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莫青青第二天一大早向鎮寧侯夫人請安時,被拒之於門外——在她意料之中,並不驚奇。
孫婆婆頭發梳得油光亮,發髻上正插著一根鑲金邊紅寶石簪子,恭恭敬敬迴道:“姑娘請迴吧,夫人早起頭痛,這會兒在裏屋靜養,今天不見客。”
莫青青點頭,隔著迴廊能聽見屋裏有女孩明快的笑聲,是明玉。
沈明玉爬在明窗前,目送莫青青走遠,一雙烏瞳水亮,翹起嘴角笑了。
“姨媽,她走了。”她一蹦一跳撲到鎮寧侯夫人跟前笑著說,又追問一句:“大表兄真的要娶她?”
鎮寧侯夫人偏頭看窗台上擺著的一盆水仙,翠蕊黃冠白玉瓣,朵朵清立在水裏,冰肌玉骨似的,她一時出了神。
“姨媽”,沈明玉等不到姨母的答複,抱著她胳膊撒嬌。
“哦”,鎮寧侯夫人心不在焉隨口說一句,抓過沈明玉素白的小手握在掌心裏輕輕摩挲,又憐愛地捧著她的小臉仔細看,微微有些笑意,道:“我今天身子不舒服,你去找蘭兒玩吧。正好她悶在屋子裏好幾天沒出來,想找個人說話解解悶。你們姐妹倆做個伴,午飯也不必迴來,我命人給你送到怡然居裏。”
怡然居是顧家庶出大姑娘顧若蘭的住所,在正院以西,隔著兩條弄堂,倒也不遠不用坐車過去。
沈明玉從姨母手裏抽出自己的手,她覺得姨媽今天有種說不出來的奇怪。她從來都不這樣,隻要自己一來顧家,哪怕再累再不舒服,也不會找借口支開自己。
“好”,沈明玉乖巧應下,心道她才不想去陪顧若蘭解悶,不過鎮寧侯府再也沒有別的去處,難道去找莫家野丫頭?
她暗自搖一搖頭,帶著奶娘丫頭出去,屋子裏一下子變得安靜。孫婆婆見夫人靠在軟枕上閉目養神,輕手輕腳拿過一張薄織毯蓋到她身上。
“金盞”,鎮寧侯夫人從淺寐中驚醒,下意識喚出一個名字。
孫婆婆溫語道:“夫人魘著了?您忘了金盞早都不在府裏,走了也有十幾年。”
鎮寧侯夫人輕闔眼簾,心頭一絲苦澀縷縷不斷,她怎麽會忘。
“你下去吧。”說完她又換個姿勢靠在枕上,看樣子還要繼續躺著。
孫婆婆出來,心頭有一絲不平。她雖說是夫人從娘家帶來的陪嫁丫頭,可頭幾年不比金盞她們幾個在夫人麵前得重用,後來金盞仗著在內院當大丫頭的便利,膽敢在夫人坐月子的當頭跑到外院書房爬上侯爺的床,被侯爺直接攆出去,這麽多年過去誰知道人是死是活,更沒想到夫人還念著那麽一個背主的丫頭。
相比一下,自己這十幾年算是白在夫人麵前當牛做馬跑斷腿,就是不知道最後能不能落個好,也讓夫人臨老掛念著她一聲。
孫婆婆感歎歸感歎,離開夫人到下人們中間仍是說話最有份量的那一個。出了正院,老遠一個婆子衝著她走過來,孫婆婆心頭不耐煩,又以為是那個跑來推薦自個女兒上外院當差的事。
她重重咳一聲,提腿就要避開,後麵的婆子緊走兩步追上她,急著表功:“老姐姐,剛才怡然居那邊打發人上攏月閣去了,我可是看見兩個大丫頭懷裏抱著不少的東西呢。”
孫婆婆輕嗤,擺手道:“府裏姑娘們走動,哪用得著你大驚小怪。”
一個庶出姑娘,夫人真沒放在眼裏,聽話些還好說,不聽話整治她的手段多得是。
孫婆婆甩下告密的婆子,擺著派頭到議事廳裏見管事小娘子們去了。留下那婆子在原處納悶,她今天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
****
隔日,王太醫拔冗到鎮寧侯府為柳氏請脈,他是積年有醫術的老太醫,也不用打簾子放屏風,隻墊了一塊錦帕搭在柳氏手腕寸口處。
老太醫一手挼著花白的胡須,把過左手後換右手,又問起柳氏的脈相和平時發作起來的症狀,請看了她的舌苔,最後他問:“不知可否請看夫人的雙膝。”
柳氏當然不敢說不肯,卷起褲管讓太醫看她已經微微變形了的雙膝蓋。
顧憲之陪著王太醫進來,一直坐在旁邊的椅子上,見情形避出去,負手側立在廊下,俊顏似子都,氣勢巍巍,生生把一身玄色素紋錦袍穿出崢嶸氣,風吹動肩上烏發輕輕飄揚增添幾分出塵氣度。
招得院裏幾個丫頭紅了臉,一個對一個使眼色。
須叟,王太醫細細查看過柳氏的病腿,要水淨手。
一個丫頭捧著銅盆從顧憲之身邊經過,不由心怦怦亂跳,端著半盆水一步三挪才進到屋裏,兩根塗過丹蔻的長指甲露出袖口十分豔麗。
佩枝接過裝水的銅盆,暗暗瞪那丫頭一眼,目中含著警告。
都覺得世子爺好,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攀高枝,京城各大公侯府角門裏從來不缺妄想一步登天,被人打迴原形半夜被拖出去發賣的丫頭姨娘們,佩枝聽都聽怕了,她可不許自己手底下有這樣的人。
莫青青一直等著王太醫給個準信,可任她怎麽看老頭就是不動聲色,具體病情如何能不能根治從他麵上看不出來分毫。她擔著一片心,沒注意到幾個丫頭間的小動作。
顧憲之從屋外進來便看見她伸長脖子盯著老太醫洗手,一雙眼睛眨也不眨,水漉漉的像那林中小獸的眸子,從獵人的樊籠中逃出來見到它們母親時就是這副樣子。
“大人,怎麽樣。”顧憲之的聲音有種金屬的質感,清脆冰冷,尾音幹脆不拖泥帶水,和他本人一樣殺伐立斷幹脆利落。
王太醫放下手裏的大巾帕,微微笑著:“世子爺,咱們到外頭去說。”
他是何等身份,哪怕在宮裏當差也隻給今上一個人看病開方子,等閑的王爺和小嬪妃們根本沒有底氣請動他。今天之所以來顧家也是看在老侯爺顧山的薄麵上,他們以前算是舊相識,有幾分交情吧。
給柳氏請脈診斷之後,王太醫自恃身份是斷不會在這裏開方子談病情,即便他不在意,還怕傳出去丟太醫院全體同仁的麵子。
顧憲之明白,做了一個請的動作:“好,咱們到書房去談。”
王太醫先他一步先出去,顧憲之沒走到院門口,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
不如他所料,迴頭見是莫青青,臉蛋像剛剝殼的雞蛋光滑白淨,霜頰現出少女健康的紅潤氣色。
這一點,顧憲之很滿意,最起碼她是健康的,應該好生養吧。
“我也想聽太醫說什麽。”莫青青生怕顧憲之不答應,一手提著自己的披風往肩上披。大有你不讓跟,她也要去的架勢。
王太醫走在前麵一步一步邁得極周正,像是沒聽到他們說話,顧憲之略一沉吟,點頭道:“也好,讓你聽一聽。不過,隻許聽,不許亂問。”
據他所知,眼前的王太醫並不像外表看上去那般和氣好說話。名醫都有脾氣,何況是太醫院掌院,更是從潛邸時跟在聖上身邊快四十年,擺架譜眼高一等都在情理之中。
相反,他若殷情放下身段,倒叫顧憲之生疑。
莫青青哪管那麽多,隻聽見顧憲之說好人已經先一步走出院子,後麵他說什麽她根本沒放到心上。
阿武隻見他家世子爺站在院門口目光悠遠,臉上難得露出笑意,他自己也笑了。這個莫姑娘心夠大的,誰家小娘子見到自己的未婚夫不是臉紅扭捏大方不起來,可她倒好,全然沒把世子當迴事。
真是塊榆木疙瘩,阿武嘀咕,跟在顧憲之身後去了外書房。
“這位夫人的病拖得時間太長,一直又沒有對症的良醫良藥,也是耽誤了,所幸還有救。老夫看她發病的骨節剛剛開始增變,壓上去有刺痛感,料想發病不超過十年。老夫舉薦一個人,每日來為夫人針炙熱療,堅持三五年,根除大有可能。我再隔兩個月換個方子,讓她早晚服下,切記,一定要精心養護,逢到天氣突變忌寒忌冷。用藥是一方麵,保養也很重要。”王太醫邊說提筆寫藥方,寫完後交到顧憲之手裏。
一轉頭,莫青青一雙清澈如溪水的眸子盯著他不放,王太醫都被逗筆了:“姑娘真是孝心可嘉,放心吧,你娘的病老夫說有救,肯定會好起來。
莫青青終於不盯著老太醫瞧,其實她剛才有好幾次想開口問,都被顧憲之用眼神製止。她本來不覺得沒什麽,被他一雙幽深無比的眸子盯著,又覺得自己多嘴像是犯了多大的罪過似的。
“多謝王大人。”莫青青真心實意行個福禮,從書房告退出來,臨走前眼角掃到顧憲之坐得極正,低頭撥弄手裏的茶碗,長長的手指劃過碗沿,她想起了什麽又說道:“也多謝顧世子。”
顧憲之像是沒聽見她說話,一直低著頭,直到人走遠了,書房裏隻剩他與王太醫兩人。
王太醫也拿起茶蓋撇茶碗裏的浮茶,抿過一口後,如一個溫和的長者一般說話:“顧世子,可否讓老夫看一眼你的傷腿,說不定還有治愈的機會。”
顧憲之一邊嘴角微不見向上勾了勾,“好!”
他撩起錦袍,脫下套在鞋上的皂靴放開褲腿,兩下卷起褲腿到膝蓋處,將受過傷的左腿搭在眼前的幾案上,小腿骨上一塊猙獰的傷痕赫然在目。
王太醫向前探看,手挨到骨頭斷口處,驚得站起來。
“這這這……”他指著顧憲之的傷腿問,“怎麽傷得如此之重。”
“一時不察,叫馬踩斷的。沙場上刀槍不長眼,丟掉性命都不稀奇,何況一點小傷。”顧憲之輕描淡寫道:“也並不打緊。”
莫青青第二天一大早向鎮寧侯夫人請安時,被拒之於門外——在她意料之中,並不驚奇。
孫婆婆頭發梳得油光亮,發髻上正插著一根鑲金邊紅寶石簪子,恭恭敬敬迴道:“姑娘請迴吧,夫人早起頭痛,這會兒在裏屋靜養,今天不見客。”
莫青青點頭,隔著迴廊能聽見屋裏有女孩明快的笑聲,是明玉。
沈明玉爬在明窗前,目送莫青青走遠,一雙烏瞳水亮,翹起嘴角笑了。
“姨媽,她走了。”她一蹦一跳撲到鎮寧侯夫人跟前笑著說,又追問一句:“大表兄真的要娶她?”
鎮寧侯夫人偏頭看窗台上擺著的一盆水仙,翠蕊黃冠白玉瓣,朵朵清立在水裏,冰肌玉骨似的,她一時出了神。
“姨媽”,沈明玉等不到姨母的答複,抱著她胳膊撒嬌。
“哦”,鎮寧侯夫人心不在焉隨口說一句,抓過沈明玉素白的小手握在掌心裏輕輕摩挲,又憐愛地捧著她的小臉仔細看,微微有些笑意,道:“我今天身子不舒服,你去找蘭兒玩吧。正好她悶在屋子裏好幾天沒出來,想找個人說話解解悶。你們姐妹倆做個伴,午飯也不必迴來,我命人給你送到怡然居裏。”
怡然居是顧家庶出大姑娘顧若蘭的住所,在正院以西,隔著兩條弄堂,倒也不遠不用坐車過去。
沈明玉從姨母手裏抽出自己的手,她覺得姨媽今天有種說不出來的奇怪。她從來都不這樣,隻要自己一來顧家,哪怕再累再不舒服,也不會找借口支開自己。
“好”,沈明玉乖巧應下,心道她才不想去陪顧若蘭解悶,不過鎮寧侯府再也沒有別的去處,難道去找莫家野丫頭?
她暗自搖一搖頭,帶著奶娘丫頭出去,屋子裏一下子變得安靜。孫婆婆見夫人靠在軟枕上閉目養神,輕手輕腳拿過一張薄織毯蓋到她身上。
“金盞”,鎮寧侯夫人從淺寐中驚醒,下意識喚出一個名字。
孫婆婆溫語道:“夫人魘著了?您忘了金盞早都不在府裏,走了也有十幾年。”
鎮寧侯夫人輕闔眼簾,心頭一絲苦澀縷縷不斷,她怎麽會忘。
“你下去吧。”說完她又換個姿勢靠在枕上,看樣子還要繼續躺著。
孫婆婆出來,心頭有一絲不平。她雖說是夫人從娘家帶來的陪嫁丫頭,可頭幾年不比金盞她們幾個在夫人麵前得重用,後來金盞仗著在內院當大丫頭的便利,膽敢在夫人坐月子的當頭跑到外院書房爬上侯爺的床,被侯爺直接攆出去,這麽多年過去誰知道人是死是活,更沒想到夫人還念著那麽一個背主的丫頭。
相比一下,自己這十幾年算是白在夫人麵前當牛做馬跑斷腿,就是不知道最後能不能落個好,也讓夫人臨老掛念著她一聲。
孫婆婆感歎歸感歎,離開夫人到下人們中間仍是說話最有份量的那一個。出了正院,老遠一個婆子衝著她走過來,孫婆婆心頭不耐煩,又以為是那個跑來推薦自個女兒上外院當差的事。
她重重咳一聲,提腿就要避開,後麵的婆子緊走兩步追上她,急著表功:“老姐姐,剛才怡然居那邊打發人上攏月閣去了,我可是看見兩個大丫頭懷裏抱著不少的東西呢。”
孫婆婆輕嗤,擺手道:“府裏姑娘們走動,哪用得著你大驚小怪。”
一個庶出姑娘,夫人真沒放在眼裏,聽話些還好說,不聽話整治她的手段多得是。
孫婆婆甩下告密的婆子,擺著派頭到議事廳裏見管事小娘子們去了。留下那婆子在原處納悶,她今天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
****
隔日,王太醫拔冗到鎮寧侯府為柳氏請脈,他是積年有醫術的老太醫,也不用打簾子放屏風,隻墊了一塊錦帕搭在柳氏手腕寸口處。
老太醫一手挼著花白的胡須,把過左手後換右手,又問起柳氏的脈相和平時發作起來的症狀,請看了她的舌苔,最後他問:“不知可否請看夫人的雙膝。”
柳氏當然不敢說不肯,卷起褲管讓太醫看她已經微微變形了的雙膝蓋。
顧憲之陪著王太醫進來,一直坐在旁邊的椅子上,見情形避出去,負手側立在廊下,俊顏似子都,氣勢巍巍,生生把一身玄色素紋錦袍穿出崢嶸氣,風吹動肩上烏發輕輕飄揚增添幾分出塵氣度。
招得院裏幾個丫頭紅了臉,一個對一個使眼色。
須叟,王太醫細細查看過柳氏的病腿,要水淨手。
一個丫頭捧著銅盆從顧憲之身邊經過,不由心怦怦亂跳,端著半盆水一步三挪才進到屋裏,兩根塗過丹蔻的長指甲露出袖口十分豔麗。
佩枝接過裝水的銅盆,暗暗瞪那丫頭一眼,目中含著警告。
都覺得世子爺好,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攀高枝,京城各大公侯府角門裏從來不缺妄想一步登天,被人打迴原形半夜被拖出去發賣的丫頭姨娘們,佩枝聽都聽怕了,她可不許自己手底下有這樣的人。
莫青青一直等著王太醫給個準信,可任她怎麽看老頭就是不動聲色,具體病情如何能不能根治從他麵上看不出來分毫。她擔著一片心,沒注意到幾個丫頭間的小動作。
顧憲之從屋外進來便看見她伸長脖子盯著老太醫洗手,一雙眼睛眨也不眨,水漉漉的像那林中小獸的眸子,從獵人的樊籠中逃出來見到它們母親時就是這副樣子。
“大人,怎麽樣。”顧憲之的聲音有種金屬的質感,清脆冰冷,尾音幹脆不拖泥帶水,和他本人一樣殺伐立斷幹脆利落。
王太醫放下手裏的大巾帕,微微笑著:“世子爺,咱們到外頭去說。”
他是何等身份,哪怕在宮裏當差也隻給今上一個人看病開方子,等閑的王爺和小嬪妃們根本沒有底氣請動他。今天之所以來顧家也是看在老侯爺顧山的薄麵上,他們以前算是舊相識,有幾分交情吧。
給柳氏請脈診斷之後,王太醫自恃身份是斷不會在這裏開方子談病情,即便他不在意,還怕傳出去丟太醫院全體同仁的麵子。
顧憲之明白,做了一個請的動作:“好,咱們到書房去談。”
王太醫先他一步先出去,顧憲之沒走到院門口,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
不如他所料,迴頭見是莫青青,臉蛋像剛剝殼的雞蛋光滑白淨,霜頰現出少女健康的紅潤氣色。
這一點,顧憲之很滿意,最起碼她是健康的,應該好生養吧。
“我也想聽太醫說什麽。”莫青青生怕顧憲之不答應,一手提著自己的披風往肩上披。大有你不讓跟,她也要去的架勢。
王太醫走在前麵一步一步邁得極周正,像是沒聽到他們說話,顧憲之略一沉吟,點頭道:“也好,讓你聽一聽。不過,隻許聽,不許亂問。”
據他所知,眼前的王太醫並不像外表看上去那般和氣好說話。名醫都有脾氣,何況是太醫院掌院,更是從潛邸時跟在聖上身邊快四十年,擺架譜眼高一等都在情理之中。
相反,他若殷情放下身段,倒叫顧憲之生疑。
莫青青哪管那麽多,隻聽見顧憲之說好人已經先一步走出院子,後麵他說什麽她根本沒放到心上。
阿武隻見他家世子爺站在院門口目光悠遠,臉上難得露出笑意,他自己也笑了。這個莫姑娘心夠大的,誰家小娘子見到自己的未婚夫不是臉紅扭捏大方不起來,可她倒好,全然沒把世子當迴事。
真是塊榆木疙瘩,阿武嘀咕,跟在顧憲之身後去了外書房。
“這位夫人的病拖得時間太長,一直又沒有對症的良醫良藥,也是耽誤了,所幸還有救。老夫看她發病的骨節剛剛開始增變,壓上去有刺痛感,料想發病不超過十年。老夫舉薦一個人,每日來為夫人針炙熱療,堅持三五年,根除大有可能。我再隔兩個月換個方子,讓她早晚服下,切記,一定要精心養護,逢到天氣突變忌寒忌冷。用藥是一方麵,保養也很重要。”王太醫邊說提筆寫藥方,寫完後交到顧憲之手裏。
一轉頭,莫青青一雙清澈如溪水的眸子盯著他不放,王太醫都被逗筆了:“姑娘真是孝心可嘉,放心吧,你娘的病老夫說有救,肯定會好起來。
莫青青終於不盯著老太醫瞧,其實她剛才有好幾次想開口問,都被顧憲之用眼神製止。她本來不覺得沒什麽,被他一雙幽深無比的眸子盯著,又覺得自己多嘴像是犯了多大的罪過似的。
“多謝王大人。”莫青青真心實意行個福禮,從書房告退出來,臨走前眼角掃到顧憲之坐得極正,低頭撥弄手裏的茶碗,長長的手指劃過碗沿,她想起了什麽又說道:“也多謝顧世子。”
顧憲之像是沒聽見她說話,一直低著頭,直到人走遠了,書房裏隻剩他與王太醫兩人。
王太醫也拿起茶蓋撇茶碗裏的浮茶,抿過一口後,如一個溫和的長者一般說話:“顧世子,可否讓老夫看一眼你的傷腿,說不定還有治愈的機會。”
顧憲之一邊嘴角微不見向上勾了勾,“好!”
他撩起錦袍,脫下套在鞋上的皂靴放開褲腿,兩下卷起褲腿到膝蓋處,將受過傷的左腿搭在眼前的幾案上,小腿骨上一塊猙獰的傷痕赫然在目。
王太醫向前探看,手挨到骨頭斷口處,驚得站起來。
“這這這……”他指著顧憲之的傷腿問,“怎麽傷得如此之重。”
“一時不察,叫馬踩斷的。沙場上刀槍不長眼,丟掉性命都不稀奇,何況一點小傷。”顧憲之輕描淡寫道:“也並不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