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和七年,公元一八四年六月,幽州太守治所之南平翠山一帶,有一片連綿的山脈。


    雖然山脈不高,土石相雜。但卻高低起伏,彎曲盤延百十裏,站在山脈對麵遠處觀望,感覺就好是一圈起起落落的河壩。而自己就是河中的小魚。


    在這山脈的正中位置,有一塊奇峰。


    隻所以叫它奇峰倒不是它長得有多麽雄偉奇駿,而是在這座山峰有些奇怪。別的山峰一年四季,春華秋實四季更替不斷,而這座山峰卻是青山綠樹四季不變。偶爾冬季下幾場大雪,此處也是化得最快的。


    曾有當地獵戶說他在山上打獵時,看見了一條白蛇,蛇長千丈,頭在山中左側溶洞,吞吐靈氣。尾在山腳右側溪底溪水嬉戲。


    當年馬休聽說了這個傳言後還曾親自帶著張世平、蘇雙二人去查看過。從這座山峰半山腰是有一口溶洞,直徑兩丈有餘,一年四季往外噴著水汽。洞口漆黑,丟一顆石子,隻聽得乒乒乓乓半響才在地底深處停下。估計是在山中彎彎曲曲,到了山腳。


    當地人都說,在裏麵住著的是當年高祖在芒碭山斬殺的白帝之子。由於它被帝王劍一時半會恢複不了傷勢,於是躲到這平翠山來修養。


    為此咱們的漢室宗親劉焉劉太守到任後還派人親自進溶洞查看過,那時的馬休還和張世平、蘇雙一樣在鄒靖麾下做百夫長,而被派去的人就是馬休後來接替位置之人——鄒靖的副手,騎軍牙門將郝萌。而查看的結果就是郝萌同誌,帶著兩個百夫長進去就沒再出來,時至今日估計也是不出來了,也許就是什麽白帝之子看上郝萌將軍真的好萌就留下當玩伴了吧。


    後來劉太守,不敢再派人進來查探,可又不是太放心這個傳言,於是就由鄒靖推薦,馬休接替郝萌將軍的位置,並率兵駐守山腳。以安太守劉焉的心。


    當然馬休隻從來了以後,就將這裏化成的禁區,一般軍漢們沒有軍令是不能出禁區半步的。所以這裏,除了一些按時日來給軍營供應軍需的商戶就是一些整天跑過來灑掃做飯瞅漢子的寡婦門。


    但這些人除了特定的幾個地點能夠跑跑轉轉,其他的地方,也是不能去的,所以總體來說這塊地方平日是很清靜的。


    可是這日,自從馬休解青州之圍迴來後,還沒怎麽緩口氣。嗚嗚的軍號就又吹響了。


    軍營裏緊接著就是一陣人喊馬嘶,各個營頭的長官相互叫喊著自己的下屬。於是在外圍眾多寡婦美嬌娘的滿是驚奇的目光下,牙門將叫百夫長、百夫長叫伍長、伍長叫什長、什長叫兵士、兵士牽馬貫甲拿兵器。


    片刻功夫城南校場的五百餘騎軍就集合完畢。


    這批騎兵也是經過青州之戰洗禮的老兵了,雖然,大戰剛過,還沒來得及休息。不過此刻卻都精神飽滿,每個人都是默不作聲的收拾著身上的兵器鎧甲,安撫著胯下躁動的良駒。


    馬休從中軍大帳出來看著五百騎軍排成五排,每人冠帶整齊、神采奕奕,盔櫻在風中唿唰唰作響,雖然沒有人可以去營造什麽氣氛,但此時營中已經充滿了肅殺之氣。


    馬休滿意的點點了頭,見過血、殺過人的兵才能算兵,沒殺過人見過血平時訓練的再好那也隻是一群訓練有素的壯漢。


    手裏關羽遞過來的韁繩,翻身上馬,馬休一踢馬腹向門外奔去。


    關羽張飛看著馬休身後鵝黃色的披風掩蓋著的吞頭連環甲不時灑出一道道刺目的亮光。隻覺著此時的馬休和昨夜,甚至和之前的馬休有了許多的變化,至於變化,在哪——二將對視一眼都搖了搖頭,想不明白,也不再去想。反正他們就是覺著跟著馬休就一定能出人頭地、青史留名:


    出發!


    跟俺走!


    關羽張飛一揮手中的兵器帶著五百騎軍也衝出了軍營。


    他們不知道的是,隻從他們奔出軍營那一刻起,大漢的曆史就因他們而改變了。馬休就在也不是那個被人唿來喝去、想殺就殺沒有跟腳的牙門將,而他們也將成為震古爍今,傳承千代,萬世留名的漢壽亭侯和漢西鄉侯!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末年說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貝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貝布並收藏東漢末年說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