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indos1.0係統,是第一次對個人電腦操作平台進行用戶圖形界麵的嚐試。
indos1.0基於ms-dos操作係統。
microsoftindos1.0是indos係列的第一個產品,早在三年前,也就是1985年開始發行。
當時很多人認為indos1.0隻是一個低劣的產品。當時最好的圖形用戶界麵電腦平台是gem。另外一個選擇是desqvie/x。
不過在一大片的dos操作係統之中,indos1.0中鼠標作用得到特別的重視,用戶可以通過點擊鼠標完成大部分的操作。
所謂的dos操作係統,其實就是全英文界麵,用鍵盤操作。微軟早在1981年的時候就有製作了這個版本的操作係統,指導微軟圖形界麵操作係統indos問世之後,dos就是一個後台程序的形式出現的。就是我們後來熟知的,在開始菜單欄目裏麵的“運行”功能,可以通過點擊“運行”輸如“cmd”進入,這就是早起的dos係統。
不過雖然indos1.0不受用戶的喜愛,但是其自帶的一些簡單的應用程序,包括日曆、記事本、計算器等等都對這個係列產生了奠定基礎的作用。
剛誕生的indos1.0,總會讓人感到它像是一個pda,甚至可能功能還趕不上pda,不過這在indos1.dos1.0的另外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允許用戶同時執行多個程序,並在各個程序之間進行切換,這對於dos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都隻能在一個界麵上運行一個程序,indos1.0的多程序處理,也是日後係統中永遠保留的一個核心功能。
indos1.0可以顯示256種顏色,窗口可以任意縮放,當窗口最小化的時候桌麵上會有專門的空間放置這些窗口,當然,可以理解為,就是現在電腦屏幕下方的任務欄。
在indos1.0中已經出現了控製麵板,對驅動程序、虛擬內存有了明確的定義,不過功能非常有限,不像後來我們可以在這個控製麵板進行係統各種原生功能的調節。
去年的新一版本的indos2.0已經出現了。
去年12月9日,indos2.0發布。
最初發布的時候,售價為100美元,老實說,這個價格不低。整個係統是一個基於ms-dos操作係統、看起來像macos的微軟indos圖形用戶界麵的indos版本。
但這個版本依然沒有獲得用戶認同。之後又推出了indos386和indos286版本,有所改進,並為之後的indos3.0的成功作好了技術鋪墊。並且具有比indos1.0更多的功能。
在indos2.0中,用戶不但可以縮放窗口,而且可以在桌麵上同時顯示多個窗口,之前的1.0版本雖然能多任務,但是打開另外一個的時候,就會縮小當前的程序,相當於打開一個窗口時其他窗口必須最小化。但是2.0的版本,是可以兩個程序同時在桌麵上顯示的,也就是現在的層疊模式。
indos2.0的另外一個重大突破是在去年的年底,微軟為indos2.0增加了386擴展模式支持,indos第一次跳出了640k基地址內存的束縛,更多的內存可以充分發揮indos的優勢。
然而很可惜,耗費了微軟這麽大心血的2.0版本,因為售價,也因為係統的不夠人性化等原因,始終沒辦法起到統治級的作用。
這些弊端李方誠當然都一清二楚。
現在奇跡科技要開發的,就是一個基於強大芯片之下的內存管理技術,可以更快的調動係統的性能,也可以更好的釋放係統的各個性能,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在開始運行多個任務的時候,你在運行的任務係統分配更合適的內存,停用或者關閉掉其他的程序,這就是屬於內存的管理技術了。
這一點在劉傳誌一年的研究中來說,已經取得了相當好的突破。
得益於之前劉傳誌一直在做的漢卡,在李方誠的要求下,多語言的支持功能也已經製作完畢,除了英文之外,還包含了中文,德語,日語等多個國家的語言。
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目前的操作係統都是英文版本,這對於很多國家來說,是痛苦不堪的。
其次第三點就是關於桌麵圖標的繪製上麵,目前幾乎存在的都是黑白相間的界麵,這一點上也做了一定的改變,但是問題現在就出現在這裏。
功能點的製作和整合都已經基本靠譜了。
但是一整個係統的構造和架設,怎麽完成,至今沒定論。
開放性和封閉性的權衡,一直都難以定論,李方誠也知道,這兩者之間各有優點,各擅其長。
這就如同後來的indos和mac係統一樣,都有各自的好處,哪個更適合,還真不好說。
針對這個問題,李方誠也跟劉傳誌等人商量了很久。
但是不管是劉傳誌還是李方誠,都沒有過獨立開發係統的經驗,整個電腦的係統計劃,一時之間就這麽給耽擱了下來。
一個係統的開發可沒那麽簡單,李方誠雖然是一個工程師級別的技術大牛,但是製作係統可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再說了,也實在是沒有這方麵的經驗!!
數以百萬千萬的代碼先不說,單單係統的定位就難以確定下來。
想來想去,李方誠隻好帶著劉傳誌前往一趟米國到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
“李總,你說的這個人,真的有那麽厲害?”劉傳誌在飛機上跟李方誠聊著。
“這個人……其實他有很多的缺點。”李方誠想了想迴答。
“那你又說很厲害?”劉傳誌一臉納悶。
“厲害和缺點不矛盾,強大的是他的堅持和能力,缺點是他的性格,不過這三年來的經曆,應該會不大一樣了。”李方誠笑了笑說。
“我倒是很好奇,連李總這樣的技術還能對其他人讚譽有加,至於性格缺點……也正常,誰沒有點缺點。”劉傳誌倒是無所謂的說,在科學院他見過性格古怪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
“嘿,這個人可不大一樣,到時你就知道了。”李方誠神秘的一笑,到時不把你氣死就不錯了。
到了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幾番打聽才找到了要找的人。又是一番邀約,才在一個下午等到了來人。
“兩位,如果有什麽事情盡快說,我晚點還有公司的事情要處理。”
“……”
(本章完)
indos1.0基於ms-dos操作係統。
microsoftindos1.0是indos係列的第一個產品,早在三年前,也就是1985年開始發行。
當時很多人認為indos1.0隻是一個低劣的產品。當時最好的圖形用戶界麵電腦平台是gem。另外一個選擇是desqvie/x。
不過在一大片的dos操作係統之中,indos1.0中鼠標作用得到特別的重視,用戶可以通過點擊鼠標完成大部分的操作。
所謂的dos操作係統,其實就是全英文界麵,用鍵盤操作。微軟早在1981年的時候就有製作了這個版本的操作係統,指導微軟圖形界麵操作係統indos問世之後,dos就是一個後台程序的形式出現的。就是我們後來熟知的,在開始菜單欄目裏麵的“運行”功能,可以通過點擊“運行”輸如“cmd”進入,這就是早起的dos係統。
不過雖然indos1.0不受用戶的喜愛,但是其自帶的一些簡單的應用程序,包括日曆、記事本、計算器等等都對這個係列產生了奠定基礎的作用。
剛誕生的indos1.0,總會讓人感到它像是一個pda,甚至可能功能還趕不上pda,不過這在indos1.dos1.0的另外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允許用戶同時執行多個程序,並在各個程序之間進行切換,這對於dos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都隻能在一個界麵上運行一個程序,indos1.0的多程序處理,也是日後係統中永遠保留的一個核心功能。
indos1.0可以顯示256種顏色,窗口可以任意縮放,當窗口最小化的時候桌麵上會有專門的空間放置這些窗口,當然,可以理解為,就是現在電腦屏幕下方的任務欄。
在indos1.0中已經出現了控製麵板,對驅動程序、虛擬內存有了明確的定義,不過功能非常有限,不像後來我們可以在這個控製麵板進行係統各種原生功能的調節。
去年的新一版本的indos2.0已經出現了。
去年12月9日,indos2.0發布。
最初發布的時候,售價為100美元,老實說,這個價格不低。整個係統是一個基於ms-dos操作係統、看起來像macos的微軟indos圖形用戶界麵的indos版本。
但這個版本依然沒有獲得用戶認同。之後又推出了indos386和indos286版本,有所改進,並為之後的indos3.0的成功作好了技術鋪墊。並且具有比indos1.0更多的功能。
在indos2.0中,用戶不但可以縮放窗口,而且可以在桌麵上同時顯示多個窗口,之前的1.0版本雖然能多任務,但是打開另外一個的時候,就會縮小當前的程序,相當於打開一個窗口時其他窗口必須最小化。但是2.0的版本,是可以兩個程序同時在桌麵上顯示的,也就是現在的層疊模式。
indos2.0的另外一個重大突破是在去年的年底,微軟為indos2.0增加了386擴展模式支持,indos第一次跳出了640k基地址內存的束縛,更多的內存可以充分發揮indos的優勢。
然而很可惜,耗費了微軟這麽大心血的2.0版本,因為售價,也因為係統的不夠人性化等原因,始終沒辦法起到統治級的作用。
這些弊端李方誠當然都一清二楚。
現在奇跡科技要開發的,就是一個基於強大芯片之下的內存管理技術,可以更快的調動係統的性能,也可以更好的釋放係統的各個性能,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在開始運行多個任務的時候,你在運行的任務係統分配更合適的內存,停用或者關閉掉其他的程序,這就是屬於內存的管理技術了。
這一點在劉傳誌一年的研究中來說,已經取得了相當好的突破。
得益於之前劉傳誌一直在做的漢卡,在李方誠的要求下,多語言的支持功能也已經製作完畢,除了英文之外,還包含了中文,德語,日語等多個國家的語言。
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目前的操作係統都是英文版本,這對於很多國家來說,是痛苦不堪的。
其次第三點就是關於桌麵圖標的繪製上麵,目前幾乎存在的都是黑白相間的界麵,這一點上也做了一定的改變,但是問題現在就出現在這裏。
功能點的製作和整合都已經基本靠譜了。
但是一整個係統的構造和架設,怎麽完成,至今沒定論。
開放性和封閉性的權衡,一直都難以定論,李方誠也知道,這兩者之間各有優點,各擅其長。
這就如同後來的indos和mac係統一樣,都有各自的好處,哪個更適合,還真不好說。
針對這個問題,李方誠也跟劉傳誌等人商量了很久。
但是不管是劉傳誌還是李方誠,都沒有過獨立開發係統的經驗,整個電腦的係統計劃,一時之間就這麽給耽擱了下來。
一個係統的開發可沒那麽簡單,李方誠雖然是一個工程師級別的技術大牛,但是製作係統可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再說了,也實在是沒有這方麵的經驗!!
數以百萬千萬的代碼先不說,單單係統的定位就難以確定下來。
想來想去,李方誠隻好帶著劉傳誌前往一趟米國到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
“李總,你說的這個人,真的有那麽厲害?”劉傳誌在飛機上跟李方誠聊著。
“這個人……其實他有很多的缺點。”李方誠想了想迴答。
“那你又說很厲害?”劉傳誌一臉納悶。
“厲害和缺點不矛盾,強大的是他的堅持和能力,缺點是他的性格,不過這三年來的經曆,應該會不大一樣了。”李方誠笑了笑說。
“我倒是很好奇,連李總這樣的技術還能對其他人讚譽有加,至於性格缺點……也正常,誰沒有點缺點。”劉傳誌倒是無所謂的說,在科學院他見過性格古怪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
“嘿,這個人可不大一樣,到時你就知道了。”李方誠神秘的一笑,到時不把你氣死就不錯了。
到了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幾番打聽才找到了要找的人。又是一番邀約,才在一個下午等到了來人。
“兩位,如果有什麽事情盡快說,我晚點還有公司的事情要處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