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公主手已經伸到朝堂之上?”其他的蘇雲君還是知道的,隻是沒想到連安樂公主都開始安插自己的勢力。
聞言普潤知道蘇雲君想必是不知道安樂公主府的事情,念了聲阿彌陀佛,隨後道:“安樂公主時常會拿上一些名單去讓皇上簽認命詔書,如今算下來,單單安樂公主手封的官員,已經不下二十人,隻不過多是五品以下的官員。”
“這不是斜封官麽?”蘇雲君沒想到,安樂公主安插人手,竟然是用的這種方式。這可是前所未有的,陳唐所有官員無不是通過吏部選拔審核,然後等著候缺,等有了合適的缺再補上。現如今卻是到了隻要去求了安樂公主,就能得官的地步了麽?
普潤知道蘇雲君定是難以置信,接著道:“除了安樂公主,韋皇後,和太平公主如此不知道安排了多少人了。現在朝中大半都是她們的勢力,就連著相王和太平公主,如今都不敢幹涉朝政,隻要他們有意義,韋後的人便會站出來。”
聞言蘇雲君看著普潤和普泓,眉頭微蹙:“大師乃是出家方外人士,又是怎麽知道這些皇室秘辛的?”
普泓聞言笑了起來:“好一個出家方外人,老衲心中有個疑惑,不知可否問一下鄉君?”
“大師但說無妨。”
普泓笑著問道:“敢問鄉君我們出家人可用吃飯?”
“自然需要。”蘇雲君不明就裏,隻是迴答著。
“那可用睡覺?”
“當然。”
“既然出家人需要吃飯,需要睡覺,需要飲水,需要常人所需,那又算是什麽方外之士。出家人便就是出家人,隻是剔了頭,燙了戒疤,披了袈裟,每日青燈古佛誦經焚香。我們終究還是人,終究還是需要吃飯飲茶需要活命的。如果朝廷動蕩,局勢堪憂,一旦引起戰亂,你覺得我們出家人就避免的了?”普泓說著雙手合十:“所謂的方外人士不過是一個虛無的幌子罷了,什麽是紅塵,什麽又是俗世,既然都分不清紅塵俗世還談什麽不在紅塵中不理紅塵事。既然為人,那不管什麽事情便都是與我們相關的,鄉君可明白了。”
蘇雲君之所有有那一問不過是想知道,普潤是怎麽打聽到的消息。
卻沒想到普泓一通大道理下來,卻是半點沒透出。隻得點頭雙手合十:“大師說的是。”
在她話音剛落,卻聽著普泓再次開口:“師弟之所以知道這麽清楚,不過是因為師弟時常出入相王府,公主府,偶爾還會進宮給貴人祈福念經做個法事。”
蘇雲君聞言頓時鬱結,說了半天,她還以為普泓不打算說了,卻沒想到,人家最後又說了。
當真是與出家人打交道,切忌不能勿驕勿躁。
普泓看著蘇雲君的臉色微微一笑:“老衲說這些不是想要戲耍鄉君,隻是想要提醒鄉君,如今時局對蘇家是有多不利,如果鄉君再不行動怕前世今生便沒什麽差異了。”
這一句話,無意是撞進蘇雲君的心房,前次普泓也說過這樣的話,冥冥之中她總覺得普泓像是知道她是重活一世的一樣。每次與他交談的時候,總是帶著深意。最關鍵的是,在自己重生剛醒來的前幾日,夜夜噩夢最後終結自己的都是老僧的一聲阿彌陀佛。從第一次遇到普泓,她便確定,這聲音便是在噩夢中喚她醒來的聲音。
蘇雲君眼神銳利直視著普泓。
普泓依舊一臉微笑,慈祥安然,仿佛完全沒有在意蘇雲君的眼神。
良久蘇雲君才輕聲道了聲謝:“雲君謝過大師指點,雲君知道了。”
普泓見此,這才對著蘇雲君說道:“老衲的師弟時常出入王侯府中,知道的事,認識的人都比老衲要多。鄉君可以去與師弟詳談,若有什麽需要師弟代勞傳話的,隻管說與他便可。阿彌陀佛。”
一百二十三章: 詳談
聞言蘇雲君點點頭:“雲君謝過大師。”
說完,普泓已經閉上雙眼,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
蘇雲君知道他們該走了,便輕輕站起身來,跟著普潤去了另外一間禪院。
待蘇雲君坐定,普潤拿出紙筆,在紙上寫下密密麻麻的名字。
隨後讓蘇雲君看著道:“如今宰相議事堂的已經全都是韋皇後的人,基本上連相王和安樂公主的人都被踢出了宰相班子。而安樂公主安排的人又大多數是吏部,戶部,兵部,刑部,都是手握實權的人。京城附近的府兵控製在武家的手中,禁軍的千騎和飛騎都控製在韋皇後的手中,隻剩下萬騎是在郡王手中。所有人都以為劉仁景是皇上的人,所以韋皇後還沒有對萬騎下手,不過怕是也過不了多久,韋皇後就要把萬騎也掌控在她手上了。”
蘇雲君看著普潤分析的局勢,雖然知道宰相班子裏老臣韋安石乃是陳景恆的人,崔日用是宰相宗楚客的親信,還深得韋後信任,但陳景恆走之前說他可用,那應該也是陳景恆的人。
飛騎和千騎在自己兩個表哥手中,可是即便是這樣,與韋皇後所控製的勢力相比,也是非常困難的。
“如今對我們來說,局勢的確非常不利。不知大師可有什麽高見?”蘇雲君說著看向普潤。
就見著普潤鷹目中she出一抹精光:“如今鄉君該做的是先將這些還未被利用賞識的人全部拉攏起來,然後想辦法刺激韋皇後的野心,讓郡王他們從外地迴到京城。隻有在他們的勢力還不是最成熟穩固的時候下手,我們興許還有機會。”
聞言蘇雲君看著普潤:“大師的意思,是剩下這些人。”
說著纖細的手指劃過紙麵,普潤早就將這些名字完全的勾畫好了。
什麽人是什麽派係,什麽人是中立,什麽人可以拉攏,什麽人隻能保持距離。
蘇雲君看著紙上的名字,一個一個全部記在心裏,若說她有什麽優勢,可能就是記憶裏較於常人要好得多。凡是看書或是文章,不說過目不忘,卻也是能記住十之八九。
普潤看著蘇雲君仔細的看著名單,笑著道:“鄉君隻管放心,照著這份名單去將還未被韋皇後安樂公他們收買的人拉攏到一起,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蘇雲君點點頭:“雖然這些都是中下級的官員,所處的位置也不是什麽至關重要的,但是當初武太後能臨朝稱製,不也就是靠的一幫子中下級官員。”
說著蘇雲君看向普潤:“大師覺得如今我應該找個什麽樣的理由讓郡王他們迴到京城更為合適?”
普潤雙手合適笑著道:“如今韋皇後有權有勢,你覺得現在的她最缺的是什麽?”
聞言蘇雲君微微想了想:“她最缺的應該是一個借口,一個在世人麵前立威的借口。若我是韋皇後,在自己手上的勢力足夠強盛之後,便是需要一個機會,讓天下世人都知道我韋皇後乃是真正的一人之上,萬萬人之下。除了皇上所有的臣民百姓都要跪服在我的腳下,隻有這樣才可以在皇上百年之後,名正言順的臨朝聽製,否則到時候插手國事隻會被天下人怒罵,婦人不得染指政壇。以儒家孔孟之道了來轄製於我。”
聞言普潤知道蘇雲君想必是不知道安樂公主府的事情,念了聲阿彌陀佛,隨後道:“安樂公主時常會拿上一些名單去讓皇上簽認命詔書,如今算下來,單單安樂公主手封的官員,已經不下二十人,隻不過多是五品以下的官員。”
“這不是斜封官麽?”蘇雲君沒想到,安樂公主安插人手,竟然是用的這種方式。這可是前所未有的,陳唐所有官員無不是通過吏部選拔審核,然後等著候缺,等有了合適的缺再補上。現如今卻是到了隻要去求了安樂公主,就能得官的地步了麽?
普潤知道蘇雲君定是難以置信,接著道:“除了安樂公主,韋皇後,和太平公主如此不知道安排了多少人了。現在朝中大半都是她們的勢力,就連著相王和太平公主,如今都不敢幹涉朝政,隻要他們有意義,韋後的人便會站出來。”
聞言蘇雲君看著普潤和普泓,眉頭微蹙:“大師乃是出家方外人士,又是怎麽知道這些皇室秘辛的?”
普泓聞言笑了起來:“好一個出家方外人,老衲心中有個疑惑,不知可否問一下鄉君?”
“大師但說無妨。”
普泓笑著問道:“敢問鄉君我們出家人可用吃飯?”
“自然需要。”蘇雲君不明就裏,隻是迴答著。
“那可用睡覺?”
“當然。”
“既然出家人需要吃飯,需要睡覺,需要飲水,需要常人所需,那又算是什麽方外之士。出家人便就是出家人,隻是剔了頭,燙了戒疤,披了袈裟,每日青燈古佛誦經焚香。我們終究還是人,終究還是需要吃飯飲茶需要活命的。如果朝廷動蕩,局勢堪憂,一旦引起戰亂,你覺得我們出家人就避免的了?”普泓說著雙手合十:“所謂的方外人士不過是一個虛無的幌子罷了,什麽是紅塵,什麽又是俗世,既然都分不清紅塵俗世還談什麽不在紅塵中不理紅塵事。既然為人,那不管什麽事情便都是與我們相關的,鄉君可明白了。”
蘇雲君之所有有那一問不過是想知道,普潤是怎麽打聽到的消息。
卻沒想到普泓一通大道理下來,卻是半點沒透出。隻得點頭雙手合十:“大師說的是。”
在她話音剛落,卻聽著普泓再次開口:“師弟之所以知道這麽清楚,不過是因為師弟時常出入相王府,公主府,偶爾還會進宮給貴人祈福念經做個法事。”
蘇雲君聞言頓時鬱結,說了半天,她還以為普泓不打算說了,卻沒想到,人家最後又說了。
當真是與出家人打交道,切忌不能勿驕勿躁。
普泓看著蘇雲君的臉色微微一笑:“老衲說這些不是想要戲耍鄉君,隻是想要提醒鄉君,如今時局對蘇家是有多不利,如果鄉君再不行動怕前世今生便沒什麽差異了。”
這一句話,無意是撞進蘇雲君的心房,前次普泓也說過這樣的話,冥冥之中她總覺得普泓像是知道她是重活一世的一樣。每次與他交談的時候,總是帶著深意。最關鍵的是,在自己重生剛醒來的前幾日,夜夜噩夢最後終結自己的都是老僧的一聲阿彌陀佛。從第一次遇到普泓,她便確定,這聲音便是在噩夢中喚她醒來的聲音。
蘇雲君眼神銳利直視著普泓。
普泓依舊一臉微笑,慈祥安然,仿佛完全沒有在意蘇雲君的眼神。
良久蘇雲君才輕聲道了聲謝:“雲君謝過大師指點,雲君知道了。”
普泓見此,這才對著蘇雲君說道:“老衲的師弟時常出入王侯府中,知道的事,認識的人都比老衲要多。鄉君可以去與師弟詳談,若有什麽需要師弟代勞傳話的,隻管說與他便可。阿彌陀佛。”
一百二十三章: 詳談
聞言蘇雲君點點頭:“雲君謝過大師。”
說完,普泓已經閉上雙眼,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
蘇雲君知道他們該走了,便輕輕站起身來,跟著普潤去了另外一間禪院。
待蘇雲君坐定,普潤拿出紙筆,在紙上寫下密密麻麻的名字。
隨後讓蘇雲君看著道:“如今宰相議事堂的已經全都是韋皇後的人,基本上連相王和安樂公主的人都被踢出了宰相班子。而安樂公主安排的人又大多數是吏部,戶部,兵部,刑部,都是手握實權的人。京城附近的府兵控製在武家的手中,禁軍的千騎和飛騎都控製在韋皇後的手中,隻剩下萬騎是在郡王手中。所有人都以為劉仁景是皇上的人,所以韋皇後還沒有對萬騎下手,不過怕是也過不了多久,韋皇後就要把萬騎也掌控在她手上了。”
蘇雲君看著普潤分析的局勢,雖然知道宰相班子裏老臣韋安石乃是陳景恆的人,崔日用是宰相宗楚客的親信,還深得韋後信任,但陳景恆走之前說他可用,那應該也是陳景恆的人。
飛騎和千騎在自己兩個表哥手中,可是即便是這樣,與韋皇後所控製的勢力相比,也是非常困難的。
“如今對我們來說,局勢的確非常不利。不知大師可有什麽高見?”蘇雲君說著看向普潤。
就見著普潤鷹目中she出一抹精光:“如今鄉君該做的是先將這些還未被利用賞識的人全部拉攏起來,然後想辦法刺激韋皇後的野心,讓郡王他們從外地迴到京城。隻有在他們的勢力還不是最成熟穩固的時候下手,我們興許還有機會。”
聞言蘇雲君看著普潤:“大師的意思,是剩下這些人。”
說著纖細的手指劃過紙麵,普潤早就將這些名字完全的勾畫好了。
什麽人是什麽派係,什麽人是中立,什麽人可以拉攏,什麽人隻能保持距離。
蘇雲君看著紙上的名字,一個一個全部記在心裏,若說她有什麽優勢,可能就是記憶裏較於常人要好得多。凡是看書或是文章,不說過目不忘,卻也是能記住十之八九。
普潤看著蘇雲君仔細的看著名單,笑著道:“鄉君隻管放心,照著這份名單去將還未被韋皇後安樂公他們收買的人拉攏到一起,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蘇雲君點點頭:“雖然這些都是中下級的官員,所處的位置也不是什麽至關重要的,但是當初武太後能臨朝稱製,不也就是靠的一幫子中下級官員。”
說著蘇雲君看向普潤:“大師覺得如今我應該找個什麽樣的理由讓郡王他們迴到京城更為合適?”
普潤雙手合適笑著道:“如今韋皇後有權有勢,你覺得現在的她最缺的是什麽?”
聞言蘇雲君微微想了想:“她最缺的應該是一個借口,一個在世人麵前立威的借口。若我是韋皇後,在自己手上的勢力足夠強盛之後,便是需要一個機會,讓天下世人都知道我韋皇後乃是真正的一人之上,萬萬人之下。除了皇上所有的臣民百姓都要跪服在我的腳下,隻有這樣才可以在皇上百年之後,名正言順的臨朝聽製,否則到時候插手國事隻會被天下人怒罵,婦人不得染指政壇。以儒家孔孟之道了來轄製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