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劼嘿嘿笑,「不亂想,不亂想。」
張劼瞅瞅他母親那張徐娘半老的麵龐,猜想了一下她和承恩侯見麵時的情形,一陣惡寒。
但是,這楊氏的能力還真是不能讓人小看。她差人往崔家送了桃花箋,約承恩侯在酒樓見麵,承恩侯還真的來了。張劼隨著楊氏一起向承恩侯見禮,見承恩侯色迷迷的眼光從楊氏頭頂直掃到腳底,而楊氏一直衝承恩侯笑得柔媚討喜,不由的心中鬱悶煩燥。
楊氏陪承恩侯喝了不少酒。待承恩侯喝得微醺,楊氏慢慢提起貴妃、淑妃不受寵,而薑賢妃已經懷孕的事,承恩侯拍案大怒,「薑家那丫頭已經懷了龍種?朱琮欺人太甚!沒有我崔家,他能登基?他能做這個皇帝?」
楊氏趁機道:「還不如立安王家的小孫子呢,那孩子才幾歲,立了他,太後娘娘垂簾聽政,天下全是崔家的。」
「本侯明兒就和安王說。」承恩侯喝高了,「豪邁」的揮揮手道。
楊氏可不滿足於他這句話,撒嬌撒癡要他寫下書信給安王說這件事。承恩侯一則是喝多了不清醒,二則是隻當哄哄楊氏,樂嗬嗬的真的提起筆寫了信,信上是和安王說新帝無道,崔太後有意廢了他,另立安王的小孫子。承恩侯寫完信之後,順手還從身上取下印信蓋了,瞧著那鮮紅的戳,承恩侯眉花眼笑。
楊氏珍而重之的把這封信收了起來,事後交給張劼,「拿這個到安王府去,將來你就是安王麵前的紅人了,何愁大事不成?何愁榮華富貴不來?」
張劼懷揣著一顆雄心,伴隨著這封書信一起,梳洗一新,去了安王府。
才到安王府前,他便被巡邏的五城兵馬司的人抓著了,「這人形跡可疑,一定是個細作,抓迴去細細拷打審問。」不由分說把他綁得嚴嚴實實,堵了嘴,帶到一個黑唿唿的大廳。有人搜了張劼的身,張劼懷裏那封書信當然也藏不住被搜出來了,那搜身的人驚唿,「造反啊,有人想造反!」
張劼魂飛魄散。
這件事實在太大,當天便一層一層報到了內閣,報到了新帝麵前。新帝垂淚,「慈明太後果真要廢了朕麽?朕不敢違命,這便下退位詔書。」徐首輔等人大驚,「陛下,萬萬不可!」皇帝哪是隨便廢立的。
徐首輔等人是寧願這個閣臣不當,也不敢在自己任期內做出廢立皇帝的大事。不是人人都有膽子做霍光的。更何況新帝登基以來兢兢業業,禮賢下士,並沒有劣跡。真廢了新帝,沒有辦法服眾。
新帝把承恩侯這封書信遍示群臣,「若朕不應廢,此人應處以謀逆重罪。」
新帝命人把這封書信抄錄了一份,到延壽宮呈給崔太後。
崔太後看完這封信,直挺挺倒了下去。
她是太後,她至高無上,可她弟弟也不能陰謀廢皇帝、立皇帝啊。此非人臣所為。
第三十二章
崔太後昏倒了,這是大事,新帝親來看視、慰問。
「皇伯母安好。皇伯母現在還寂寞否,要不要朕的小外甥女入延壽宮陪伴?」新帝站在崔太後床榻前,貌似恭敬,眸光中卻是不屑、戲謔、鄙夷。
崔太後喘氣聲音都粗了,「朱琮,你好大膽子,敢對哀家冷嘲熱諷!」
新帝不由的笑了,笑容幽冷陰森,「朕哪敢對皇伯母冷嘲熱諷?朕可是孝順侄子,皇伯母要朕的小外甥女進延壽宮,朕連個不字都不敢說。」
崔太後死死盯著新帝。
如果目光能吃人,她的目光已經把新帝殺死千萬遍了。
她恨極了眼前這個人。
後宮之中沒人敢挑釁她。她那個桀驁不馴的親生兒子都不敢違拗她,隻有眼前這個可惡的人,膽敢不把她放在眼裏。
新帝微笑俯下身子,「皇伯母,你真的有那麽喜歡我姐姐的小女兒麽?比你弟弟的安危還重要?」
崔太後恨不得把新帝撕碎了,卻不得不暫時忍下一口氣,「不,哀家要清淨,叫你姐姐和她小女兒不必來了。」
新帝終於得到了滿意的答複,笑容愉悅,「姐姐很想帶小恬恬進宮孝順陪伴皇伯母的。不過,既然皇伯母愛清淨,姐姐和小恬恬還是不來打擾了。」
「很好。」崔太後咬著牙。
新帝也不急著走,「皇伯母,你知道這封信是從誰身上搜出來的麽?張劼,被張家除名驅逐出族的張劼。據張劼供稱,這書信是楊氏從承恩侯手裏拿到的。皇伯母聽了一定很高興吧?這個楊氏可是皇伯母你當年一手提撥起來的親信啊。」
崔太後被新帝這樣當麵挑釁,心中燃燒著最為強烈的憎恨,憤怒到了極點,繃硬得像塊石頭,全身骨節吱吱作響。
新帝笑得愈發溫文爾雅,文質彬彬。
崔太後傲慢慣了,但為形勢所迫,不得不暫時隱忍,「琮兒,承恩侯也是你舅舅,舅甥之間有話好說,不必小題大做,大驚小怪。」
新帝微笑,「是,承恩侯不過是想廢了我另立安王之孫而已,這又是什麽大事了?」
崔太後被新帝譏諷,隻作不知,親切的道:「你舅舅這個人性子直,喝多了愛胡鬧。什麽另立小皇帝之類的話不過是說著玩兒。琮兒不會和你舅舅較真的,對不對?」
新帝凝視崔太後良久,方道:「朕自然不會。」
崔太後心情稍微安定了些。
被朱琮這小子挑釁也好,顏麵大傷也好,最重要的是她弟弟平安無事,崔家平安無事。
張劼瞅瞅他母親那張徐娘半老的麵龐,猜想了一下她和承恩侯見麵時的情形,一陣惡寒。
但是,這楊氏的能力還真是不能讓人小看。她差人往崔家送了桃花箋,約承恩侯在酒樓見麵,承恩侯還真的來了。張劼隨著楊氏一起向承恩侯見禮,見承恩侯色迷迷的眼光從楊氏頭頂直掃到腳底,而楊氏一直衝承恩侯笑得柔媚討喜,不由的心中鬱悶煩燥。
楊氏陪承恩侯喝了不少酒。待承恩侯喝得微醺,楊氏慢慢提起貴妃、淑妃不受寵,而薑賢妃已經懷孕的事,承恩侯拍案大怒,「薑家那丫頭已經懷了龍種?朱琮欺人太甚!沒有我崔家,他能登基?他能做這個皇帝?」
楊氏趁機道:「還不如立安王家的小孫子呢,那孩子才幾歲,立了他,太後娘娘垂簾聽政,天下全是崔家的。」
「本侯明兒就和安王說。」承恩侯喝高了,「豪邁」的揮揮手道。
楊氏可不滿足於他這句話,撒嬌撒癡要他寫下書信給安王說這件事。承恩侯一則是喝多了不清醒,二則是隻當哄哄楊氏,樂嗬嗬的真的提起筆寫了信,信上是和安王說新帝無道,崔太後有意廢了他,另立安王的小孫子。承恩侯寫完信之後,順手還從身上取下印信蓋了,瞧著那鮮紅的戳,承恩侯眉花眼笑。
楊氏珍而重之的把這封信收了起來,事後交給張劼,「拿這個到安王府去,將來你就是安王麵前的紅人了,何愁大事不成?何愁榮華富貴不來?」
張劼懷揣著一顆雄心,伴隨著這封書信一起,梳洗一新,去了安王府。
才到安王府前,他便被巡邏的五城兵馬司的人抓著了,「這人形跡可疑,一定是個細作,抓迴去細細拷打審問。」不由分說把他綁得嚴嚴實實,堵了嘴,帶到一個黑唿唿的大廳。有人搜了張劼的身,張劼懷裏那封書信當然也藏不住被搜出來了,那搜身的人驚唿,「造反啊,有人想造反!」
張劼魂飛魄散。
這件事實在太大,當天便一層一層報到了內閣,報到了新帝麵前。新帝垂淚,「慈明太後果真要廢了朕麽?朕不敢違命,這便下退位詔書。」徐首輔等人大驚,「陛下,萬萬不可!」皇帝哪是隨便廢立的。
徐首輔等人是寧願這個閣臣不當,也不敢在自己任期內做出廢立皇帝的大事。不是人人都有膽子做霍光的。更何況新帝登基以來兢兢業業,禮賢下士,並沒有劣跡。真廢了新帝,沒有辦法服眾。
新帝把承恩侯這封書信遍示群臣,「若朕不應廢,此人應處以謀逆重罪。」
新帝命人把這封書信抄錄了一份,到延壽宮呈給崔太後。
崔太後看完這封信,直挺挺倒了下去。
她是太後,她至高無上,可她弟弟也不能陰謀廢皇帝、立皇帝啊。此非人臣所為。
第三十二章
崔太後昏倒了,這是大事,新帝親來看視、慰問。
「皇伯母安好。皇伯母現在還寂寞否,要不要朕的小外甥女入延壽宮陪伴?」新帝站在崔太後床榻前,貌似恭敬,眸光中卻是不屑、戲謔、鄙夷。
崔太後喘氣聲音都粗了,「朱琮,你好大膽子,敢對哀家冷嘲熱諷!」
新帝不由的笑了,笑容幽冷陰森,「朕哪敢對皇伯母冷嘲熱諷?朕可是孝順侄子,皇伯母要朕的小外甥女進延壽宮,朕連個不字都不敢說。」
崔太後死死盯著新帝。
如果目光能吃人,她的目光已經把新帝殺死千萬遍了。
她恨極了眼前這個人。
後宮之中沒人敢挑釁她。她那個桀驁不馴的親生兒子都不敢違拗她,隻有眼前這個可惡的人,膽敢不把她放在眼裏。
新帝微笑俯下身子,「皇伯母,你真的有那麽喜歡我姐姐的小女兒麽?比你弟弟的安危還重要?」
崔太後恨不得把新帝撕碎了,卻不得不暫時忍下一口氣,「不,哀家要清淨,叫你姐姐和她小女兒不必來了。」
新帝終於得到了滿意的答複,笑容愉悅,「姐姐很想帶小恬恬進宮孝順陪伴皇伯母的。不過,既然皇伯母愛清淨,姐姐和小恬恬還是不來打擾了。」
「很好。」崔太後咬著牙。
新帝也不急著走,「皇伯母,你知道這封信是從誰身上搜出來的麽?張劼,被張家除名驅逐出族的張劼。據張劼供稱,這書信是楊氏從承恩侯手裏拿到的。皇伯母聽了一定很高興吧?這個楊氏可是皇伯母你當年一手提撥起來的親信啊。」
崔太後被新帝這樣當麵挑釁,心中燃燒著最為強烈的憎恨,憤怒到了極點,繃硬得像塊石頭,全身骨節吱吱作響。
新帝笑得愈發溫文爾雅,文質彬彬。
崔太後傲慢慣了,但為形勢所迫,不得不暫時隱忍,「琮兒,承恩侯也是你舅舅,舅甥之間有話好說,不必小題大做,大驚小怪。」
新帝微笑,「是,承恩侯不過是想廢了我另立安王之孫而已,這又是什麽大事了?」
崔太後被新帝譏諷,隻作不知,親切的道:「你舅舅這個人性子直,喝多了愛胡鬧。什麽另立小皇帝之類的話不過是說著玩兒。琮兒不會和你舅舅較真的,對不對?」
新帝凝視崔太後良久,方道:「朕自然不會。」
崔太後心情稍微安定了些。
被朱琮這小子挑釁也好,顏麵大傷也好,最重要的是她弟弟平安無事,崔家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