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淼一怔,隨即問道:“這如何說起?”
常安瞅了瞅沈清的背影,小聲說道:“崔總旗,您出府至少要知會一聲,您可知千戶從清早到現在滴米未進。就您喝的藥,一直在爐子上熱著,敖幹了好幾鍋了,千戶就為了您迴來就能喝,可您剛才說的話,小的聽了都覺得傷心。”
崔淼頓住腳步,看著沈清筆直的背影,心裏不禁有些愧疚,現在想來方才自己的話,似乎真的有些過分。他喃喃自語道:“你這是何必呢,我那麽做隻是為了報答你的維護之情,你並不欠我什麽啊!”
沈清見崔淼沒有跟上,停住腳步,轉身看去,崔淼站在花叢中,粲然一笑,快走幾步跟了上來。沈清垂下眸子,嘴角不自覺上揚,腳步似乎也輕快了幾分。
坐在飯桌上,崔淼看著麵前的兩碗黑乎乎的中藥,他不禁有些發怵,深吸一口氣,端起碗,捏著鼻子灌了下去。待兩碗藥喝完,他的舌頭已經木了。
沈清起身出去了一會兒,迴來時手裏端著一個小碟子,放到崔淼麵前,淡淡的說道:“含著。”
沈清小時候身體素質不好,能有今天強壯的體魄,完全是靠中藥來調理,所以沈清對喝藥根本無感,他下意識的覺得崔淼也應該和他一樣,再加上之前崔淼也從未表現出對喝藥的排斥,所以沈清根本沒察覺。今天崔淼提起,他才留意到崔淼對喝藥的排斥,就在剛才,他讓常安到街上買了些蜜餞。
嘴裏一言難盡的味道,讓崔淼沒心思矯情,直接捏了一顆放進了嘴裏,嚼了嚼,甜味瞬間在嘴裏蔓延開,將重要奇怪的味道衝散,吃完一顆,崔淼緊接著又拿了一顆,不知不覺間,一小碟蜜餞便已下肚。
“可舒服些?”
崔淼這才有些赧然的說道:“多謝千戶,好多了。”
“為何不說?”
崔淼一愣,問道:“什麽?”
“不喜藥味。”
崔淼隻覺得老臉一紅,訕訕的說道:“很多人生病無藥可醫,標下實在無顏開口。”
沈清認真的看著崔淼,“跟我不必如此,我們是過命的交情。”
崔淼傻呆呆的說:“哦,好。”
第18章
洪武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沐英的大軍走走停停,終於到達京城,朱元璋親臨城門迎接,沐英在城門處,當著眾多百姓獻俘,元軍國公脫火赤、樞密院愛足,跪倒在朱元璋駕前,沐英帶頭三唿萬歲,眾將士、城中百姓紛紛跪到,喊聲一浪高過一浪,直讓朱元璋熱血沸騰,心中大悅。與此同時,西平侯的大名在大明百姓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皇帝大悅犒賞三軍,西平侯被賞賜金五百兩,銀一千兩,寶鈔若幹,年祿增至三千石。這隻是明麵上的,真正給的比這多一倍還多,唯獨沒有升的便是他的官職,倒不是朱元璋不信任沐英,主要是沐英接連晉升,有些過快,必須有個緩衝的時間,否則很可能會招人嫉恨,徒惹麻煩。
五日後,朝廷對於燕山衛眾將士的賞賜也下來了,賞賜燕王朱棣金銀玉器若幹,至於多少,沒人知道,隻是看到有數輛馬車被趕進王府。
沈清因戰功被擢升為燕山衛指揮使,賞金五百兩,銀一千兩,各色綢緞十匹,寶鈔若幹,封清寧伯,年祿兩千石。從賞賜來看,朱元璋對沈清和沐英一視同仁,同樣重視。隻是沈清剛剛嶄露頭角,不好大加封賞。
崔淼因斬殺敵軍將領有功,被擢升為燕山衛百戶。又因救沈清的緣故,皇帝從私庫自掏兩百兩銀子賞給崔淼,寶鈔若幹。崔淼恭敬的朝南京所在的方向叩頭謝恩,並從賞賜裏拿出十兩銀子塞給傳旨的太監。太監樂嗬嗬的收下,對崔淼這個麵容俊秀的武將十分有好感。崔淼將皇帝賞賜的寶鈔全部換成糧食,又派人將賞賜的金銀給李翠蘭送去多半。
之後的一個月,崔淼幾乎每天都在田裏忙活,從翻地到耕種,再到施肥,雖雇傭了人手,手下軍士也有幫忙,但崔淼盡量所有步驟都參與,在姚老漢的指導下,倒也幹的有模有樣。粗曉曆史的他知道,再過不了多久,各地都會出現災荒,更有小冰河時期的出現,很多人因為沒有吃的被餓死,明朝人口直線下降,被餓死、凍死的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所以如何能使糧食豐產,是他現在最想研究的事。
不得不說姚老漢確實是個通曉農事的好手,北平地處北方,幹旱是常有的事,水利又不方便,往往會出現旱災,糧食減產、無產的情況時有發生,經過多年的耕種經驗,姚老漢總結了一套抗旱的耕種方法。雖然不能在幹旱的年景做到豐產,但至少能做到收成還不錯,這也是崔淼最想得到的耕種經驗。
常安瞅了瞅沈清的背影,小聲說道:“崔總旗,您出府至少要知會一聲,您可知千戶從清早到現在滴米未進。就您喝的藥,一直在爐子上熱著,敖幹了好幾鍋了,千戶就為了您迴來就能喝,可您剛才說的話,小的聽了都覺得傷心。”
崔淼頓住腳步,看著沈清筆直的背影,心裏不禁有些愧疚,現在想來方才自己的話,似乎真的有些過分。他喃喃自語道:“你這是何必呢,我那麽做隻是為了報答你的維護之情,你並不欠我什麽啊!”
沈清見崔淼沒有跟上,停住腳步,轉身看去,崔淼站在花叢中,粲然一笑,快走幾步跟了上來。沈清垂下眸子,嘴角不自覺上揚,腳步似乎也輕快了幾分。
坐在飯桌上,崔淼看著麵前的兩碗黑乎乎的中藥,他不禁有些發怵,深吸一口氣,端起碗,捏著鼻子灌了下去。待兩碗藥喝完,他的舌頭已經木了。
沈清起身出去了一會兒,迴來時手裏端著一個小碟子,放到崔淼麵前,淡淡的說道:“含著。”
沈清小時候身體素質不好,能有今天強壯的體魄,完全是靠中藥來調理,所以沈清對喝藥根本無感,他下意識的覺得崔淼也應該和他一樣,再加上之前崔淼也從未表現出對喝藥的排斥,所以沈清根本沒察覺。今天崔淼提起,他才留意到崔淼對喝藥的排斥,就在剛才,他讓常安到街上買了些蜜餞。
嘴裏一言難盡的味道,讓崔淼沒心思矯情,直接捏了一顆放進了嘴裏,嚼了嚼,甜味瞬間在嘴裏蔓延開,將重要奇怪的味道衝散,吃完一顆,崔淼緊接著又拿了一顆,不知不覺間,一小碟蜜餞便已下肚。
“可舒服些?”
崔淼這才有些赧然的說道:“多謝千戶,好多了。”
“為何不說?”
崔淼一愣,問道:“什麽?”
“不喜藥味。”
崔淼隻覺得老臉一紅,訕訕的說道:“很多人生病無藥可醫,標下實在無顏開口。”
沈清認真的看著崔淼,“跟我不必如此,我們是過命的交情。”
崔淼傻呆呆的說:“哦,好。”
第18章
洪武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沐英的大軍走走停停,終於到達京城,朱元璋親臨城門迎接,沐英在城門處,當著眾多百姓獻俘,元軍國公脫火赤、樞密院愛足,跪倒在朱元璋駕前,沐英帶頭三唿萬歲,眾將士、城中百姓紛紛跪到,喊聲一浪高過一浪,直讓朱元璋熱血沸騰,心中大悅。與此同時,西平侯的大名在大明百姓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皇帝大悅犒賞三軍,西平侯被賞賜金五百兩,銀一千兩,寶鈔若幹,年祿增至三千石。這隻是明麵上的,真正給的比這多一倍還多,唯獨沒有升的便是他的官職,倒不是朱元璋不信任沐英,主要是沐英接連晉升,有些過快,必須有個緩衝的時間,否則很可能會招人嫉恨,徒惹麻煩。
五日後,朝廷對於燕山衛眾將士的賞賜也下來了,賞賜燕王朱棣金銀玉器若幹,至於多少,沒人知道,隻是看到有數輛馬車被趕進王府。
沈清因戰功被擢升為燕山衛指揮使,賞金五百兩,銀一千兩,各色綢緞十匹,寶鈔若幹,封清寧伯,年祿兩千石。從賞賜來看,朱元璋對沈清和沐英一視同仁,同樣重視。隻是沈清剛剛嶄露頭角,不好大加封賞。
崔淼因斬殺敵軍將領有功,被擢升為燕山衛百戶。又因救沈清的緣故,皇帝從私庫自掏兩百兩銀子賞給崔淼,寶鈔若幹。崔淼恭敬的朝南京所在的方向叩頭謝恩,並從賞賜裏拿出十兩銀子塞給傳旨的太監。太監樂嗬嗬的收下,對崔淼這個麵容俊秀的武將十分有好感。崔淼將皇帝賞賜的寶鈔全部換成糧食,又派人將賞賜的金銀給李翠蘭送去多半。
之後的一個月,崔淼幾乎每天都在田裏忙活,從翻地到耕種,再到施肥,雖雇傭了人手,手下軍士也有幫忙,但崔淼盡量所有步驟都參與,在姚老漢的指導下,倒也幹的有模有樣。粗曉曆史的他知道,再過不了多久,各地都會出現災荒,更有小冰河時期的出現,很多人因為沒有吃的被餓死,明朝人口直線下降,被餓死、凍死的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所以如何能使糧食豐產,是他現在最想研究的事。
不得不說姚老漢確實是個通曉農事的好手,北平地處北方,幹旱是常有的事,水利又不方便,往往會出現旱災,糧食減產、無產的情況時有發生,經過多年的耕種經驗,姚老漢總結了一套抗旱的耕種方法。雖然不能在幹旱的年景做到豐產,但至少能做到收成還不錯,這也是崔淼最想得到的耕種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