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頁
不服就上:將軍請自重 作者:2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到齊臣相跟前,嚴副禦史顧及輩分不敢多言,紀侍郎思量再三,低聲勸解:“齊大人,賢侄歿了,我們也痛心,但那日您應聽我們一句勸,不該怠慢覃將軍及夫人,尤其那位少夫人,可是婉宜公主呀。”
不然怎麽解釋,太後早不派太醫,晚不派太醫,偏偏覃煬夫妻二人登門後,太後便有了動作?這不是關心是告誡。
齊臣相靠在床頭,心知肚明,卻大悲道:“紀兄所言不假,但老夫為官幾十載,一向謹慎勉勵,兢兢業業,本該享受膝下承歡天倫之樂,卻相繼失去三個孩子,難道還要憋屈下去!”
“這……”紀侍郎一時語塞,想不出任何安慰的話。
嚴副禦史朝他輕輕搖頭。
紀侍郎借口去看女兒,暫時迴避。
屋內就嚴副禦史和齊臣相兩人,齊臣相抹抹眼角的淚,悠悠歎氣:“這場博弈,不成功便成仁,你三弟輸了,輸得徹底,都怪老夫,低估那群混小子。”
一番肺腑之言,嚴副禦史聽進心裏,聽出弦外之音,他忙起身行叩首之禮,表明心意:“請老師放心,三弟的仇學生記下了,學生定不辱老師名望!”
就在師生倆推心置腹時,紀侍郎在齊佑書房裏找到自家女兒紀蘭。
紀蘭姿色在大家閨秀中極普通,甚至不如溫四姑娘好看,但性子溫和,又飽讀詩書,倒是個不折不扣的書香女子,唯一不足年幼時為庶出,紀家主母早逝,生母扶了正室,她到十三歲才上的族譜。
正是因為這點不足,先前準婆家嫌棄,退了親,她一度心灰意冷,再不挑剔,續弦也嫁了。所以她和齊佑談不上琴瑟和鳴,但齊佑絕不敢像對溫四那樣,輕視她,兩人過得相安無事。
至於感情,紀蘭得過且過,齊佑都以應酬為由去粉巷找姑娘,夫妻生活極寡淡。
現在齊佑死了,紀蘭作為妻室理應哭一哭,但齊佑下葬後,那點並不見深的悲情漸漸散開。
紀侍郎見自家閨女端坐在書房正津津有味看一本雜錄談,急得直甩袖子。
“蘭兒,你還有閑心躲這看書?”他上前一步,抽出紀蘭手裏的書,丟一旁,教訓道,“素日女先生教你都白教了?前幾日你犯了大錯可知?”
紀蘭沒想到父親突然尋她,起身行禮之餘,疑惑道:“女兒一直謹遵公公婆婆教誨,不敢逾越半分,不知犯了什麽錯,請父親指正。”
紀侍郎知道紀蘭對人際心思淺薄,唉聲歎氣:“為父問你,前幾日賓客中是不是來了位覃將軍?”
紀蘭看過賓客冊子,有點印象,乖乖點頭:“經父親提醒,確有此人。”
紀侍郎直問:“當時你在哪?”
紀蘭指指門外,老實迴答:“前幾日婆母哭暈幾次,女兒守在婆母身邊照顧,管家代傳公公意思,叫女兒好生伺候身旁,不必操勞前院的事,也不用露麵。”
紀侍郎聽著皺眉:“真是臣相大人說的?”
紀蘭表情誠實,連連點頭:“女兒不敢欺瞞父親,未出閣前母親教導女兒《女戒》、《女訓》,公公是齊家的天,他老人家不開口,女兒怎敢妄為。”
紀侍郎不能當著小輩的麵壞齊臣相麵子,可見紀蘭一臉懵懂,大歎口氣:“女兒啊,規矩死的,人是活的,你怎麽這麽糊塗啊!你知道覃將軍家的夫人是誰?”
紀蘭搖搖頭:“女兒不知。”
紀侍郎拍拍腦門,頭都大了,急切道:“是當今聖上親認迴去的婉宜公主!”
紀蘭睜大眼睛啊了一聲,臉一陣紅一陣白,也急了:“父親,女兒真不知覃將軍夫人是公主殿下!怎,怎麽辦?”
紀侍郎本沒嚇唬的意思,見女兒像沒了主心骨的無頭蒼蠅,又心疼又心急:“你要為父說你點什麽好,齊臣相,臣相夫人稱病不見,尚說得過去,你一個小輩也不出麵接待,別人看見會說我們紀家不懂禮數,輕狂驕縱,更別有用心的會說紀齊兩家沆瀣一氣,無視皇親,目無天威。”
“女兒當時沒想這麽多。”紀蘭這才明白自己一時疏忽,闖下什麽禍,拉住紀侍郎的袖子,慌張問,“父親,此事可亡羊補牢?”
“法子肯定有。”紀侍郎緊鎖眉頭,拍拍紀蘭的手,叫她莫慌,“你這幾日老老實實待在齊府,凡事機靈些,我這兩天與你母親商量個萬全法子,接你迴府。”
紀蘭小雞啄米似的點點頭:“女兒全聽父母安排。”
紀侍郎離開書房時,望著朗朗碧空重重歎聲氣。
他和嚴副禦史離開時,同乘一輛馬車,路上兩人麵色深沉,各懷心思。
到底薑是老的辣,紀侍郎暗暗觀察嚴副禦史,再對齊臣相了解,大致猜出這師生二人交談內容,試探問:“嚴副禦史為何愁眉不展?”
嚴副禦史歎氣:“老師他……”
說一半欲言又止,閉眼往後一靠:“愁心之事,不說也罷。”
他越不說,紀侍郎越肯定自己的猜測,猶豫片刻,提醒道:“如今,戍邊不穩,隨時可能開戰,我們應以大局為重,多為皇上勞心勞力,而非個人得失為重。”
“紀大人說得是。”嚴副禦史正襟危坐,拱手作揖。
可另一邊恩重如山,他進退兩難,向紀侍郎討教:“紀大人,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學生不忍老師痛苦煎熬,亦不敢不忠不臣,如何是好?”
紀侍郎略微沉吟,給出“秉公辦事”四字提點,再無他言。
嚴副禦史是明白人,迴府細細琢磨一番,想個兩全的法子。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退無可退,所有人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三日後,溫婉蓉剛剛定省迴府,冬青候在垂花門,親手遞上一封信。
“誰的?”溫婉蓉看看信封上的字體,陌生得很。
冬青低聲迴答:“紀家派人送來的,說是紀少夫人親筆書信。”
紀少夫人?
溫婉蓉微微愣了愣,迴味過來:“齊佑的新夫人?”
“是。”
“她怎麽送信來了?”溫婉蓉看眼落款人名,不記得跟紀蘭有什麽交集,一邊往院子裏走,一邊粗略掃眼信的內容。
冬青在一旁傳話道:“送信的是紀家管事婆子,一再賠不是,說紀少夫人不懂事,壞了禮數,是紀家家教不當,問夫人和二爺能否賞臉,去聚仙閣吃頓便飯,以表歉意。”
聚仙閣隨隨便便一頓飯看價錢就不是便飯,紀家有心交好,多半因為齊家怠慢覃煬引起的,紀家此時所為,大有明哲保身之意。
而信上,紀蘭字字誠心,本打算親自登門賠禮,卻不慎感染風寒,怕過病氣給齊家長輩,非常時期搬迴娘家養病。
溫婉蓉並不想四麵樹敵,告訴太後無非想敲打齊家,沒想到齊家沒動靜,旁人先著急,不過這樣也好,起碼看清各人立場。
她思忖片刻,對冬青說:“你送些滋補藥材去紀府,叫紀少夫人好好歇養,且莫過於哀思。”
不然怎麽解釋,太後早不派太醫,晚不派太醫,偏偏覃煬夫妻二人登門後,太後便有了動作?這不是關心是告誡。
齊臣相靠在床頭,心知肚明,卻大悲道:“紀兄所言不假,但老夫為官幾十載,一向謹慎勉勵,兢兢業業,本該享受膝下承歡天倫之樂,卻相繼失去三個孩子,難道還要憋屈下去!”
“這……”紀侍郎一時語塞,想不出任何安慰的話。
嚴副禦史朝他輕輕搖頭。
紀侍郎借口去看女兒,暫時迴避。
屋內就嚴副禦史和齊臣相兩人,齊臣相抹抹眼角的淚,悠悠歎氣:“這場博弈,不成功便成仁,你三弟輸了,輸得徹底,都怪老夫,低估那群混小子。”
一番肺腑之言,嚴副禦史聽進心裏,聽出弦外之音,他忙起身行叩首之禮,表明心意:“請老師放心,三弟的仇學生記下了,學生定不辱老師名望!”
就在師生倆推心置腹時,紀侍郎在齊佑書房裏找到自家女兒紀蘭。
紀蘭姿色在大家閨秀中極普通,甚至不如溫四姑娘好看,但性子溫和,又飽讀詩書,倒是個不折不扣的書香女子,唯一不足年幼時為庶出,紀家主母早逝,生母扶了正室,她到十三歲才上的族譜。
正是因為這點不足,先前準婆家嫌棄,退了親,她一度心灰意冷,再不挑剔,續弦也嫁了。所以她和齊佑談不上琴瑟和鳴,但齊佑絕不敢像對溫四那樣,輕視她,兩人過得相安無事。
至於感情,紀蘭得過且過,齊佑都以應酬為由去粉巷找姑娘,夫妻生活極寡淡。
現在齊佑死了,紀蘭作為妻室理應哭一哭,但齊佑下葬後,那點並不見深的悲情漸漸散開。
紀侍郎見自家閨女端坐在書房正津津有味看一本雜錄談,急得直甩袖子。
“蘭兒,你還有閑心躲這看書?”他上前一步,抽出紀蘭手裏的書,丟一旁,教訓道,“素日女先生教你都白教了?前幾日你犯了大錯可知?”
紀蘭沒想到父親突然尋她,起身行禮之餘,疑惑道:“女兒一直謹遵公公婆婆教誨,不敢逾越半分,不知犯了什麽錯,請父親指正。”
紀侍郎知道紀蘭對人際心思淺薄,唉聲歎氣:“為父問你,前幾日賓客中是不是來了位覃將軍?”
紀蘭看過賓客冊子,有點印象,乖乖點頭:“經父親提醒,確有此人。”
紀侍郎直問:“當時你在哪?”
紀蘭指指門外,老實迴答:“前幾日婆母哭暈幾次,女兒守在婆母身邊照顧,管家代傳公公意思,叫女兒好生伺候身旁,不必操勞前院的事,也不用露麵。”
紀侍郎聽著皺眉:“真是臣相大人說的?”
紀蘭表情誠實,連連點頭:“女兒不敢欺瞞父親,未出閣前母親教導女兒《女戒》、《女訓》,公公是齊家的天,他老人家不開口,女兒怎敢妄為。”
紀侍郎不能當著小輩的麵壞齊臣相麵子,可見紀蘭一臉懵懂,大歎口氣:“女兒啊,規矩死的,人是活的,你怎麽這麽糊塗啊!你知道覃將軍家的夫人是誰?”
紀蘭搖搖頭:“女兒不知。”
紀侍郎拍拍腦門,頭都大了,急切道:“是當今聖上親認迴去的婉宜公主!”
紀蘭睜大眼睛啊了一聲,臉一陣紅一陣白,也急了:“父親,女兒真不知覃將軍夫人是公主殿下!怎,怎麽辦?”
紀侍郎本沒嚇唬的意思,見女兒像沒了主心骨的無頭蒼蠅,又心疼又心急:“你要為父說你點什麽好,齊臣相,臣相夫人稱病不見,尚說得過去,你一個小輩也不出麵接待,別人看見會說我們紀家不懂禮數,輕狂驕縱,更別有用心的會說紀齊兩家沆瀣一氣,無視皇親,目無天威。”
“女兒當時沒想這麽多。”紀蘭這才明白自己一時疏忽,闖下什麽禍,拉住紀侍郎的袖子,慌張問,“父親,此事可亡羊補牢?”
“法子肯定有。”紀侍郎緊鎖眉頭,拍拍紀蘭的手,叫她莫慌,“你這幾日老老實實待在齊府,凡事機靈些,我這兩天與你母親商量個萬全法子,接你迴府。”
紀蘭小雞啄米似的點點頭:“女兒全聽父母安排。”
紀侍郎離開書房時,望著朗朗碧空重重歎聲氣。
他和嚴副禦史離開時,同乘一輛馬車,路上兩人麵色深沉,各懷心思。
到底薑是老的辣,紀侍郎暗暗觀察嚴副禦史,再對齊臣相了解,大致猜出這師生二人交談內容,試探問:“嚴副禦史為何愁眉不展?”
嚴副禦史歎氣:“老師他……”
說一半欲言又止,閉眼往後一靠:“愁心之事,不說也罷。”
他越不說,紀侍郎越肯定自己的猜測,猶豫片刻,提醒道:“如今,戍邊不穩,隨時可能開戰,我們應以大局為重,多為皇上勞心勞力,而非個人得失為重。”
“紀大人說得是。”嚴副禦史正襟危坐,拱手作揖。
可另一邊恩重如山,他進退兩難,向紀侍郎討教:“紀大人,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學生不忍老師痛苦煎熬,亦不敢不忠不臣,如何是好?”
紀侍郎略微沉吟,給出“秉公辦事”四字提點,再無他言。
嚴副禦史是明白人,迴府細細琢磨一番,想個兩全的法子。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退無可退,所有人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三日後,溫婉蓉剛剛定省迴府,冬青候在垂花門,親手遞上一封信。
“誰的?”溫婉蓉看看信封上的字體,陌生得很。
冬青低聲迴答:“紀家派人送來的,說是紀少夫人親筆書信。”
紀少夫人?
溫婉蓉微微愣了愣,迴味過來:“齊佑的新夫人?”
“是。”
“她怎麽送信來了?”溫婉蓉看眼落款人名,不記得跟紀蘭有什麽交集,一邊往院子裏走,一邊粗略掃眼信的內容。
冬青在一旁傳話道:“送信的是紀家管事婆子,一再賠不是,說紀少夫人不懂事,壞了禮數,是紀家家教不當,問夫人和二爺能否賞臉,去聚仙閣吃頓便飯,以表歉意。”
聚仙閣隨隨便便一頓飯看價錢就不是便飯,紀家有心交好,多半因為齊家怠慢覃煬引起的,紀家此時所為,大有明哲保身之意。
而信上,紀蘭字字誠心,本打算親自登門賠禮,卻不慎感染風寒,怕過病氣給齊家長輩,非常時期搬迴娘家養病。
溫婉蓉並不想四麵樹敵,告訴太後無非想敲打齊家,沒想到齊家沒動靜,旁人先著急,不過這樣也好,起碼看清各人立場。
她思忖片刻,對冬青說:“你送些滋補藥材去紀府,叫紀少夫人好好歇養,且莫過於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