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萱草堂,江海中還在等著,江河中也耷拉著臉。
“怎麽了?”苗氏問。
“兒子沒有照顧好大姐,請母親責罰”江河中躬身道。
苗氏歎口氣道:“事發突然,如何能怪到你的頭上,隻是不知什麽人擾亂了燈市,也不是你的過錯,不必自責。”
江河中臉色好看了很多,但是仍很自責。
苗氏轉移話題道:“知道那些人是什麽來曆麽?”
江海中道:“兒子迴來的時候托人打聽了一下,好像是清河府的官差,十分匆忙的去了府衙,具體什麽事情還沒有傳出來,不過像是十分緊急的樣子。”
苗氏聽了,沉吟一番道:“左不過是官老爺們的事情,與我們家應該沒有相幹。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江家這次賑災太出風頭了,保不齊有什麽隱患,你要盯緊點。”
江海中急忙應了。
苗氏又道:“雖說財不露白,可是咱們江家在清河府是數一數二的富戶,遇到這樣的災情哪裏能夠袖手旁觀,就看天家怎麽看待我們江家吧,但願能夠從正麵去想。這件事情過後,朝廷必有賑災銀兩下來,到時候你們兄弟叫上你們二叔,把一些大的花銷列出單子,去府衙找府台大人訴苦,能要迴多少銀子就要多少。”
江海中道:“兒子會照做,可是母親這是為何?我們江家因為先前的善舉已經得了清河府首善的名頭,此時去要迴賑災銀兩……縱然隻是一部分,也會墮了首善的名頭。”
苗氏搖頭道:“我們江家已經做了多年的首富,如今要這首善有什麽用?我們是商人,商人不重利反而和朝廷爭什麽賑災的差事!要知道,賑災是朝廷的事情,安撫災民是衙門的事情。我們商人,就是為了掙錢。先前出銀子出人,那是我們江家對朝廷的忠誠,可是之後卻不要貼出去的銀子,朝廷會怎麽看,我們一個商戶,要那個首善的名頭幹什麽?”
江海中恍然大悟,頓時冷汗淋淋。
江河中一番思索後,也是明白過來,兄弟倆心中都是一陣後怕,也更加欽佩苗氏的智慧,自己一介男兒還不如足不出戶的母親看得長遠看得透徹。
當下兩兄弟對苗氏說:“今後還望母親多多提點。”
苗氏自然笑著應了,也安撫他們道:“你們畢竟年輕沒有經曆過許多事情,有個想不到的也是正常的,今後多多注意觀察,勤思考,切莫因為一時的名譽和利益蒙蔽了神智就好了。”
兩兄弟受教。
苗氏又問起了那個曹公子的事情。
江海中道:“是個君子,性格耿直,兒子覺得值得深交。”
苗氏笑道:“你大姐特意囑咐了,曹公子的衣服破損了,要你去探望的時候備上新衣服。”
江海中也笑了,道:“還是大姐細心,兒子知道了,明日便去。”
苗氏便對江河中說:“聽說你媳婦今天讓俞姨娘迴去看大伯母了,你還給了一百兩銀子。這事情你媳婦做的好,你也能聽得
進去,很好。”
江河中沒想到剛剛發生的事情母親都已經知道了這麽詳細,不過母親誇讚自己的媳婦他也高興,就迴道:“還是母親眼光好,給兒子選了姚氏。”
苗氏迴想了下,這兩個庶出兒子的親事還真是自己給選的,不過是托了先前的哥哥嫂子,讓她們選好了幾個人,自己隨便挑了一個罷了。於是有點臉紅,尷尬的咳了一聲,道:“我看那俞姨娘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也很守本分,聽說等存哥兒十歲的時候姚氏要把他認到自己名下做嫡子,是個好心的,可是當問問俞姨娘是不是真的願意自己的兒子做嫡子,別好心辦了壞事。”
江河中莫名其妙,還有姨娘不願意自己的孩子當嫡子嗎?
苗氏提點道:“要知道你已經有了嫡子女,存哥兒若再記到姚氏名下怕他將來會尷尬。況且我們家裏對庶出的孩子並沒有什麽不同,何必呢。俞姨娘畢竟也是秀才之女,我看存哥兒就教導的不錯。”
江河中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當下道:“兒子會慎重考慮。”
苗氏點點頭,看向江海中道:“海中留下,河中先迴去吧,春熙,把我那串珊瑚手串取出來給二爺。”
等春熙取出了一個盒子遞給了江河中,苗氏道:“姚氏是個好的,這是我送給她的,你幫她收著。”
江河中道:“是,那兒子告退了。”
當下迴院子去了。
江海中知道這是有事情要吩咐自己,便問:“母親還有何吩咐?”
苗氏歎了口氣,道:“今日是我疏忽了,忘記讓你們去跟二姨娘打個招唿了,她好似已經備了酒菜等你們過去,怕是如今還沒有休息,聽她院裏的丫環說好像有些著涼了,你迴去之前先去看看吧。”
江海中一聽有些著急,又感動嫡母如此關注二姨娘,當下道:“是,母親,兒子這就去看看。母親還有別的吩咐嗎?”
苗氏擺擺手,江海中便告退了。
出了萱草堂,他便直接往二姨娘的院子去了,走到半道吩咐一個路過的丫環讓她去給大奶奶傳話,要是還沒有歇下就過來看看二姨娘。
十六這天,苗氏臨近中午的時候出了門,比較低調,隻叫了江海中和王媽媽、雙福跟著,一行人坐馬車來到了與江峰中約好的廣宣樓酒樓,這是苗氏的產業,她自然去了留好的包間隔壁。這是苗氏特意選的地方,這兩個包間本是一個大間,中間是折疊門,折疊門上的窗戶也可以微微轉動,給江峰中留下的那一半房間是兩麵開窗,而這半間卻隻有一個小窗。關上窗戶就算是個暗室,透過小窗觀察那個房間的人很是方便。
江峰中已經來了,跟苗氏見禮之後,道:“稍後侄兒會背對著您,那幾個人兒子會喊出名字挨個敬酒,大伯母可仔細相看,若有問題讓小二給侄兒個提示,侄兒自會找借口出來。”
苗氏道:“如此甚好。”
掌櫃的過來請安,苗氏便讓他上一些清淡可口的小菜和一壺果酒。
掌櫃的趕忙下去安排,此
時樓下傳來了幾個士子的聲音,江峰中對苗氏行了禮便去了隔壁,正好在門口迎上了幾人,苗氏選出來的四人中,隻有馮亭至一個還沒到。
幾人坐在一處,便念叨起來沒趕來赴約的馮亭至,被江峰中稱作鍾兄的,是苗氏看中的鍾賀年,他說:“我與亭至兄相隔不遠,前日看他行色匆匆的便問了一句,原來是家中老娘病了,他急著去請大夫,正好我認識了一個老大夫醫術高明,便隨他去一道請了。老大夫診過脈之後說並無大礙,隻是鬱結於心,開幾服藥便會好的。如今已經三日了應當無礙了吧,卻不知馮兄緣何沒到,莫不是伯母病情加重了?”
另一個青衣士子則道:“若真是如此,也該派人來說一聲的好,枉費了江兄一片心意了。”
苗氏皺眉,記得江峰中喊他張兄,應該是張毅。看介紹中是個守規矩的人,如今看來倒是守了規矩的,卻不怎麽近人情。
江峰中有意讓苗氏多觀察,便迴頭問另一個人:“徐兄可曾有馮兄的消息?”
徐岩道:“前些日子我與馮兄一道去考了驪山書院,當時馮兄並無異狀,我們也隻是說待書院開學了一道去,最近並沒有相見,的確不知其母生病之事。若真如此,怕是家中的確有事,馮兄一貫是個重諾的人,若不是事發突然定會托人通知一聲的。”
江峰中道:“如此,我們且等等,若散場的時候還沒有消息,我便前去探望一二。”
鍾賀年道:“那我便一道去。”
徐岩則道:“我還有約在身,晚些自己過去。”
張毅也道:“我也不去了,有事。”
鍾賀年臉上就有些不好看,不過江峰中連連打圓場,很快將此事揭過。
幾人推杯換盞,張毅很快就來了興致,吟詩對句很是活潑,鍾賀年則沉穩許多。
喝了近一個時辰才離開酒樓,江峰中借口內急出來跟苗氏交代一聲便和鍾賀年去了馮亭至家裏。
苗氏隨便吃了些東西,想著好不容易出來一趟,不想那麽早迴去,便戴了帷帽開始在街上閑逛。
上一次出來還是初二的時候去五哥家裏,那個時候全程都在馬車上,什麽都沒看到,如今既然出來了,也想四處逛逛有沒有什麽新鮮玩意兒。
說不得還是衣裳首飾和脂粉鋪子,發現了一家衣裳做的比較好,款式新穎的成衣鋪子,便對王媽媽說道:“我們倒是無所謂,可是家裏女孩子多,還是要找些新鮮樣子穿穿的,去問問掌櫃的。”
王媽媽是做慣了這些事情的,當下找了夥計遞了話,很快就有掌櫃過來請,說東家有請。
苗氏遲疑了一下,掌櫃的連忙道:“夫人放心,我們東家也是位夫人,隻是不好拋頭露麵才雇了我這個掌櫃的,如今東家聽說夫人來訪,便想親自見見。”
苗氏這才釋懷,便跟著掌櫃上了樓。掌櫃的在樓梯口便把苗氏等人交給了一個梳著雙丫頭的小丫頭,小丫頭領著苗氏推開廂房的門請她們進去了。
</p></p>
“怎麽了?”苗氏問。
“兒子沒有照顧好大姐,請母親責罰”江河中躬身道。
苗氏歎口氣道:“事發突然,如何能怪到你的頭上,隻是不知什麽人擾亂了燈市,也不是你的過錯,不必自責。”
江河中臉色好看了很多,但是仍很自責。
苗氏轉移話題道:“知道那些人是什麽來曆麽?”
江海中道:“兒子迴來的時候托人打聽了一下,好像是清河府的官差,十分匆忙的去了府衙,具體什麽事情還沒有傳出來,不過像是十分緊急的樣子。”
苗氏聽了,沉吟一番道:“左不過是官老爺們的事情,與我們家應該沒有相幹。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江家這次賑災太出風頭了,保不齊有什麽隱患,你要盯緊點。”
江海中急忙應了。
苗氏又道:“雖說財不露白,可是咱們江家在清河府是數一數二的富戶,遇到這樣的災情哪裏能夠袖手旁觀,就看天家怎麽看待我們江家吧,但願能夠從正麵去想。這件事情過後,朝廷必有賑災銀兩下來,到時候你們兄弟叫上你們二叔,把一些大的花銷列出單子,去府衙找府台大人訴苦,能要迴多少銀子就要多少。”
江海中道:“兒子會照做,可是母親這是為何?我們江家因為先前的善舉已經得了清河府首善的名頭,此時去要迴賑災銀兩……縱然隻是一部分,也會墮了首善的名頭。”
苗氏搖頭道:“我們江家已經做了多年的首富,如今要這首善有什麽用?我們是商人,商人不重利反而和朝廷爭什麽賑災的差事!要知道,賑災是朝廷的事情,安撫災民是衙門的事情。我們商人,就是為了掙錢。先前出銀子出人,那是我們江家對朝廷的忠誠,可是之後卻不要貼出去的銀子,朝廷會怎麽看,我們一個商戶,要那個首善的名頭幹什麽?”
江海中恍然大悟,頓時冷汗淋淋。
江河中一番思索後,也是明白過來,兄弟倆心中都是一陣後怕,也更加欽佩苗氏的智慧,自己一介男兒還不如足不出戶的母親看得長遠看得透徹。
當下兩兄弟對苗氏說:“今後還望母親多多提點。”
苗氏自然笑著應了,也安撫他們道:“你們畢竟年輕沒有經曆過許多事情,有個想不到的也是正常的,今後多多注意觀察,勤思考,切莫因為一時的名譽和利益蒙蔽了神智就好了。”
兩兄弟受教。
苗氏又問起了那個曹公子的事情。
江海中道:“是個君子,性格耿直,兒子覺得值得深交。”
苗氏笑道:“你大姐特意囑咐了,曹公子的衣服破損了,要你去探望的時候備上新衣服。”
江海中也笑了,道:“還是大姐細心,兒子知道了,明日便去。”
苗氏便對江河中說:“聽說你媳婦今天讓俞姨娘迴去看大伯母了,你還給了一百兩銀子。這事情你媳婦做的好,你也能聽得
進去,很好。”
江河中沒想到剛剛發生的事情母親都已經知道了這麽詳細,不過母親誇讚自己的媳婦他也高興,就迴道:“還是母親眼光好,給兒子選了姚氏。”
苗氏迴想了下,這兩個庶出兒子的親事還真是自己給選的,不過是托了先前的哥哥嫂子,讓她們選好了幾個人,自己隨便挑了一個罷了。於是有點臉紅,尷尬的咳了一聲,道:“我看那俞姨娘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也很守本分,聽說等存哥兒十歲的時候姚氏要把他認到自己名下做嫡子,是個好心的,可是當問問俞姨娘是不是真的願意自己的兒子做嫡子,別好心辦了壞事。”
江河中莫名其妙,還有姨娘不願意自己的孩子當嫡子嗎?
苗氏提點道:“要知道你已經有了嫡子女,存哥兒若再記到姚氏名下怕他將來會尷尬。況且我們家裏對庶出的孩子並沒有什麽不同,何必呢。俞姨娘畢竟也是秀才之女,我看存哥兒就教導的不錯。”
江河中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當下道:“兒子會慎重考慮。”
苗氏點點頭,看向江海中道:“海中留下,河中先迴去吧,春熙,把我那串珊瑚手串取出來給二爺。”
等春熙取出了一個盒子遞給了江河中,苗氏道:“姚氏是個好的,這是我送給她的,你幫她收著。”
江河中道:“是,那兒子告退了。”
當下迴院子去了。
江海中知道這是有事情要吩咐自己,便問:“母親還有何吩咐?”
苗氏歎了口氣,道:“今日是我疏忽了,忘記讓你們去跟二姨娘打個招唿了,她好似已經備了酒菜等你們過去,怕是如今還沒有休息,聽她院裏的丫環說好像有些著涼了,你迴去之前先去看看吧。”
江海中一聽有些著急,又感動嫡母如此關注二姨娘,當下道:“是,母親,兒子這就去看看。母親還有別的吩咐嗎?”
苗氏擺擺手,江海中便告退了。
出了萱草堂,他便直接往二姨娘的院子去了,走到半道吩咐一個路過的丫環讓她去給大奶奶傳話,要是還沒有歇下就過來看看二姨娘。
十六這天,苗氏臨近中午的時候出了門,比較低調,隻叫了江海中和王媽媽、雙福跟著,一行人坐馬車來到了與江峰中約好的廣宣樓酒樓,這是苗氏的產業,她自然去了留好的包間隔壁。這是苗氏特意選的地方,這兩個包間本是一個大間,中間是折疊門,折疊門上的窗戶也可以微微轉動,給江峰中留下的那一半房間是兩麵開窗,而這半間卻隻有一個小窗。關上窗戶就算是個暗室,透過小窗觀察那個房間的人很是方便。
江峰中已經來了,跟苗氏見禮之後,道:“稍後侄兒會背對著您,那幾個人兒子會喊出名字挨個敬酒,大伯母可仔細相看,若有問題讓小二給侄兒個提示,侄兒自會找借口出來。”
苗氏道:“如此甚好。”
掌櫃的過來請安,苗氏便讓他上一些清淡可口的小菜和一壺果酒。
掌櫃的趕忙下去安排,此
時樓下傳來了幾個士子的聲音,江峰中對苗氏行了禮便去了隔壁,正好在門口迎上了幾人,苗氏選出來的四人中,隻有馮亭至一個還沒到。
幾人坐在一處,便念叨起來沒趕來赴約的馮亭至,被江峰中稱作鍾兄的,是苗氏看中的鍾賀年,他說:“我與亭至兄相隔不遠,前日看他行色匆匆的便問了一句,原來是家中老娘病了,他急著去請大夫,正好我認識了一個老大夫醫術高明,便隨他去一道請了。老大夫診過脈之後說並無大礙,隻是鬱結於心,開幾服藥便會好的。如今已經三日了應當無礙了吧,卻不知馮兄緣何沒到,莫不是伯母病情加重了?”
另一個青衣士子則道:“若真是如此,也該派人來說一聲的好,枉費了江兄一片心意了。”
苗氏皺眉,記得江峰中喊他張兄,應該是張毅。看介紹中是個守規矩的人,如今看來倒是守了規矩的,卻不怎麽近人情。
江峰中有意讓苗氏多觀察,便迴頭問另一個人:“徐兄可曾有馮兄的消息?”
徐岩道:“前些日子我與馮兄一道去考了驪山書院,當時馮兄並無異狀,我們也隻是說待書院開學了一道去,最近並沒有相見,的確不知其母生病之事。若真如此,怕是家中的確有事,馮兄一貫是個重諾的人,若不是事發突然定會托人通知一聲的。”
江峰中道:“如此,我們且等等,若散場的時候還沒有消息,我便前去探望一二。”
鍾賀年道:“那我便一道去。”
徐岩則道:“我還有約在身,晚些自己過去。”
張毅也道:“我也不去了,有事。”
鍾賀年臉上就有些不好看,不過江峰中連連打圓場,很快將此事揭過。
幾人推杯換盞,張毅很快就來了興致,吟詩對句很是活潑,鍾賀年則沉穩許多。
喝了近一個時辰才離開酒樓,江峰中借口內急出來跟苗氏交代一聲便和鍾賀年去了馮亭至家裏。
苗氏隨便吃了些東西,想著好不容易出來一趟,不想那麽早迴去,便戴了帷帽開始在街上閑逛。
上一次出來還是初二的時候去五哥家裏,那個時候全程都在馬車上,什麽都沒看到,如今既然出來了,也想四處逛逛有沒有什麽新鮮玩意兒。
說不得還是衣裳首飾和脂粉鋪子,發現了一家衣裳做的比較好,款式新穎的成衣鋪子,便對王媽媽說道:“我們倒是無所謂,可是家裏女孩子多,還是要找些新鮮樣子穿穿的,去問問掌櫃的。”
王媽媽是做慣了這些事情的,當下找了夥計遞了話,很快就有掌櫃過來請,說東家有請。
苗氏遲疑了一下,掌櫃的連忙道:“夫人放心,我們東家也是位夫人,隻是不好拋頭露麵才雇了我這個掌櫃的,如今東家聽說夫人來訪,便想親自見見。”
苗氏這才釋懷,便跟著掌櫃上了樓。掌櫃的在樓梯口便把苗氏等人交給了一個梳著雙丫頭的小丫頭,小丫頭領著苗氏推開廂房的門請她們進去了。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