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沒得看了,人該走的走,該幹嘛的幹嘛去,聚集起來的人群很快就散開。
剛才丟下髒衣物的眾婦人,趕忙撿起還未清洗的衣物,手腳麻利地又幹起了活,生怕耽誤了幹活的功夫,被婆母知道後又挨罵。
河岸邊冷凝的氛圍散去,又迴到了該有的熱熱鬧鬧,婦人們一邊洗衣一邊絮叨些家長裏短的瑣事。
王氏手腳麻利地搓洗手中的衣物,時不時偏頭瞧幾眼身旁的李慧娘,心中驚疑不定。
越是打量,王氏就越覺得不可思議,就剛才的作為,她這表弟媳就跟換了個人似的,真是讓人想破腦袋都猜不透。
李慧娘仿若未覺,任由一旁的王氏上下打量,隻眼神專注地搓洗著麵前換洗的髒衣物,一絲不苟。
思索了一會兒,王氏還是決定親口問問李慧娘,她和李春花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為什麽剛才李春花一聽了她的話就慫了。
這事看著就詭異,實在吊人胃口。
“慧娘,你和李春花......”
王氏的話音還未落下,就有一個湊上來的婦人八卦地問道:“慧娘,你是不是知道李春花和哪個男人瞎搞啊,給咱大夥說說樂嗬樂嗬唄!”
婦人一雙含著精光的眼睛落在李慧娘身上,讓她無端打了個冷顫,這種充滿八卦又專注的眼神,讓李慧娘想起了現世瘋狂探聽娛樂八卦的狗仔隊。
在腦子裏尋思一遍,李慧娘想起了這婦人是誰,是住在宋家前頭不太遠的劉水生的媳婦汪氏。
汪氏這人,最是喜歡東家長西家短地編排別人家的事,偏人還小氣又愛貪小便宜,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她,不管黑的白的,她那大嘴巴準能用唾液把你給淹死,跟李氏差不多是一類人。
要是想知道這十裏八村發生的事,無論是雞毛蒜皮般小事,又或是要緊重大事件,一問汪氏,她準能如數家珍地給你念叨大半日。
“汪嫂子說笑了,慧娘哪裏清楚春花嫂子的事啊,況且這種事哪能瞎說呢,一個不好可就毀了婦道人家的名聲了。”
知道自己的迴答汪氏不會滿意,李慧娘還是沒按著汪氏的意思迴話,要是今天從她嘴裏說出半句關於李氏的壞話,估計不到明日就能傳遍整個村子。
既然李氏願意暫時跟她妥協,那她也應該信守承諾,不把李氏跟鄰村二癩子的醜事往外說,這是李慧娘為人的基本原則。
汪氏聽著李慧娘在跟她打啞謎,也不跟她透露半個字,心裏就不高興了,但想著要從李慧娘口中摳出有關李春花的醜聞,還是不肯輕易放棄,繼續和李慧娘搭著話。
“哎喲,慧娘妹子,你就別跟我繞圈圈了,我汪翠環是什麽人啊,看人賊準,李春花屁股一翹我就知道她是拉屎還是拉尿,剛才一看她那樣就是心虛!說裏頭沒有歪膩我就不信了!”
說罷,汪氏環視了一圈周圍正側耳傾聽的婦人,又偷偷小聲地跟李慧娘咬耳朵:“慧娘妹子啊,你怕眾目睽睽下說出來不好,你就私下裏跟你汪嫂子說說,我保證不往外頭說!”
“我這不弄個清楚,就心裏頭癢癢的,怕是今晚都睡不好覺咯,你就可憐可憐嫂子,跟我說說唄!”
汪氏突然的靠近,帶著些微濕氣和奇怪味道的氣息,吹到李慧娘的耳邊、鼻前,讓她覺得有些不適,不過隻輕蹙了下眉頭,很快又鬆開。
“汪嫂子,之前慧娘跟春花嫂子說的話不過是個玩笑話,當不得真,不管問多少遍,慧娘也是給不出嫂子想要的答案的。”
李慧娘堅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不管汪氏再怎麽糾纏,她的答案始終都隻有一個,那就是不知道。
聽了李慧娘的話,汪氏徹底沒了耐性,自己好聲好氣地跟她說話,偏李慧娘這小蹄子不識好歹,知道李氏的醜事也不敢往外說,枉費自己還想替她出口惡氣呢。
果真是扶不起的阿鬥,看李慧娘剛才敢跟李氏對上,還以為改了那懦弱的性子,沒想到還是那副爛泥扶不上牆的德性!
汪氏鄙夷地看了李慧娘一眼,嘴裏陰陽怪氣地說道:“哎喲,既然慧娘你信不過嫂子,那也沒法子了,本來還想仗義一迴幫人出口惡氣,哪成想當事人是個沒膽的縮頭烏龜呢?”
“汪翠環,別想從狗嘴裏吐出象牙來,誰還不知道你是個什麽樣的人,別以為我們家慧娘性子好就能過來踩一腳,你敢試試,看我怎麽收拾你!”
王氏本就不待見汪氏,看她過來跟李慧娘搭話也沒想搭理她,沒想到自己套不出話來,反倒惱羞成怒怪罪別人。
汪翠環果真是個蠻不講理又討人厭的長舌婦!
瞧見王氏惡狠狠的表情,汪氏嚇了一跳,不敢跟王氏對上,隻得住了口離開,邊走嘴裏還小聲地罵罵咧咧的,不用想也知道是些不太好聽的話了。
被汪氏這麽一打岔,王氏也沒了心思問李慧娘關於李氏的事,橫豎怎樣也與她無關,管她李春花有什麽不可告人的醜事,知道了也不過是添個笑料罷了。
這麽一想,王氏被吊起來的好奇心瞬間就消減了,況且這裏人多口雜,李慧娘也不好跟王氏透個氣,兩人也就沒再就著這個話題往下說。
沒了旁人打岔,李慧娘和王氏兩人手腳麻利,滿滿一大盆的髒衣物也很快就清洗幹淨了。
宋家和李慧娘婆母劉氏的娘家離得不遠,就算劉氏幾個兄弟早已分家,也都是相鄰不遠的,所以李慧娘和王氏迴家的路都是一道的。
現在這個時辰,不早不晚的,也遠遠沒到飯點,大多數人家都還在各自忙活,村道上也沒什麽人走動,隻偶爾瞧見三三兩兩的孩童玩耍嬉鬧。
見身邊沒有外人,李慧娘才開口道:“嫂子,慧娘知道你想問我和春花嫂子之間的事,剛才人多口雜的,也不好跟嫂子說道,嫂子可別怪罪我。”
一聽李慧娘這話,王氏立刻迴道:“說什麽怪罪不怪罪的,你要是真拿住了李春花的把柄,嫂子隻會為你高興,李春花這種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捏住她的七寸看她還敢不敢亂來!”
“不過真沒想到李春花竟然膽子肥到敢幹出這種醜事來,這麽多年也沒為人家大牛生個一兒半女的,偏生還不好好盡自己做人媳婦的本分,反倒行事越來越荒唐囂張,怕不是腦子被屎糊了!”
剛才丟下髒衣物的眾婦人,趕忙撿起還未清洗的衣物,手腳麻利地又幹起了活,生怕耽誤了幹活的功夫,被婆母知道後又挨罵。
河岸邊冷凝的氛圍散去,又迴到了該有的熱熱鬧鬧,婦人們一邊洗衣一邊絮叨些家長裏短的瑣事。
王氏手腳麻利地搓洗手中的衣物,時不時偏頭瞧幾眼身旁的李慧娘,心中驚疑不定。
越是打量,王氏就越覺得不可思議,就剛才的作為,她這表弟媳就跟換了個人似的,真是讓人想破腦袋都猜不透。
李慧娘仿若未覺,任由一旁的王氏上下打量,隻眼神專注地搓洗著麵前換洗的髒衣物,一絲不苟。
思索了一會兒,王氏還是決定親口問問李慧娘,她和李春花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為什麽剛才李春花一聽了她的話就慫了。
這事看著就詭異,實在吊人胃口。
“慧娘,你和李春花......”
王氏的話音還未落下,就有一個湊上來的婦人八卦地問道:“慧娘,你是不是知道李春花和哪個男人瞎搞啊,給咱大夥說說樂嗬樂嗬唄!”
婦人一雙含著精光的眼睛落在李慧娘身上,讓她無端打了個冷顫,這種充滿八卦又專注的眼神,讓李慧娘想起了現世瘋狂探聽娛樂八卦的狗仔隊。
在腦子裏尋思一遍,李慧娘想起了這婦人是誰,是住在宋家前頭不太遠的劉水生的媳婦汪氏。
汪氏這人,最是喜歡東家長西家短地編排別人家的事,偏人還小氣又愛貪小便宜,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她,不管黑的白的,她那大嘴巴準能用唾液把你給淹死,跟李氏差不多是一類人。
要是想知道這十裏八村發生的事,無論是雞毛蒜皮般小事,又或是要緊重大事件,一問汪氏,她準能如數家珍地給你念叨大半日。
“汪嫂子說笑了,慧娘哪裏清楚春花嫂子的事啊,況且這種事哪能瞎說呢,一個不好可就毀了婦道人家的名聲了。”
知道自己的迴答汪氏不會滿意,李慧娘還是沒按著汪氏的意思迴話,要是今天從她嘴裏說出半句關於李氏的壞話,估計不到明日就能傳遍整個村子。
既然李氏願意暫時跟她妥協,那她也應該信守承諾,不把李氏跟鄰村二癩子的醜事往外說,這是李慧娘為人的基本原則。
汪氏聽著李慧娘在跟她打啞謎,也不跟她透露半個字,心裏就不高興了,但想著要從李慧娘口中摳出有關李春花的醜聞,還是不肯輕易放棄,繼續和李慧娘搭著話。
“哎喲,慧娘妹子,你就別跟我繞圈圈了,我汪翠環是什麽人啊,看人賊準,李春花屁股一翹我就知道她是拉屎還是拉尿,剛才一看她那樣就是心虛!說裏頭沒有歪膩我就不信了!”
說罷,汪氏環視了一圈周圍正側耳傾聽的婦人,又偷偷小聲地跟李慧娘咬耳朵:“慧娘妹子啊,你怕眾目睽睽下說出來不好,你就私下裏跟你汪嫂子說說,我保證不往外頭說!”
“我這不弄個清楚,就心裏頭癢癢的,怕是今晚都睡不好覺咯,你就可憐可憐嫂子,跟我說說唄!”
汪氏突然的靠近,帶著些微濕氣和奇怪味道的氣息,吹到李慧娘的耳邊、鼻前,讓她覺得有些不適,不過隻輕蹙了下眉頭,很快又鬆開。
“汪嫂子,之前慧娘跟春花嫂子說的話不過是個玩笑話,當不得真,不管問多少遍,慧娘也是給不出嫂子想要的答案的。”
李慧娘堅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不管汪氏再怎麽糾纏,她的答案始終都隻有一個,那就是不知道。
聽了李慧娘的話,汪氏徹底沒了耐性,自己好聲好氣地跟她說話,偏李慧娘這小蹄子不識好歹,知道李氏的醜事也不敢往外說,枉費自己還想替她出口惡氣呢。
果真是扶不起的阿鬥,看李慧娘剛才敢跟李氏對上,還以為改了那懦弱的性子,沒想到還是那副爛泥扶不上牆的德性!
汪氏鄙夷地看了李慧娘一眼,嘴裏陰陽怪氣地說道:“哎喲,既然慧娘你信不過嫂子,那也沒法子了,本來還想仗義一迴幫人出口惡氣,哪成想當事人是個沒膽的縮頭烏龜呢?”
“汪翠環,別想從狗嘴裏吐出象牙來,誰還不知道你是個什麽樣的人,別以為我們家慧娘性子好就能過來踩一腳,你敢試試,看我怎麽收拾你!”
王氏本就不待見汪氏,看她過來跟李慧娘搭話也沒想搭理她,沒想到自己套不出話來,反倒惱羞成怒怪罪別人。
汪翠環果真是個蠻不講理又討人厭的長舌婦!
瞧見王氏惡狠狠的表情,汪氏嚇了一跳,不敢跟王氏對上,隻得住了口離開,邊走嘴裏還小聲地罵罵咧咧的,不用想也知道是些不太好聽的話了。
被汪氏這麽一打岔,王氏也沒了心思問李慧娘關於李氏的事,橫豎怎樣也與她無關,管她李春花有什麽不可告人的醜事,知道了也不過是添個笑料罷了。
這麽一想,王氏被吊起來的好奇心瞬間就消減了,況且這裏人多口雜,李慧娘也不好跟王氏透個氣,兩人也就沒再就著這個話題往下說。
沒了旁人打岔,李慧娘和王氏兩人手腳麻利,滿滿一大盆的髒衣物也很快就清洗幹淨了。
宋家和李慧娘婆母劉氏的娘家離得不遠,就算劉氏幾個兄弟早已分家,也都是相鄰不遠的,所以李慧娘和王氏迴家的路都是一道的。
現在這個時辰,不早不晚的,也遠遠沒到飯點,大多數人家都還在各自忙活,村道上也沒什麽人走動,隻偶爾瞧見三三兩兩的孩童玩耍嬉鬧。
見身邊沒有外人,李慧娘才開口道:“嫂子,慧娘知道你想問我和春花嫂子之間的事,剛才人多口雜的,也不好跟嫂子說道,嫂子可別怪罪我。”
一聽李慧娘這話,王氏立刻迴道:“說什麽怪罪不怪罪的,你要是真拿住了李春花的把柄,嫂子隻會為你高興,李春花這種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捏住她的七寸看她還敢不敢亂來!”
“不過真沒想到李春花竟然膽子肥到敢幹出這種醜事來,這麽多年也沒為人家大牛生個一兒半女的,偏生還不好好盡自己做人媳婦的本分,反倒行事越來越荒唐囂張,怕不是腦子被屎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