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好,好!隻要你這麽想,你的兒子以後也這麽想,塔族人遲早要滅。好啊,好啊!”寧淵笑著,卻覺得唿吸不順。
又坐下來:“末將看著殿下如此,看著這小兒女們都如此,就有種感覺,大晉就快好了,就快了。”
那是希望啊!年輕人都覺醒了,他們都要與塔族人戰鬥。
不再是隻有他們老邁之人如此。所以,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寧將軍還是要注意身子。他們很擔心你。”裴珩道。
寧淵點頭,又去看寧芝和寧蘊,然後笑著:“沒事,人生在世,固有一死。伯父本身就病重多年了,生死都是常事。隻是伯父一死卻是不孝……”
叫老人送了他就是不孝啊。
“可也沒法子,閻王爺不肯留我啊。”寧淵歎氣。
“如今,你伯母也走了……我也該去了。”
說著,寧淵就沒力氣了。
忙叫了苗先生進來給他紮針。也不過是吊著,寧淵就隻是熬日子罷了。
心裏都知道,真的看見了,寧蘊和寧芝還是難過的無以複加,可是卻也無可奈何。
生死有命,誰能爭得過天呢?
☆、第246章 兵權
寧淵將寧蘊要接手渭北的事傳下去,又有二殿下裴珩坐鎮。
下麵果然沒有原本想的那麽大的反應。
至少還算是穩得住。
跟了寧老將軍多年的副將們,自然是不太願意跟著寧蘊這個小輩。可是寧家的情況,副將們也清楚。
甚至此次殷琪叛變,導致寧家的這場血案,也叫副將們很是震驚。
且,寧蘊並不是什麽也不懂,好歹他也是個將軍,在孤隴鎮也管了那麽久的兵,且又上過戰場。
總是不一樣的。
何況,他被皇室力挺。
任職聖旨雖然還在路上,但是二殿下已經明確表示,支持寧蘊了。
雖然對此,不免有人會懷疑,是寧蘊已經徹底投靠了二殿下。
不過,這是好事。因為寧淵並未有自立的心,這些年來,渭北的將軍們是知道的。如果是這樣,那麽靠著二殿下不是更好麽。
至少渭北以後不會因為多年征戰,反倒是有罪。
這種事,將軍們雖然粗心些,卻也不是不知道。
於是,眾人也許幾經商議,終究還是同意了。
而此時的臨京,這一紙聖旨,卻沒及時發出來。事情第一時間報到了臨京城的時候裴霖正在伴駕。
這些時候,他進宮的時間明顯多了。
因為他畢竟在民間長大的,知道的民間事情多。
少不得要拿來討好建文帝,所以一來二去的,建文帝就在他半真半假的恭維中,覺得他也不錯了。
何況,建文帝本身就是隻不想提起那些死去的兒子們,又不是與他們有仇。
這會子,他依舊不會為死去的兒子們正名,可是也不至於容不下一個裴霖了。
而消息傳來,建文帝也著實感慨了一二,又第一時間安撫了祿國公寧則禮。
裴霖迴府之後就把自己的人都叫來。
“這件事,該阻止陛下的。”沈夕雲皺眉。
給寧蘊任命對他們來說沒什麽好處。
“可是就算是不能叫寧蘊任職,渭北也不好塞人。”沈夕寧也跟著皺眉:“何況,渭北盤踞多年,寧則禮可還活著呢。”
他們是都已經斷定寧淵命不久矣,但是也知道,寧家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何況,寧氏又沒有到那地步。
“倘或是到了寧淵還沒死,寧蘊的任命還沒下去,渭北會如何?”裴霖沉吟許久忽然道。
沈氏兄弟麵麵相覷,許久後,沈夕寧道:“那屆時,渭南的寧浩也許會因為這個,與二殿下衝突。”
世人皆知,寧氏兄弟們雖然各自管理各自的地方,但是都以寧淵馬首是瞻。
多年來,渭南渭北互通有無,渭南兵力不如渭北,但是卻一直也扶持著渭北。
這一年多,更是將自己的唯一一個兒子都派去了渭北,就是為了幫襯。
如果此時,渭北不能落入寧蘊手中,那就勢必是要落在二殿下手中了。
由此一來,寧氏會不會服氣?
裴霖甚至想,二殿下裴珩與寧氏還有婚約在呢,這一來,又會如何?
沈氏兄弟也隱隱想到了此時還在進行的大戰,可是他們又覺得,就算是更迭了將軍歸屬,那還不是一樣要打?
說到底,沈氏兄弟雖然也是出色的人,可惜終究沒有經曆過戰場,並不懂那種殘酷。
又坐下來:“末將看著殿下如此,看著這小兒女們都如此,就有種感覺,大晉就快好了,就快了。”
那是希望啊!年輕人都覺醒了,他們都要與塔族人戰鬥。
不再是隻有他們老邁之人如此。所以,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寧將軍還是要注意身子。他們很擔心你。”裴珩道。
寧淵點頭,又去看寧芝和寧蘊,然後笑著:“沒事,人生在世,固有一死。伯父本身就病重多年了,生死都是常事。隻是伯父一死卻是不孝……”
叫老人送了他就是不孝啊。
“可也沒法子,閻王爺不肯留我啊。”寧淵歎氣。
“如今,你伯母也走了……我也該去了。”
說著,寧淵就沒力氣了。
忙叫了苗先生進來給他紮針。也不過是吊著,寧淵就隻是熬日子罷了。
心裏都知道,真的看見了,寧蘊和寧芝還是難過的無以複加,可是卻也無可奈何。
生死有命,誰能爭得過天呢?
☆、第246章 兵權
寧淵將寧蘊要接手渭北的事傳下去,又有二殿下裴珩坐鎮。
下麵果然沒有原本想的那麽大的反應。
至少還算是穩得住。
跟了寧老將軍多年的副將們,自然是不太願意跟著寧蘊這個小輩。可是寧家的情況,副將們也清楚。
甚至此次殷琪叛變,導致寧家的這場血案,也叫副將們很是震驚。
且,寧蘊並不是什麽也不懂,好歹他也是個將軍,在孤隴鎮也管了那麽久的兵,且又上過戰場。
總是不一樣的。
何況,他被皇室力挺。
任職聖旨雖然還在路上,但是二殿下已經明確表示,支持寧蘊了。
雖然對此,不免有人會懷疑,是寧蘊已經徹底投靠了二殿下。
不過,這是好事。因為寧淵並未有自立的心,這些年來,渭北的將軍們是知道的。如果是這樣,那麽靠著二殿下不是更好麽。
至少渭北以後不會因為多年征戰,反倒是有罪。
這種事,將軍們雖然粗心些,卻也不是不知道。
於是,眾人也許幾經商議,終究還是同意了。
而此時的臨京,這一紙聖旨,卻沒及時發出來。事情第一時間報到了臨京城的時候裴霖正在伴駕。
這些時候,他進宮的時間明顯多了。
因為他畢竟在民間長大的,知道的民間事情多。
少不得要拿來討好建文帝,所以一來二去的,建文帝就在他半真半假的恭維中,覺得他也不錯了。
何況,建文帝本身就是隻不想提起那些死去的兒子們,又不是與他們有仇。
這會子,他依舊不會為死去的兒子們正名,可是也不至於容不下一個裴霖了。
而消息傳來,建文帝也著實感慨了一二,又第一時間安撫了祿國公寧則禮。
裴霖迴府之後就把自己的人都叫來。
“這件事,該阻止陛下的。”沈夕雲皺眉。
給寧蘊任命對他們來說沒什麽好處。
“可是就算是不能叫寧蘊任職,渭北也不好塞人。”沈夕寧也跟著皺眉:“何況,渭北盤踞多年,寧則禮可還活著呢。”
他們是都已經斷定寧淵命不久矣,但是也知道,寧家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何況,寧氏又沒有到那地步。
“倘或是到了寧淵還沒死,寧蘊的任命還沒下去,渭北會如何?”裴霖沉吟許久忽然道。
沈氏兄弟麵麵相覷,許久後,沈夕寧道:“那屆時,渭南的寧浩也許會因為這個,與二殿下衝突。”
世人皆知,寧氏兄弟們雖然各自管理各自的地方,但是都以寧淵馬首是瞻。
多年來,渭南渭北互通有無,渭南兵力不如渭北,但是卻一直也扶持著渭北。
這一年多,更是將自己的唯一一個兒子都派去了渭北,就是為了幫襯。
如果此時,渭北不能落入寧蘊手中,那就勢必是要落在二殿下手中了。
由此一來,寧氏會不會服氣?
裴霖甚至想,二殿下裴珩與寧氏還有婚約在呢,這一來,又會如何?
沈氏兄弟也隱隱想到了此時還在進行的大戰,可是他們又覺得,就算是更迭了將軍歸屬,那還不是一樣要打?
說到底,沈氏兄弟雖然也是出色的人,可惜終究沒有經曆過戰場,並不懂那種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