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蛇羹
穿到六一年努力活下去 作者:江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天盼娣把收獲拿迴去後,因著沒走多遠,又多少有一些收獲,所以家裏人沒說什麽,就祖母瞪了瞪她,嚇唬了兩句就完。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一轉眼,盼娣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快一個月了。這一個月來,盼娣也慢慢熟悉了這個時代。
盼娣老家是一個叫紅旗生產隊的地方,紅旗生產隊原名其實叫小河嘴,後來的隊長為了體現覺悟才改的名,隸屬於紅旗大隊,紅旗大隊還有另外兩個生產隊,一個叫張家灣,另一個叫下河場。
其實這兩個生產隊也想跟著改名來著,但無奈好聽的如紅旗,紅心,五星啥的都被搶光了,又都是大老粗想不出其他的才算了...
朱家現在當家的是祖母陳氏,看著她臉龐上如刀刻出的抬頭紋,常年隻把灰白的頭發挽成一個發髻團在腦後的樣子,怎麽也想不到她還不到五十歲。
她這一輩子經曆過戰火,遭過饑荒,早年喪父,中年喪夫,生了七個孩子,但隻有兩子兩女活下來了,其中大兒子就是盼娣現在的爹朱有文,娶妻小陳氏,是陳氏出了五服的遠親。小兒子朱有武,是過繼出去的,但是那邊的老人都已經過世了,所以偶爾陳氏還是會過去住一段時間。
祖母陳氏的兩個女兒都嫁得很好。排行老三的大女兒朱有鳳結婚六年了,有一個四歲的兒子,嫁的是縣城邊上的劉家,劉家是當地的大家族,枝繁葉茂,在當地也稱得上是旺族了。
而且這個劉姑爺一家子本身也很有能力,他親大哥是村上的會計,大隊隊長是他親大伯。劉姑爺本人是小兒子,腳有點長短腿,但是不仔細看的話也看不出來,性格有點嬌氣,但是沒啥主意的一個人,配性格強勢的大姑正好。
排行老四的小女兒朱有玉,人如其名,是個像玉一樣的人兒。才結婚不到兩年,最近剛懷孕,她嫁的更好,對方是一個工人家庭,姓楊。在這個年代,工人階級那是最最光榮不過的了。
這樁婚事說來也是緣分,這楊家和大姑爺家是遠親,在大姑家的表哥的滿月酒上,楊姑爺對小姑一見鍾情。他也行四,本身家裏兄弟姐妹也多,家裏父母管不過來,所以也不反對,這就把婚事定下來了。
等小姑剛滿十八歲,就迫不及待的就娶了迴家。現在兩口子都是工廠的臨時工,一個在紡織廠,一個在肉聯廠,性格方麵呢,一個腹黑,一個內斂,日子過得很不錯。
當時朱有玉這婚事一傳出去,周圍的人家都說她有福氣。而陳氏也因為擔心女兒以後日子過得不好,所以沒有要高價彩禮,對此楊姑爺的父母很是滿意。畢竟他們雖然是工人,但是家裏人多,負擔也重,家裏人也不全是工人。
但盼娣前世的記憶裏沒有這兩位姑姑,暗暗想著,可能是以後出了什麽意外?倒是朱有武,盼娣還有些印象,隻不過不怎麽好就是了...
再下來就是盼娣這一輩了。
朱有文這房呢,朱有文排行老大,和小陳氏結婚已經十二年了,還是隻養活了三個女兒,大女兒招娣今年十歲,二女兒來娣今年八歲,小女兒盼娣今年四歲,另外盼娣記得來娣說過還有一個妹妹因為太小了,去年冬天才出生,結果因為天災人禍,缺衣少食的,沒有活下來。反正從三姐妹的名字來看就知道這家有多想要生個兒子了......
朱有武那邊,娶妻王氏,結婚九年,一子一女,大女兒衛紅,今年八歲,二兒子繼祖今年六歲。
王氏肚子裏還有一個,現在六個月左右了。
朱有文今年二十九了,馬上三十,都說男人三十而立,在這個平均壽命六十來歲的時代,已知的壽命已經過去了一半,況且看見周圍同齡人膝下都好幾個小子,再加上傳統觀念作祟,所以朱有文一家才這麽著急。
而且在這個靠勞動力吃飯的年代,男丁不僅僅是家族繁榮昌盛的象征,還關係著一家老小的口糧。像朱有文一家,隻有他一個壯勞力,是十個公分,陳氏、小陳氏因為身體不好,且女/性天生在體力方麵的劣勢,都隻六個公分,招娣和來娣因為年齡小,隻有三個公分。盼娣?她是沒有公分的。
除此之外,還要向國家交公糧。因為這時候戰爭結束不久,滿目瘡痍,國家剛成立,還沒幾個盟友,再加上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治理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也的確不容易。
而城鎮的官員們的開支、老師的工資、醫院的開支、公路的修建、水利的建設、學校的建設、鄉鎮企業的初始建設資金,大部分都是出自農民的公糧。
這個時候華國也沒有外購糧的做法,主要原因好像是窮,而且華國還沒和幾個國/家建交,所以據說無論產量多少,農民每年分配主食不能超過三百六十斤,其餘的都要上繳。
那句話怎麽說的?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才是自己的。
而這個年代,老家主食還隻有水稻,小麥,紅薯,雖然農民一年四季都辛勤勞作,但因為產量低,負擔重,再加上前兩年的天災人禍,所以仍然吃不飽。後世的玉米、土豆老家現在都還沒有,連芋頭都沒有種植。
這個月也發生了好些事,比如食堂大鍋飯解散了,比如朱有文兩口子積極備孕,本來都要絕望了的小陳氏,因為盼娣的一句弟弟,也不再麻木。
不管怎麽說,有個希望有了奔頭,那就算好事吧,盼娣想。不可能和受了幾十年封建思想的成人談什麽二十一世紀的新思想吧?自己又不是搞傳銷出生的。
隻小陳氏有點擔心自己年紀大了,會讓孩子受罪。對,這裏的普遍觀念是三十就是中年了,畢竟這個年代,活到六十歲就算高壽了。這讓前世快三十還是單身狗的盼娣哭笑不得。
因為這,對小陳氏身體的調養就提上了日程,為此陳氏還專門帶她去看了赤腳醫生。據說醫生說沒什麽大事,就是得進補,不能太勞累了。
為了早日抱上乖孫,陳氏下定決心要給小陳氏好好調養身體,因此還也想了很多法子。先是去大女兒那想法子找了一隻老母雞和十來個種蛋迴家(對,原來的老朱家什麽家畜都沒有),接著又去小女兒那要了一些碎布瑕疵布和大棒骨,還拿了一些票換了紅糖迴來。
然後因為招娣還要負責家裏的瑣事,又讓來娣帶著盼娣四處去搜尋艾草。盼娣本來還疑惑為什麽要大量的艾草,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老家這邊的偏方,用艾草和雞蛋炒來吃可以治宮寒,用艾草煮過的水泡腳可以祛濕。
因為這個,盼娣也是第一次看見家裏用油炒菜,怎麽用的呢,用筷子伸進油罐子裏,蘸一下接著滴了幾滴在鍋裏,迅速用鍋鏟攤開,然後把雞蛋液倒入,翻過兩下,再放洗幹淨的艾草,最後撒幾顆鹽,這就是難得的美味了。
就這樣簡陋的菜,招娣和來娣還拉著盼娣跑到灶邊,借口燒火,舍不得離開,說要多聞一下油香...
而且現在陳氏還專門給大隊書記求了情,把小陳氏的工作換成了稍微輕鬆的喂豬的工作。如此一來二去,雖然小陳氏還沒傳來好消息,但是臉色終於不再蠟黃,眼裏也有了神采。
三個小丫頭這段時間的夥食也有了一點提高,不再九成都是芭蕉樹糊糊了,可能是兩個姑姑資助,變成了三成的芭蕉樹糊糊......
而這段時間,盼娣跟著來娣四處跑,也有了一些小收獲。山上的木耳(祖母說曬幹可以吃),雨後的雞絲菌,灰包,還有很酸的野果。反正盼娣發現自己本來還算白嫩的小手臂成功變成了迷人的燕麥色,偶爾無人時還cos一下大力水手。
有一次姐妹倆進山還碰見了一條蛇,就離兩姐妹三步遠,兩米不到的距離,盼娣當時嚇得動都不敢動,結果來娣直接把手裏的木棍朝蛇頭扔了過去,接著撿起腳邊的石頭一個勁砸過去,看見蛇不動了才迴過神來,然後馬上抱著盼娣跑了十來米才停下來。
還安慰盼娣說:“沒事了哈,長蟲被姐姐打死了!不怕!”接著她還高興的道:“太好了,晚上有肉吃了!這個可好吃了!”
看著眼前也是三頭身的來娣,盼娣覺得不是自己廢,是來娣戰鬥力太強了...
來娣又站在原地等了十分鍾左右才走近,然後又扔了幾塊石頭下去,見蛇沒有動靜了,才找了兩根樹枝把它夾進麻袋。
迴家的路上,來娣高興極了,還給盼娣科普:“嚇著了?放心吧,這個蛇是菜花蛇,沒毒的那種哈哈,別怕!有二姐在呢!”然後繼續感慨:“太好了,這個可好吃了,上次還是我五歲的時候,爹打死了一隻吃上的。想起來就流口水,這次終於讓我碰上了。”
果然,這天晚上陳氏親自下廚,做了一餐香噴噴的蛇羹,這還是盼娣來到這個時代後第一次吃葷。盼娣也是第一次發現原來蛇肉這麽好吃,以前的自己錯過了多少美食啊!
吃著難見的美食,盼娣第一次奇葩的祈禱,希望以後自己一家能碰到更多的長蟲.....
其實這一個月以來,盼娣非常想知道自己究竟長什麽樣。但是因為沒有鏡子,水麵看起來又都模糊得很,隻知道臉不歪眼不斜,反正不醜,所以始終未能如願。
不過想想招娣來娣都不是什麽美女,都隻是中人之姿,盼娣對這也沒什麽奢望了。
她現在就想填飽肚子,有肉吃,上學,等恢複高考然後混個大學文憑就好。
畢竟,在這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她一個幾歲大的小孩,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填飽自己的小肚子。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一轉眼,盼娣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快一個月了。這一個月來,盼娣也慢慢熟悉了這個時代。
盼娣老家是一個叫紅旗生產隊的地方,紅旗生產隊原名其實叫小河嘴,後來的隊長為了體現覺悟才改的名,隸屬於紅旗大隊,紅旗大隊還有另外兩個生產隊,一個叫張家灣,另一個叫下河場。
其實這兩個生產隊也想跟著改名來著,但無奈好聽的如紅旗,紅心,五星啥的都被搶光了,又都是大老粗想不出其他的才算了...
朱家現在當家的是祖母陳氏,看著她臉龐上如刀刻出的抬頭紋,常年隻把灰白的頭發挽成一個發髻團在腦後的樣子,怎麽也想不到她還不到五十歲。
她這一輩子經曆過戰火,遭過饑荒,早年喪父,中年喪夫,生了七個孩子,但隻有兩子兩女活下來了,其中大兒子就是盼娣現在的爹朱有文,娶妻小陳氏,是陳氏出了五服的遠親。小兒子朱有武,是過繼出去的,但是那邊的老人都已經過世了,所以偶爾陳氏還是會過去住一段時間。
祖母陳氏的兩個女兒都嫁得很好。排行老三的大女兒朱有鳳結婚六年了,有一個四歲的兒子,嫁的是縣城邊上的劉家,劉家是當地的大家族,枝繁葉茂,在當地也稱得上是旺族了。
而且這個劉姑爺一家子本身也很有能力,他親大哥是村上的會計,大隊隊長是他親大伯。劉姑爺本人是小兒子,腳有點長短腿,但是不仔細看的話也看不出來,性格有點嬌氣,但是沒啥主意的一個人,配性格強勢的大姑正好。
排行老四的小女兒朱有玉,人如其名,是個像玉一樣的人兒。才結婚不到兩年,最近剛懷孕,她嫁的更好,對方是一個工人家庭,姓楊。在這個年代,工人階級那是最最光榮不過的了。
這樁婚事說來也是緣分,這楊家和大姑爺家是遠親,在大姑家的表哥的滿月酒上,楊姑爺對小姑一見鍾情。他也行四,本身家裏兄弟姐妹也多,家裏父母管不過來,所以也不反對,這就把婚事定下來了。
等小姑剛滿十八歲,就迫不及待的就娶了迴家。現在兩口子都是工廠的臨時工,一個在紡織廠,一個在肉聯廠,性格方麵呢,一個腹黑,一個內斂,日子過得很不錯。
當時朱有玉這婚事一傳出去,周圍的人家都說她有福氣。而陳氏也因為擔心女兒以後日子過得不好,所以沒有要高價彩禮,對此楊姑爺的父母很是滿意。畢竟他們雖然是工人,但是家裏人多,負擔也重,家裏人也不全是工人。
但盼娣前世的記憶裏沒有這兩位姑姑,暗暗想著,可能是以後出了什麽意外?倒是朱有武,盼娣還有些印象,隻不過不怎麽好就是了...
再下來就是盼娣這一輩了。
朱有文這房呢,朱有文排行老大,和小陳氏結婚已經十二年了,還是隻養活了三個女兒,大女兒招娣今年十歲,二女兒來娣今年八歲,小女兒盼娣今年四歲,另外盼娣記得來娣說過還有一個妹妹因為太小了,去年冬天才出生,結果因為天災人禍,缺衣少食的,沒有活下來。反正從三姐妹的名字來看就知道這家有多想要生個兒子了......
朱有武那邊,娶妻王氏,結婚九年,一子一女,大女兒衛紅,今年八歲,二兒子繼祖今年六歲。
王氏肚子裏還有一個,現在六個月左右了。
朱有文今年二十九了,馬上三十,都說男人三十而立,在這個平均壽命六十來歲的時代,已知的壽命已經過去了一半,況且看見周圍同齡人膝下都好幾個小子,再加上傳統觀念作祟,所以朱有文一家才這麽著急。
而且在這個靠勞動力吃飯的年代,男丁不僅僅是家族繁榮昌盛的象征,還關係著一家老小的口糧。像朱有文一家,隻有他一個壯勞力,是十個公分,陳氏、小陳氏因為身體不好,且女/性天生在體力方麵的劣勢,都隻六個公分,招娣和來娣因為年齡小,隻有三個公分。盼娣?她是沒有公分的。
除此之外,還要向國家交公糧。因為這時候戰爭結束不久,滿目瘡痍,國家剛成立,還沒幾個盟友,再加上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治理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也的確不容易。
而城鎮的官員們的開支、老師的工資、醫院的開支、公路的修建、水利的建設、學校的建設、鄉鎮企業的初始建設資金,大部分都是出自農民的公糧。
這個時候華國也沒有外購糧的做法,主要原因好像是窮,而且華國還沒和幾個國/家建交,所以據說無論產量多少,農民每年分配主食不能超過三百六十斤,其餘的都要上繳。
那句話怎麽說的?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才是自己的。
而這個年代,老家主食還隻有水稻,小麥,紅薯,雖然農民一年四季都辛勤勞作,但因為產量低,負擔重,再加上前兩年的天災人禍,所以仍然吃不飽。後世的玉米、土豆老家現在都還沒有,連芋頭都沒有種植。
這個月也發生了好些事,比如食堂大鍋飯解散了,比如朱有文兩口子積極備孕,本來都要絕望了的小陳氏,因為盼娣的一句弟弟,也不再麻木。
不管怎麽說,有個希望有了奔頭,那就算好事吧,盼娣想。不可能和受了幾十年封建思想的成人談什麽二十一世紀的新思想吧?自己又不是搞傳銷出生的。
隻小陳氏有點擔心自己年紀大了,會讓孩子受罪。對,這裏的普遍觀念是三十就是中年了,畢竟這個年代,活到六十歲就算高壽了。這讓前世快三十還是單身狗的盼娣哭笑不得。
因為這,對小陳氏身體的調養就提上了日程,為此陳氏還專門帶她去看了赤腳醫生。據說醫生說沒什麽大事,就是得進補,不能太勞累了。
為了早日抱上乖孫,陳氏下定決心要給小陳氏好好調養身體,因此還也想了很多法子。先是去大女兒那想法子找了一隻老母雞和十來個種蛋迴家(對,原來的老朱家什麽家畜都沒有),接著又去小女兒那要了一些碎布瑕疵布和大棒骨,還拿了一些票換了紅糖迴來。
然後因為招娣還要負責家裏的瑣事,又讓來娣帶著盼娣四處去搜尋艾草。盼娣本來還疑惑為什麽要大量的艾草,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老家這邊的偏方,用艾草和雞蛋炒來吃可以治宮寒,用艾草煮過的水泡腳可以祛濕。
因為這個,盼娣也是第一次看見家裏用油炒菜,怎麽用的呢,用筷子伸進油罐子裏,蘸一下接著滴了幾滴在鍋裏,迅速用鍋鏟攤開,然後把雞蛋液倒入,翻過兩下,再放洗幹淨的艾草,最後撒幾顆鹽,這就是難得的美味了。
就這樣簡陋的菜,招娣和來娣還拉著盼娣跑到灶邊,借口燒火,舍不得離開,說要多聞一下油香...
而且現在陳氏還專門給大隊書記求了情,把小陳氏的工作換成了稍微輕鬆的喂豬的工作。如此一來二去,雖然小陳氏還沒傳來好消息,但是臉色終於不再蠟黃,眼裏也有了神采。
三個小丫頭這段時間的夥食也有了一點提高,不再九成都是芭蕉樹糊糊了,可能是兩個姑姑資助,變成了三成的芭蕉樹糊糊......
而這段時間,盼娣跟著來娣四處跑,也有了一些小收獲。山上的木耳(祖母說曬幹可以吃),雨後的雞絲菌,灰包,還有很酸的野果。反正盼娣發現自己本來還算白嫩的小手臂成功變成了迷人的燕麥色,偶爾無人時還cos一下大力水手。
有一次姐妹倆進山還碰見了一條蛇,就離兩姐妹三步遠,兩米不到的距離,盼娣當時嚇得動都不敢動,結果來娣直接把手裏的木棍朝蛇頭扔了過去,接著撿起腳邊的石頭一個勁砸過去,看見蛇不動了才迴過神來,然後馬上抱著盼娣跑了十來米才停下來。
還安慰盼娣說:“沒事了哈,長蟲被姐姐打死了!不怕!”接著她還高興的道:“太好了,晚上有肉吃了!這個可好吃了!”
看著眼前也是三頭身的來娣,盼娣覺得不是自己廢,是來娣戰鬥力太強了...
來娣又站在原地等了十分鍾左右才走近,然後又扔了幾塊石頭下去,見蛇沒有動靜了,才找了兩根樹枝把它夾進麻袋。
迴家的路上,來娣高興極了,還給盼娣科普:“嚇著了?放心吧,這個蛇是菜花蛇,沒毒的那種哈哈,別怕!有二姐在呢!”然後繼續感慨:“太好了,這個可好吃了,上次還是我五歲的時候,爹打死了一隻吃上的。想起來就流口水,這次終於讓我碰上了。”
果然,這天晚上陳氏親自下廚,做了一餐香噴噴的蛇羹,這還是盼娣來到這個時代後第一次吃葷。盼娣也是第一次發現原來蛇肉這麽好吃,以前的自己錯過了多少美食啊!
吃著難見的美食,盼娣第一次奇葩的祈禱,希望以後自己一家能碰到更多的長蟲.....
其實這一個月以來,盼娣非常想知道自己究竟長什麽樣。但是因為沒有鏡子,水麵看起來又都模糊得很,隻知道臉不歪眼不斜,反正不醜,所以始終未能如願。
不過想想招娣來娣都不是什麽美女,都隻是中人之姿,盼娣對這也沒什麽奢望了。
她現在就想填飽肚子,有肉吃,上學,等恢複高考然後混個大學文憑就好。
畢竟,在這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她一個幾歲大的小孩,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填飽自己的小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