就聽出來了這布魯斯的味可太正了。


    隨後短路的燈光恢複正常,頂光開始旋轉著在舞台的地麵上打出各種運動中的光斑。這純正的複古味,配上那管樂帶起的“山路十八彎”的調調,現場的搖滾迷和圈裏的都隻能說一聲服氣!


    就味正到了這個份上,而且開始偏藍調的布魯斯搖滾,在華夏真就是前無古人,後有來者也難的那種。


    幾秒鍾的前奏一閃而逝,在長號的一個收尾後,所有樂器集體空拍,把這段時間完全交給了席爾瓦。


    隨著節奏扭動下肢的席爾瓦,在沒有停止身體律動的情況下,開口唱道:“when i was a little girl(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


    在場聽過席爾瓦歌的人,九成以上都是第一次聽她唱快歌,這一開口清楚的咬字加上柔和醇厚的音色,帶點甜音soul的感覺就出來了。


    要說soul,那還得是老黑,所以tina turner當時把這歌演繹出來的效果,是絕大部分翻唱者都難匹敵的。


    但邊浪用是席琳迪翁的版本來和席爾瓦做對標,這次正式的演出一開口,邊浪隻覺得穩了!


    隨著音樂再起,席爾瓦的歌聲繼續:“i had a rag doll,only doll i''ve ever owned……(我有一個破布娃娃,這是我僅有的一個娃娃)……”


    就算大屏上有翻譯,但絕大多數樂迷是不看的,就光憑旋律和聲調,就能判斷出自己是不是喜歡這首歌。


    但全靠聽就能聽出歌詞意思的那些樂迷就不一樣了,他們覺得邊浪能寫出這詞來,就不像是一個華夏人!


    英語歌詞通常來說都簡單得很,也不存在強對仗這一說,但是韻腳卻是壓得非常的工整。尤其是這種來自上世紀60年代的歌……


    關鍵從這一點歌詞和歌名來判斷,這些人是真猜不出後麵這歌詞會怎麽發展。


    至於像艾芙琳他們這些對席爾瓦更為熟悉的人,驚訝程度更比現場這些華夏樂迷們高。


    首先,這次是真讓他們看到了一個和以往截然不同的席爾瓦。其次,那就是邊浪那根本看不見邊界的創作能力了。


    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soul、藍調還是布魯斯,了解的程度都要比華夏人深太多,所以邊浪能弄出味那麽正的一首歌來,他們就覺得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這歌一聽就是女性視角的,邊浪一個大男人是怎麽寫出這個詞來的?


    隨著歌詞的推進,席爾瓦的狀態也越來越好,以往大多站樁唱的她,今天在這歌曲和氛圍的帶動下,歡脫的就像是一隻剛吃了苜蓿草的兔子。


    而這首大情歌,確實也如席爾瓦此刻的表現一般熾烈:


    “now i love you just the way i loved that rag doll


    而如今我愛你就像是我愛的的那個破布娃娃


    but only now my love has grown


    但直到現在我的愛也在增長


    and it gets stronger, in every way


    它日益變得堅定


    and it gets deeper, let me say


    它變得深沉,讓我說


    and it gets higher, day by day


    它變得日益高聳


    and do i love you my oh my


    我愛你麽?哦,我?


    yeh river deep mountain high


    就像是河流一般深沉,就像是山峰一樣高聳


    if i lost you would i cry


    如果我失去你我會哭麽?


    oh how i love you baby, baby, baby, baby


    哦,寶貝我是如此愛你……”


    在這第一段中,按照邊浪的指導,席爾瓦把轉音、挑八度升調,等等這些技巧全都用上了,而且也是第一次挑戰咬字速度那麽快的歌,真的是讓熟人重新認識了這個國寶級女歌手!


    至於國內的這些,不管是歌手、樂手、明星還是普通樂迷,算是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了來自歐洲頂級女星的魅力。席爾瓦後來有了“席帝”這個稱號,追根溯源就是從今天這場演出開始的!


    這種單從唱功上來說,可能和國內的帝後也沒有那麽大的差距,但是人家上台以後那種自信放鬆,魅力四射的狀態,真的是很難去模仿的。


    畢竟怎麽說,人家在現代音樂這一塊,就比你早了幾十年。


    可清醒之後再想,那就不一樣了:“就算你是席帝那又能怎麽樣呢?不照樣是給邊浪這個華夏妖孽當工具人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文娛:光輝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水泛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水泛泛並收藏重生文娛:光輝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