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聽著華老夫人的話,頓時紅了臉。她想的隻有華文鬆的安危,卻並沒想到這麽多,聞言不由愧疚的說道:“娘,兒媳知道錯了。”
聞言華老夫人卻是讓元氏上前,拉著她的手說道:“你又有什麽錯,你不過是個孩子的母親,心裏記掛著孩子的安危又有什麽錯。錯就錯在鬆哥兒是華家的長子,從生下來他就注定肩負著守護華家的命,可憐了這個孩子。”
外人卻是不知道華老夫人和元氏的話,隻瞧見華氏從華家出來的時候,走路都有些踉蹌。
自打華氏從華家離開之後,就再也沒迴過華家,而華家這邊卻是熱熱鬧鬧的開始籌辦大少爺華文鬆和韋家大小姐韋玉兒的親事。基本上整個長安隻要跟華家有些交情熟識的人都下了帖子,可是偏偏的沒給蘇家下帖子。
而且朝堂上蘇岩硯父子不知道是受後宅的影響還是當真時運不濟,蘇廣濤負責的吏部出現了小吏受賄之事遭到禦史彈劾。而且往日許多同蘇家交好的,都避開蘇家,蘇家一時間在朝堂上竟是被孤立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韋皇後還向中宗提出讓華乾還朝,出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就是要華乾頂了蘇廣濤的職位還要出任宰相了。
八十章: 暗流湧動
等散了朝,朝臣退去,韋溫與宗楚客二人進了韋後的未央宮。
行禮之後,韋溫立在宗楚客身側,看著珠簾後麵的韋皇後忍不住開口道:“娘娘華乾投誠怕是有詐,如今娘娘讓華乾入閣,恐有不妥啊。”
聞言珠簾後麵傳出韋皇後的笑聲,問道:“有何不妥?宗相公又如何看?”
宗楚客聽到韋皇後的問話,卻是麵不改色:“皇後娘娘想讓華乾入閣其實並沒什麽不妥,雖然說華乾曾是先皇輔政大臣,又與蘇家乃是姻親關係。滿朝文武若是三出蘇府,那另外七便是出自華家門下,即便華乾並非真心投靠皇後娘娘又有什麽關係,我們要的也不過是華乾如今投靠的表象。隻要華乾投靠到皇後娘娘這邊,那朝廷的百官看著華乾三朝元老都已經站隊,還有誰敢胡言亂語。而且華乾這般也算是在給皇後娘娘投誠,與其說華家與蘇家決裂,倒不如說是,華家和蘇家在借著這次機會向皇後娘娘示弱。”
宗楚客說著看了眼珠簾:“今日蘇廣濤治下不言被彈劾,蘇岩硯乃是尚書令掌管著整個禦史台,若是說禦史要彈劾他兒子他又怎麽會不知道。如今這般不過是想讓他兒子交出吏部的職權,想讓皇後娘娘能放過他罷了。皇後娘娘如今完全不用把他們考慮在內,娘娘如今要去考慮的是應該如何利用太子事件,除去皇上的戒心,隻有皇上完全倚重娘娘,娘娘才能把京城乃至全國的兵權都掌握其中。如今蘇家能在朝堂上說話,完全是仰仗著皇上還在中用他,再加上有相王和太平公主,如若失去這些依仗,蘇岩硯不堪一擊。”
宗楚客說完,就聽到珠簾後麵連聲稱讚:“知我者,宗相公也。”
說著韋皇後問像韋溫:“玉兒和華家的婚事怎麽樣了?”
聞言韋溫恭敬道:“一切都按照計劃在進行,現在兩家也已經過了納吉,現在就等著正期。”
“玉兒那邊怎麽樣?”韋皇後隨機問道。
韋溫卻是笑了笑:“娘娘放心,玉兒從小便是乖巧聽話,而且她生母還在韋家,斷不敢做出有傷韋家利益之事。娘娘隻管放心便是。”
看著吩咐的事情都安排妥當,韋後聲調微揚:“抽空記得去武家一趟,武延秀和裹兒的婚事,也刻不容緩。”
聞言韋溫卻是有些疑惑:“娘娘為何一定要將公主嫁給武延秀,即便公主不嫁給武延秀,娘娘替她招一位駙馬,難道還有誰敢反對不成?”
原本按照韋皇後的意思,安樂公主和武延秀的婚事是越快越好,最好就在這個月就完婚,畢竟發生的事情火速完婚也不是不可。
但韋溫心疼外甥女,加上安樂公主不要嫁給武延秀,他便將這婚事一拖再拖。
韋溫話落,卻聽著韋皇後似笑非笑的說道:“我這是在逼重俊一把,若是裹兒不嫁給武延秀,還不知道他要拖到什麽時候。隻有裹兒嫁進武家,重俊才會更加緊張,他要是不動手,我又怎麽有機會收拾陳唐皇室。你也不要再做手腳了,別以為你拖著這婚事我就不知道,莫要因為這種小事耽誤了韋家的大業。”
說完韋後不想再聽到自己哥哥喋喋不休的疑問,懶懶的說了聲:“好了,沒事都下去吧,這段時間蘇家和華家都給我盯緊著點。”
韋溫還想開口,聞言也隻得先點頭應是,跟著宗楚客退了出去。
韋溫和宗楚客前腳剛走出未央宮,後腳就有小宮女躡手躡腳跑去福寧宮。
秦貴妃聽著小宮女說完,讓身邊的女官浣紗賞了點銀子,打發了出去。隨後吩咐福寧宮的管事太監:“去,把剛剛宮女說的事情派人送出去,切記莫要走漏了風聲。”
管事太監領命下去。
後宮中已經是風雲湧動,蘇家內宅此刻卻是沒有那般緊迫。
因著蘇岩硯和蘇老夫人的吩咐,現在蘇家上上下下除了必要出門的下人,其他都呆在屋子裏。西苑本就是禁了足的,加上武家的嬤嬤看著沈清音,也沒什麽人願意往那去,索性她們也不出西苑。一時間倒是讓蘇家差點都要忘了這兩位表小姐了。
主要是華氏和老夫人,如今是不見客也不出門,一副不想過問旁的事情的模樣。
蘇雲君坐在屋子裏,看著趙鶯鶯派人送來的帖子。
蘇家如今出了這樣的事,雖然朝堂上大家見風使舵,瞧著蘇家出錯失勢便忙著跟蘇家撇清關係。但是趙鶯鶯畢竟隻是個閨閣小姐,而且趙家是在馬背上打下的功勳,從來就不是很喜歡文官提著筆杆子打仗。所以也沒落井下石,若不是因為趙鶯鶯現在乃是待嫁之身不得出府,她早就帶著丫鬟婆子衝到蘇家來了。
蘇雲君放下帖子笑著提筆給趙鶯鶯寫了封信,眼下她怕是不能去趙家見她了,不過也讓趙鶯鶯放心她很好。
中午的時候,外麵傳來消息,蘇廣濤遭受裙帶牽連,吏部尚書的職位被罷免了。蘇雲君得到消息,還是蘇子衿過來說的。
原來早朝的時候禦史彈劾蘇廣濤屬下小吏貪汙受賄,蘇廣濤受牽連原本應該是被革職調查的,卻沒想到中宗竟然直接罷免了蘇廣濤的職位,讓他迴家好生反省,若是反省不好就再也不用迴朝堂了。
罷免的公文是下午到的,蘇子衿中午就得了信。
她是在去外院遇到盧遠謹才得知的,便趕忙跑來跟蘇雲君商量。
蘇雲君見著阿姐這般慌張,卻是鬆了口氣。如今蘇家越勢微相對來說越是好事,蘇家若是倒了,那露出來的就是蘇家背後支持的陳唐皇室。蘇廣濤如今隻是罷官,沒有下獄也未曾受刑,這於蘇雲君來說便是最好的。
而且官能罷免就能複原,隻要現在避開鋒芒,莫要成為陳唐皇室和韋皇後鬥法的犧牲品就好。
蘇雲君沒想到的是,盧遠謹竟然因為這件事特地跑到蘇家來了,其實按照現在來說,他應該跟蘇家保持關係才是,否則會牽連其父盧懷慎。
聞言華老夫人卻是讓元氏上前,拉著她的手說道:“你又有什麽錯,你不過是個孩子的母親,心裏記掛著孩子的安危又有什麽錯。錯就錯在鬆哥兒是華家的長子,從生下來他就注定肩負著守護華家的命,可憐了這個孩子。”
外人卻是不知道華老夫人和元氏的話,隻瞧見華氏從華家出來的時候,走路都有些踉蹌。
自打華氏從華家離開之後,就再也沒迴過華家,而華家這邊卻是熱熱鬧鬧的開始籌辦大少爺華文鬆和韋家大小姐韋玉兒的親事。基本上整個長安隻要跟華家有些交情熟識的人都下了帖子,可是偏偏的沒給蘇家下帖子。
而且朝堂上蘇岩硯父子不知道是受後宅的影響還是當真時運不濟,蘇廣濤負責的吏部出現了小吏受賄之事遭到禦史彈劾。而且往日許多同蘇家交好的,都避開蘇家,蘇家一時間在朝堂上竟是被孤立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韋皇後還向中宗提出讓華乾還朝,出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就是要華乾頂了蘇廣濤的職位還要出任宰相了。
八十章: 暗流湧動
等散了朝,朝臣退去,韋溫與宗楚客二人進了韋後的未央宮。
行禮之後,韋溫立在宗楚客身側,看著珠簾後麵的韋皇後忍不住開口道:“娘娘華乾投誠怕是有詐,如今娘娘讓華乾入閣,恐有不妥啊。”
聞言珠簾後麵傳出韋皇後的笑聲,問道:“有何不妥?宗相公又如何看?”
宗楚客聽到韋皇後的問話,卻是麵不改色:“皇後娘娘想讓華乾入閣其實並沒什麽不妥,雖然說華乾曾是先皇輔政大臣,又與蘇家乃是姻親關係。滿朝文武若是三出蘇府,那另外七便是出自華家門下,即便華乾並非真心投靠皇後娘娘又有什麽關係,我們要的也不過是華乾如今投靠的表象。隻要華乾投靠到皇後娘娘這邊,那朝廷的百官看著華乾三朝元老都已經站隊,還有誰敢胡言亂語。而且華乾這般也算是在給皇後娘娘投誠,與其說華家與蘇家決裂,倒不如說是,華家和蘇家在借著這次機會向皇後娘娘示弱。”
宗楚客說著看了眼珠簾:“今日蘇廣濤治下不言被彈劾,蘇岩硯乃是尚書令掌管著整個禦史台,若是說禦史要彈劾他兒子他又怎麽會不知道。如今這般不過是想讓他兒子交出吏部的職權,想讓皇後娘娘能放過他罷了。皇後娘娘如今完全不用把他們考慮在內,娘娘如今要去考慮的是應該如何利用太子事件,除去皇上的戒心,隻有皇上完全倚重娘娘,娘娘才能把京城乃至全國的兵權都掌握其中。如今蘇家能在朝堂上說話,完全是仰仗著皇上還在中用他,再加上有相王和太平公主,如若失去這些依仗,蘇岩硯不堪一擊。”
宗楚客說完,就聽到珠簾後麵連聲稱讚:“知我者,宗相公也。”
說著韋皇後問像韋溫:“玉兒和華家的婚事怎麽樣了?”
聞言韋溫恭敬道:“一切都按照計劃在進行,現在兩家也已經過了納吉,現在就等著正期。”
“玉兒那邊怎麽樣?”韋皇後隨機問道。
韋溫卻是笑了笑:“娘娘放心,玉兒從小便是乖巧聽話,而且她生母還在韋家,斷不敢做出有傷韋家利益之事。娘娘隻管放心便是。”
看著吩咐的事情都安排妥當,韋後聲調微揚:“抽空記得去武家一趟,武延秀和裹兒的婚事,也刻不容緩。”
聞言韋溫卻是有些疑惑:“娘娘為何一定要將公主嫁給武延秀,即便公主不嫁給武延秀,娘娘替她招一位駙馬,難道還有誰敢反對不成?”
原本按照韋皇後的意思,安樂公主和武延秀的婚事是越快越好,最好就在這個月就完婚,畢竟發生的事情火速完婚也不是不可。
但韋溫心疼外甥女,加上安樂公主不要嫁給武延秀,他便將這婚事一拖再拖。
韋溫話落,卻聽著韋皇後似笑非笑的說道:“我這是在逼重俊一把,若是裹兒不嫁給武延秀,還不知道他要拖到什麽時候。隻有裹兒嫁進武家,重俊才會更加緊張,他要是不動手,我又怎麽有機會收拾陳唐皇室。你也不要再做手腳了,別以為你拖著這婚事我就不知道,莫要因為這種小事耽誤了韋家的大業。”
說完韋後不想再聽到自己哥哥喋喋不休的疑問,懶懶的說了聲:“好了,沒事都下去吧,這段時間蘇家和華家都給我盯緊著點。”
韋溫還想開口,聞言也隻得先點頭應是,跟著宗楚客退了出去。
韋溫和宗楚客前腳剛走出未央宮,後腳就有小宮女躡手躡腳跑去福寧宮。
秦貴妃聽著小宮女說完,讓身邊的女官浣紗賞了點銀子,打發了出去。隨後吩咐福寧宮的管事太監:“去,把剛剛宮女說的事情派人送出去,切記莫要走漏了風聲。”
管事太監領命下去。
後宮中已經是風雲湧動,蘇家內宅此刻卻是沒有那般緊迫。
因著蘇岩硯和蘇老夫人的吩咐,現在蘇家上上下下除了必要出門的下人,其他都呆在屋子裏。西苑本就是禁了足的,加上武家的嬤嬤看著沈清音,也沒什麽人願意往那去,索性她們也不出西苑。一時間倒是讓蘇家差點都要忘了這兩位表小姐了。
主要是華氏和老夫人,如今是不見客也不出門,一副不想過問旁的事情的模樣。
蘇雲君坐在屋子裏,看著趙鶯鶯派人送來的帖子。
蘇家如今出了這樣的事,雖然朝堂上大家見風使舵,瞧著蘇家出錯失勢便忙著跟蘇家撇清關係。但是趙鶯鶯畢竟隻是個閨閣小姐,而且趙家是在馬背上打下的功勳,從來就不是很喜歡文官提著筆杆子打仗。所以也沒落井下石,若不是因為趙鶯鶯現在乃是待嫁之身不得出府,她早就帶著丫鬟婆子衝到蘇家來了。
蘇雲君放下帖子笑著提筆給趙鶯鶯寫了封信,眼下她怕是不能去趙家見她了,不過也讓趙鶯鶯放心她很好。
中午的時候,外麵傳來消息,蘇廣濤遭受裙帶牽連,吏部尚書的職位被罷免了。蘇雲君得到消息,還是蘇子衿過來說的。
原來早朝的時候禦史彈劾蘇廣濤屬下小吏貪汙受賄,蘇廣濤受牽連原本應該是被革職調查的,卻沒想到中宗竟然直接罷免了蘇廣濤的職位,讓他迴家好生反省,若是反省不好就再也不用迴朝堂了。
罷免的公文是下午到的,蘇子衿中午就得了信。
她是在去外院遇到盧遠謹才得知的,便趕忙跑來跟蘇雲君商量。
蘇雲君見著阿姐這般慌張,卻是鬆了口氣。如今蘇家越勢微相對來說越是好事,蘇家若是倒了,那露出來的就是蘇家背後支持的陳唐皇室。蘇廣濤如今隻是罷官,沒有下獄也未曾受刑,這於蘇雲君來說便是最好的。
而且官能罷免就能複原,隻要現在避開鋒芒,莫要成為陳唐皇室和韋皇後鬥法的犧牲品就好。
蘇雲君沒想到的是,盧遠謹竟然因為這件事特地跑到蘇家來了,其實按照現在來說,他應該跟蘇家保持關係才是,否則會牽連其父盧懷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