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宮太後得知了麗妃早產誕下公主的消息,紅英稟報了打聽到的細節,又詢問著太後緊接著又該如何。
“皇上已經下旨,讓良王同哲王兩位即刻徹查,那些害了麗妃早產的毛蟲由來。”
“哦,如此便也是該費些功夫去查一查。”太後說道:“不過把這老四與老六組合起來查案,皇帝還真是別出心裁。”
“太後娘娘聖意,奴婢愚鈍,還請太後娘娘明白示下。”紅英尷尬笑道。
“老六是皇後的嫡子。”太後提示道。
“哲王殿下?依奴婢看,哲王與太子的行事風格大不相同。”紅英有些故意揣測著太後的心意。
“行事的風格確實是不同,但本性恐怕是一樣的。”太後意味深長。“不過是老六向來是不及太子得天獨厚,磨練得更加深沉些罷了。”
紅英自是明了太後的意思,補充了一句:“一母同胞,性情自然是相似的了。”
“紅英啊,麗妃現下如何了?”太後問道。
“麗妃娘娘受苦不小,現下應該要好生地修養一段時日。”紅英迴話道。
“來,同哀家走一趟華闌宮罷。”太後示意紅英。
紅英甚是詫異,“太後娘娘要親自去探麗妃?”紅英跟了太後這麽多年,除了皇長子琅元出生時,太後親自去過青雀宮探望一迴,往後的後妃再有生育,太後也不曾再駕臨過。何況此番,麗妃僅僅是誕下了一位公主。
隻見太後此行,去意已決。紅英便慌忙去著人準備好軟轎。陪著太後鳳駕往華闌宮去了。
皇帝一直也在華闌宮陪著麗妃,皇後亦伴駕在旁。皇後親自為九公主選得兩位乳母,此時皇後正抱著小公主,詢問乳母們公主的昨日寢食的情況。
“九公主是早產的,帶著定要比尋常嬰孩兒更加小心細致才是,你們可要牢牢記住,每日都要讓太醫請三次平安脈。”
忽然聽見太監通報,太後娘娘駕到華闌宮,皇後頓時一驚,又是詫異又是不悅。沒有想到,太後竟然會如此給麗妃臉麵,親自駕臨探望!
皇後趕忙迎了出去,接了太後鳳駕一同入了寢殿。皇帝亦起身相迎,麗妃體質尚虛,不能起身接駕。吩咐了慧兒快搬來椅子請太後娘娘坐下。
“臣妾身子不便,不能給太後娘娘行禮,請太後贖罪。”
麗妃費力想支撐起身子,太後見了,馬上出聲攔阻道:“麗妃快快躺好,不必多禮!”
皇帝扶了太後坐下,太後又與麗妃“噓寒問暖”了幾句,便急著想要看看小公主。皇後應聲便將小公主小心翼翼交到太後的手裏。
太後接過手來,掀開繈褓,隻見一個粉雕玉砌的小娃娃正沉沉的睡在懷中。連連讚道:“這孩子真是太可人疼了。瞧瞧這小臉。”
太後對小公主是讚不絕口,愛不釋手。皇帝也是歡喜不已,若說是年輕時候皇帝最想要的應是皇子,越多越好。如今年歲漸長,得了一個女兒卻是歡喜得過當初得皇子的喜悅,皇後生六皇子琅默時,也不見皇帝這般喜悅。
皇後心下自然是極度的不痛快。
“皇帝給九公主起名字了嗎?”太後抱著小公主不舍放手,問皇帝道。
皇帝有些為難答道:“來來迴迴的挑選了幾個字,總是覺得不太如意。”
太後看了皇帝和麗妃一眼,說道:“若是皇帝和麗妃不嫌棄哀家這個老太婆,便讓哀家取個字來,你們參考參考可好?”
“太後言重了,臣妾與九公主愧不敢當!”麗妃惶恐地稟道。
太後一笑,思索了片刻,提議道:“'歆'字可好?'以言德於民,民歆而德之'。”
“歆,琅歆。臣妾覺得甚好。”皇後首先應了太後所言。皇帝亦喜歡“以言德於民,民歆而德之“之言。皇帝崇尚德政,老來得女,先應感念天下惠民德政。“朕亦覺得'歆'字甚佳。不失女兒柔情,也不拘於小女子情腸。”
麗妃最先說道:“臣妾謝太後賜名!”
“麗妃此番為皇家誕育小公主,著實是受苦了,皇帝可是要好生安撫才是。”
“這是自然,朕已經想好了,麗妃晉封貴妃。”皇帝此言一出,麗妃與皇後都愣了,皇帝先前從為提過要晉封麗妃之事,現下卻當著太後的麵突然提起。
皇後心下掠過一絲疑影,莫不是皇帝擔心自己反對晉封麗妃之事,特意當著太後的麵,讓自己沒有機會反駁,即便是反對,太後定是會幫腔麗妃的。
幸而皇後在宮中浸淫多年,也並非胸無城府之人,當下心頭再是不痛快,都不會表露在臉上。
“皇帝這樣安排是應該的。”太後果然點頭讚同。又道:“哀家聽聞此次貴妃早產,事出有因。皇帝可要好好查查,若是人為之禍,哀家和皇帝定不能輕饒!”
太後這話,令皇後背心一震打了個寒戰。幸好皇帝接話,引了太後注意:“朕已經下旨讓良王與哲王二人去查辦此事,不日便會查出結果來。”
太後點點頭,“皇帝賞罰分明,那些有功之人,必是要賞的。”
“啟稟太後,”皇後插嘴道:“華闌宮侍衛首領趙湛,已經在宮外磚地上跪了一宿了。”
“趙湛?侍衛首領?”皇帝忽然想起那日差點在階梯上踩空,被一位青年侍衛護住,原來那人便是侍衛首領趙湛。
“臣妾以為,麗妃意外,侍衛失職,不可姑息。”皇後向皇帝進言要嚴懲侍衛,特別是身為首領的趙湛。
皇帝尚未作任何決定,貴妃便先說道:“太後、皇上、皇後娘娘,可否聽臣妾一言?”
“貴妃,但說無妨。”皇帝允道。
“臣妾此番是意外還是人為都尚在徹查,隻是,那趙侍衛自從調入臣妾宮中護衛,臣妾覺得其盡忠職守,聽說他每日不過隻休息兩三個時辰。昨日臣妾遇難,幸虧有趙侍衛在場,鎮定調度,及時為臣妾解困,叫來太醫。否則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真有此事?”太後聽了反問道。眼角又瞥見皇後神色稍稍有些變化,雖強裝鎮定,卻逃不過太後法眼。
“太後有所不知,這位趙侍衛,還曾經保護過朕。”皇帝說道,貴妃聽了亦點頭稱是。
“那麽,皇帝怎得讓有功之臣跪於殿外,風餐露宿一整夜?”太後責備道。
“許是趙侍衛自責未能護衛臣妾周全,才會如此吧!”貴妃猜測道。
“可是哀家覺得,這才是一個忠臣該有的樣子。皇帝,你看著安排罷,總是別白白失了忠良臣子便是!”
(《明鏡珠弦》葭易於起點女生網首發,請大家支持正版,登陸起點女生網或下載起點讀書app閱讀與作者交流。謝謝!)
次日,皇帝下旨,麗妃晉封貴妃。九公主賜名琅歆。趙湛護主有功,封為從四品城門領,另賞白銀百兩,以示嘉獎。
“皇上已經下旨,讓良王同哲王兩位即刻徹查,那些害了麗妃早產的毛蟲由來。”
“哦,如此便也是該費些功夫去查一查。”太後說道:“不過把這老四與老六組合起來查案,皇帝還真是別出心裁。”
“太後娘娘聖意,奴婢愚鈍,還請太後娘娘明白示下。”紅英尷尬笑道。
“老六是皇後的嫡子。”太後提示道。
“哲王殿下?依奴婢看,哲王與太子的行事風格大不相同。”紅英有些故意揣測著太後的心意。
“行事的風格確實是不同,但本性恐怕是一樣的。”太後意味深長。“不過是老六向來是不及太子得天獨厚,磨練得更加深沉些罷了。”
紅英自是明了太後的意思,補充了一句:“一母同胞,性情自然是相似的了。”
“紅英啊,麗妃現下如何了?”太後問道。
“麗妃娘娘受苦不小,現下應該要好生地修養一段時日。”紅英迴話道。
“來,同哀家走一趟華闌宮罷。”太後示意紅英。
紅英甚是詫異,“太後娘娘要親自去探麗妃?”紅英跟了太後這麽多年,除了皇長子琅元出生時,太後親自去過青雀宮探望一迴,往後的後妃再有生育,太後也不曾再駕臨過。何況此番,麗妃僅僅是誕下了一位公主。
隻見太後此行,去意已決。紅英便慌忙去著人準備好軟轎。陪著太後鳳駕往華闌宮去了。
皇帝一直也在華闌宮陪著麗妃,皇後亦伴駕在旁。皇後親自為九公主選得兩位乳母,此時皇後正抱著小公主,詢問乳母們公主的昨日寢食的情況。
“九公主是早產的,帶著定要比尋常嬰孩兒更加小心細致才是,你們可要牢牢記住,每日都要讓太醫請三次平安脈。”
忽然聽見太監通報,太後娘娘駕到華闌宮,皇後頓時一驚,又是詫異又是不悅。沒有想到,太後竟然會如此給麗妃臉麵,親自駕臨探望!
皇後趕忙迎了出去,接了太後鳳駕一同入了寢殿。皇帝亦起身相迎,麗妃體質尚虛,不能起身接駕。吩咐了慧兒快搬來椅子請太後娘娘坐下。
“臣妾身子不便,不能給太後娘娘行禮,請太後贖罪。”
麗妃費力想支撐起身子,太後見了,馬上出聲攔阻道:“麗妃快快躺好,不必多禮!”
皇帝扶了太後坐下,太後又與麗妃“噓寒問暖”了幾句,便急著想要看看小公主。皇後應聲便將小公主小心翼翼交到太後的手裏。
太後接過手來,掀開繈褓,隻見一個粉雕玉砌的小娃娃正沉沉的睡在懷中。連連讚道:“這孩子真是太可人疼了。瞧瞧這小臉。”
太後對小公主是讚不絕口,愛不釋手。皇帝也是歡喜不已,若說是年輕時候皇帝最想要的應是皇子,越多越好。如今年歲漸長,得了一個女兒卻是歡喜得過當初得皇子的喜悅,皇後生六皇子琅默時,也不見皇帝這般喜悅。
皇後心下自然是極度的不痛快。
“皇帝給九公主起名字了嗎?”太後抱著小公主不舍放手,問皇帝道。
皇帝有些為難答道:“來來迴迴的挑選了幾個字,總是覺得不太如意。”
太後看了皇帝和麗妃一眼,說道:“若是皇帝和麗妃不嫌棄哀家這個老太婆,便讓哀家取個字來,你們參考參考可好?”
“太後言重了,臣妾與九公主愧不敢當!”麗妃惶恐地稟道。
太後一笑,思索了片刻,提議道:“'歆'字可好?'以言德於民,民歆而德之'。”
“歆,琅歆。臣妾覺得甚好。”皇後首先應了太後所言。皇帝亦喜歡“以言德於民,民歆而德之“之言。皇帝崇尚德政,老來得女,先應感念天下惠民德政。“朕亦覺得'歆'字甚佳。不失女兒柔情,也不拘於小女子情腸。”
麗妃最先說道:“臣妾謝太後賜名!”
“麗妃此番為皇家誕育小公主,著實是受苦了,皇帝可是要好生安撫才是。”
“這是自然,朕已經想好了,麗妃晉封貴妃。”皇帝此言一出,麗妃與皇後都愣了,皇帝先前從為提過要晉封麗妃之事,現下卻當著太後的麵突然提起。
皇後心下掠過一絲疑影,莫不是皇帝擔心自己反對晉封麗妃之事,特意當著太後的麵,讓自己沒有機會反駁,即便是反對,太後定是會幫腔麗妃的。
幸而皇後在宮中浸淫多年,也並非胸無城府之人,當下心頭再是不痛快,都不會表露在臉上。
“皇帝這樣安排是應該的。”太後果然點頭讚同。又道:“哀家聽聞此次貴妃早產,事出有因。皇帝可要好好查查,若是人為之禍,哀家和皇帝定不能輕饒!”
太後這話,令皇後背心一震打了個寒戰。幸好皇帝接話,引了太後注意:“朕已經下旨讓良王與哲王二人去查辦此事,不日便會查出結果來。”
太後點點頭,“皇帝賞罰分明,那些有功之人,必是要賞的。”
“啟稟太後,”皇後插嘴道:“華闌宮侍衛首領趙湛,已經在宮外磚地上跪了一宿了。”
“趙湛?侍衛首領?”皇帝忽然想起那日差點在階梯上踩空,被一位青年侍衛護住,原來那人便是侍衛首領趙湛。
“臣妾以為,麗妃意外,侍衛失職,不可姑息。”皇後向皇帝進言要嚴懲侍衛,特別是身為首領的趙湛。
皇帝尚未作任何決定,貴妃便先說道:“太後、皇上、皇後娘娘,可否聽臣妾一言?”
“貴妃,但說無妨。”皇帝允道。
“臣妾此番是意外還是人為都尚在徹查,隻是,那趙侍衛自從調入臣妾宮中護衛,臣妾覺得其盡忠職守,聽說他每日不過隻休息兩三個時辰。昨日臣妾遇難,幸虧有趙侍衛在場,鎮定調度,及時為臣妾解困,叫來太醫。否則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真有此事?”太後聽了反問道。眼角又瞥見皇後神色稍稍有些變化,雖強裝鎮定,卻逃不過太後法眼。
“太後有所不知,這位趙侍衛,還曾經保護過朕。”皇帝說道,貴妃聽了亦點頭稱是。
“那麽,皇帝怎得讓有功之臣跪於殿外,風餐露宿一整夜?”太後責備道。
“許是趙侍衛自責未能護衛臣妾周全,才會如此吧!”貴妃猜測道。
“可是哀家覺得,這才是一個忠臣該有的樣子。皇帝,你看著安排罷,總是別白白失了忠良臣子便是!”
(《明鏡珠弦》葭易於起點女生網首發,請大家支持正版,登陸起點女生網或下載起點讀書app閱讀與作者交流。謝謝!)
次日,皇帝下旨,麗妃晉封貴妃。九公主賜名琅歆。趙湛護主有功,封為從四品城門領,另賞白銀百兩,以示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