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滿村的村民這段時間一驚一乍的,生活完全被蜂擁而來人群整懵。


    經過了二天的時間,村民在奔走相告中相互議論,好不容易才消化了村裏要建學校、建公路的大喜事。


    施工隊的素質非常地高,他們自己在山裏搭起帳篷,按照各自的責任有條不紊的勘驗,並沒有給村民帶來太多的幹擾。


    村民的日子漸漸地恢複到之前的作息習慣。


    當大批的記者和來村裏采風觀光的遊客們,進入村子時,村民被這批熱情洋溢的采訪隊伍給整得暈頭轉向。


    以至於村民看到手提著采訪儀器的人,都發提前繞道而行,盡量避開他們的采訪。


    不是說村民用有色眼光看人,而是他們常常被記者們問得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


    “請問陸晨到村裏,給你們唱了什麽歌?怎麽網上都查不到相關的信息呢?”


    “陸晨有沒有跟你們說過,他是因為什麽原因,才決定向村裏進行投資的?”


    “小朋友們,陸晨叔叔都教你們唱了什麽歌啊!”


    “小朋友們,陸晨叔叔有沒有說過他什麽時候再來?”


    不就是一個城裏來的小夥子嗎?


    這些記者怎麽會有那麽多的問題要問?


    話說這些問題他們一個都迴答不上來好不好?


    諸如此類的問題變著字眼各種的提問,終於把村民給問煩了。


    後來幹脆就不願意接受采訪了。


    不行,這樣下去不行?


    兩手空空的交不出來稿子,迴去後連路費都得自己掏腰包。


    各路媒體的記者們急了,不信以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還問不出來一點消息。


    大人們不好對付,對付些老人跟不懂事的小孩子,總應該可以問出點什麽來吧!


    “奶奶,陸晨到村裏來時,你有見過他嗎?”


    “這話問的,村裏就那麽點大個地方,來了生人能不知道嗎?”


    太好了?看來有門兒。


    華夏日報的記者開心得心花怒放,連忙乘勝追問:


    “你們聽過他唱歌了嗎?還記得他唱過的歌嗎?”


    “沒有聽過哦!”


    不可能!陸晨走到哪唱到哪,這已經成為他的習慣。


    願意給村裏花這麽多的錢,又是建學校又是修公路的,沒道理不給村民唱歌。


    算了,可能是這個奶奶耳朵背,沒有聽到。


    再換一個問問。


    那邊那個正在搖著蒲扇的爺爺,看上去就精神抖擻,聲音洪亮,應該能夠問出點什麽來。


    “爺爺,陸晨在村裏,都做了些什麽事情呢?”


    “吃了二大碗飯,喝了二大碗酒,那些螃蟹和大蝦也沒少吃,對了,他最愛吃雞肉,最後連雞頭都不放過,啃得那叫香啊。”


    這麽能吃?這人是陸晨嗎?


    “爺爺,你說的這個人,是陸晨嗎?”


    “不知道哦!反正很能吃就是了。”


    “你看看那人是不是這個人?”


    記者從手機裏調出了陸晨的相片,遞給老人家。


    “不對,好像他最愛吃的是羊肉而不是雞肉啊!”


    “到底是雞肉還是羊肉呢?”


    老人一直在喃喃自語。


    舉著手機的記者內心是崩潰的。


    敢情他問了一個神誌不清的老人啊。


    雖說老人提供的消息也足夠吸引眼球,可是事情的真偽得不到鑒別啊。


    這萬一老人家說的事不準,那不是讓人質疑他的采訪能力。


    算了,隻能忍痛割愛,看能不能再從別的村民口中得到更多的資料。


    不光是華夏日報的記者遇到這種雞同鴨的尷尬,別的報社的記者也遇到了相同的事情。


    華夏晚報的記者:


    “小朋友,陸晨哥哥都給你們講了什麽故事呀。”


    “是路路,不是陸晨。”


    “好好好,那陸陸給你們唱了什麽歌呀?”


    敢情陸晨為拉近他跟小朋友們的距離,給自己起了個簡稱叫陸陸!


    華夏晚報的記者覺得有這種可能。


    “路路真能吃,比我家裏的大水牛還能吃。”


    華夏晚報的記者激動得手都在抖,終於遇到了一個明白人啊!


    至今同行還沒有人得到第一手有用的資料,他一定得加快速度,從這個靈動的小孩子嘴裏多問出一點有用的資料。


    雖說站在他麵前的這個孩子,看上去不到五歲的樣子,可是他口齒清楚,思緒清晰。


    “真的嗎?陸陸都怎麽個能吃呢?你還記得嗎?”


    小孩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突然拉著記者的手就跑:“你跟我去看看就知道嘍!”


    “看看?陸晨不在村裏呀!”


    難道是說,陸晨吃過的碗,用過的碟子,村民都留了下來作為見證陸晨到此一遊的見證。


    華夏晚報的記者激動了,這些也能上頭條啊!


    殊不知,一些粉絲不管明星們用過的物品是什麽,都以能夠擁有自己心目中明星用過的物品而自豪。


    村民想來也是如此!


    華夏晚報的記者,跟著孩子一起走啊走啊,最後竟然來到了豬圈。


    當場石化,隻剩下眼珠還能動。


    豬圈的大門上,“路路的家”四個大字,高高的懸掛著。


    小孩子指著豬圈裏的一頭正在大口大口吃著飼料的大肥獵說:“叔叔你看,路路是不是特別能吃。”


    ……


    鬧了半天,此路路非彼陸陸。


    “叔叔你自己看吧,我去玩兒了。”


    小孩子歡快的跳著舞步跑走。


    留下華夏晚報的記者在豬圈前淩亂。


    他能先找個地洞把自己藏起來嗎?


    這要是被同行看到了剛才的一幕,他還怎麽在業界裏混了。


    水滿村裏的村民們很苦惱!


    麵對來自於四麵八方記者們和粉絲們的提問,他們還可以愛搭不理的,沒有規定他們對這類問題有需要迴答的義務。


    可是當縣裏還有市裏,甚至是省裏都來了大領導,詢問陸晨在村裏時的情況,他們就不好不說了。


    隻是村民們的答複還是不能令各位領導滿意。


    那也不能怪村民們啊!


    他們已經是實話實說了,並非是他們有意想隱瞞事實。


    陸晨就是一個很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遊客了。


    丟到人群裏,跟個毫不起眼的路人甲就沒有什麽區別。


    實在是低調得不能再低調的一個人了。


    誰能想到,就這麽低調到沒有人會覺得他有用的一個人,會成為村裏的福星呢。


    領導們幹著急也沒有用。


    本來還想多采訪出來一些陸晨的先進事跡,好迴去進行宣傳,引發新一輪的轟動。


    那還何愁縣裏的經濟搞不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娛樂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彭三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彭三炫並收藏重生之娛樂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