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在這裏,學者們才能用隱秘的術式盡可能的藏好,不至於被順手一記大範圍奧義徹底團滅。


    不過元素矩陣作為素論派的“看家”本領,某種意義來說,是因為隻能拿它看得起家。


    原因很簡單,實在是太稀有了。


    自從導能原盤被發現,直到現在,除了用於元素矩陣的設備外,製作出來的成品加在一起都沒有超過一隻手的數量。


    這種需要大量遺跡中發現的關鍵零件的道具,根本不是能夠量產的東西。


    為了這次戰鬥,素論派下了血本。


    他們已經讓從未鏈接過世界樹的風紀官們,帶著防護心智的飾品,前往素論派所在的悉般多摩學院,秘密拆除所有已經布置好的元素矩陣,迴收了關鍵部件。


    如果教令官解除洗腦,看見學院數百年的存貨做出來的這麽幾具設備,被風紀官暴力拆除,怕是會一頭哭死在學院門口。


    不過即使如此,矩陣原盤也隻是單人使用的道具。


    想把它改造成數十位學者提供元素力的戰術武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哪怕元素力屬性相同,大家一口氣把強度不一的元素力注入矩陣原盤,也隻會導致報廢一個結果。


    所以,在集思廣益下,大家的方法莫名其妙的殊途同歸了起來。


    素論派的學者,可以通過藥劑與儀器,一定程度導出自己的元素力,一些奇奇怪怪的藥劑瓶,正是他們的傑作。


    不過這種混亂而不穩定的力量,當然無法作為供能使用。


    學者們將按照元素力屬性分類,然後根據元素力強度的不同,各自組成數個批次。


    從弱到強,在妙論派配合製作的穩波器的輔助下,盡可能的讓元素力波形平穩輸入。


    隻有這樣,才能讓元素矩陣順利的輸出這部分巨大的額外元素力。


    最近一段時間,他們正在進行著這種調率工作,隻不過在外人麵前,這種儀式略顯驚悚。


    一群學者圍著一個圓盤,念念有詞(調率);


    然後紛紛掏出一個護符(穩波器);


    繞著圓盤旋轉,伸手(注入元素力);


    然後這個圓盤便亮了起來;


    很快,另外一群學者又走了上來,進行著同樣的流程。


    哪怕信了散兵的瘋子學者,也沒這群人更像是邪神信徒,甚至在化城郭平民中造成了很大的恐慌。


    經過在化城郭聲望卓著的“大”巡林官提納裏很長時間的辟謠,才算平複下來。


    當然,更可能是大家見怪不怪了而已。


    不管怎麽說,磨合算是在順利進行中。


    ————————


    遺跡巨像雖然哪怕在坎瑞亞,也算是戰略級的武器。


    不過指望他能有一擊重傷半個神明的出力,那就想多了。


    有這份本事,坎瑞亞也不至於輕鬆被亡國了。


    所以,遺跡巨像的火力係統,必須進行全方位的強化與改造。


    還好,群玉閣的“塵世之光”予以了學者們極大的啟發,前置研究方麵,還算是足夠的。


    並且由於遺跡巨像在須彌共有三台,備用的零件完全足夠。


    所以很快,各種零件便在拆解與運輸中,匯入了位於降諸魔山的遺跡巨像中。


    不過,作為坎瑞亞當年的最高科技成果之一,哪怕有薑岩的老熟人,妙論派學者加紮裏獲得的設計圖,又哪裏是那麽容易改造的?


    僅僅是把遺跡巨像從混沌核心供能的主模式,轉變成能量塊供能的後備模式,就讓妙論派學者絞盡了腦汁。


    混沌爐心雖好,不過最高出力不足的老毛病,讓它在弑神的場合完全無用。


    所以妙論派學者們要做的,是用無數的能量塊,對火力係統直接供能,射出過載一擊後,再換一顆“眼珠子”再來一遍,直到敵人徹底倒下。


    開火的機會隻有兩次,第二次之後,整台遺跡巨像按照計算,就會徹底報廢。


    不光如此,兩次之後,源於目前須彌唯一財源與物資來源的奧摩斯港,所有貯備也將徹底告罄。


    一炮價值全須彌四分之一的年度預算,可以,這很深淵。


    如果沒有成功,大概所有主導人,都將會被評議會塞進大眼珠裏發射出去。


    什麽?失敗了就沒有評議會了?那沒事了。


    為此,源於大池沙海的那顆遺跡巨像中的“眼珠子”早已秘密的運來,隻待給“新生的神明”表演現場換眼,恢複瞳力。


    於是,整個工作中最難的,隻剩下了能量塊的壓縮。


    於是,妙論派學者幾乎全體出動,每天都在遺跡巨像中按照固定的配比與結構,將能量晶石攪拌,填料,轉化成能量塊。


    這種天天“打灰”的生活,累得他們完全抬不起頭。


    “這就是妙論派的宿命嗎?”


    精疲力盡的他們,隻能有氣無力的抱怨,卻又無可奈何。


    誰讓這種精細活,隻有他們會呢?


    第545章 操控命運是不是搞錯了什麽


    正當大家激情四射,萬眾一心準備著離渡穀作戰計劃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博士」和散兵可不是被關在封印裏,剛一放出來就被爆打的奧賽爾,而是被評議會請到的智慧宮。


    了解情報的途徑與手段,並不比化城郭的大家們少多少。


    這種顯而易見的疏漏,原因也非常簡單,幾乎所有學者都默認,評議會的賢者們都是被「博士」洗腦後,才做出的如此愚蠢的決定。


    代表著各學院智慧象征的人物們,怎麽可能蠢到把須彌的命脈,交給居心叵測的愚人眾?


    就算人造出了真正的神明,又靠什麽來保證來自愚人眾的主導意識,會如約為須彌解決困擾千年的死域問題?


    那位放逐者的仁慈和信用嗎?真是可笑。


    哪怕鍍金旅團粗野的傭兵,都不會相信這種空洞的許諾。


    這一點,哪怕對於大賢者阿紮爾執掌下的教令院頗有意見的艾爾海森,提納裏與賽諾,都不會對他的智慧與能力有所懷疑。


    但是,也許大賢者阿紮爾已經執掌教令院太多個年頭,以至於大家已經忘記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明論派五百年來最強的占星師。


    ————————


    智慧可以帶來了解困難的知識,分析困難的理智,解決困難的手段。


    但唯一帶不來的,便是直麵困難的勇氣。


    大賢者阿紮爾,正是這樣一位雖然強大,但卻不完美的智慧之人。


    作為明論派有史以來最強的預言師,他對未來的占卜水平,遠在莫娜之上。


    哪怕同樣占卜關係到自己的事,會產生極大的誤差,他依然可以通過無數命運的絲線,間接的了解教令院這個龐然大物的未來航向。


    這一切的起源,早在幾十年前便已開始。


    當阿紮爾僅僅是“明論派天才學者”之時,一次好奇心或是命運引導下的的占卜,指向了一個異常可怕的結果:


    幾十年後,教令院會徹底毀於與至冬的戰火。


    哪怕以阿紮爾的自信,麵對這種可怕的占卜結果,他依然進行了無數種方式,無數次不同的占卜。


    但命運的紡錘,無論從任何角度,都會永遠固執的將它的絲線,牽引到這個令人恐懼的位置。


    雖然“天命既定”是明論派的理論根基;


    不過長遠的未來,通常來說依然可以通過逐漸的改變,讓世界在命運之樹的航向,前往另一個枝條。


    為了這個目標,年輕的阿紮爾做出了絕大部分明論派學者根本不屑做的事情——追逐權力。


    在讚頌星空,解讀命運為最高追求的明論派學者眼中,權力?可笑的東西。


    比起世間絕大多數生靈,隻擁有在命運之樹中隨波逐流的無力;


    世間隻有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力,才是真正的權力——改變命運的權力。


    然而他們不了解,如果你不能撥弄小小的飛星,又怎麽能改變整片既定的星空?


    很快,在通曉未來的阿紮爾麵前,權力之路,簡直如同桌邊伸手便能摸到的占星儀一般簡單。


    天才學者阿紮爾,很快就變成了教令官阿紮爾;


    隨後又變成了賢者阿紮爾;


    最後變成了大賢者阿紮爾。


    整個流程的速度,縱觀整個教令院五百年,也不做第二人想。


    這當然不是毫無代價的。


    曾經著作等身的阿紮爾,在走上這條權力之路之後,著述的速度便開始逐漸減慢,成為大賢者後,更是幾乎絕跡。


    雖然受人尊崇,不過在明論派內部,他的事跡也幾乎成為師徒口耳相傳的標準反例。


    然而阿紮爾絕非才盡,權力的追逐也耗費不了他多少時間。


    而是他將絕大多數時間都用於一件事之上——占卜須彌城,教令院,乃至整個須彌的命運。


    然而,無論他怎麽努力,無論他占卜多少次。


    這個可怕的結果,仿佛就像命運之樹上的主脈一樣;


    哪怕命運之樹上有再多的枝丫,到了命定的時刻,都神奇的歸斂到了一起。


    如果是一位勇敢者,這時候要做的,八成是從命運中,挑戰那份不可能。


    不過阿紮爾並沒有這份勇氣。


    他可以付出,他可以犧牲,但是讓他做幾乎不可能的事,他做不到。


    既然天命既定,那麽便從既定的結果中,尋找一條損失最小的便是。


    既然在命運中,自己成為不了英雄,用自己的力量與智慧解除危機,贏得屬於自己的榮耀。


    那麽便成為一個利益熏心的小醜,輕鬆的被敵人所欺騙,讓敵人兵不血刃的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倒也不壞。


    至於自己的未來,一片能從鐵窗外看到星空的牢房,倒也不壞。


    畢竟明論派最基本研究環境,也隻需要一片星空而已。


    阿紮爾幾乎已經成功了,他阻隔了自己本可以成為悲情主角的輝煌,但也阻隔了愚人眾原計劃的大規模突襲。


    「博士」順利開展的計劃,讓原計劃實驗的地點,從至冬變成了須彌。


    而作為計劃中提供重要算力資源的須彌城,自然也沒有成為戰場。


    不過用智慧催生愚行的他,卻徹底的遭到了命運的嘲弄,數十年沒有變化的占卜結果,卻在這時,分出了兩條粗壯的主脈:


    “主角”們的突襲過於成功,以至於新生的神明隻能以不完整的狀態在須彌城固守,並召集大批愚人眾執行官支援。


    以及,在“利益熏心”的醜角報信下,將計就計,在離渡穀展開大戰。


    而這兩條“主脈”,又分出了無數枝丫,或好或壞,或生或死。


    也許自己一句話的差異,便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


    並且無論哪一方,都有足以讓命運都能發生少許偏移的強者。


    無意間成為命運樞紐的阿紮爾,依然沒有勇氣進行決斷。


    於是,缺乏勇氣的他,決定把一切交給智慧;


    用他引以為傲的占星術,窮究算盡一切的結局。


    雖然,這次演算必須利用到已經掌握在「博士」手中的虛空。


    雖然,一旦事敗,自己必然會成為神明誕生的第一份祭品。


    雖然,哪怕成功,自己也將從“審判”很可能變為“肅清”。


    不過阿紮爾依然毫不猶豫。


    畢竟,這不是勇氣,而是自己最擅長的“智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原神從零單排是不是搞錯了什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想碎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想碎片並收藏在原神從零單排是不是搞錯了什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