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關距離大夏的南大門並不遠,所以楊昭返程的車架很快就趕到了。


    平南關的戰事已經結束,除了部分留守城關的少量士兵,其他人都已經隨著大出發,攻打大齊的城池。


    原本的主將黃公羊更是直接被李符、楊逍二人帶走,被迫勇猛攻城略地起來。


    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大齊毗鄰大夏的東部區域,已經損失了十來座城池。


    一路前行,不時有大夏騎卒來迴巡視。


    龍輦之中,與楊昭一並同行的還有兩名皇極道宗的修士。


    他們為了確保第一時間能夠與南越達成契約的簽訂,隻能跟著楊昭,每日將行蹤告知顧伯勤。


    而顧伯勤也是留在了南越境內,怕山盟的修士氣急敗壞,直接對大夏士兵出手。


    那可就違背了山上宗門簽訂的規矩。


    兩名修士都比較年輕,不過是十七八歲,練氣九層左右的境界。


    說起來還是楊昭的師弟,兩人比較拘謹,楊昭身上的帝王氣太過於沉重,讓兩個原本自認為高高在上的修士都要畏懼。


    龍輦很大很寬敞,所以布置了車廂中準備不少的東西,楊昭還在翻閱各種奏折,兩人無所事事,隻能撩開車簾,查看一路上的風景。


    路上碰到了諸多大夏的士兵,井然有序的沿著官道前行,即便是遇到了逃難的大齊百姓,也不會傷其分毫,仔細的檢查是否有細作之後,便放人通行。


    兩人看到這一幕幕以後,忍不住好奇的望向埋頭於書案的楊師兄。


    很難想象在三年前,大夏是岌岌可危的國家,而這個年輕人則是在皇極道宗之中出了名的擺爛人。


    一開始楊昭下山,可不少有人說出,楊昭執掌帝位,大夏三年必亡的笑語。


    而今兩者都以另一番姿態揚名天下。


    “天下終究是百姓的天下,隻有真正得到了民心,才能真正的奪取天下。”就在兩人疑惑的時候,楊昭已經放下奏折對著兩人笑著說道。


    楊昭的話語算是給兩人解了惑,他繼續說道:“自古以來,最終謀得天下的無不是仁義之師,大夏彼此不僅要打出威名,還要打出仁義之名,讓天下的百姓都知道,大夏對於其他國百姓一視同仁。”


    個子稍微高一些的年輕修士問道:“為了兩者兼顧不會拖慢戰爭的進程嗎?而且陛下此舉就不怕被其他國人罵做虛偽?”


    楊昭聽了他的問題,笑道:“進程或許會被拖延,但是對於大夏的未來是有利,無論是補給還是兵源,大夏都要遠遠高出其餘各國,至於後麵的問題,朕本就欲取天下,又何懼罵名?”


    楊昭要做是一統天下,自然便不會理會這些,畢竟作為一個皇帝肚量還是有的。


    而且他也非是作秀,實打實的去約束手下的士兵。


    大夏這一年多悶聲發展以來,最多的不是練兵,而是給士兵整訓,強化軍規的作用。


    期間不少人因為違反了軍紀而驅趕出軍隊,不過仍有源源不斷的人選擇加入進來。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鶯時有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鶯時有三並收藏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