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


    賈六對這個詞語有莫名的親切。


    因為,他叫世凱。


    這個名字同維新是天然掛鉤的。


    當初在小寨辦旗員訓練營時,他也是時常將維新掛在嘴邊的,並提出維新始從八旗起,不流血不為維新。


    所以說,維新一直是他所主張並提倡的思想,用於年號更能彰顯他的革新精神。


    不管新政推行到什麽程度,形式上先轟轟烈烈再說。


    非常好。


    就是,就是,就是...


    還有個說法,叫“百日維新”。


    雖然賈六本人不迷信,但多少還是有點封建的。


    用維新為年號,這要是滿了百日就要下野,豈不貽笑大方。


    李會長卻對維新這個年號非常推崇,搖頭晃腦,說文解字道:“維,猶乃也。維新,乃新也。陛下若以維新為年號,今年便可改元為維新元年,意乾隆而至陛下乃我大清去舊迎新也,如此符合當前形勢發展。”


    “新在何處?”


    “新在陛下也!”


    “舊在何處?”


    “舊在乾隆!”


    “臉為何紅了?”


    “有麽?”


    李會長下意識摸了摸老臉,詫異看向旁邊坐著的老博。


    老博搖頭,會長的臉明明是黃的,哪裏紅了。


    “陛下,維新者,推陳出新。誠如陛下所言,以乾隆為首的舊大清乃是腐朽事物,要想使大清徹底革新,轉型為陛下對臣所言的工業強國,就必須推崇新思想,從而壓製打倒舊思想,否則何以實現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型...”


    不愧是會長,老李思想覺悟的進步,就是賈六都有些趕不上了。


    也不禁被老李說的動心。


    自個都是世凱了,還怕有人帶兵圍他的園子不成。


    維新就維新嘛。


    但還是想聽聽老丈人的意見,便問老博:“阿瑪有什麽看法?”


    “嗯...陛下若是同意,臣自然沒有意見。”


    老博語言藝術這門課,幾乎滿分了。


    “維新,維新皇帝,嗯...”


    賈六陷入沉思,不一會竟無意識的喃喃唱起來:“汨羅淵中波濤動,巫山峰旁亂雲飛。”


    這句歌詞讓李會長同博副會長同時眉頭一挑:陛下學問見長啊!


    “也罷,就以維新為年號,正所謂革新機會現已到,夜起暴風掃大清!舊的不去,新的怎麽會來!”


    賈六拍板采納老李的意見。


    不管怎麽說,維新這個年號都比中通、圓通、順豐要好。


    年號定下,就是改元問題了。


    二位會長一致同意將今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三年改元為維新元年,待軍機處成立後即行文各省、各邊區、各將軍管區,統一改用新年號。


    考慮到如今已是五月,百姓家用的時憲曆沒法全部更換,可著地方貼榜張文,叫百姓自己將時憲曆上的乾隆二字打叉,或用白布蒙上,改成維新即可。


    若有不打叉的也無妨,不必治罪。


    如此,不勞民傷財。


    也是維新政府的寬仁體現。


    “朕既已以維新皇帝自居,朝廷就要以新為主,自上而下煥然一新才合維新之道,”


    賈六看了看二位會長,“朕提議改軍機處為內閣,請二位舉手表決。”


    老李和老博對視一眼,雙雙舉手。


    賈六自己也舉了手,之後滿意點頭:“好,一致通過,今後朝廷中樞即改為內閣負責。”


    這是會中規矩。


    一切重大事項都要表決。


    賈六雖是皇帝也不能破例。


    當下將自己擬定的內閣學士名單拿出。


    既改內閣,自然沒有領班軍機大臣一說,但也不是前明所稱的首輔,而是以總理大臣總負責。


    總理大臣以下又設四名副手,稱總理副大臣。


    排名第一的總理副大臣協助總理大臣總管各大衙門,餘三位總理副大臣每人分管部、院、寺、府等政府一級機構。


    現與六部並行的一級機構如都察院、理藩院、內務府、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國子監等單位,暫都保持現狀,原則上除內務府外皆向內閣負責。


    至於這些單位是否合並、裁撤,以達到精簡提高理政效率,伺新政府成立後,根據形勢逐一調整。


    畢竟,新朝廷的首要任務是北伐四鬼子,之後維持朝廷穩定,安定人心,使維新朝深入人心,而不是馬上就要大刀闊斧的改革。


    博副會長以湖廣總督高位出任總理大臣是眾望所歸。


    對此,老博也十分滿意,看向女婿的目光讚賞之餘更是無比慈祥。


    李會長以四川巡撫出任排名第一的總理副大臣,也是人心所向。


    餘阿思哈、紀昀二人各有千秋,入閣辦事也是理所當然。


    最後一位總理副大臣人選暫時空缺。


    確定內閣負責製後,賈六讓二位會長具體研究一下六部尚書人選,並明確表示新朝廷不設滿漢尚書、侍郎,隻設尚書一人,侍郎二人。


    若部務工作繁忙,也可增設侍郎人選。


    任職人選不分旗員、漢官。


    其餘各大機構,包括地方官員任職,也一律如此。


    二位會長顯然清楚皇帝陛下欲以此使大清真正成為旗漢軍民之大清,而非八旗之大清,從而最大程度削弱民間反清複明情緒,因此都表示支持。


    “不過這樣一來,就需裁撤大量官員,臣恐有心之人會借此反對陛下。”


    老博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別的不說,光六部這一塊滿漢尚書侍郎就幾十個,現在維新了,一個部隻保留三位堂官,其他人怎麽安排?


    這些人在乾隆那裏有大官做,到了你維新皇帝這邊卻是連頂戴都沒了,怎麽可能不反對維新。


    能在京師任官的,又哪個是等閑之輩。


    萬一這幫沒官做的官員到處扇動反對維新,蠱惑民亂,恐怕維新朝成立後不僅要忙於光複京師,還要忙於應對各地民變。


    保守估計,光京師各大衙門需要裁撤的堂官數量就高達上百。


    想要和平解放京師,維新朝就一定要拉攏安撫這些官員。


    這麽一來,新政就沒法推行。


    因為,根本沒有那麽多單位可以供這些官員上崗。


    怎麽辦?


    老博和老李一時都沒有好主意。


    賈六輕咳一聲,說這個問題他考慮過,決定於維新朝廷設立一個同議政王公大臣會議類似的機構,凡是需要從本部退下來的滿漢堂官都授以議政大臣銜,於此機構任職。


    大概就是國策顧問的意思。


    任職期間,議政大臣有權對朝廷施政提出意見,並享有對重大決策表決的權力。


    當然,皇帝陛下本人享有一票否決權。


    “就叫議政院吧。”


    賈六覺得這個設計可以完美解決大量高官沒有事做的麻煩,有必要的話還可以提一級安排。


    從二品的侍郎從本單位下崗之後,可以到議政院任職正二品議政大臣,退休後再給他提一級發放工資。


    】


    這樣,無論是品級還是工資,他這個維新皇帝都是誠意滿滿了。


    再不識趣,內庫燒盡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他又不是沒幹過。


    滿城不祥事件,那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事。


    老博想了想,說這樣的話可以將議政院同都察院合並,都察院作為議政院的常設機構,如此也能讓退下來的官員發揮一下餘熱,不致這幫官員以為自己是被朝廷閑置了。


    賈六欣然道:“這個提議很好,具體如何安排,會長同阿瑪商量一下,給朕擬個章程就是。”


    之後將立後的為難處同二老說了下。


    李會長幾乎是脫口而出:“顧氏為陛下生育長子,又關係武昌方麵能否臣服,臣以為理當冊封顧氏為後!”


    “那不成!”


    老博立即反對,胡子翹得老高:“格格乃陛下明媒正娶的正妻,不立為後禮法難容!”


    “禮法豈能與國家利益相提並論!”


    老李堅決不同意立信王府格格為後,反複陳說立顧氏的好處,並重點指明顧氏育有皇帝長子,若不立為皇後,將來陛下是立長子還是棄長子?


    老博見狀冷笑一聲:“李世傑,老夫知你什麽意思,你哪裏是為陛下考慮,你不過是借此排我老滿而矣!”


    側身對賢弟女婿道:“陛下,你不要聽李世傑的鬼話,皇後必須是我滿洲,若立漢女為後,陛下這維新朝的法理根基何在!”


    “這個,”


    賈六沒想到二位會長對於立後竟然各有不同想法,一時倒也怔住。


    “陛下的法理根基何須一個滿人皇後證明!博清額,你別以為我不曉得你的鬼心思,你表麵是立那信王府格格,實際卻是為你女兒鋪路,哼,我看你博清額是想當索額圖啊!”


    聽了老李的話,老博不禁麵上一臊,氣不打一處來,隨手抓起桌上的半根紅蘿卜就朝老李砸了過去:“總比你這個明珠好!”


    “你砸我!”


    猝不及防被老博砸中的老李暴跳如雷,當即也抓了一根蘿卜反擊。


    於是,場麵收不住了。


    賈六眼前但見蘿卜橫飛,一地狼藉。


    耳畔也是兩位會長的怒吼聲。


    “你個漢奸!”


    “你個韃子!”


    “立漢人!”


    “立滿人!”


    “介你媽,老夫打死你個狗漢奸!”


    “龜兒子的,我日你個仙人板板!”


    “.....”


    皇帝麵前,維新朝剛出爐的總理大臣和排名第一的總理副大臣已經抱在一起,從地上滾到了桌上,又從桌上滾到了地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人,得加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傲骨鐵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傲骨鐵心並收藏大人,得加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