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達摩流浪者
一天後,夏曉的訪談節目正式開錄。
夏曉的意思想除了正兒八經的訪談,還想拍一拍邊浪的日常生活。
這個流程邊浪很清楚,原地球的許知遠、蔡康永都做過類似的這種節目,他們的節目中也有搖滾人的身影,邊浪還專門看過。
當時許知遠是采訪的張楚,蔡康永找的是皮褲,所以要拍些什麽邊浪門清。
蔡康永拍的皮褲是從演唱會前的一次排練開始,後來在一家私房菜館裏邊吃邊聊。
所以這天一大早,邊浪開車去酒店接上夏曉,在各種設備的全程捕捉下,邊浪先帶著她去了小吃街的南飛雁。
到地的時候也就是8點來鍾的樣子,看著一樓大廳那人流和煙火氣,夏曉的食欲和求知欲一下子就上來了。
邊浪也沒帶口罩,付錢的時候還和收銀的小姐姐聊了兩句,看樣子是經常來。碰上認出邊浪要合影的,邊浪也都不拒絕,一一滿足。
在露台上專門給他們留的一個桌上,兩人邊吃就邊聊了起來:“邊浪,所以你從小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麽?”
搜索著原主的記憶,吃著小鍋卷粉的他邊吃邊道:“我差不多五六歲的時候,我母親才開的南飛雁,那時候我印象裏就是一間門臉,用鋁合金和玻璃隔了三分之一的地方做廚房,剩下的就放了三張桌子……
那時候我就比那櫃麵高一點,放學了我姐就帶著我在店裏寫作業,沒客人的時候就在桌上,客人多了我們就搬著板凳去外麵街上的壇邊寫……然後我就開始走神,看那螞蟻打架什麽的……”
說著說著,邊浪把上輩子一些無關緊要的生活場景也給描述了出來。
什麽飛火柴燒了眉毛,抓菜蛇放女生鉛筆盒這類的醜事他也很坦然的說了出來。
然後羅大佑的聲音就開始在他的腦中徘徊:“福利社裏麵什麽都有,就是口袋裏沒有半毛錢……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隔壁班的那個女孩,怎麽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下了樓來,兩人就沿著滇大東門進入,穿過校園到了文化巷,再走文林街和洋芋巷,邊浪帶著夏曉算是走了春城人從幼兒園到一路到大學的最好學區路線。
然後到了已經改名滾石音樂基地的這棟樓前,邊浪指著滾石唱片的logo道:“一年前,這棟樓還亂七八糟的有各種商家……那時候的唱片店叫天堂唱片,當時老板是打算退租不幹了。後麵我在樓上幾百塊錢租了一個排練室,誰想到這一年後棟樓就全屬於滾石了。”
聽到這,夏曉開口問道:“《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就是在這寫的吧?”
“嗯,那天李一亮剛剛和魔碟簽約迴來,我和他在半山差點動起手來,後來我吹了一瓶伏特加,就醉倒在了桌上,醒過來就成了穿越者……”
“咳咳!邊老師,我們可以正經一點……”
這個點半山是還沒開門的,但是為了配合采訪需要,邊浪找老譚要來了鑰匙。
但誰知道老譚這家夥聽說能見上夏曉,昨晚愣是沒病都給自己吃了幾顆頭孢,威脅勸酒那些說:“今晚誰讓我喝酒,就等著送我去醫院順便收屍!”
然後邊浪就破天荒的在早上10點,看見老譚在下麵玻璃房的小通道裏喝著咖啡看雜誌。
那雜誌的封麵人物,赫然就是夏曉!
邊浪看見他的時候,整個人都有點無語,他是怎麽也沒想到老譚居然是夏曉的粉絲。
“老譚,你是夏曉的粉絲早和我說啊,吃飯什麽帶你一個多簡單!”心裏那麽想著,但邊浪嘴上卻沒有戳破。
夏曉可能也是頭迴遇見那麽悶騷的中年雅痞,直接貢獻出了不弱於影後級的演技:“欸,這本雜誌是五六年前的吧,邊浪你們這不是故意安排的吧?”
這下可把老譚這個閱人無數,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酒吧老板整不會了。
好在邊浪給他解了圍:“肯定是故意安排的,但不是我安排的。介紹一下,這是半山的的老板,也是未來滾b的主管,老譚!”
麵對邊浪這說了還不如不說的話,老譚好歹是找到了個插話的機會,他把雜誌合上插進書架道:“你好,夏老師,我帶你去參觀下邊浪當時寫歌的那張桌子……”
“謝謝,聽說”
轉了一圈,夏曉聽了老譚的講述,覺得邊浪那句玩笑話其實挺應景的,就想要讓邊浪重現一下當時的場景唱兩句,取點素材。
或許是因為快到穿越的一年之期,邊浪今天還挺感概的,興致也挺高,都沒讓老譚和工作人員們起哄,他點點頭就上了小舞台。
老譚覺得邊浪就是唱兩句,還原一下當時的氛圍,加上那麽多的設備跟著,他也就沒掏手機,而是進吧台給幾人弄喝的去了。
隻見邊浪走上小舞台,調整了一下無線麥的位置,抱起吉他就開始調音。
等準備結束,邊浪亦如那天的場景重現一般,解開了紮緊的丸子頭,向後抖了抖讓自己保持在一個更舒適的狀態。
那時候,他在這個陌生的舞台上,麵對全新的環境和兄弟背叛,家裏還不支持玩音樂,原主還是個圈裏的小透明,種種困境的圍追堵截讓他是備注一口氣在和自己,和這個嶄新的世界較勁。
如今一年過去,再迴到這個舞台上,那些困境都已經成為了點點的記憶,而新的挑戰正在等著他。
初具規模的滾石音樂,即將開業的音樂學校,國內國外的合作夥伴,等在他去挑戰獎項,還有更豐富炫彩的生活以及舞台……
此時再緬懷一個時代的寥落,已然有些不合時宜,但唱歌《追夢……又有點尬過頭了。
迴想這一年,不管發生了什麽事,他邊浪都不曾停下過腳步,就算是遭到鵝蛋封殺、被公知質疑、被人針對……他都一路堅持走了下來。
想到這,他覺得這首歌或許能對他這一年的經曆做個小小的總結。
放下吉他,邊浪在調音台下麵的台麵上找了找,摸出一個口琴架,正準備去找老譚要口琴,老譚一看這架勢,忽的想起一事,然後說了句:“等著。”就出了吧台,走向寄售各種音樂相關商品的那個小展示櫃,打開之後從最下麵的幾張老唱片下麵,把一個黑胡桃木的盒子拿了出來。
遞給邊浪後他才開口:“用這個吧,新的!”邊浪沒多想,打開一看是一支hohner的布魯斯口琴靜靜的躺在黑色的絨布內襯上,通過頂光的反射,邊浪都沒從上麵看到一個指紋。
“這東西哪來的,老譚?”倒不是說這東西有多珍貴,隻是這種不太起眼的樂器,在國內還是很少有人太講究。
“有個朋友放這寄售的,從來沒人問過,要不是今天看見你要用我都沒想起來……”
既然說有個朋友,邊浪也沒多想,要是自己認識的話老譚直接就說對方名字了,用不著這樣說。
“那行,迴頭你看看多少錢,我轉你!”
“別,你拿著用吧,就當我送你的……”
“行,那謝了!”
搞完這些,邊浪上台試口琴的時候,老譚心裏已經有譜,掏出手機找了個側邊給邊浪大特和的角度架起,然後點開錄製,就繼續做起了喝的。
這口琴之前有一次董佑邊拿過來的,說是讓老譚幫她先收著,等今年邊浪過生日的時候送給他。
老譚也搞不明白這是為什麽,董佑邊不至於會連邊浪哪天生日都忘記了吧。
還要借他這個外人的手,這事說什麽都透著一股古怪的氣息。
現在想想這事的時間點,好像就是有次董佑邊和陳淑婷在這喝了個大酒的第二天。
想到這老譚不由得搖了搖頭:“有些事情看來是早有征兆的,邊浪這小子,現在什麽都不缺了,可就是這感情啊,估計還有九九八十一難在等著他啊!”
至於這口琴的來曆,老譚是打定主意了,要是兩人以後不複合,他就把這事給爛在肚子裏。
夏曉全程看著兩人的舉動也沒看口問什麽,但也明白了邊浪這是準備唱新歌,就和身邊的攝影師說道:“注意哈,邊浪要唱新歌了,這種資料很珍貴!”
攝影師雖然不聽搖滾,但是在這圈裏打轉的,誰還不知道邊浪一首新歌的份量,當即鄭重的點頭道:“知道的!”
上台後的邊浪一切準備就緒,深吸一口,想想又把長發給重新紮起,起手c轉g7,四小節的前奏最後一控拍,開口一字一頓的唱道:“沿……著這條路,一直朝前走,在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路口……你可以向左轉,也可以朝前走,但是你不能停留……”
低沉嗓音是邊浪從聲帶底部摩擦而出,沒有刻意氣聲去修飾的情況下,這聲音中的顆粒感按照文藝一點的說法就是:“一聽這聲音就是個有故事的人!”
聽到是民謠,老譚伸手過去調音台那,稍稍把麥克風那一軌往上推了點。
還順手把之前沒開,對著半山那照片牆的射燈給打開了。
這一開不要緊,夏曉這邊幾個人立馬抬頭,有人皺眉,有人凝視,但就在這時候,邊浪的歌聲再次傳來:“不要抬頭,四處張望,這裏沒有你要的,好風光……不要等待幻,想更不要奢望,這裏,沒人歌唱……”
這話就如一句事先準備的預言一般,直接刺向了在場這些人的內心。
在這早上陽光的光束中還有塵埃上升的畫麵下,邊浪那並不怎麽明媚的造型裏,卻多了一抹神性的光輝!
其他人可能不太知道,但一直沒離開搖滾圈的老譚,和喜歡看書知識儲備極其豐富的夏曉,卻對這歌詞中的意境,產生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沒有誰能,將你阻擋,豎起的拇指像山峰,莊嚴堅強……山裏藏著你的願望,像母親的召喚……那一碗,鷹嘴豆培根湯……”
當口琴的聲音如人聲一般拉開間奏的麵紗,老譚和夏曉同時醒悟過來。
老譚:“鷹嘴頭培根湯!這個東西我應該加在菜單上!”
夏曉:“《達摩流浪者,這個湯是賈菲教雷蒙做的……”
口琴的聲音仿佛把時間變成了一種很有質感,或者說是把時間的維度給無限拉長,在這個五月的早上,給在場的所有人開啟了一場與眾不同的心靈之旅。
攝像小哥看著台上那個閉著眼睛演奏的邊浪,迴想他從業到現在拍過的唱歌的,眼前台上的邊浪,真就是他記憶中看起來最有分裂的一個。
他在接到活之後,看了夏曉給的邊浪的資料,也去找了些邊浪的演出視頻看過,給他的直觀感覺這人的個性一定很張揚。
但這半早上的拍攝,卻又給人一種平和的感覺。開著十多萬的tank3000,帶著夏曉去吃自家30多塊一套的過橋米線,他自己吃的則是10塊一碗的小鍋卷粉。
然後走街串巷……怎麽想也和舞台上那個光芒閃耀的人結合不到一起!
而現在台上的他,又散發出一種詩人的氣質,還是特別憂鬱的那種!
間奏結束後,邊浪再次開口唱道:
“背著背包,不停跳躍,不去想下一步會在,哪裏落腳……眼前巍峨高山,腳下藍色湖泊,讓你安寧喜樂……燃起營火,溫暖田野,閉上雙眼為這世界,的友情禱告著……岩石般的沉默,孩子般的無邪,心裏懷著春天……”
聽到這,老譚已經停下來手中的活走出吧台,去往了牆邊的書架。
而邊浪的歌聲依舊在繼續:“平靜孤獨,快樂幸福,在這條沒有行人,的路上……那鑽石般的光芒,永遠年輕……永遠的熱淚盈眶……”
老譚在邊浪歌聲結束的時候,拿著那本已經被翻得封皮起卷的書來到了人群之中。
夏曉瞟了一封麵,默默的朝老譚點了點頭,接過書在邊浪口琴和吉他的尾奏中緩緩翻開書頁。
攝影師偏頭過去瞟了一眼,就見扉頁上的一行小字:“謹以此書獻給寒山子!”
(本章完)
一天後,夏曉的訪談節目正式開錄。
夏曉的意思想除了正兒八經的訪談,還想拍一拍邊浪的日常生活。
這個流程邊浪很清楚,原地球的許知遠、蔡康永都做過類似的這種節目,他們的節目中也有搖滾人的身影,邊浪還專門看過。
當時許知遠是采訪的張楚,蔡康永找的是皮褲,所以要拍些什麽邊浪門清。
蔡康永拍的皮褲是從演唱會前的一次排練開始,後來在一家私房菜館裏邊吃邊聊。
所以這天一大早,邊浪開車去酒店接上夏曉,在各種設備的全程捕捉下,邊浪先帶著她去了小吃街的南飛雁。
到地的時候也就是8點來鍾的樣子,看著一樓大廳那人流和煙火氣,夏曉的食欲和求知欲一下子就上來了。
邊浪也沒帶口罩,付錢的時候還和收銀的小姐姐聊了兩句,看樣子是經常來。碰上認出邊浪要合影的,邊浪也都不拒絕,一一滿足。
在露台上專門給他們留的一個桌上,兩人邊吃就邊聊了起來:“邊浪,所以你從小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麽?”
搜索著原主的記憶,吃著小鍋卷粉的他邊吃邊道:“我差不多五六歲的時候,我母親才開的南飛雁,那時候我印象裏就是一間門臉,用鋁合金和玻璃隔了三分之一的地方做廚房,剩下的就放了三張桌子……
那時候我就比那櫃麵高一點,放學了我姐就帶著我在店裏寫作業,沒客人的時候就在桌上,客人多了我們就搬著板凳去外麵街上的壇邊寫……然後我就開始走神,看那螞蟻打架什麽的……”
說著說著,邊浪把上輩子一些無關緊要的生活場景也給描述了出來。
什麽飛火柴燒了眉毛,抓菜蛇放女生鉛筆盒這類的醜事他也很坦然的說了出來。
然後羅大佑的聲音就開始在他的腦中徘徊:“福利社裏麵什麽都有,就是口袋裏沒有半毛錢……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隔壁班的那個女孩,怎麽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下了樓來,兩人就沿著滇大東門進入,穿過校園到了文化巷,再走文林街和洋芋巷,邊浪帶著夏曉算是走了春城人從幼兒園到一路到大學的最好學區路線。
然後到了已經改名滾石音樂基地的這棟樓前,邊浪指著滾石唱片的logo道:“一年前,這棟樓還亂七八糟的有各種商家……那時候的唱片店叫天堂唱片,當時老板是打算退租不幹了。後麵我在樓上幾百塊錢租了一個排練室,誰想到這一年後棟樓就全屬於滾石了。”
聽到這,夏曉開口問道:“《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就是在這寫的吧?”
“嗯,那天李一亮剛剛和魔碟簽約迴來,我和他在半山差點動起手來,後來我吹了一瓶伏特加,就醉倒在了桌上,醒過來就成了穿越者……”
“咳咳!邊老師,我們可以正經一點……”
這個點半山是還沒開門的,但是為了配合采訪需要,邊浪找老譚要來了鑰匙。
但誰知道老譚這家夥聽說能見上夏曉,昨晚愣是沒病都給自己吃了幾顆頭孢,威脅勸酒那些說:“今晚誰讓我喝酒,就等著送我去醫院順便收屍!”
然後邊浪就破天荒的在早上10點,看見老譚在下麵玻璃房的小通道裏喝著咖啡看雜誌。
那雜誌的封麵人物,赫然就是夏曉!
邊浪看見他的時候,整個人都有點無語,他是怎麽也沒想到老譚居然是夏曉的粉絲。
“老譚,你是夏曉的粉絲早和我說啊,吃飯什麽帶你一個多簡單!”心裏那麽想著,但邊浪嘴上卻沒有戳破。
夏曉可能也是頭迴遇見那麽悶騷的中年雅痞,直接貢獻出了不弱於影後級的演技:“欸,這本雜誌是五六年前的吧,邊浪你們這不是故意安排的吧?”
這下可把老譚這個閱人無數,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酒吧老板整不會了。
好在邊浪給他解了圍:“肯定是故意安排的,但不是我安排的。介紹一下,這是半山的的老板,也是未來滾b的主管,老譚!”
麵對邊浪這說了還不如不說的話,老譚好歹是找到了個插話的機會,他把雜誌合上插進書架道:“你好,夏老師,我帶你去參觀下邊浪當時寫歌的那張桌子……”
“謝謝,聽說”
轉了一圈,夏曉聽了老譚的講述,覺得邊浪那句玩笑話其實挺應景的,就想要讓邊浪重現一下當時的場景唱兩句,取點素材。
或許是因為快到穿越的一年之期,邊浪今天還挺感概的,興致也挺高,都沒讓老譚和工作人員們起哄,他點點頭就上了小舞台。
老譚覺得邊浪就是唱兩句,還原一下當時的氛圍,加上那麽多的設備跟著,他也就沒掏手機,而是進吧台給幾人弄喝的去了。
隻見邊浪走上小舞台,調整了一下無線麥的位置,抱起吉他就開始調音。
等準備結束,邊浪亦如那天的場景重現一般,解開了紮緊的丸子頭,向後抖了抖讓自己保持在一個更舒適的狀態。
那時候,他在這個陌生的舞台上,麵對全新的環境和兄弟背叛,家裏還不支持玩音樂,原主還是個圈裏的小透明,種種困境的圍追堵截讓他是備注一口氣在和自己,和這個嶄新的世界較勁。
如今一年過去,再迴到這個舞台上,那些困境都已經成為了點點的記憶,而新的挑戰正在等著他。
初具規模的滾石音樂,即將開業的音樂學校,國內國外的合作夥伴,等在他去挑戰獎項,還有更豐富炫彩的生活以及舞台……
此時再緬懷一個時代的寥落,已然有些不合時宜,但唱歌《追夢……又有點尬過頭了。
迴想這一年,不管發生了什麽事,他邊浪都不曾停下過腳步,就算是遭到鵝蛋封殺、被公知質疑、被人針對……他都一路堅持走了下來。
想到這,他覺得這首歌或許能對他這一年的經曆做個小小的總結。
放下吉他,邊浪在調音台下麵的台麵上找了找,摸出一個口琴架,正準備去找老譚要口琴,老譚一看這架勢,忽的想起一事,然後說了句:“等著。”就出了吧台,走向寄售各種音樂相關商品的那個小展示櫃,打開之後從最下麵的幾張老唱片下麵,把一個黑胡桃木的盒子拿了出來。
遞給邊浪後他才開口:“用這個吧,新的!”邊浪沒多想,打開一看是一支hohner的布魯斯口琴靜靜的躺在黑色的絨布內襯上,通過頂光的反射,邊浪都沒從上麵看到一個指紋。
“這東西哪來的,老譚?”倒不是說這東西有多珍貴,隻是這種不太起眼的樂器,在國內還是很少有人太講究。
“有個朋友放這寄售的,從來沒人問過,要不是今天看見你要用我都沒想起來……”
既然說有個朋友,邊浪也沒多想,要是自己認識的話老譚直接就說對方名字了,用不著這樣說。
“那行,迴頭你看看多少錢,我轉你!”
“別,你拿著用吧,就當我送你的……”
“行,那謝了!”
搞完這些,邊浪上台試口琴的時候,老譚心裏已經有譜,掏出手機找了個側邊給邊浪大特和的角度架起,然後點開錄製,就繼續做起了喝的。
這口琴之前有一次董佑邊拿過來的,說是讓老譚幫她先收著,等今年邊浪過生日的時候送給他。
老譚也搞不明白這是為什麽,董佑邊不至於會連邊浪哪天生日都忘記了吧。
還要借他這個外人的手,這事說什麽都透著一股古怪的氣息。
現在想想這事的時間點,好像就是有次董佑邊和陳淑婷在這喝了個大酒的第二天。
想到這老譚不由得搖了搖頭:“有些事情看來是早有征兆的,邊浪這小子,現在什麽都不缺了,可就是這感情啊,估計還有九九八十一難在等著他啊!”
至於這口琴的來曆,老譚是打定主意了,要是兩人以後不複合,他就把這事給爛在肚子裏。
夏曉全程看著兩人的舉動也沒看口問什麽,但也明白了邊浪這是準備唱新歌,就和身邊的攝影師說道:“注意哈,邊浪要唱新歌了,這種資料很珍貴!”
攝影師雖然不聽搖滾,但是在這圈裏打轉的,誰還不知道邊浪一首新歌的份量,當即鄭重的點頭道:“知道的!”
上台後的邊浪一切準備就緒,深吸一口,想想又把長發給重新紮起,起手c轉g7,四小節的前奏最後一控拍,開口一字一頓的唱道:“沿……著這條路,一直朝前走,在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路口……你可以向左轉,也可以朝前走,但是你不能停留……”
低沉嗓音是邊浪從聲帶底部摩擦而出,沒有刻意氣聲去修飾的情況下,這聲音中的顆粒感按照文藝一點的說法就是:“一聽這聲音就是個有故事的人!”
聽到是民謠,老譚伸手過去調音台那,稍稍把麥克風那一軌往上推了點。
還順手把之前沒開,對著半山那照片牆的射燈給打開了。
這一開不要緊,夏曉這邊幾個人立馬抬頭,有人皺眉,有人凝視,但就在這時候,邊浪的歌聲再次傳來:“不要抬頭,四處張望,這裏沒有你要的,好風光……不要等待幻,想更不要奢望,這裏,沒人歌唱……”
這話就如一句事先準備的預言一般,直接刺向了在場這些人的內心。
在這早上陽光的光束中還有塵埃上升的畫麵下,邊浪那並不怎麽明媚的造型裏,卻多了一抹神性的光輝!
其他人可能不太知道,但一直沒離開搖滾圈的老譚,和喜歡看書知識儲備極其豐富的夏曉,卻對這歌詞中的意境,產生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沒有誰能,將你阻擋,豎起的拇指像山峰,莊嚴堅強……山裏藏著你的願望,像母親的召喚……那一碗,鷹嘴豆培根湯……”
當口琴的聲音如人聲一般拉開間奏的麵紗,老譚和夏曉同時醒悟過來。
老譚:“鷹嘴頭培根湯!這個東西我應該加在菜單上!”
夏曉:“《達摩流浪者,這個湯是賈菲教雷蒙做的……”
口琴的聲音仿佛把時間變成了一種很有質感,或者說是把時間的維度給無限拉長,在這個五月的早上,給在場的所有人開啟了一場與眾不同的心靈之旅。
攝像小哥看著台上那個閉著眼睛演奏的邊浪,迴想他從業到現在拍過的唱歌的,眼前台上的邊浪,真就是他記憶中看起來最有分裂的一個。
他在接到活之後,看了夏曉給的邊浪的資料,也去找了些邊浪的演出視頻看過,給他的直觀感覺這人的個性一定很張揚。
但這半早上的拍攝,卻又給人一種平和的感覺。開著十多萬的tank3000,帶著夏曉去吃自家30多塊一套的過橋米線,他自己吃的則是10塊一碗的小鍋卷粉。
然後走街串巷……怎麽想也和舞台上那個光芒閃耀的人結合不到一起!
而現在台上的他,又散發出一種詩人的氣質,還是特別憂鬱的那種!
間奏結束後,邊浪再次開口唱道:
“背著背包,不停跳躍,不去想下一步會在,哪裏落腳……眼前巍峨高山,腳下藍色湖泊,讓你安寧喜樂……燃起營火,溫暖田野,閉上雙眼為這世界,的友情禱告著……岩石般的沉默,孩子般的無邪,心裏懷著春天……”
聽到這,老譚已經停下來手中的活走出吧台,去往了牆邊的書架。
而邊浪的歌聲依舊在繼續:“平靜孤獨,快樂幸福,在這條沒有行人,的路上……那鑽石般的光芒,永遠年輕……永遠的熱淚盈眶……”
老譚在邊浪歌聲結束的時候,拿著那本已經被翻得封皮起卷的書來到了人群之中。
夏曉瞟了一封麵,默默的朝老譚點了點頭,接過書在邊浪口琴和吉他的尾奏中緩緩翻開書頁。
攝影師偏頭過去瞟了一眼,就見扉頁上的一行小字:“謹以此書獻給寒山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