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賢館門外。


    一襲紫色官袍、腰間掛著金魚袋的齊治平站在門口,他的身邊還有一身酒氣,雙手攏袖的孔希聖。


    “老祭酒,您還是進屋裏等候吧,外頭太陽大。”齊治平小聲勸慰道。


    “這怎可行,首輔都在門口迎接,豈有老朽在屋中坐著的道理?”孔希聖說道。


    堅決不願意進屋去,一旁的陳初年也是一陣無奈。


    自家先生執拗起來可能唯有師母能夠鎮得住,隻可惜師母年紀大了,不能長途奔波,留在了稷下學宮。


    在京城的先生可就沒人管,除非陛下在此,否則其他人都不管用。


    孔希聖的這個四海書院院長的官職同樣是正一品,與齊治平同級,隻不過權勢不一樣罷了。


    而且如今要等候的人是將來四海書院的人,他自然也要在場。


    一朝首輔以及一國文脈領袖前來等待,這個規格已經足夠高了,僅次於皇帝親自出麵了。


    事實上,楊昭就在不遠處的茶樓之上,隻不過一直沒打算露麵而已。


    楊昭對於墨家入大夏的事情很是重視,也不是為了故意討好墨家巨子。


    而是對於知識、對於科技以及對於人才的一個重視。


    否則也不會有一紙封侯的蔡敬鍾這等美事,如今這名年輕宦官的名聲在外。


    這些如今新生產出來的紙張甚至有人稱為蔡侯紙。


    而封了侯之後的蔡敬鍾似乎更加賣力,除了巡視各處造紙的作坊,還在鑽研改進紙上的材質。


    甚至來自民間的一些工匠也開始琢磨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隻不過大多都太過於奇怪,以及不知道怎麽用法,至今未流傳開來。


    光是楊昭聽到的新型造紙法已經有好幾種,但是更多是搞噱頭,在蔡敬鍾的造紙法上加了一些東西而已。


    馬車緩緩駛來,最終在禮賢館門口停下。


    當代墨家巨子墨沛從馬車上下來,見到滿臉堆笑的孔希聖,微微一怔,再看見一旁的紫袍官員,自然知道對方的身份是誰。


    “墨沛見過齊首輔,孔祭酒。”墨沛抱拳行禮道,身後追隨他的那些遊俠同樣行禮。


    “墨巨子,咱們有些年沒見了。”孔希聖走上前去,踮著腳尖拍後者的肩膀。


    墨沛謙遜的說道:“快二十九年了。”


    兩人此前就見過麵,算是故交。


    經常在大夏與其他各國之間遊曆,不過很少以墨家子弟的身份行走。


    當年那一場針對三教九流的無端清剿,至今都尚未有眉目。


    自家的老祖宗也不願意留下隻言片語,最終的真相徹底成了謎題。


    所以都為了祖上的忌諱,所有的弟子都不太敢以身份行走。


    到了現在才是例外,楊昭讓齊治平的頒布的招賢令,不限出身,所以墨沛才事先與大夏的官員通氣。


    有了迴複之後才堂而皇之的進入大夏境內。


    “請墨巨子隨本官一同進入館中。”齊治平招唿道。


    而後一行人進入禮賢館。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鶯時有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鶯時有三並收藏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