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就是在數千山賊中為了保護孫權而身被十二創還在浴血奮戰的死戰型東吳猛將?孫夏依稀記得在演義中周泰還剁了殺蠻王沙摩柯。
孫夏定眼細視,周泰的數據慢慢浮現出來。
統帥76、武力93、智力43、政治38
好一員猛將!聽周泰的話,孫堅還招收了蔣欽之類的武將,勢力膨脹得也很厲害啊。
孫夏仔細數了數,孫堅加孫策兩父子、江東四虎將、周瑜魯肅、黃忠淩操、周泰蔣欽等人,起碼有十二名可用之將,目前也就孫夏、曹操、董卓能在武將數量上和孫堅比擬。
“周將軍一路護送子敬,勞苦功高,來人,贈酒。”周泰有點像是劉備的趙雲、曹操的典韋,孫夏很是敬佩。
“豫州刺史大人,周泰此行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主公和豫州刺史大人的將來著想。如果豫州刺史大人有意與我家主公合作,還請明說,我們也好交差。”周泰直截了當地說道。
“周泰不可如此無理。豫州刺史與主公乃是兄弟相稱的生死之交,怎麽可能會不同舟共濟呢?”魯肅說道。
孫夏聽他們一唱一和,知道這大概是魯肅想出來的計策,想讓自己答應與孫堅的聯盟。
然而,就算魯肅不這般,孫夏也是想答應的。孫夏讓田單守許昌、秦瓊鎮汝南,自己駐南陽新野,可用之人捉襟見肘,要讓他一個人啃下劉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子敬說的對,我與義兄一同討伐董卓,出生入死。現在義兄有求於我,我怎麽能推辭呢?”孫夏故意為難地說道,“隻是親兄弟還要明算賬,我們兩家強強聯手,而荊州隻有一個,我弄要怎麽劃分呢?”
孫夏最近一直在想與孫堅的關係。荊州劉表現在是兩人的緩衝地帶,如果劉表被打敗,兩家不是要兵戎相見嗎?現在孫夏可還不想和孫堅對上,孫堅手下人才濟濟,一旦打起來就曠日持久。因此提前和孫堅談論分贓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那是當然的,襄陽、樊城地區是劉表的根據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豫州刺史若得之,可成王霸之業。”魯肅對孫夏說道。
“荊州劉表擁有襄樊、江陵、江夏、零陵、武陵地區,我家主公精兵七萬,統南陽、潁川、汝南三大郡,勢力比長沙太守隻強不弱,我們參戰的話,豈可隻擁有襄樊地區,而長沙太守盡享其他四大區域兩百萬人口?”在孫夏的示意下,隨軍軍師郭嘉站出來說道。
“先生也知道江陵、江夏、零陵、武陵四地人口加在一起才兩百萬嗎?而豫州刺史麾下,光南陽郡怕就已經有這樣的人口,而三郡加在一起有三百多萬人口吧?”魯肅說道。
魯肅還真不簡單,自己的家底竟然都被估計得差不多。孫夏自己治下真的有三百多萬的人口。南陽、汝南、潁川本來就是大郡,還沒被荼毒多久就提前被孫夏控製,百姓流失還不嚴重。
“南陽的確是荊州第一大郡無疑,但那是主公從袁術手中奪來,並非劉表所有,子敬是想混淆是非嗎?”郭嘉反駁道。
“那貴軍以為如何是好?”魯肅也隻是為了以進為退,試探孫夏他們的底線。
“取地圖來。”郭嘉讓軍士將地圖平鋪在地上,指著地圖上畫粗的長江,“不如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的襄樊、江陵、江夏為我軍所有,而長江以南的零陵、武陵、長沙、桂陽為長沙太守所有。”
“襄樊江陵同為南郡,江夏為江夏郡,我軍得兩郡之地。零陵為零陵郡、武陵為武陵郡,貴軍也得兩郡之地。如此可好?”郭嘉補充道。
“可是襄樊至江陵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江夏又控製長江中上遊、地勢險要,比零陵和武陵兩郡要好……”魯肅為難道。
孫夏見郭嘉和魯肅你來我往,討價還價,總覺得麻煩,於是說道:“如果子敬不同意這個方案,那我們就各看本事,誰打下的城池就歸誰。你們覺得如何?”
“這個……”魯肅有些猶豫。孫夏的主意無疑是極為公平的,隻是這樣一來,以後的形勢就難以估摸了。
“如果子敬不樂意這兩套方案,那我們也沒有必要進攻擁有重兵的劉表。我更傾向於向關中、徐州發展。”孫夏小小地威脅道。
“如果豫州刺史對荊州無意,那也不可能屯重兵,還親自坐鎮新野。”魯肅說道,“來之前,周公瑾與我說,豫州刺史必然會提出各憑實力爭奪荊州的主意,我還不信,沒想到果真如此。我代表荊南勢力,同意與豫州刺史皆為同盟,共同進退、進擊劉表。”
“周公瑾真乃神人也。我最近新得一水軍統帥,名字為謝玄,與周公瑾在伯仲之間,如果以後有幸兩軍聯合,則荊州水軍如同豬犬。”提及周瑜,孫夏就不由想到謝玄,前者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後者淝水之戰大戰苻堅。
“哦?世間還有第二個周公瑾乎?”魯肅詫異地問道。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子敬不必訝異。”孫夏說道。
“豫州刺史大人麾下真是人才濟濟。”魯肅感慨道。
“周泰聽聞豫州刺史大人麾下有一武將趙雲,有萬夫不當之勇,周泰願意與趙雲切磋一番。”周泰聽孫夏多少有些得意,不服氣地說道。
趙雲?孫夏看向周泰,雖然周泰是準一流武將,但和趙雲還差了許多,不是趙雲的對手。不過周泰沒和趙雲交過手,聽聞大名,當然忍不住想要切磋一下。
“趙雲和秦瓊是我軍第一猛將,衝鋒陷陣之才。隻是這時他不在新野城中,而是在出征路上。”孫夏琢磨道。
正如孫夏所言,此時蒙恬帶著五千騎兵馳騁在漢水以北的平原上,肆無忌憚、無所畏懼!而趙雲則帶五千禁軍在後方遙遙支援蒙恬,順便在劉表勢力地盤搶奪人口和糧食。
孫夏定眼細視,周泰的數據慢慢浮現出來。
統帥76、武力93、智力43、政治38
好一員猛將!聽周泰的話,孫堅還招收了蔣欽之類的武將,勢力膨脹得也很厲害啊。
孫夏仔細數了數,孫堅加孫策兩父子、江東四虎將、周瑜魯肅、黃忠淩操、周泰蔣欽等人,起碼有十二名可用之將,目前也就孫夏、曹操、董卓能在武將數量上和孫堅比擬。
“周將軍一路護送子敬,勞苦功高,來人,贈酒。”周泰有點像是劉備的趙雲、曹操的典韋,孫夏很是敬佩。
“豫州刺史大人,周泰此行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主公和豫州刺史大人的將來著想。如果豫州刺史大人有意與我家主公合作,還請明說,我們也好交差。”周泰直截了當地說道。
“周泰不可如此無理。豫州刺史與主公乃是兄弟相稱的生死之交,怎麽可能會不同舟共濟呢?”魯肅說道。
孫夏聽他們一唱一和,知道這大概是魯肅想出來的計策,想讓自己答應與孫堅的聯盟。
然而,就算魯肅不這般,孫夏也是想答應的。孫夏讓田單守許昌、秦瓊鎮汝南,自己駐南陽新野,可用之人捉襟見肘,要讓他一個人啃下劉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子敬說的對,我與義兄一同討伐董卓,出生入死。現在義兄有求於我,我怎麽能推辭呢?”孫夏故意為難地說道,“隻是親兄弟還要明算賬,我們兩家強強聯手,而荊州隻有一個,我弄要怎麽劃分呢?”
孫夏最近一直在想與孫堅的關係。荊州劉表現在是兩人的緩衝地帶,如果劉表被打敗,兩家不是要兵戎相見嗎?現在孫夏可還不想和孫堅對上,孫堅手下人才濟濟,一旦打起來就曠日持久。因此提前和孫堅談論分贓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那是當然的,襄陽、樊城地區是劉表的根據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豫州刺史若得之,可成王霸之業。”魯肅對孫夏說道。
“荊州劉表擁有襄樊、江陵、江夏、零陵、武陵地區,我家主公精兵七萬,統南陽、潁川、汝南三大郡,勢力比長沙太守隻強不弱,我們參戰的話,豈可隻擁有襄樊地區,而長沙太守盡享其他四大區域兩百萬人口?”在孫夏的示意下,隨軍軍師郭嘉站出來說道。
“先生也知道江陵、江夏、零陵、武陵四地人口加在一起才兩百萬嗎?而豫州刺史麾下,光南陽郡怕就已經有這樣的人口,而三郡加在一起有三百多萬人口吧?”魯肅說道。
魯肅還真不簡單,自己的家底竟然都被估計得差不多。孫夏自己治下真的有三百多萬的人口。南陽、汝南、潁川本來就是大郡,還沒被荼毒多久就提前被孫夏控製,百姓流失還不嚴重。
“南陽的確是荊州第一大郡無疑,但那是主公從袁術手中奪來,並非劉表所有,子敬是想混淆是非嗎?”郭嘉反駁道。
“那貴軍以為如何是好?”魯肅也隻是為了以進為退,試探孫夏他們的底線。
“取地圖來。”郭嘉讓軍士將地圖平鋪在地上,指著地圖上畫粗的長江,“不如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的襄樊、江陵、江夏為我軍所有,而長江以南的零陵、武陵、長沙、桂陽為長沙太守所有。”
“襄樊江陵同為南郡,江夏為江夏郡,我軍得兩郡之地。零陵為零陵郡、武陵為武陵郡,貴軍也得兩郡之地。如此可好?”郭嘉補充道。
“可是襄樊至江陵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江夏又控製長江中上遊、地勢險要,比零陵和武陵兩郡要好……”魯肅為難道。
孫夏見郭嘉和魯肅你來我往,討價還價,總覺得麻煩,於是說道:“如果子敬不同意這個方案,那我們就各看本事,誰打下的城池就歸誰。你們覺得如何?”
“這個……”魯肅有些猶豫。孫夏的主意無疑是極為公平的,隻是這樣一來,以後的形勢就難以估摸了。
“如果子敬不樂意這兩套方案,那我們也沒有必要進攻擁有重兵的劉表。我更傾向於向關中、徐州發展。”孫夏小小地威脅道。
“如果豫州刺史對荊州無意,那也不可能屯重兵,還親自坐鎮新野。”魯肅說道,“來之前,周公瑾與我說,豫州刺史必然會提出各憑實力爭奪荊州的主意,我還不信,沒想到果真如此。我代表荊南勢力,同意與豫州刺史皆為同盟,共同進退、進擊劉表。”
“周公瑾真乃神人也。我最近新得一水軍統帥,名字為謝玄,與周公瑾在伯仲之間,如果以後有幸兩軍聯合,則荊州水軍如同豬犬。”提及周瑜,孫夏就不由想到謝玄,前者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後者淝水之戰大戰苻堅。
“哦?世間還有第二個周公瑾乎?”魯肅詫異地問道。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子敬不必訝異。”孫夏說道。
“豫州刺史大人麾下真是人才濟濟。”魯肅感慨道。
“周泰聽聞豫州刺史大人麾下有一武將趙雲,有萬夫不當之勇,周泰願意與趙雲切磋一番。”周泰聽孫夏多少有些得意,不服氣地說道。
趙雲?孫夏看向周泰,雖然周泰是準一流武將,但和趙雲還差了許多,不是趙雲的對手。不過周泰沒和趙雲交過手,聽聞大名,當然忍不住想要切磋一下。
“趙雲和秦瓊是我軍第一猛將,衝鋒陷陣之才。隻是這時他不在新野城中,而是在出征路上。”孫夏琢磨道。
正如孫夏所言,此時蒙恬帶著五千騎兵馳騁在漢水以北的平原上,肆無忌憚、無所畏懼!而趙雲則帶五千禁軍在後方遙遙支援蒙恬,順便在劉表勢力地盤搶奪人口和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