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6章 將遇良才
三國之鳳舞九天","copyright":"咪咕閱讀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496章 將遇良才
中軍,果然是中軍,九曲一動,華羽看見了敵主攻所在。
“全線迎敵,後隊向中軍側向靠攏。”不假思索,他便下達了軍令,同時縱馬而出,奔出十丈之後,大紅戰袍方才落地。
出身將門,華羽四歲習武,五歲縱馬,六歲開始練習弓術。八歲開始,他便隨父入軍營,由此軍中點滴,盡在心中。
也是從那時開始,他的天賦一步步展現,諸將皆謂之天賦不凡。似徐榮、樊稠、龐德等將,也對之毫不藏私。
身為人父,華雄教子更嚴,他對兒子的欣賞,從不溢於言表。
超高的騎術,遠超同輩的武藝,天生對戰場的感覺,華羽都要勝過自己當年。更令他讚歎的是,愛子從未對軍中之事叫苦。
不僅僅是韌性堅強,當他一次次跌倒,一次次被擊敗,華雄在華羽眼中看到的不光是不甘,還有興奮,更有笑容。
樂在其中,才能成就高遠,縱然為敵,葉歡之言,華雄是認的。於是乎他更下功夫培養愛子,亦成了華將軍最大的樂趣。
“羽兒,你之天賦,遠勝為父當年,多年苦練,亦超過為父當日。”華羽十六歲生日當天,父子對坐而飲,華雄如是道。
當時華羽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刻起身,肅手而立。看向父親的目光有些疑惑,十年來,這似乎是他第一次如此肯定自己。
華雄擺擺手,讓愛子坐下,麵色更加沉肅的道:“但還不夠,這世上尚有葉歡這般天才,我兒比之他當日,差的還遠。”
聞聽葉歡之名,華羽眼中閃動著神采,即便在西涼軍中,亦是如雷貫耳。作為定邊死敵,西涼兵將,提起也是滿臉敬佩。
不過,少年總是不甘的,哪怕對方是天下第一,華羽亦有不服。
華雄看出來了,他沒有像往常一般斥責,而是欣然一笑:“好,聽見葉歡之名,羽兒你還能不服,為父心中欣慰。”
“爹爹……”心事被父親看出,華羽多少有點澀然。
華雄擺擺手:“不用多說,服了就不是華某之後了……”說著,歎了口氣,又道:“為父不是其對手,羽兒則尚有希望。”
那一夜的對話之後,華羽練得更加刻苦,父親之言,為他心中樹立了目標。天下無雙的戰將,定邊葉郎!
“抓住一點點縫隙,就能轉化戰場上的形勢,定邊鐵騎名不虛傳。”衝擊之中觀涼州營攻勢,華羽心中暗道。
此刻的他,不會再去想那陣令他分心的煙花,身為戰將,必要根據戰場形勢隨機應變。敵軍的任何手段,中了隻能說明自己不行。
“先手在握,敵軍會將氣勢不斷累積,從而衝垮我軍。但有羽在,你們做不到這一點,不管馬超還是誰,羽必定當之。”
手中緊握戰刀,華羽的意誌堅定無比,他的眼光從來沒有放鬆對遠處白袍戰將的觀察,西涼錦馬超,天狼奔雷槍!
涼州營選擇中路作為突破口,是以強對強,馬超的選擇可不是一味強攻中軍,涼州營各部陣型協調,兩翼牽製有力!
但華羽相信,騎軍對戰,強將為先,必要之時,馬孟起一定會以自身超強的武藝,為涼州營打開局麵。
那麽他的迴應,就是以自己手中鋼刀,擋住敵軍最強的箭頭。
擋得住嗎?當然,哪怕馬超身上的氣勢,比之當日葉信絲毫不差。但華羽不懼,或者說,懼怕沒有任何作用,他必須如此。
失去先機,已經是事實,華羽的選擇,是擋住涼州營的鋒銳。
他的依仗,是自己苦練多年的武藝和統軍,但最重要的,還是深信麾下士卒的強悍。眼前的西涼鐵騎,今非昔比了。
華羽縱馬而出之時,前陣的西涼鐵騎和涼州營已經狠狠的撞在了一起。騎兵正麵的對衝,就是實力的較量,沒有絲毫的花巧。
一陣人仰馬翻之後,涼州營繼續突進,西涼鐵騎的衝鋒,並不足以阻擋他們的攻勢,先機在手,定邊騎軍愈加的勇猛。
不過,西涼鐵騎的對衝也是有層次的,互相之間距離保持的極好。忠勇的士卒奮不顧身,如同海浪一般前仆後繼,舍生忘死。
可以承受更大的傷亡,可以承受敵軍猛烈的衝擊,唯一不能接受的,是被對方借機起勢。擋住涼州營鋒銳,讓戰局重迴平衡。
雙方的目的都很明確,激烈交鋒之處,涼州營一直在維持著猛進之勢,其中又以九曲為先,他們沒有辜負王牌之名。
西涼鐵騎有意識的集中了最精銳的士卒,想要擋住涼州營,首先就得擋住九曲這把尖刀,華羽衝擊的方向,也在此處。
靈動飄忽,遊擊無敵?那是公認的,但這一刻,趙小芳和九曲教導隊,施展的卻是六曲絕學,鋸齒戰法。
他們並不急於突進,而是通過不斷的斜麵拉扯,加大與敵對戰的正麵,將戰力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小芳揮動镔鐵槍,殺的已經是渾身浴血,從現在開始,到擊潰敵軍中軍,九曲一動,戰術就不會停下,而他,則是最強一點。
武力92,統率84,特技騎戰,遊擊,疾風,西都戰場上的趙小芳,已經可以躋身一流武將之列,且他還在不斷進步。
槍影飄搖,若舞梨花,銀蛇萬道之際,趙小芳還在不住觀察敵情。用出六曲的鋸齒戰法,是退而求其次,否則,該是鑿穿。
從初始的接觸開始,一陣廝殺之後,九曲將對麵敵軍殺的連連後退。但趙小芳眼中所看見的,卻多是敵軍的不凡之處。
這一陣自殺式的突擊,在他心中亦是最佳的應對之法,因為在無數的戰役中,定邊軍也是這麽做的。
戰場上瞬息萬變,尤其是騎軍之間的糾纏,因此,中下級軍官的應變能力,比之步戰更為重要。
趙小芳心頭有所感,數年不曾交手的西涼鐵騎,除了戰力和戰術有所提升之外,軍官的素質,也在不斷向定邊軍看齊。
槍如疾風,挑落對麵副將,遠處,身著黑甲的戰將,率軍狂奔而來。前方西涼鐵騎不計代價的開始後退,為其讓開衝擊之路。
中軍,果然是中軍,九曲一動,華羽看見了敵主攻所在。
“全線迎敵,後隊向中軍側向靠攏。”不假思索,他便下達了軍令,同時縱馬而出,奔出十丈之後,大紅戰袍方才落地。
出身將門,華羽四歲習武,五歲縱馬,六歲開始練習弓術。八歲開始,他便隨父入軍營,由此軍中點滴,盡在心中。
也是從那時開始,他的天賦一步步展現,諸將皆謂之天賦不凡。似徐榮、樊稠、龐德等將,也對之毫不藏私。
身為人父,華雄教子更嚴,他對兒子的欣賞,從不溢於言表。
超高的騎術,遠超同輩的武藝,天生對戰場的感覺,華羽都要勝過自己當年。更令他讚歎的是,愛子從未對軍中之事叫苦。
不僅僅是韌性堅強,當他一次次跌倒,一次次被擊敗,華雄在華羽眼中看到的不光是不甘,還有興奮,更有笑容。
樂在其中,才能成就高遠,縱然為敵,葉歡之言,華雄是認的。於是乎他更下功夫培養愛子,亦成了華將軍最大的樂趣。
“羽兒,你之天賦,遠勝為父當年,多年苦練,亦超過為父當日。”華羽十六歲生日當天,父子對坐而飲,華雄如是道。
當時華羽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刻起身,肅手而立。看向父親的目光有些疑惑,十年來,這似乎是他第一次如此肯定自己。
華雄擺擺手,讓愛子坐下,麵色更加沉肅的道:“但還不夠,這世上尚有葉歡這般天才,我兒比之他當日,差的還遠。”
聞聽葉歡之名,華羽眼中閃動著神采,即便在西涼軍中,亦是如雷貫耳。作為定邊死敵,西涼兵將,提起也是滿臉敬佩。
不過,少年總是不甘的,哪怕對方是天下第一,華羽亦有不服。
華雄看出來了,他沒有像往常一般斥責,而是欣然一笑:“好,聽見葉歡之名,羽兒你還能不服,為父心中欣慰。”
“爹爹……”心事被父親看出,華羽多少有點澀然。
華雄擺擺手:“不用多說,服了就不是華某之後了……”說著,歎了口氣,又道:“為父不是其對手,羽兒則尚有希望。”
那一夜的對話之後,華羽練得更加刻苦,父親之言,為他心中樹立了目標。天下無雙的戰將,定邊葉郎!
“抓住一點點縫隙,就能轉化戰場上的形勢,定邊鐵騎名不虛傳。”衝擊之中觀涼州營攻勢,華羽心中暗道。
此刻的他,不會再去想那陣令他分心的煙花,身為戰將,必要根據戰場形勢隨機應變。敵軍的任何手段,中了隻能說明自己不行。
“先手在握,敵軍會將氣勢不斷累積,從而衝垮我軍。但有羽在,你們做不到這一點,不管馬超還是誰,羽必定當之。”
手中緊握戰刀,華羽的意誌堅定無比,他的眼光從來沒有放鬆對遠處白袍戰將的觀察,西涼錦馬超,天狼奔雷槍!
涼州營選擇中路作為突破口,是以強對強,馬超的選擇可不是一味強攻中軍,涼州營各部陣型協調,兩翼牽製有力!
但華羽相信,騎軍對戰,強將為先,必要之時,馬孟起一定會以自身超強的武藝,為涼州營打開局麵。
那麽他的迴應,就是以自己手中鋼刀,擋住敵軍最強的箭頭。
擋得住嗎?當然,哪怕馬超身上的氣勢,比之當日葉信絲毫不差。但華羽不懼,或者說,懼怕沒有任何作用,他必須如此。
失去先機,已經是事實,華羽的選擇,是擋住涼州營的鋒銳。
他的依仗,是自己苦練多年的武藝和統軍,但最重要的,還是深信麾下士卒的強悍。眼前的西涼鐵騎,今非昔比了。
華羽縱馬而出之時,前陣的西涼鐵騎和涼州營已經狠狠的撞在了一起。騎兵正麵的對衝,就是實力的較量,沒有絲毫的花巧。
一陣人仰馬翻之後,涼州營繼續突進,西涼鐵騎的衝鋒,並不足以阻擋他們的攻勢,先機在手,定邊騎軍愈加的勇猛。
不過,西涼鐵騎的對衝也是有層次的,互相之間距離保持的極好。忠勇的士卒奮不顧身,如同海浪一般前仆後繼,舍生忘死。
可以承受更大的傷亡,可以承受敵軍猛烈的衝擊,唯一不能接受的,是被對方借機起勢。擋住涼州營鋒銳,讓戰局重迴平衡。
雙方的目的都很明確,激烈交鋒之處,涼州營一直在維持著猛進之勢,其中又以九曲為先,他們沒有辜負王牌之名。
西涼鐵騎有意識的集中了最精銳的士卒,想要擋住涼州營,首先就得擋住九曲這把尖刀,華羽衝擊的方向,也在此處。
靈動飄忽,遊擊無敵?那是公認的,但這一刻,趙小芳和九曲教導隊,施展的卻是六曲絕學,鋸齒戰法。
他們並不急於突進,而是通過不斷的斜麵拉扯,加大與敵對戰的正麵,將戰力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小芳揮動镔鐵槍,殺的已經是渾身浴血,從現在開始,到擊潰敵軍中軍,九曲一動,戰術就不會停下,而他,則是最強一點。
武力92,統率84,特技騎戰,遊擊,疾風,西都戰場上的趙小芳,已經可以躋身一流武將之列,且他還在不斷進步。
槍影飄搖,若舞梨花,銀蛇萬道之際,趙小芳還在不住觀察敵情。用出六曲的鋸齒戰法,是退而求其次,否則,該是鑿穿。
從初始的接觸開始,一陣廝殺之後,九曲將對麵敵軍殺的連連後退。但趙小芳眼中所看見的,卻多是敵軍的不凡之處。
這一陣自殺式的突擊,在他心中亦是最佳的應對之法,因為在無數的戰役中,定邊軍也是這麽做的。
戰場上瞬息萬變,尤其是騎軍之間的糾纏,因此,中下級軍官的應變能力,比之步戰更為重要。
趙小芳心頭有所感,數年不曾交手的西涼鐵騎,除了戰力和戰術有所提升之外,軍官的素質,也在不斷向定邊軍看齊。
槍如疾風,挑落對麵副將,遠處,身著黑甲的戰將,率軍狂奔而來。前方西涼鐵騎不計代價的開始後退,為其讓開衝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