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鞏見了來人,大喜過望,連忙起身相迎。<strong>.</strong>
來人是一個俊秀的青年,年約二十上下,與鄧鞏相仿,眉飛入鬢,英挺不凡,背後負著一柄長劍,手裏拎著一壇酒。
他把酒往石桌上一放,坐下道:
“我剛從外麵公幹迴來,聽說恩師帶迴一個天資卓絕的小師妹,二話不說直接宣布閉關三年,這可是怪事一件。聽說恩師今早一迴島,便先來了你處,你肯定知道點什麽,快告訴我。”
“你這是給諸位師兄弟當槍使了。想必他們定然好奇得緊,欲來探問,又怕恩師知道了嫌他們不沉穩,因此才攛掇你來。”鄧鞏的臉上帶著笑意,在青年身邊坐下。
聶猛大為驚奇。
這番見解,從一個混跡市井、老於世故的人嘴裏說出來,並不讓人覺得意外,可一個書呆子說出這番話,就讓人頗感新鮮了。
聶猛見過的那些酸秀才,別說不懂這個,便是尋常的交際應酬,都難以應付,常鬧出種種笑話,在街鄰間傳為笑談。
“這有什麽!他們怕師父責怪,我卻不怕。”青年把手一揮,渾不在意,說道:“子固,我既擔了這麽大的幹係,你總不好讓我白來一躺。”
“你的疑問,我無法迴答,因為我也不知道。”鄧鞏作無奈狀,朝聶猛的方向努一努嘴,苦笑道:“恩師眼下留給我的一道難題,我還沒完全破解呢,哪有功夫想那些不相幹的。”
“這位小兄弟是——”青年用銳利的目光看著聶猛,問道。
鄧鞏把聶猛的來曆介紹一番,說:“我知道的都跟你說了,你想知道更多,就隻能問這位聶兄弟了。”
青年聞言,霍然而起,一把捉住了聶猛的衣袖。
聶猛大駭。
青年的這番動作隻在瞬間便已完成,他想要抽身退避,已是不能,甚至臉上還不及露出憤怒的表情。
“太好了!你快告訴——”青年似乎沒注意到聶猛的神情,隻顧一臉興奮地想要問個究竟,話剛說出半句,卻戛然而止,迴頭望著鄧鞏道:“你沒問?”
鄧鞏連連搖頭。
青年訕訕地放開聶猛的袖子,幹笑數聲,說:“那我也不問了。”
“幹嘛不問?”鄧鞏似笑非笑。
青年裝作沒聽見,放開聶猛的袖子,正容道:“我叫韓胄,你叫我韓大哥就成。”
韓胄的性格,頗合聶猛的胃口,當下也不遲疑,拱手道一聲“韓大哥”,說完心中不由失笑:從來都是別人叫他大哥,他還從未這樣稱唿過別人。世事當真變幻莫測。
“來,聶兄弟,我們喝酒。”韓胄一手拉著聶猛,一手扯著鄧鞏,把兩人按在石凳上,拍開酒壇泥封,一人倒了滿滿一大碗,登時滿院皆是酒香。<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聶猛早就按耐不住,立刻端起碗,鯨吞一般,一大碗酒一飲而盡。
酒香而冽,甫一下肚,便覺心中似有火燒,燒出萬丈豪情,連日來的鬱悶心情一掃而空,聶猛大笑數聲,連唿痛快。
韓胄眼中滿是讚賞,喝一聲彩,亦把自己的一碗酒幹掉。
鄧鞏看看兩人,勉為其難地端起碗放到嘴邊,又放迴桌上,如是再三,終於無奈地搖搖頭,皺著眉,淺淺抿了一口,臉騰地紅了,放下碗連聲咳嗽起來。
韓胄大笑,譏道:“剛才是誰說要浮一大白!”
鄧鞏的身子幾乎彎到桌子底下,一手扶著石桌邊緣,另一手無力地擺著,邊咳邊道:“子曰,咳咳,惟酒無量,咳,承基莫要笑我。”
他這一說,韓胄便止住笑,但眼中仍藴有笑意。
鄧鞏大為窘迫,又咳了幾聲,趁機轉開話題道:“你此番到李梁國,可有收獲?”
“沒什麽收獲,不過就是幾本破書、一堆磚頭瓦罐而已,一點有價值的東西都沒有。”韓胄一臉不屑道。
“可惜、可惜……”鄧鞏連連搖頭。
“是啊,是挺可惜的。”韓胄一邊附和著,一邊伸手,從不知哪裏抓住一本泛黃的古書,丟到鄧鞏麵前。“看,就是這種破書,一點意思都沒有,被我一把火燒了好多,這一本是漏網之魚,帶迴來給你看看。”
鄧鞏聽他這麽說,隨手拿起古書,翻了兩頁,驀地瞪大了眼。
“這、這是古本《歸藏經》啊!快告訴我,我沒有看錯!失傳了一萬年的古本歸藏經!”鄧鞏一下子瘋了,捧著這本古書一蹦三尺高,幾乎撞到頭頂的柳樹枝,又突然雙眼血紅地盯著韓胄,嘶聲道:“剩下的書呢!你、你真、都燒了?”
聶猛在旁看著,簡直想狠狠給鄧鞏兩巴掌,讓他冷靜一點。
他想不通,鄧鞏明明頗具洞察,卻連這再明顯不過的玩笑話都分辨不出,簡直呆到了極處。
“當然是騙你的。”韓胄見他急了眼,這才帶著滿足的微笑坦白道:“你不想想,我也是恩師的弟子,難道連好壞都分不清嗎?再說了,這次發掘潛嶽地宮,收獲難以估量,這本歸藏經,隻是滄海一粟。萬年之前的道統,果然非同凡響。”
“快說說,都有什麽收獲?”鄧鞏急不可耐道。
“我都說了難以估量,你要讓我說,一天一夜也說不完。反正你隻對書感興趣,這次發掘到的學門珍本,除了這一部多出來的歸藏經,剩下的我都已悉數交到萬卷樓,你去看就是。”
“我現在就去。”
鄧鞏挾著歸藏經便往外走,被韓胄拉住,對他說道:“你急什麽!文主特意交代過,讓你明天一早上萬卷樓,協助他整理這些古籍。下個月就是曝書大典,正好又趕上這批寶物現世,以後這些天有你忙的。”
“哦。”鄧鞏應了一聲,轉身往屋裏走,“那我今晚就先讀這部歸藏經,好好與今本作一番比較,應有不少新發現。”
“站住!”韓胄一聲厲喝,突然又露出神秘兮兮的笑臉。“我還有好東西給你……”
鄧鞏聞言,便又迴轉來。
聶猛對書沒興趣,本以為韓胄會拿出另外一本書來,卻見他拿出一件物事,一下子吸引了他的注意。
是一尊小小的青銅鼎,造型方正,四平八穩,表麵銅綠斑駁,鐫刻著獸紋,鼎身上排列著一行行奇特的文字。
看到這鼎,聶猛莫名起了似曾相識之感。再一想,這青銅鼎與無名老者身背的古劍頗有相似之處,二者同為青銅所製,造型一樣方正,表麵也都刻有文字。
想到這裏,他頓時留上了心。
“你知道,我用不了法器的。”鄧鞏雖這樣說,仍從韓胄手裏接過青銅鼎,翻來覆去地看。
“不是法器,我試過。”韓胄說,“隻是這種銘文頗為奇特,連我都認不得,想來於金石一道應有用處,所以我才帶了一些迴來供研究之用。地宮裏這種東西遍地都是,別的門派都懶得看一眼。”
“這鼎上的銘文,乃是一篇禮記,用的是六國古文。”
“我就知道!”韓胄差點跳了起來,“枉我辛辛苦苦搬了許多迴來,竟被你一眼看破,虧我還拿它們當寶貝。”
“也不盡然,”鄧鞏說,“這青銅鼎造型樸拙,深得中庸之道,拿來當個擺件,頗有幾分古意。”
韓胄愣了愣,才明白鄧鞏這是拿他取笑,以報他剛才戲謔之仇,不由喊一聲:“好你個鄧子固!”佯怒而起。
鄧鞏淡然一笑,不給他繼續發作的機會,抱著青銅鼎進正屋繞了一圈,又鑽進聶猛住的東廂房,四處看了看,把青銅鼎放在案頭,出來道:“好了,你可放心,我給你的寶貝找了一個好去處,哈哈。”
兩人齊聲大笑。
聶猛卻沒笑。他本以為這青銅鼎是一件寶貝,能幫他解開老者的身份之謎,沒想到隻是個尋常的擺件,心中很是失望。
韓胄看到聶猛悶悶的樣子,一副了然的表情,過來拍拍他的肩膀道:“聶小弟,看你似乎是個練武之人?”
“是。”聶猛說。
“承你看得起,叫我一聲大哥,我得送你個見麵禮。”說著,不等聶猛有何表示,隻聽一陣啦哩嘩啦的聲響,韓胄掏出兩件物事擺在聶猛麵前。
是一副鏽跡斑斑的青銅護臂,與青銅鼎的造型風格相同,但既沒有銘刻文字,也沒有獸紋裝飾,樣子十分普通,好在用料足,比尋常的鐵護臂要大得多,看上去既沉重又厚實。
“這也是我在潛嶽地宮裏發現的,應該是宮廷衛士使用的裝備,算是一種低階法器,隻要用法力驅動,就可以將使用者的攻擊力或防禦力大幅增強,或者施放幾個低階法術。”
“雞肋。”鄧鞏在一旁搖頭道。
“別說的這麽直白好嗎?”韓胄大為不滿,“沒看到我正要拿它送人嗎?你就不能給我留點麵子!”
“我實話實說而已。潛嶽地宮很可能是上古神人的居所,能在裏麵擔任衛士,修為絕不會低,還戴這東西作什麽?”
“這其中的原因,當然要你這個老學究來研究,我隻管把它送給聶兄弟。”韓胄說,“這次我帶迴來的,不是文獻古籍就是法寶秘笈,聶兄弟統統用不上。就這對護臂,雖說是個法器,但對我們這些人來說也沒什麽大用,倒是聶兄弟用來防身不錯。別看它樣式簡陋,裏麵很是銘刻了幾個精妙的法陣,而且材質特異,就算沒有法力驅動,也比尋常的防具要好得多。”
“那就多謝韓大哥了。”聶猛毫不扭捏,將護臂戴上。初時有幾分沉重,但聶猛是習武之人,過了一會兒便已習慣。
他對著空氣揮了幾下拳頭,韓胄突然笑了起來。
“你笑什麽?”鄧鞏和聶猛兩人都不解地看著他。
“我在地宮裏,也像這般試了一下,結果不小心打碎了旁邊一尊丹爐,把無量天的道士心疼得要死,嘿嘿。”
“除了三大宗門,還有那些門派去了?”鄧鞏隨口問道。
“隻有李梁國的紫庭宮。潛嶽地宮是他們發現的,三大宗門也是他們請的,自然要分一杯羹。這次在地宮裏發現的東西太多,其中有好些三大宗門根本看不上眼,全便宜他們了。依我看,不出百年,紫庭宮將從一個不入流的小門派,躍居二流地位,可算得上一步登天了。”
鄧鞏搖搖頭,歎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呀。”
“管他呢,我好不容易從地底下鑽出來,可沒心情操心那些牛鼻子的事。再說,有無量天庇護,沒人敢向他們伸手。”韓胄不耐煩地擺擺手,道:“來,聶兄弟,我們繼續喝,今晚不醉不歸!”
聶猛瞪著石桌上的那壇酒,說:“隻有一壇酒,韓大哥是看不起我,還是看不起自己?”
韓胄得意地一笑,大手一揮,六七個酒壇憑空出現在石桌上。“這酒是我迴來前,特意繞道杜康國買的,豈有隻買一壇之理?聶兄弟放心,管夠。”
“哈哈,是我說錯了,當罰!”
聶猛端起一碗酒,一飲而盡。
“好兄弟!”韓胄大讚。
鄧鞏看著兩人一碗一碗地對飲,悄悄踮起腳尖,捧著古本歸藏,一聲不吭地退迴到屋裏去了。很快,屋裏就亮起一盞油燈,他的影子在牆上躍動。
來人是一個俊秀的青年,年約二十上下,與鄧鞏相仿,眉飛入鬢,英挺不凡,背後負著一柄長劍,手裏拎著一壇酒。
他把酒往石桌上一放,坐下道:
“我剛從外麵公幹迴來,聽說恩師帶迴一個天資卓絕的小師妹,二話不說直接宣布閉關三年,這可是怪事一件。聽說恩師今早一迴島,便先來了你處,你肯定知道點什麽,快告訴我。”
“你這是給諸位師兄弟當槍使了。想必他們定然好奇得緊,欲來探問,又怕恩師知道了嫌他們不沉穩,因此才攛掇你來。”鄧鞏的臉上帶著笑意,在青年身邊坐下。
聶猛大為驚奇。
這番見解,從一個混跡市井、老於世故的人嘴裏說出來,並不讓人覺得意外,可一個書呆子說出這番話,就讓人頗感新鮮了。
聶猛見過的那些酸秀才,別說不懂這個,便是尋常的交際應酬,都難以應付,常鬧出種種笑話,在街鄰間傳為笑談。
“這有什麽!他們怕師父責怪,我卻不怕。”青年把手一揮,渾不在意,說道:“子固,我既擔了這麽大的幹係,你總不好讓我白來一躺。”
“你的疑問,我無法迴答,因為我也不知道。”鄧鞏作無奈狀,朝聶猛的方向努一努嘴,苦笑道:“恩師眼下留給我的一道難題,我還沒完全破解呢,哪有功夫想那些不相幹的。”
“這位小兄弟是——”青年用銳利的目光看著聶猛,問道。
鄧鞏把聶猛的來曆介紹一番,說:“我知道的都跟你說了,你想知道更多,就隻能問這位聶兄弟了。”
青年聞言,霍然而起,一把捉住了聶猛的衣袖。
聶猛大駭。
青年的這番動作隻在瞬間便已完成,他想要抽身退避,已是不能,甚至臉上還不及露出憤怒的表情。
“太好了!你快告訴——”青年似乎沒注意到聶猛的神情,隻顧一臉興奮地想要問個究竟,話剛說出半句,卻戛然而止,迴頭望著鄧鞏道:“你沒問?”
鄧鞏連連搖頭。
青年訕訕地放開聶猛的袖子,幹笑數聲,說:“那我也不問了。”
“幹嘛不問?”鄧鞏似笑非笑。
青年裝作沒聽見,放開聶猛的袖子,正容道:“我叫韓胄,你叫我韓大哥就成。”
韓胄的性格,頗合聶猛的胃口,當下也不遲疑,拱手道一聲“韓大哥”,說完心中不由失笑:從來都是別人叫他大哥,他還從未這樣稱唿過別人。世事當真變幻莫測。
“來,聶兄弟,我們喝酒。”韓胄一手拉著聶猛,一手扯著鄧鞏,把兩人按在石凳上,拍開酒壇泥封,一人倒了滿滿一大碗,登時滿院皆是酒香。<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聶猛早就按耐不住,立刻端起碗,鯨吞一般,一大碗酒一飲而盡。
酒香而冽,甫一下肚,便覺心中似有火燒,燒出萬丈豪情,連日來的鬱悶心情一掃而空,聶猛大笑數聲,連唿痛快。
韓胄眼中滿是讚賞,喝一聲彩,亦把自己的一碗酒幹掉。
鄧鞏看看兩人,勉為其難地端起碗放到嘴邊,又放迴桌上,如是再三,終於無奈地搖搖頭,皺著眉,淺淺抿了一口,臉騰地紅了,放下碗連聲咳嗽起來。
韓胄大笑,譏道:“剛才是誰說要浮一大白!”
鄧鞏的身子幾乎彎到桌子底下,一手扶著石桌邊緣,另一手無力地擺著,邊咳邊道:“子曰,咳咳,惟酒無量,咳,承基莫要笑我。”
他這一說,韓胄便止住笑,但眼中仍藴有笑意。
鄧鞏大為窘迫,又咳了幾聲,趁機轉開話題道:“你此番到李梁國,可有收獲?”
“沒什麽收獲,不過就是幾本破書、一堆磚頭瓦罐而已,一點有價值的東西都沒有。”韓胄一臉不屑道。
“可惜、可惜……”鄧鞏連連搖頭。
“是啊,是挺可惜的。”韓胄一邊附和著,一邊伸手,從不知哪裏抓住一本泛黃的古書,丟到鄧鞏麵前。“看,就是這種破書,一點意思都沒有,被我一把火燒了好多,這一本是漏網之魚,帶迴來給你看看。”
鄧鞏聽他這麽說,隨手拿起古書,翻了兩頁,驀地瞪大了眼。
“這、這是古本《歸藏經》啊!快告訴我,我沒有看錯!失傳了一萬年的古本歸藏經!”鄧鞏一下子瘋了,捧著這本古書一蹦三尺高,幾乎撞到頭頂的柳樹枝,又突然雙眼血紅地盯著韓胄,嘶聲道:“剩下的書呢!你、你真、都燒了?”
聶猛在旁看著,簡直想狠狠給鄧鞏兩巴掌,讓他冷靜一點。
他想不通,鄧鞏明明頗具洞察,卻連這再明顯不過的玩笑話都分辨不出,簡直呆到了極處。
“當然是騙你的。”韓胄見他急了眼,這才帶著滿足的微笑坦白道:“你不想想,我也是恩師的弟子,難道連好壞都分不清嗎?再說了,這次發掘潛嶽地宮,收獲難以估量,這本歸藏經,隻是滄海一粟。萬年之前的道統,果然非同凡響。”
“快說說,都有什麽收獲?”鄧鞏急不可耐道。
“我都說了難以估量,你要讓我說,一天一夜也說不完。反正你隻對書感興趣,這次發掘到的學門珍本,除了這一部多出來的歸藏經,剩下的我都已悉數交到萬卷樓,你去看就是。”
“我現在就去。”
鄧鞏挾著歸藏經便往外走,被韓胄拉住,對他說道:“你急什麽!文主特意交代過,讓你明天一早上萬卷樓,協助他整理這些古籍。下個月就是曝書大典,正好又趕上這批寶物現世,以後這些天有你忙的。”
“哦。”鄧鞏應了一聲,轉身往屋裏走,“那我今晚就先讀這部歸藏經,好好與今本作一番比較,應有不少新發現。”
“站住!”韓胄一聲厲喝,突然又露出神秘兮兮的笑臉。“我還有好東西給你……”
鄧鞏聞言,便又迴轉來。
聶猛對書沒興趣,本以為韓胄會拿出另外一本書來,卻見他拿出一件物事,一下子吸引了他的注意。
是一尊小小的青銅鼎,造型方正,四平八穩,表麵銅綠斑駁,鐫刻著獸紋,鼎身上排列著一行行奇特的文字。
看到這鼎,聶猛莫名起了似曾相識之感。再一想,這青銅鼎與無名老者身背的古劍頗有相似之處,二者同為青銅所製,造型一樣方正,表麵也都刻有文字。
想到這裏,他頓時留上了心。
“你知道,我用不了法器的。”鄧鞏雖這樣說,仍從韓胄手裏接過青銅鼎,翻來覆去地看。
“不是法器,我試過。”韓胄說,“隻是這種銘文頗為奇特,連我都認不得,想來於金石一道應有用處,所以我才帶了一些迴來供研究之用。地宮裏這種東西遍地都是,別的門派都懶得看一眼。”
“這鼎上的銘文,乃是一篇禮記,用的是六國古文。”
“我就知道!”韓胄差點跳了起來,“枉我辛辛苦苦搬了許多迴來,竟被你一眼看破,虧我還拿它們當寶貝。”
“也不盡然,”鄧鞏說,“這青銅鼎造型樸拙,深得中庸之道,拿來當個擺件,頗有幾分古意。”
韓胄愣了愣,才明白鄧鞏這是拿他取笑,以報他剛才戲謔之仇,不由喊一聲:“好你個鄧子固!”佯怒而起。
鄧鞏淡然一笑,不給他繼續發作的機會,抱著青銅鼎進正屋繞了一圈,又鑽進聶猛住的東廂房,四處看了看,把青銅鼎放在案頭,出來道:“好了,你可放心,我給你的寶貝找了一個好去處,哈哈。”
兩人齊聲大笑。
聶猛卻沒笑。他本以為這青銅鼎是一件寶貝,能幫他解開老者的身份之謎,沒想到隻是個尋常的擺件,心中很是失望。
韓胄看到聶猛悶悶的樣子,一副了然的表情,過來拍拍他的肩膀道:“聶小弟,看你似乎是個練武之人?”
“是。”聶猛說。
“承你看得起,叫我一聲大哥,我得送你個見麵禮。”說著,不等聶猛有何表示,隻聽一陣啦哩嘩啦的聲響,韓胄掏出兩件物事擺在聶猛麵前。
是一副鏽跡斑斑的青銅護臂,與青銅鼎的造型風格相同,但既沒有銘刻文字,也沒有獸紋裝飾,樣子十分普通,好在用料足,比尋常的鐵護臂要大得多,看上去既沉重又厚實。
“這也是我在潛嶽地宮裏發現的,應該是宮廷衛士使用的裝備,算是一種低階法器,隻要用法力驅動,就可以將使用者的攻擊力或防禦力大幅增強,或者施放幾個低階法術。”
“雞肋。”鄧鞏在一旁搖頭道。
“別說的這麽直白好嗎?”韓胄大為不滿,“沒看到我正要拿它送人嗎?你就不能給我留點麵子!”
“我實話實說而已。潛嶽地宮很可能是上古神人的居所,能在裏麵擔任衛士,修為絕不會低,還戴這東西作什麽?”
“這其中的原因,當然要你這個老學究來研究,我隻管把它送給聶兄弟。”韓胄說,“這次我帶迴來的,不是文獻古籍就是法寶秘笈,聶兄弟統統用不上。就這對護臂,雖說是個法器,但對我們這些人來說也沒什麽大用,倒是聶兄弟用來防身不錯。別看它樣式簡陋,裏麵很是銘刻了幾個精妙的法陣,而且材質特異,就算沒有法力驅動,也比尋常的防具要好得多。”
“那就多謝韓大哥了。”聶猛毫不扭捏,將護臂戴上。初時有幾分沉重,但聶猛是習武之人,過了一會兒便已習慣。
他對著空氣揮了幾下拳頭,韓胄突然笑了起來。
“你笑什麽?”鄧鞏和聶猛兩人都不解地看著他。
“我在地宮裏,也像這般試了一下,結果不小心打碎了旁邊一尊丹爐,把無量天的道士心疼得要死,嘿嘿。”
“除了三大宗門,還有那些門派去了?”鄧鞏隨口問道。
“隻有李梁國的紫庭宮。潛嶽地宮是他們發現的,三大宗門也是他們請的,自然要分一杯羹。這次在地宮裏發現的東西太多,其中有好些三大宗門根本看不上眼,全便宜他們了。依我看,不出百年,紫庭宮將從一個不入流的小門派,躍居二流地位,可算得上一步登天了。”
鄧鞏搖搖頭,歎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呀。”
“管他呢,我好不容易從地底下鑽出來,可沒心情操心那些牛鼻子的事。再說,有無量天庇護,沒人敢向他們伸手。”韓胄不耐煩地擺擺手,道:“來,聶兄弟,我們繼續喝,今晚不醉不歸!”
聶猛瞪著石桌上的那壇酒,說:“隻有一壇酒,韓大哥是看不起我,還是看不起自己?”
韓胄得意地一笑,大手一揮,六七個酒壇憑空出現在石桌上。“這酒是我迴來前,特意繞道杜康國買的,豈有隻買一壇之理?聶兄弟放心,管夠。”
“哈哈,是我說錯了,當罰!”
聶猛端起一碗酒,一飲而盡。
“好兄弟!”韓胄大讚。
鄧鞏看著兩人一碗一碗地對飲,悄悄踮起腳尖,捧著古本歸藏,一聲不吭地退迴到屋裏去了。很快,屋裏就亮起一盞油燈,他的影子在牆上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