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合格的軍將是不會這麽打馬戰的,整個冷兵器時代,中原各王朝都會對騎兵做很多係統化的訓練和培養就算戰馬奇缺的宋、明王朝也是這樣。


    原因無他就是太貴!


    在農耕社會要集齊一隊上萬人的騎兵係統那幾乎要拿出一省的賦稅收入和盈餘。這******不是關鍵,關鍵是騎兵隊伍建起來以後沒有個十年磨練你他媽都好意思說自己是強兵。


    而這十年磨一劍的騎兵隊伍需要花多少錢呢,兄弟我跟大家算筆賬。因為漢末動蕩稅收不好算,咱們就拿漢武最繁盛的時期來算。


    整個東西兩漢都實行輕徭薄賦,賦稅包含人頭稅(算賦和口賦),田賦,勞役(更賦),其中:漢高祖四年始為算賦,“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算”,賈人及奴婢加倍,出二算;口錢則是未成丁的人口稅。武帝時期“民三歲以至十四歲,出口錢人二十三。”簡言之,家中有年滿15未及56的男子要交120錢,3~14歲的交23錢;至於田賦,秦田律規定“頃入芻三石,二石”,即每頃土地應向國家繳納飼草三石,禾稈二石。因漢朝采取“輕徭薄賦”和“與民休息”政策,從漢高祖的“十五稅一”到漢文帝的“三十稅一”(即收取收成的三十分之一),這個政策基本在漢朝延續下來;至於更賦,“民二十而任徭役,至五十五而免”,不去服役可出錢是也,這個需一個月出錢二千。


    整個一年賦稅有多少,咱們不用算成年還是未成年的。平均一下按照每人80錢算的話,男丁5千萬(上文說過漢武人戶口最多時期在冊5千餘萬,再加數目相差不多的黑戶口差不多一個億)乘以八十共得人口稅四十億錢;至於田賦每傾二三擔,那個要算到軍需物品裏去咱們忽略不計;然後是更賦,假如說漢朝每年都打仗,每年都招一百萬成年男子去服役,而這些成年男子有一半人家庭都富裕願意拿錢不願意服役,那麽每月每人二千錢一年是二萬四千錢再乘以五十萬成年男子共得更賦一百二十億錢。


    加起來總計一百六十億錢。


    好咱們再看騎兵的成本:


    騎兵有屯騎營,(漢武帝時為驍騎),越騎營,長水營(匈奴,烏桓胡騎),其中越騎配臂張弩。近戰武器有環手刀,手戟,長矛,長戟,馬槊。


    拋去重騎兵,咱們隻算輕騎兵,那麽好按大漢承平時期的物價:


    戰馬=匹/2~10萬錢


    好馬=匹/20萬錢以上


    馱馬=匹/8000~12000萬錢


    軍用劍=把/700~900錢


    軍用刀=把/660~800錢


    弓=把/500~600錢


    弩=把/2000~20000錢


    弓箭=枝/10錢


    弩箭=枝/9錢


    盔甲=套/6800~8200錢


    馬甲=套/7100~8600錢


    每個士兵耗糧=1.8石/月,21.6石/年,合4220錢/年;


    每個士兵耗食鹽=3升/月,3.6鬥/年,合144錢/年。


    每個士兵衣物=3400錢/年


    每個士兵每年生活費約8000錢


    每匹戰馬耗糧=3.3石/月,39.6石/年,合7920錢/年。


    咱們都算平均價格,每騎需戰馬一匹五萬錢,馱馬一匹一萬錢,佩劍或佩刀一把八百錢,弓一把五百錢,弩一把一萬錢,箭枝個十枝一百九十錢,盔甲八千錢,馬甲千錢,軍餉、耗糧、食鹽、衣物。總計十萬三千二百五十四錢,全部按照十萬三千錢算,也就說訓練一直萬人騎兵,拋去軍中損耗,軍中夥食,以及軍中安營、訓練、賞犒等等其他花銷,頭一年就要拿出10.3億錢。


    而接下來的每年的軍餉軍耗絕對比這隻多不少。


    也就說要訓練一支能拉出來幹仗的萬人騎兵隊,至少要消耗一百億錢。想必看到這裏大家也多少能明白點,不管是文風昌盛的兩宋,還是武功灼灼的大明原時空不都少數民族常年騷擾而不訓練自己騎兵隊伍的原因了吧。當然騎兵貴隻是一點,還有很多原因咱們以後再談。


    由上述看來整個大漢朝最繁盛的時期所有的稅收都拿出來也就能供養十五萬騎兵隊伍。


    何況正常年月是不可能收這麽多稅的,不然的話漢武時期就得爆發黃巾起義。


    而且漢武時期動用五萬騎兵征伐匈奴,就征發了30萬壯丁運送糧草輜重。如果真他麽的發十萬精騎兵出陰山,那他麽的真得拉出一百萬成年男子來服役。


    正是因為騎兵成本太高,所以每朝每代對騎兵都是格外珍惜。除了做一些偵查,急遞,轉運外,極少去讓騎兵打消耗戰。


    但此時幽州郊外的戰場上,顯然已經到了人命換人命的地步。雙方一個因為連克州郡信心爆棚,一個因為怒火攻心暫時失去理智。一照麵就造成了完全不要陣型,戰術的野蠻衝撞的局麵。


    馬上騎士若要是用長戟大槊這般長大兵器,正常情況下也是臨陣之時將其一手拿短兵器,一手將長戟大槊夾在腋窩下。一是因為兵器太長這樣可以穩定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末年說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貝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貝布並收藏東漢末年說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