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能跟狗皮膏藥一樣,黏著蘇雲君,若不是還有張碩的存在,他都要開始懷疑這衛矛公主是否是個正常女子了。
當然這話自然是不好直說的,陳景恆隻是對著衛矛拱了拱手:“公主客氣了,本王向來就是這麽小氣,王妃隻有一個,豈容他人分了去,就是公主也不行。”
衛矛聞言看著陳景恆:“我又不是男子。”
“女子更不行!”陳景恆聽到衛矛的話,頓時眉梢微挑,心中忍不住道,本王怕的就是你這個女子。
蘇雲君看著陳景恆跟衛矛杠上了,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忙開口打著圓場,對衛矛說道:“你還有一個多月便就是要出嫁的人了,即便這是在陳唐,你是吐蕃公主,也沒有出嫁前夕不在行宮備嫁,還到處亂跑的。若是被張夫人抓了錯處,到時候隻怕宮嬤嬤幫你,還是要落人口實的。”
衛矛聞言看了看蘇雲君,這才很不情願的開口:“那好吧。”
陳景恆見蘇雲君一句話就能讓衛矛乖乖聽話,心中更是警鈴大作。
後麵是哪也不去,隻要蘇雲君跟衛矛在一塊,他便在旁邊跟著。給王妃端端茶,倒倒水,捏捏胳膊,錘錘腿,看的衛矛渾身肉麻兮兮的,連晚飯都沒吃就迴了行宮。
等衛矛走後,蘇雲君看著陳景恆不由的失笑:“你這是在作甚?”
聞言陳景恆理直氣壯道:“防備衛矛將你拐帶走了。”
蘇雲君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陳景恆,衛矛是女子,你說的是什麽話。”
“正因為她是女子,所以你的防備心比較低。”陳景恆卻是一臉的理所當然:“雲君,你來聽本王好好跟你說。”
說著拉著蘇雲君坐下,一邊瞧著丫鬟將晚膳擺上,一邊認真的分析:“你看看,當初衛矛公主初來京城,與你不過一麵之緣,為何後麵偏偏翻牆去了蘇家,還不是因為在金殿上一眼瞧見了,發現你長得漂亮。後麵在太平公主府住的好好的,她為什麽偏偏要去蘇家住,還不是因為看上你長得漂亮。現如今你都嫁到宋王府來了,她若真的想要拜會為什麽不走正門,卻翻牆過來,還是因為不想被本王知道,怕本王知道她惦記著本王的王妃,本王會壞了她的好事。”
說的是有理有據的,卻是讓蘇雲君一臉無奈。
“當初人家上蘇府,可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想去看看她的情敵,說到底衛矛最開始瞧上的是你好不好。”蘇雲君不由想到衛矛第一次上蘇家說的話。
聞言陳景恆就更是理直氣壯了:“就是因為他一開始瞧上本王,誰知道本王早已心有所屬,所以她懷恨在心想要橫刀奪愛,好讓本王痛不欲生。難道本王說的有問題麽?”
蘇雲君見自己無論說什麽,陳景恆總是有一堆歪理等著自己,也是無奈,幹脆不搭理他,直接拿了筷子夾了菜不理會陳景恆。
陳景恆見此,忙裝作一副可憐模樣,靠在蘇雲君的耳邊輕聲說道:“其實最關鍵的還是,你說她若是在宋王府,咱們白天晚上,隨時想要去做些想做的事情,這沒眼力勁的丫頭直接推門進來,我們是繼續還是停止呢?”
蘇雲君聞言剛喝了一口湯,頓時驚得她,轉過頭一口湯全噴在陳景恆的身上。
陳景恆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隻睜著一雙桃花眼,盯著蘇雲君,眼中別有深意。
看的蘇雲君臉騰的紅了起來。
一旁伺候的丫鬟,卻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忙上前將桌子收拾了,綠水拿出帕子替陳景恆擦了衣服上的湯汁。
陳景恆卻隻是看著蘇雲君。
看的她臉上仿若火燒一般,通紅的,忍不住瞪了陳景恆一眼:“你還不去換身衣裳。”
陳景恆這才笑著站起身來:“好好好,王妃嫌本王衣裳髒了,那本王便就去梳洗一下,換身衣裳。王妃還是好好想想,本王說的可是句句在理。”
蘇雲君聞言臉色更紅的能滴出血來,一旁的清明瞧著很有些擔心的問道:“王妃,您可是哪裏不舒服,可需要給王妃請個太醫?”
聞言蘇雲君看了看一屋子神色各異的丫鬟,搖了搖頭,心中忍不住腹誹道:陳景恆,晚上看我怎麽收拾你。
兩日後,在宋王府崔日用前來辭行。
崔日用被貶官當天,陳景恆便直接去了崔府,這次的事情蘇雲君將崔日用算計在內,卻是沒有提前告知的。所以崔日用並不知道,蘇雲君和陳景恆有什麽打算。
從堂堂的三品宰相,一下子變成五品外官,崔日用的心情可想而知。
隻是在他來看,這一次自己完全是因為太平公主與太子鬥法,成了最終的犧牲品。所以當得知陳景恆特地前來看他的時候,崔日用心中還是滿懷感激的。
盧龍乃是最靠近幽州的,陳景恆去崔府,便直接給了他一封信,那封信是給盧龍節度使的。華乾帶著華家兄弟早早的去了燕北,自然已經將那邊已經收拾的七七八八,現如今陳景恆和蘇雲君,就是在把這些人逐一的往燕北聚攏。
太子和太平公主,還覺得此次崔日用算是背了這個黑鍋,還在為崔日用可惜,卻是沒想到陳景恆已經把自己的目光放在盧龍了。
蘇雲君坐在偏廳看著崔夫人,不由的想起當初政變之日,便就是這位身形消瘦的崔夫人勸了崔日用,在陳隆基臨時改變主意的時候開了門。
這般想著跟崔夫人說話的口氣也溫和許多:“崔夫人這京城到盧龍,一路上山高水遠,夫人可要當心身子,切莫著涼這一路上也多備些藥,以防萬一。”
說著吩咐清明將她準備好的東西拿上來,交給崔夫人:“不過是小小心意,崔夫人與崔大人此去盧龍,不知何日還能再見,還請崔夫人莫要推辭。”
聞言崔夫人立馬跪下恭恭敬敬的給蘇雲君行了禮:“臣妾謝過宋王妃。”
然後也不矯情,吩咐丫鬟將東西都收下,這才恭敬道:“大人知道,此次若是沒有宋王與王妃從中周旋,隻怕太平公主與太子不會這般輕鬆就罷手,大人指不定還要背上什麽罪名,此去盧龍天高皇帝遠也好,日後便就遠離這朝廷紛爭了。”
蘇雲君將崔夫人扶起來,輕輕拍了拍她的手,意有所指的說道:“夫人這話說的不無道理,盧龍雖然遠離皇城,卻是離幽州不遠,現如今我外祖父也在幽州,我已派人去給外祖父送了信,崔大人日後有什麽事,隻管去幽州找外祖父便是。”
說完從清明手上接過一把折扇遞給崔夫人,並囑咐道:“這把折扇崔夫人隻管拿去給崔大人看,崔大人必然明白是什麽意思。夫人隻需告訴崔大人一句:長安月下無蹤影,幽州城內尋故人。”
崔夫人看著眼前的折扇,雖然不明白,卻也點頭應下。
說完話,蘇雲君吩咐清明送崔夫人去前廳,崔日用拜別了宋王,便就攜著家眷老小一起乘了馬車上路。
等馬車都離了京城,崔夫人才將扇子遞給崔日用,並且轉達了蘇雲君的話。
當然這話自然是不好直說的,陳景恆隻是對著衛矛拱了拱手:“公主客氣了,本王向來就是這麽小氣,王妃隻有一個,豈容他人分了去,就是公主也不行。”
衛矛聞言看著陳景恆:“我又不是男子。”
“女子更不行!”陳景恆聽到衛矛的話,頓時眉梢微挑,心中忍不住道,本王怕的就是你這個女子。
蘇雲君看著陳景恆跟衛矛杠上了,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忙開口打著圓場,對衛矛說道:“你還有一個多月便就是要出嫁的人了,即便這是在陳唐,你是吐蕃公主,也沒有出嫁前夕不在行宮備嫁,還到處亂跑的。若是被張夫人抓了錯處,到時候隻怕宮嬤嬤幫你,還是要落人口實的。”
衛矛聞言看了看蘇雲君,這才很不情願的開口:“那好吧。”
陳景恆見蘇雲君一句話就能讓衛矛乖乖聽話,心中更是警鈴大作。
後麵是哪也不去,隻要蘇雲君跟衛矛在一塊,他便在旁邊跟著。給王妃端端茶,倒倒水,捏捏胳膊,錘錘腿,看的衛矛渾身肉麻兮兮的,連晚飯都沒吃就迴了行宮。
等衛矛走後,蘇雲君看著陳景恆不由的失笑:“你這是在作甚?”
聞言陳景恆理直氣壯道:“防備衛矛將你拐帶走了。”
蘇雲君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陳景恆,衛矛是女子,你說的是什麽話。”
“正因為她是女子,所以你的防備心比較低。”陳景恆卻是一臉的理所當然:“雲君,你來聽本王好好跟你說。”
說著拉著蘇雲君坐下,一邊瞧著丫鬟將晚膳擺上,一邊認真的分析:“你看看,當初衛矛公主初來京城,與你不過一麵之緣,為何後麵偏偏翻牆去了蘇家,還不是因為在金殿上一眼瞧見了,發現你長得漂亮。後麵在太平公主府住的好好的,她為什麽偏偏要去蘇家住,還不是因為看上你長得漂亮。現如今你都嫁到宋王府來了,她若真的想要拜會為什麽不走正門,卻翻牆過來,還是因為不想被本王知道,怕本王知道她惦記著本王的王妃,本王會壞了她的好事。”
說的是有理有據的,卻是讓蘇雲君一臉無奈。
“當初人家上蘇府,可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想去看看她的情敵,說到底衛矛最開始瞧上的是你好不好。”蘇雲君不由想到衛矛第一次上蘇家說的話。
聞言陳景恆就更是理直氣壯了:“就是因為他一開始瞧上本王,誰知道本王早已心有所屬,所以她懷恨在心想要橫刀奪愛,好讓本王痛不欲生。難道本王說的有問題麽?”
蘇雲君見自己無論說什麽,陳景恆總是有一堆歪理等著自己,也是無奈,幹脆不搭理他,直接拿了筷子夾了菜不理會陳景恆。
陳景恆見此,忙裝作一副可憐模樣,靠在蘇雲君的耳邊輕聲說道:“其實最關鍵的還是,你說她若是在宋王府,咱們白天晚上,隨時想要去做些想做的事情,這沒眼力勁的丫頭直接推門進來,我們是繼續還是停止呢?”
蘇雲君聞言剛喝了一口湯,頓時驚得她,轉過頭一口湯全噴在陳景恆的身上。
陳景恆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隻睜著一雙桃花眼,盯著蘇雲君,眼中別有深意。
看的蘇雲君臉騰的紅了起來。
一旁伺候的丫鬟,卻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忙上前將桌子收拾了,綠水拿出帕子替陳景恆擦了衣服上的湯汁。
陳景恆卻隻是看著蘇雲君。
看的她臉上仿若火燒一般,通紅的,忍不住瞪了陳景恆一眼:“你還不去換身衣裳。”
陳景恆這才笑著站起身來:“好好好,王妃嫌本王衣裳髒了,那本王便就去梳洗一下,換身衣裳。王妃還是好好想想,本王說的可是句句在理。”
蘇雲君聞言臉色更紅的能滴出血來,一旁的清明瞧著很有些擔心的問道:“王妃,您可是哪裏不舒服,可需要給王妃請個太醫?”
聞言蘇雲君看了看一屋子神色各異的丫鬟,搖了搖頭,心中忍不住腹誹道:陳景恆,晚上看我怎麽收拾你。
兩日後,在宋王府崔日用前來辭行。
崔日用被貶官當天,陳景恆便直接去了崔府,這次的事情蘇雲君將崔日用算計在內,卻是沒有提前告知的。所以崔日用並不知道,蘇雲君和陳景恆有什麽打算。
從堂堂的三品宰相,一下子變成五品外官,崔日用的心情可想而知。
隻是在他來看,這一次自己完全是因為太平公主與太子鬥法,成了最終的犧牲品。所以當得知陳景恆特地前來看他的時候,崔日用心中還是滿懷感激的。
盧龍乃是最靠近幽州的,陳景恆去崔府,便直接給了他一封信,那封信是給盧龍節度使的。華乾帶著華家兄弟早早的去了燕北,自然已經將那邊已經收拾的七七八八,現如今陳景恆和蘇雲君,就是在把這些人逐一的往燕北聚攏。
太子和太平公主,還覺得此次崔日用算是背了這個黑鍋,還在為崔日用可惜,卻是沒想到陳景恆已經把自己的目光放在盧龍了。
蘇雲君坐在偏廳看著崔夫人,不由的想起當初政變之日,便就是這位身形消瘦的崔夫人勸了崔日用,在陳隆基臨時改變主意的時候開了門。
這般想著跟崔夫人說話的口氣也溫和許多:“崔夫人這京城到盧龍,一路上山高水遠,夫人可要當心身子,切莫著涼這一路上也多備些藥,以防萬一。”
說著吩咐清明將她準備好的東西拿上來,交給崔夫人:“不過是小小心意,崔夫人與崔大人此去盧龍,不知何日還能再見,還請崔夫人莫要推辭。”
聞言崔夫人立馬跪下恭恭敬敬的給蘇雲君行了禮:“臣妾謝過宋王妃。”
然後也不矯情,吩咐丫鬟將東西都收下,這才恭敬道:“大人知道,此次若是沒有宋王與王妃從中周旋,隻怕太平公主與太子不會這般輕鬆就罷手,大人指不定還要背上什麽罪名,此去盧龍天高皇帝遠也好,日後便就遠離這朝廷紛爭了。”
蘇雲君將崔夫人扶起來,輕輕拍了拍她的手,意有所指的說道:“夫人這話說的不無道理,盧龍雖然遠離皇城,卻是離幽州不遠,現如今我外祖父也在幽州,我已派人去給外祖父送了信,崔大人日後有什麽事,隻管去幽州找外祖父便是。”
說完從清明手上接過一把折扇遞給崔夫人,並囑咐道:“這把折扇崔夫人隻管拿去給崔大人看,崔大人必然明白是什麽意思。夫人隻需告訴崔大人一句:長安月下無蹤影,幽州城內尋故人。”
崔夫人看著眼前的折扇,雖然不明白,卻也點頭應下。
說完話,蘇雲君吩咐清明送崔夫人去前廳,崔日用拜別了宋王,便就攜著家眷老小一起乘了馬車上路。
等馬車都離了京城,崔夫人才將扇子遞給崔日用,並且轉達了蘇雲君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