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九十九章 審問
這個老太不好惹[穿越] 作者:綠橙桔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乎王管家的意料, 溫老太妃見到了那一水兒的啞巴仆從, 卻是並未怪罪,而是搖頭笑道:“原來如此,這還在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啊!”
見王管家垂首站在一旁,溫老太妃看向了他,又開口問道:“想來這幾個人也都是沒讀過書,不識字的吧?”
王管家連忙上前答話:“迴老太妃的話, 這丫鬟小廝都是下人, 哪兒有那等好命還能讀書識字做學問呢?更何況他們身有缺陷, 就更不可能了!”
果然如此, 口不能言,手不能寫, 即便見到什麽, 也不怕他們“失口”告訴旁人, 這還真是完美的“工具人”呢!
然而, 溫老太妃可不認為這就能難倒自己了, 她相信, 自己想要的消息還是能夠問出來的!
將閑雜人等包括那個王管家都趕出了門去, 溫老太妃在上首施施然坐下, 看向了下麵跪著的幾人, 開口道:“你們都抬起頭來吧!”
那幾人雖不能說話, 但做著服侍人的活計,耳朵自然都是靈的,腦子也都靈活的很, 他們早就得了消息知曉了這端王府的變故,自知朝不保夕,都個兒頂個兒的乖巧。聞言,他們都抬起了頭來,目光中既有希翼又略帶不安地看向了上首的老太妃。
“我來問你們,你們都是貼身伺候薑葆的。那他身上有何異樣,想必你們心中也都清楚吧?”說完,她就死死盯住了下麵幾人,把他們臉上的神情盡收眼底。果然,這幾人雖不能言語,但都下意識繃緊了嘴,目光更是四處躲閃,不敢再直視她。
溫老太妃微微點頭,卻是又繼續問道:“你們中,是誰負責薑葆飲食的?”
聞言,眾人齊齊望向了其中一個身著赭褐衣裙的婆子,那婆子也張開啊了兩聲,手指顫巍巍指向了自己,接著又朝老太妃拜了兩拜。
“哦,”溫老太妃見狀,微微一笑,問道:“那我來問你,薑葆平日裏是午膳時飲酒多,還是晚上飲酒多?若是午間喝的多,你就點一下頭,若是晚上喝的多,你就點兩下頭。”
那婆子聞言愣了一下,皺起眉頭,仿佛在思索著什麽,溫老太妃卻是又接著道:“還是說,你不曾為他安排過酒水,他都是自己悄悄喝的呢?若是的話,你就點點頭。”
那婆子這才如釋重負,立刻點頭如搗蒜,旁邊的眾人也皆是一臉的迷惑,似乎也看不懂溫老太妃問話是何意。
溫老太妃又是點點頭,似乎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端王府轉了一圈,溫老太妃這便準備打道迴府,臨行前,她望向期期艾艾望著自己的王管家,卻是冷笑一聲道:“你做過什麽事情,自己心裏明白,雖說你是奉命行事,然而,人生在世,該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這世間哪兒有什麽□□無縫呢?你看看端王父子,就該知道‘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你躲得了一時,還躲得了一世嗎?”
昔日,就是王管家下江南為端王府采買聘禮,那些慘死的乞丐也是經由他手簽下的賣身契,更是隨著他迴京途中遇害,若說他毫不知情,那簡直就是個笑話!如今,主謀已死,但除惡務盡,這個幫兇——更極有可能便是那慘案的直接執行人,溫老太妃也不打算放過,隻不過是再給他一個自首的機會罷了!
王管家就如同喪家之犬一般,聞言更是冷汗連連,雙膝一軟便跪到在地,臉色慘白地連唿道:“老太妃饒命啊!小的是受端王指示的!小的全都招了,全都招了!”
“哼,還算你識相。這些話,你還是留著去同大理寺說吧!”他這反應倒也不出溫老太妃的意料——他曾經視那些乞丐的人命如草芥,可他一個失勢的下仆,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命人將他送去了大理寺,溫老太妃這才打道迴府。
等她到了府中,卻見靖王已經從宮中迴來,正在客廳中跟小黑米玩耍。
見狀,溫老太妃便知道他入宮十分順利,便笑道:“把事情都告訴皇帝了?他怎麽說?”
靖王見她迴來,站起了身來,雖然沒有避開人,卻也壓低了聲音,用隻夠對方聽見的聲音道:“皇兄說了,此事倒算不得什麽大事,反正人都死了,本也沒幾個知情者。況且,即便當真有些閑言碎語,不正說明他們那一支福氣不夠難承國運嘛!不然,怎麽偏是他們那一支絕了後,到我們這一支就人丁興旺呢?”
說到人丁興旺,這話倒也不假,且不說先帝德宗就有四個兒子,那瑞王、康王早已成親,各自也都有幾個兒子了。雖說興慶帝隻有一根獨苗,但皇後肚子裏還有一胎,若是賢妃沒有意外落胎,該是雙喜臨門才對。比起仁宗那一支,這還真是夠興旺了!
說完,他嘿嘿笑了幾聲,道:“皇兄那樣心思細膩的人,都說無妨,恐怕是我一時想的多了!”
當真無妨嗎?溫老太妃雖然覺得此事有些不妥,然而,興慶帝也沒說錯——人都死了,她也親自見過那知情人都是什麽樣的人,心道:“罷了,迴頭告訴宗人府一聲,將那些人看得嚴些也就是了。”
等眾人落座,溫老太妃又將年年來訪之事同靖王說了一遍,靖王一聽裏麵還有這番故事,立刻跳了起來:“哎呀!祖母,您怎麽不早說!
這個柳三最愛挑事兒弄鬼,您還記得年前我府上辦的那賞梅宴嗎?就是她搗鬼弄壞了那林大姑娘的畫案,若不是她使壞,說不定那林大姑娘還不會死呢!
在我府上她就敢動手腳,在三哥府上,她肯定又故技重施了!況且,當初她與林大姑娘無仇無怨,隻不過是看人家不順眼,她就敢害別人當眾出醜。這薑葆前腳退了她的親事,後腳就去與那林二結親,如此打她的臉,還不要被她恨到骨子裏?肯定是她出手,才會將那薑葆給害死了!
哎呀,還等什麽?咱們這就去拿人吧!那柳赦可最是護短,咱們要是去的晚了,被她趁機跑了也說不定呢!”
溫老太妃見他這樣衝動就忍不住皺眉:“前兩天我還誇你長進來著,怎麽還是這樣聽風就是雨的?那柳赦畢竟是禦史中丞,監察百官,如今沒有什麽真憑實據,你就敢去捉拿他的女兒?禦史可風聞奏事,大理寺難道還能風聞辦案嗎?”
“可是,咱們這不是有人證嗎?那個藍蝶——如今叫年年的,她不是說她親眼見到柳三喬裝改扮從康王府出來嗎?”靖王還有點不服氣,立刻說道。
“她又未曾親眼見柳三殺人,怎麽就算是人證了?”溫老太妃反問道,見靖王還要再說,她擺了擺手:“好了,快收起你那小性子吧!這個柳三我的確要見上一見,問她一些問題。不過,可不能這樣直愣愣衝去拿人。”
靖王不情不願地坐迴原處,將眼睛一斜,撇嘴道:“您又不讓去捉拿她,還怎麽審問?”
溫老太妃笑眯眯答道:“主意我已經有了,這事兒啊,還得著落在你娘身上!”
“這又關我娘什麽事?”靖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迷迷糊糊地眨巴眨巴眼睛,不解地看向了溫老太妃。
然而,沒過幾天,靖王就明白了溫老太妃的意思。
如今,靖王已經提前升為了親王,靖王自己在大理寺辦差,也是混得風生水起。比起靖王府年前辦的那次賞梅宴,如今辦的這次宴會,京中名媛貴婦悉數到齊,比起上次宴會來的人還要多些!
靖王總覺得溫老太妃令母妃辦這宴席目的相當不純,說是借機試探柳三,他倒是覺得更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隻不過,到底誰是那個“酒”,可就不好說了!
果真如溫老太妃所料,雖然上次在靖王府出了那件尷尬事,但柳夫人仍是硬著頭皮帶了柳三小姐前來赴宴——靖王如今可是堪稱“京城十佳黃金單身漢”,雖然她並未報太大希望,卻還是不舍得浪費如此良機。
靖王好似一個魚餌,輕輕鬆鬆就把柳三吊了出來,當柳三含羞帶怯地隨著靖王去花園“賞花”之時,卻是在亭中看到了等候已久的溫老太妃。
見了這位貴人,柳三連忙上前行禮問安,心中惴惴不已,心說也沒聽說這位老太妃駕臨啊?怎麽突然出現在此處,難不成,這是考察孫媳婦來了?
想到此處,她臉上的紅雲微染,當真有了幾分羞澀。可是,當溫老太妃開口之時,她的幻想瞬間就被一擊而破:“柳三,你可知罪嗎?”
聞言,柳三連忙舉目四下張望起來,卻發現自己的丫鬟早就不見,這涼亭之內隻有他們三人,而涼亭外不遠處,則是圍著一列身著盔甲的禦林軍士。
她被這陣仗嚇了一跳,不解地問道:“莫非老太妃在此地有要事,小女衝撞了老太妃?小女知錯了!”
溫老太妃麵色和藹,仿佛閑聊一般,問道:“柳三小姐,我來問你,端王世子薑葆與你曾有婚約,是也不是啊?”
柳三聽到“端王世子”幾字,立刻臉色大變,但仍是下意識反駁道:“我們早就解除了婚約,各不相幹了!”
“那我再來問你,薑葆在康王府赴宴,遭遇火災身亡之時,當時你人在何處?”溫老太妃沒有理會,繼續追問道,她的表情依舊十分可親,但這問題卻讓柳三內心巨震,但她壓下心中不安,低聲迴答道:“我,我在家啊!哪兒都沒去!”
這時,將柳三引至此處,便一直沒有開口的靖王突然厲聲喝道:“本王已有人證,當時有人見你扮作婢女在康王府內行走,你繼續矢口否認,隻能罪加一等!說,到底是不是你害死了端王世子!”
柳三本是色厲內荏之人,聽了這話,忍不住反駁道:“盛王老太妃,靖王殿下,冤枉啊!那薑葆之事與我無關啊!”
靖王卻是打斷了她的話,繼續道:“你因婚約之事,對薑葆生起了怨懟之心,後來,又因為他與林二姑娘訂婚之事,對他心生恨意。當你得知他要去康王府參加宴會,就趁機在他衣物上做了手腳,將他害死在了湖心亭中!”
“沒有!我沒有啊!”柳三聞言瞪大了眼睛,憤憤道:“你這是血口噴人!”
“哦?”溫老太妃朝靖輕輕王搖了搖頭,卻是繼續笑著朝柳三道:“柳三小姐,你在康王府內行動已經被人看到了,這一點你無法否認吧?”
柳三還想狡辯,但看著溫老太妃那洞悉一切的神情,她歎了口,整個人都鬆懈下來:“也罷!我就知道會有人認出我來!沒錯,那日我的確在康王府內。”
但說了這句話後,她又連忙挺起身子,繼續辯道:“可那端王世子出事卻是跟我沒有任何關係啊!”
“哦?你難道沒有因為薑葆要娶林晴兒而心生怨恨嗎?”溫老太妃這句反問,直擊柳三心底。
柳三張了張口,但看著對方含笑的眼眸,那個“不”字卻是難以違心說出口來,最終,她隻能長歎了口氣,道:“沒錯,我是怨恨他。可是,反正他也不會真的去娶晴兒,我自然也不會再繼續怨恨。”
“哦?有趣,既然薑葆已死,他自然是不‘能’娶妻,你為何會說他不‘會’娶妻呢?莫非,你早就知道他不會與林晴兒成親?甚至,在他身亡之前?”溫老太妃連連反問,接著她也同樣歎了口氣,道:“說吧!把你知道的事情都說出來吧!”
柳三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按捺不住,繼續道:“老太妃,此事十分蹊蹺,我不知道該怎麽說……就怕我說出來,也難以取信於您啊!”
“哎呀!你就快說吧!”靖王見她磨嘰,不耐煩道:“都這個時候了,你還有什麽不能說的?此時不說,難道你還準備隨我去大理寺地牢裏說嗎?”
柳三看向他們二人,猶豫再三才終於道:“老太妃、靖王殿下,我懷疑那端王世子,也許可能根本就沒有死!”
見王管家垂首站在一旁,溫老太妃看向了他,又開口問道:“想來這幾個人也都是沒讀過書,不識字的吧?”
王管家連忙上前答話:“迴老太妃的話, 這丫鬟小廝都是下人, 哪兒有那等好命還能讀書識字做學問呢?更何況他們身有缺陷, 就更不可能了!”
果然如此, 口不能言,手不能寫, 即便見到什麽, 也不怕他們“失口”告訴旁人, 這還真是完美的“工具人”呢!
然而, 溫老太妃可不認為這就能難倒自己了, 她相信, 自己想要的消息還是能夠問出來的!
將閑雜人等包括那個王管家都趕出了門去, 溫老太妃在上首施施然坐下, 看向了下麵跪著的幾人, 開口道:“你們都抬起頭來吧!”
那幾人雖不能說話, 但做著服侍人的活計,耳朵自然都是靈的,腦子也都靈活的很, 他們早就得了消息知曉了這端王府的變故,自知朝不保夕,都個兒頂個兒的乖巧。聞言,他們都抬起了頭來,目光中既有希翼又略帶不安地看向了上首的老太妃。
“我來問你們,你們都是貼身伺候薑葆的。那他身上有何異樣,想必你們心中也都清楚吧?”說完,她就死死盯住了下麵幾人,把他們臉上的神情盡收眼底。果然,這幾人雖不能言語,但都下意識繃緊了嘴,目光更是四處躲閃,不敢再直視她。
溫老太妃微微點頭,卻是又繼續問道:“你們中,是誰負責薑葆飲食的?”
聞言,眾人齊齊望向了其中一個身著赭褐衣裙的婆子,那婆子也張開啊了兩聲,手指顫巍巍指向了自己,接著又朝老太妃拜了兩拜。
“哦,”溫老太妃見狀,微微一笑,問道:“那我來問你,薑葆平日裏是午膳時飲酒多,還是晚上飲酒多?若是午間喝的多,你就點一下頭,若是晚上喝的多,你就點兩下頭。”
那婆子聞言愣了一下,皺起眉頭,仿佛在思索著什麽,溫老太妃卻是又接著道:“還是說,你不曾為他安排過酒水,他都是自己悄悄喝的呢?若是的話,你就點點頭。”
那婆子這才如釋重負,立刻點頭如搗蒜,旁邊的眾人也皆是一臉的迷惑,似乎也看不懂溫老太妃問話是何意。
溫老太妃又是點點頭,似乎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端王府轉了一圈,溫老太妃這便準備打道迴府,臨行前,她望向期期艾艾望著自己的王管家,卻是冷笑一聲道:“你做過什麽事情,自己心裏明白,雖說你是奉命行事,然而,人生在世,該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這世間哪兒有什麽□□無縫呢?你看看端王父子,就該知道‘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你躲得了一時,還躲得了一世嗎?”
昔日,就是王管家下江南為端王府采買聘禮,那些慘死的乞丐也是經由他手簽下的賣身契,更是隨著他迴京途中遇害,若說他毫不知情,那簡直就是個笑話!如今,主謀已死,但除惡務盡,這個幫兇——更極有可能便是那慘案的直接執行人,溫老太妃也不打算放過,隻不過是再給他一個自首的機會罷了!
王管家就如同喪家之犬一般,聞言更是冷汗連連,雙膝一軟便跪到在地,臉色慘白地連唿道:“老太妃饒命啊!小的是受端王指示的!小的全都招了,全都招了!”
“哼,還算你識相。這些話,你還是留著去同大理寺說吧!”他這反應倒也不出溫老太妃的意料——他曾經視那些乞丐的人命如草芥,可他一個失勢的下仆,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命人將他送去了大理寺,溫老太妃這才打道迴府。
等她到了府中,卻見靖王已經從宮中迴來,正在客廳中跟小黑米玩耍。
見狀,溫老太妃便知道他入宮十分順利,便笑道:“把事情都告訴皇帝了?他怎麽說?”
靖王見她迴來,站起了身來,雖然沒有避開人,卻也壓低了聲音,用隻夠對方聽見的聲音道:“皇兄說了,此事倒算不得什麽大事,反正人都死了,本也沒幾個知情者。況且,即便當真有些閑言碎語,不正說明他們那一支福氣不夠難承國運嘛!不然,怎麽偏是他們那一支絕了後,到我們這一支就人丁興旺呢?”
說到人丁興旺,這話倒也不假,且不說先帝德宗就有四個兒子,那瑞王、康王早已成親,各自也都有幾個兒子了。雖說興慶帝隻有一根獨苗,但皇後肚子裏還有一胎,若是賢妃沒有意外落胎,該是雙喜臨門才對。比起仁宗那一支,這還真是夠興旺了!
說完,他嘿嘿笑了幾聲,道:“皇兄那樣心思細膩的人,都說無妨,恐怕是我一時想的多了!”
當真無妨嗎?溫老太妃雖然覺得此事有些不妥,然而,興慶帝也沒說錯——人都死了,她也親自見過那知情人都是什麽樣的人,心道:“罷了,迴頭告訴宗人府一聲,將那些人看得嚴些也就是了。”
等眾人落座,溫老太妃又將年年來訪之事同靖王說了一遍,靖王一聽裏麵還有這番故事,立刻跳了起來:“哎呀!祖母,您怎麽不早說!
這個柳三最愛挑事兒弄鬼,您還記得年前我府上辦的那賞梅宴嗎?就是她搗鬼弄壞了那林大姑娘的畫案,若不是她使壞,說不定那林大姑娘還不會死呢!
在我府上她就敢動手腳,在三哥府上,她肯定又故技重施了!況且,當初她與林大姑娘無仇無怨,隻不過是看人家不順眼,她就敢害別人當眾出醜。這薑葆前腳退了她的親事,後腳就去與那林二結親,如此打她的臉,還不要被她恨到骨子裏?肯定是她出手,才會將那薑葆給害死了!
哎呀,還等什麽?咱們這就去拿人吧!那柳赦可最是護短,咱們要是去的晚了,被她趁機跑了也說不定呢!”
溫老太妃見他這樣衝動就忍不住皺眉:“前兩天我還誇你長進來著,怎麽還是這樣聽風就是雨的?那柳赦畢竟是禦史中丞,監察百官,如今沒有什麽真憑實據,你就敢去捉拿他的女兒?禦史可風聞奏事,大理寺難道還能風聞辦案嗎?”
“可是,咱們這不是有人證嗎?那個藍蝶——如今叫年年的,她不是說她親眼見到柳三喬裝改扮從康王府出來嗎?”靖王還有點不服氣,立刻說道。
“她又未曾親眼見柳三殺人,怎麽就算是人證了?”溫老太妃反問道,見靖王還要再說,她擺了擺手:“好了,快收起你那小性子吧!這個柳三我的確要見上一見,問她一些問題。不過,可不能這樣直愣愣衝去拿人。”
靖王不情不願地坐迴原處,將眼睛一斜,撇嘴道:“您又不讓去捉拿她,還怎麽審問?”
溫老太妃笑眯眯答道:“主意我已經有了,這事兒啊,還得著落在你娘身上!”
“這又關我娘什麽事?”靖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迷迷糊糊地眨巴眨巴眼睛,不解地看向了溫老太妃。
然而,沒過幾天,靖王就明白了溫老太妃的意思。
如今,靖王已經提前升為了親王,靖王自己在大理寺辦差,也是混得風生水起。比起靖王府年前辦的那次賞梅宴,如今辦的這次宴會,京中名媛貴婦悉數到齊,比起上次宴會來的人還要多些!
靖王總覺得溫老太妃令母妃辦這宴席目的相當不純,說是借機試探柳三,他倒是覺得更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隻不過,到底誰是那個“酒”,可就不好說了!
果真如溫老太妃所料,雖然上次在靖王府出了那件尷尬事,但柳夫人仍是硬著頭皮帶了柳三小姐前來赴宴——靖王如今可是堪稱“京城十佳黃金單身漢”,雖然她並未報太大希望,卻還是不舍得浪費如此良機。
靖王好似一個魚餌,輕輕鬆鬆就把柳三吊了出來,當柳三含羞帶怯地隨著靖王去花園“賞花”之時,卻是在亭中看到了等候已久的溫老太妃。
見了這位貴人,柳三連忙上前行禮問安,心中惴惴不已,心說也沒聽說這位老太妃駕臨啊?怎麽突然出現在此處,難不成,這是考察孫媳婦來了?
想到此處,她臉上的紅雲微染,當真有了幾分羞澀。可是,當溫老太妃開口之時,她的幻想瞬間就被一擊而破:“柳三,你可知罪嗎?”
聞言,柳三連忙舉目四下張望起來,卻發現自己的丫鬟早就不見,這涼亭之內隻有他們三人,而涼亭外不遠處,則是圍著一列身著盔甲的禦林軍士。
她被這陣仗嚇了一跳,不解地問道:“莫非老太妃在此地有要事,小女衝撞了老太妃?小女知錯了!”
溫老太妃麵色和藹,仿佛閑聊一般,問道:“柳三小姐,我來問你,端王世子薑葆與你曾有婚約,是也不是啊?”
柳三聽到“端王世子”幾字,立刻臉色大變,但仍是下意識反駁道:“我們早就解除了婚約,各不相幹了!”
“那我再來問你,薑葆在康王府赴宴,遭遇火災身亡之時,當時你人在何處?”溫老太妃沒有理會,繼續追問道,她的表情依舊十分可親,但這問題卻讓柳三內心巨震,但她壓下心中不安,低聲迴答道:“我,我在家啊!哪兒都沒去!”
這時,將柳三引至此處,便一直沒有開口的靖王突然厲聲喝道:“本王已有人證,當時有人見你扮作婢女在康王府內行走,你繼續矢口否認,隻能罪加一等!說,到底是不是你害死了端王世子!”
柳三本是色厲內荏之人,聽了這話,忍不住反駁道:“盛王老太妃,靖王殿下,冤枉啊!那薑葆之事與我無關啊!”
靖王卻是打斷了她的話,繼續道:“你因婚約之事,對薑葆生起了怨懟之心,後來,又因為他與林二姑娘訂婚之事,對他心生恨意。當你得知他要去康王府參加宴會,就趁機在他衣物上做了手腳,將他害死在了湖心亭中!”
“沒有!我沒有啊!”柳三聞言瞪大了眼睛,憤憤道:“你這是血口噴人!”
“哦?”溫老太妃朝靖輕輕王搖了搖頭,卻是繼續笑著朝柳三道:“柳三小姐,你在康王府內行動已經被人看到了,這一點你無法否認吧?”
柳三還想狡辯,但看著溫老太妃那洞悉一切的神情,她歎了口,整個人都鬆懈下來:“也罷!我就知道會有人認出我來!沒錯,那日我的確在康王府內。”
但說了這句話後,她又連忙挺起身子,繼續辯道:“可那端王世子出事卻是跟我沒有任何關係啊!”
“哦?你難道沒有因為薑葆要娶林晴兒而心生怨恨嗎?”溫老太妃這句反問,直擊柳三心底。
柳三張了張口,但看著對方含笑的眼眸,那個“不”字卻是難以違心說出口來,最終,她隻能長歎了口氣,道:“沒錯,我是怨恨他。可是,反正他也不會真的去娶晴兒,我自然也不會再繼續怨恨。”
“哦?有趣,既然薑葆已死,他自然是不‘能’娶妻,你為何會說他不‘會’娶妻呢?莫非,你早就知道他不會與林晴兒成親?甚至,在他身亡之前?”溫老太妃連連反問,接著她也同樣歎了口氣,道:“說吧!把你知道的事情都說出來吧!”
柳三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按捺不住,繼續道:“老太妃,此事十分蹊蹺,我不知道該怎麽說……就怕我說出來,也難以取信於您啊!”
“哎呀!你就快說吧!”靖王見她磨嘰,不耐煩道:“都這個時候了,你還有什麽不能說的?此時不說,難道你還準備隨我去大理寺地牢裏說嗎?”
柳三看向他們二人,猶豫再三才終於道:“老太妃、靖王殿下,我懷疑那端王世子,也許可能根本就沒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