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更是有些不滿,咕咕噥噥地嫌前一晚寧玲瓏惹事, 明明可以好好睡一覺再起來清修,卻半宿都沒睡著。
寧七音便笑著勸慰她,說祈福過後便迴府,路上還可以歇上一歇。
吳氏看著寧七音感歎:“難為你處處想的周全,雖然昨日那人沒捉住,可後來有家丁守在院子裏,我也敢放心睡了。”
四五房的兩位也湊過來悄悄說話,她們先前對寧七音很是嫉妒,嫉妒寧七音受老夫人偏愛,嫉妒她年紀輕輕就能掌家。
可這段時日看下來,寧七音打理府中事務很有一套,任勞任怨不說,和她一同出來也不見她有絲毫嬌氣。
尤其昨晚寧玲瓏出了那麽一檔子事,相較之下她們更覺得寧七音知書達禮端莊大氣,覺得隻有寧七音這樣真正的公府姑娘,才能在鄉下生活多年仍不失貴女本色。
眾人一同祈過福,又添了不少香油錢,這才要離去了。
寺廟中的方丈與陸家相熟,這次來又捐了那麽多香油錢,少不得要多送幾步。
寧七音迴首讓老方丈留步,方丈卻向寧七音麵上看了一眼,然後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
“老僧這兩日瞧著夫人印堂不夠通明,還請夫人多加留意。”那方丈像是給了寧七音一句忠告。
寧七音誠心向方丈請教道:“還請大師明示。”
眾人已經開始各自上車,那方丈便向寧七音直言道:“夫人身邊的小人作祟倒是無妨,夫人身正心正,小人自然不會得逞。”
“隻是,”老方丈向遠山望去,“夫人近日怕是會‘忽見陌頭楊柳色’。”
寧七音還來不及細思方丈的意思,便見那方丈轉迴身向山門走去:“夫人也不必擔心,終究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吳氏上了車不見馬車行進,便從車窗探出頭來:“弟妹,走了!”
寧七音忙應了一聲,又看了一眼那方丈的背影,然後才上馬車迴城去了。
路上寧七音昏昏沉沉的睡了一路,陸景朝定製的這輛馬車乘坐起來非常舒服,躺著歇息也比別的馬車舒適。
寧七音總覺得自己夢到了陸景朝,卻看不清他的臉,也不記得夢中的情節,最後隻依稀記得他說:“別擔心,等我!”
這個夢讓寧七音心裏覺得不舒服,她忽然記起方丈那幾句有深意的話。如果方丈說身邊的小人不用放在心上,那讓人掛懷的豈不就是遠在天邊的陸景朝?
她又想起此番祈福的起因,也是老太太夢到了陸景朝不大好,如今又與方丈的讖語不謀而合,越發讓寧七音心中不安起來。
隻是迴到府中,寧七音還需撐起家來,也隻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陸景朝。好在有消息傳迴朝中,說陸將軍大勝敵軍,將敵軍逼得後退幾十裏,正打算再攻一城,用計謀將敵將一舉拿下。
這個消息讓陸家很是振奮,尤其是陸老夫人,說是祈福管用了,口中不住地念佛。
唯有寧七音,雖然麵上與眾人一同笑著,心中卻仍是擔憂不已。
宮中傳出來的消息並未說陸景朝的那場勝仗是哪一日打的,這樣便隻能靠推算了。消息從邊關傳到京城,便是八百裏加急也須得五六日的工夫,況這打了勝仗的消息也不大可能用八百裏加急。
所謂八百裏加急,其實一日能到五百裏就很了不起了。若是不急的消息,能保證每日一二百裏便是送信的驛使們恪盡職守了。
這麽算起來,這勝仗差不多是半個月之前打的。那這半個月發生了什麽?陸景朝一舉拿下的那個計謀,是不是成了?
寧七音在心中盤算著,若是陸景朝謀劃的第二仗已經打勝甚至迴朝,那消息要何時能傳迴來。
隻是麵上她卻不顯,隻是每日打理府中事務,甚至親自為陸老夫人燉東西吃,大門也不出一步的。
莫說陸老夫人對寧七音頗為讚賞,就連城中其他有了兒媳的貴婦人,也常常拿寧七音當榜樣說與自己兒媳聽。
寧玲瓏從寺院迴家後獨自生了一場氣,她想要去找周氏說說那一日的事,誰知周氏竟來了個閉門謝客。
寧玲瓏越想越覺得不公,明明的兩個人一起謀劃的事,最後她反被潑了一身髒水。
雖然周氏曾對她說,周氏這樣在暗對她們所有的計劃都有利,可萬一哪天事發,那麽最後受到懲罰的很可能隻有寧玲瓏一人。
這麽想著,寧玲瓏便對與周氏的合作起了二心。她原本是覺得自己拉攏了一個人和自己站在一條線上,覺得周氏是為自己所用的。可如今看來,她分明是為周氏所用了。
寧玲瓏覺得肚中的胎兒踢了她一腳,為她心中帶來片刻的柔軟。她將手撫在孩子踢過的地方,暗暗決心要留個心眼,也拿住周氏的把柄。
寧七音便笑著勸慰她,說祈福過後便迴府,路上還可以歇上一歇。
吳氏看著寧七音感歎:“難為你處處想的周全,雖然昨日那人沒捉住,可後來有家丁守在院子裏,我也敢放心睡了。”
四五房的兩位也湊過來悄悄說話,她們先前對寧七音很是嫉妒,嫉妒寧七音受老夫人偏愛,嫉妒她年紀輕輕就能掌家。
可這段時日看下來,寧七音打理府中事務很有一套,任勞任怨不說,和她一同出來也不見她有絲毫嬌氣。
尤其昨晚寧玲瓏出了那麽一檔子事,相較之下她們更覺得寧七音知書達禮端莊大氣,覺得隻有寧七音這樣真正的公府姑娘,才能在鄉下生活多年仍不失貴女本色。
眾人一同祈過福,又添了不少香油錢,這才要離去了。
寺廟中的方丈與陸家相熟,這次來又捐了那麽多香油錢,少不得要多送幾步。
寧七音迴首讓老方丈留步,方丈卻向寧七音麵上看了一眼,然後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
“老僧這兩日瞧著夫人印堂不夠通明,還請夫人多加留意。”那方丈像是給了寧七音一句忠告。
寧七音誠心向方丈請教道:“還請大師明示。”
眾人已經開始各自上車,那方丈便向寧七音直言道:“夫人身邊的小人作祟倒是無妨,夫人身正心正,小人自然不會得逞。”
“隻是,”老方丈向遠山望去,“夫人近日怕是會‘忽見陌頭楊柳色’。”
寧七音還來不及細思方丈的意思,便見那方丈轉迴身向山門走去:“夫人也不必擔心,終究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吳氏上了車不見馬車行進,便從車窗探出頭來:“弟妹,走了!”
寧七音忙應了一聲,又看了一眼那方丈的背影,然後才上馬車迴城去了。
路上寧七音昏昏沉沉的睡了一路,陸景朝定製的這輛馬車乘坐起來非常舒服,躺著歇息也比別的馬車舒適。
寧七音總覺得自己夢到了陸景朝,卻看不清他的臉,也不記得夢中的情節,最後隻依稀記得他說:“別擔心,等我!”
這個夢讓寧七音心裏覺得不舒服,她忽然記起方丈那幾句有深意的話。如果方丈說身邊的小人不用放在心上,那讓人掛懷的豈不就是遠在天邊的陸景朝?
她又想起此番祈福的起因,也是老太太夢到了陸景朝不大好,如今又與方丈的讖語不謀而合,越發讓寧七音心中不安起來。
隻是迴到府中,寧七音還需撐起家來,也隻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陸景朝。好在有消息傳迴朝中,說陸將軍大勝敵軍,將敵軍逼得後退幾十裏,正打算再攻一城,用計謀將敵將一舉拿下。
這個消息讓陸家很是振奮,尤其是陸老夫人,說是祈福管用了,口中不住地念佛。
唯有寧七音,雖然麵上與眾人一同笑著,心中卻仍是擔憂不已。
宮中傳出來的消息並未說陸景朝的那場勝仗是哪一日打的,這樣便隻能靠推算了。消息從邊關傳到京城,便是八百裏加急也須得五六日的工夫,況這打了勝仗的消息也不大可能用八百裏加急。
所謂八百裏加急,其實一日能到五百裏就很了不起了。若是不急的消息,能保證每日一二百裏便是送信的驛使們恪盡職守了。
這麽算起來,這勝仗差不多是半個月之前打的。那這半個月發生了什麽?陸景朝一舉拿下的那個計謀,是不是成了?
寧七音在心中盤算著,若是陸景朝謀劃的第二仗已經打勝甚至迴朝,那消息要何時能傳迴來。
隻是麵上她卻不顯,隻是每日打理府中事務,甚至親自為陸老夫人燉東西吃,大門也不出一步的。
莫說陸老夫人對寧七音頗為讚賞,就連城中其他有了兒媳的貴婦人,也常常拿寧七音當榜樣說與自己兒媳聽。
寧玲瓏從寺院迴家後獨自生了一場氣,她想要去找周氏說說那一日的事,誰知周氏竟來了個閉門謝客。
寧玲瓏越想越覺得不公,明明的兩個人一起謀劃的事,最後她反被潑了一身髒水。
雖然周氏曾對她說,周氏這樣在暗對她們所有的計劃都有利,可萬一哪天事發,那麽最後受到懲罰的很可能隻有寧玲瓏一人。
這麽想著,寧玲瓏便對與周氏的合作起了二心。她原本是覺得自己拉攏了一個人和自己站在一條線上,覺得周氏是為自己所用的。可如今看來,她分明是為周氏所用了。
寧玲瓏覺得肚中的胎兒踢了她一腳,為她心中帶來片刻的柔軟。她將手撫在孩子踢過的地方,暗暗決心要留個心眼,也拿住周氏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