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裏,馮靜蘇發現短短幾天,皇帝仿佛一下子老了許多。連一直挺直的背都彎下去了。


    “父皇,請節哀。”馮靜蘇見禮之後,坐到一旁。


    皇帝擺手讓殿裏侍候的人都下去,隻有父女二人。


    “雲逸,殺害太子的兇手順恩郡主和這次前來的柔嘉公主都是你的同門,朕想聽聽你對這件事的看法。”皇帝的聲音裏滿是疲憊。


    馮靜蘇沉默了一會兒,“太子出事,父皇心中悲慟,兒臣亦然。隻是有些事兒臣心中不甚明白,又不敢和父皇言明,如今父皇問起來,兒臣自然要說的,若有惹怒父皇之處,還望父皇原諒。”


    皇帝點頭,“報仇之類的話朕聽得太多了,還有人讓朕對曆國宣戰,朕叫你來,就是要聽你說說和他們不同的話。”


    “父皇,易迦辰絮和景含幽都是掌院門下的弟子,尤其是易迦辰絮,無論是武功還是謀略都是書院弟子中頂尖的。易國雖亡,過不在她。如今她在曆國皇宮中生活,想必是因為景含幽的庇護,這種時候她貿然殺人,還是我國太子,實在不是常人該有的行為。”馮靜蘇之所以沒有一早來替辰絮說話,就是想讓皇帝的悲傷衝動情緒緩一緩,她在皇帝心裏一直是個冷靜聰明的人,所以她此時要說出一些中立的言論。


    “你的意思是這件事另有內情?”皇帝搖頭,“可是不管有什麽內情,她也不該殺了太子!”想到自己培養了這麽多年的接班人死了,皇帝還是難免激動。


    “父皇。”馮靜蘇急忙過來幫助皇帝順氣,“父皇息怒。”


    皇帝擺擺手,“朕沒事,你繼續說。”


    “父皇,易迦辰絮已經沒了武功,如何能殺掉太子?而且聽說事情出在姑母的宮裏。姑母自然是護著太子的,如此眾寡懸殊,易迦辰絮是怎麽得手的呢?”她低下頭,“父皇說得是,無論有什麽樣的內情,易迦辰絮殺了太子就是死罪。一個亡國之人在敵國皇宮內殺別國太子,其心可誅!”


    皇帝雖然仍在悲痛之中,卻也聽明白了馮靜蘇這番話的意思,這件事另有內情,曆國傳迴來的官方消息和馮貴妃傳迴來的私下消息都隻說了易迦辰絮殺了太子,都沒說易迦辰絮為什麽要殺太子。看來這件事的焦點在此。這件事要查也容易,隻是皇帝並沒有去查,等曆國柔嘉公主來了,他一問便知。


    因為太子被殺一事,薛相這段時間也很忙,國內的局勢變得複雜起來,再加上皇帝最近無心政事,他作為丞相,這個時候要穩住局麵。


    後院裏,薛艾還是不出平樂閣,這會兒她終於不用繡嫁妝了。太子被殺,她雖然未過門,卻也是有了婚約之人,京城裏已經有了傳聞,說薛艾命中帶煞,是為不祥。


    第76章 幫助景含幽


    潘氏一聽到京城中的傳聞,立刻就想起自己那個早夭的兒子,也堅信薛艾命中帶煞,否則怎麽會一出生就克死了親哥哥,還沒過門就克死了丈夫呢?


    “娘,您聽聽外麵傳得多難聽,說三妹是望門寡,把我們家的名聲都帶壞了。我出去別人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氣死人了!”薛瑩拉著潘氏的胳膊不滿地說。


    “那有什麽辦法?事情已經出了,咱們能改變什麽?如今我已經讓艾兒待在院子裏不許出來,你沒事也少去平樂閣,沒聽外麵說嗎,艾兒命硬,克死了你弟弟,如今又克死了太子,將來說不準還要克父克母呢,我這是造了什麽孽啊!怎麽生出來這麽一個不祥的孩子?”潘氏想起兒子,忍不住又哭起來。


    聽潘氏這麽一說,薛瑩更受不了了。“娘啊,那您還讓三妹住在家裏?難道真要帶壞咱們家的名聲嗎?”


    “不然怎麽辦?難道把她趕出去?”潘氏還真動過這樣的心思。


    薛瑩坐過來,“娘,要不,您跟爹商量商量,送三妹出家算了。這樣咱們相府的名聲保住了,您也不用整天擔心三妹克死家人了。”


    潘氏一聽,確實是個好主意。她原本就不喜歡薛艾,如今篤信薛艾命不好,更加不想看到她。隻要想到這麽個不祥的人住在家裏,潘氏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薛艾被潘氏禁足在院子裏,不許出平樂閣。夢安一肚子怨氣,“夫人也真是的,外麵人胡說也就罷了,夫人竟然這麽對您,如今府裏人也開始胡說八道起來了。”


    薛艾倒是鎮定,這種時候,她不出門是最好的。至於名聲,她還不是從小被嘲笑到大的?這個她真不在乎。


    薛芷之前因為換藥的事被薛相禁足了很久,如今看到薛艾被禁足,她覺得終於報仇了。而且原本她羨慕的親事變成這樣,她簡直做夢都要笑醒。藏不住話的她去夕海居和汪氏說薛艾的事,卻被汪氏說了,害得她現在隻能和同樣幸災樂禍的薛若一起看薛艾的笑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相兩傾國+番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斂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斂舟並收藏帝相兩傾國+番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