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瓊坐在驢車上晃悠著小腿。


    她身上穿了件粗麻布衣服,膝蓋和手肘上被打了幾個補丁,過於寬大的褲腳往上卷了幾下,露出細瘦的腳踝。


    毛驢走著走著忽然放出一個響屁,坐在後麵的趙瓊被臭氣熏得臉都綠了,她往驢車另一頭挪了挪,嚷嚷道:“爺爺,還有多久才到襄陵啊,這路顛得我想吐!”


    趙老三揮起柳枝鞭在毛驢屁股上,慢悠悠地答道:“約莫還有兩個時辰罷,快了快了。”


    “每次問你多久到,你都說快了快了。”趙瓊嘟囔。


    前兩天剛下過雨,雨停之後太陽一曬,道上的爛泥巴就變硬了,驢車走在上麵,木輪子吱呀吱呀地響。


    趙瓊爹娘死得早,被爺爺養活長大。


    她那老爹是個不成器的,嗜酒好賭,輸光了家財又被追債的人打死,趙瓊的娘是個軟弱性子,聽到這個消息後受不了打擊直接撞牆了,留下年僅三歲的趙瓊。


    好在爺爺趙老三身子骨還算強健,這才把趙瓊平安撫養長大。


    隻是這些年他身體越發不好了,開春種地時閃到了腰,歇了個把月才緩過來勁兒,趙老三覺得自己種不了地了,於是賣掉了家裏的幾畝田和老宅,帶著趙瓊出來討日子。


    趙瓊不理解這爺爺腦子裏在想什麽,古代人大多很看重家宅和土地,那地裏可是有趙家往上三代的祖墳呢,怎麽說賣就賣了?


    趙老三當時賣了地之後麻溜地請雲中寺的和尚來做了場法事,遷走了祖墳,祭了祖,收拾了家,帶著趙瓊毫不留戀地離開了生活一輩子的柳陶城。


    她這爺爺也是精明能幹的人,識得幾個字,會算數,會做木工,能看相,又懂點醫術,在柳陶略有名聲。趙老三平時最愛幹的事兒就是在酒樓裏一坐一整天,對著酒樓裏來來往往的食客說書,有的時候他講那些耳熟能詳的佳人才子清官辦案的故事,有的時候講不知道打哪兒聽來的奇奇怪怪的鬼神故事。


    趙瓊閑著無聊,就跟著爺爺一塊兒到酒樓去坐著,聽他天花亂墜唾沫橫飛地說書。時間一長,趙瓊發現自己的爺爺有一個優點,他嘴皮子真的很利索啊!


    趙瓊疑惑爺爺到底是打哪學的本事,他似乎什麽都會一點,又什麽都不精通,學的東西雜七雜八不成係統。


    左右趕路閑得無聊,趙瓊索性就問出了這些積壓在心裏的疑惑。


    “爺爺,你是跟誰學的識字?”她用柳條戳著驢屁股問,“醫術偏方又是跟誰學的?”


    驢很不滿地甩了下尾巴,打了個響鼻。


    趙老三看了孫女一眼,道:“我爹,你太爺爺。他當年考秀才,沒考中,迴鄉當了個郎中。”


    “你又識字,又會讀書,怎不去考科舉呢?”趙瓊納悶了。


    “不是當官的材料,你當人人都能做官?”趙老三道,“別用柳條戳驢屁股了,小心它撅蹄子。”


    趙瓊悻悻然地放下柳枝,忍不住問道:“家裏的祖宅你怎麽說賣就賣了?別向我解釋是因為那風水不好沒靈氣,我可不信風水!”


    “不信就不信。”趙老三瞥了孫女一眼,“祖宅沒了就沒了,咱們去了襄陵城之後再買個宅子。”


    “住習慣了,不想換宅子。”趙瓊不高興地說道。


    “咱家的祖籍是在北地的河陽縣,搬來柳陶不過是這三代人的事兒,走了也就走了,沒什麽可值得留念的。”趙老三倒是個灑脫之人。


    趙瓊知道自己爺爺年輕時走鏢,走南闖北見識不少,對於生死之事看得很開,不像尋常百姓那般迂腐守舊。


    柳陶還算富庶,因為產陶土,百姓大多以製陶為業,光趙瓊說得上名字的製陶工坊就有好幾家。她挺喜歡那裏的,實在想不明白爺爺為什麽要搬走。


    驢車晃悠晃悠地往前走,到了晌午太陽毒辣,九月份已經過了最熱的時候,但這天氣著實讓人難以忍受。


    趙老三驅著驢讓它走到林蔭下麵,道:“你可餓了?”


    “倒不怎麽餓,就是渴得很。”趙瓊沒精打采地拍死了一隻爬到腿上的蟲子,“一路都沒見村落,附近可有水井?”


    “估摸是不會有了,樹上有果子,你摘點下來,也能止些渴。”趙老三也拉了驢繩,車停了下來。


    趙瓊敏捷地跳下車,瞅準了路邊林子裏的一棵老樹,三下兩下爬上去,使勁晃著樹枝搖落了一地野果。


    幾枚果子砸到了趙老三頭上,他板著臉罵道:“皮猴,故意讓果子往這邊掉!”


    趙瓊從樹上退下來,從地上找掉下來的野果放到寬大的衣襟裏兜著,笑嘻嘻地湊到趙老三身邊,道:“果子要往那邊掉,我也沒辦法啊!爺爺你嚐嚐!”


    “太酸,人老了咬不動。”趙老三睨了眼趙瓊,沒好氣地用柳條敲她的腦袋。


    人老了就是容易有各種各樣的毛病,閃到腰了牙掉了磕著碰著哪兒了……趙老三年輕時身強體壯,一口氣能扒拉三大碗飯,現在吃飯也不香了,連肉都嚼不動。


    趙瓊把拾的野果放到驢車上,想了想,道:“用火烤烤果子,裏麵的果肉就軟乎了。”


    她取下脖子上掛的皮鞘小刀,從兜裏掏出打火石點了把火,把果子穿在樹枝上放火裏麵燒了燒。


    等果子表皮有點焦了,趙瓊用手捏了捏,覺得果肉確實軟乎了些。


    這些野果樹在附近都很常見,味道不錯,就是皮厚籽太多,在柳陶城也能看到,趙瓊經常吃。現在這些野果的表皮是青色的,這說明它還沒熟透,果肉脆硬偏酸,果子熟透了之後皮就會變成金黃色,肉也會變軟變甜了。


    趙瓊將果子遞給爺爺。


    趙老三把野果掰開,吃了口,道:“烤熟了就不是這麽個味兒了。”


    趙瓊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有的吃就不賴了,不吃這個吃什麽呀,你還嫌棄我給你烤的果子。包裹裏倒是有炕餅,但那硬邦邦的跟石頭似的,你更咬不動了。”


    毛驢低頭尋覓被趙瓊漏掉沒撿的果子,它倒吃得挺歡實,趙瓊啃了不到五個,牙就被酸得咬不動了。


    她吐掉果核,問道:“咱們到了襄陵怎麽賺錢養活自己?”


    趙老三早有安排,“年輕時和我一起走鏢的兄弟在那邊開了個酒樓,我去那說書,你去後廚幫忙洗碗擇菜,夠養活自己了。”


    趙瓊張了張嘴,歎了口氣。


    “又歎什麽氣?”趙老三瞪了瞪孫女。


    “我想讀書。”趙瓊道。


    “咱們身上的錢財養活自己是夠了,我沒有多餘的閑錢送你去私塾,你讀書又能做什麽?考科舉?”趙老三仔細打量著趙瓊,“我知道你是個有才的,但你終究是個姑娘家。”


    “你這會兒知道我是個姑娘家了,你可是把我當男孩兒養的,鄉裏鄉親提到老趙家,都不知道他家有個孫女,隻知道他家是個孫子。”趙瓊很不高興。


    趙老三吹胡子瞪眼,“你這沒心肝兒的,我當年若說你是個姑娘家,追你爹債的那些人就要把你給賣了!我好說歹說才告訴那些人老趙家要留個香火,他們這才罷休了。就這,我為了給你爹還債還賣掉了家裏一半的田!”


    趙瓊撇了下嘴巴。


    她上輩子投胎的時候大概是忘喝了孟婆湯,一閉眼一睜眼,竟到了這麽個不存在於曆史上的朝代。她今年九歲,所在的國家名叫“燕”,是一個強大而又統一的中原王朝。


    因為有著上輩子的記憶,所以趙瓊表現的比一般孩童早熟懂事。


    古代畢竟是古代,迂腐陳舊的觀念是一種沉重的枷鎖,女子不如男子,女子不可為官,女子無才便是德……


    趙瓊對這些觀念不屑一顧,卻不得不暫時屈服於現實。


    柳陶和襄陵距離著實很遠,他們爺孫已經趕了好幾天的路了。


    趙老三趕著驢車,一路向南走,很少在路過的城鎮停留,好像有什麽東西在他屁股後麵攆著似的。


    半夜停下不趕路的時候,趙瓊經常看見他坐在驢車另一頭唉聲歎氣。


    夜裏篝火很亮,趙瓊一共點了三堆篝火,荒郊野外難免有狼之類的野獸,偶爾還會有蛇鑽進衣服裏,她幾乎不敢睡熟。


    趙瓊夜晚驚醒的時候不出意料地看到趙老三半靠在驢車上,麵帶愁容。


    “別整天皺巴個臉,爺爺你臉上皺紋夠多了。”她道,“到底怎麽了?我們是有非離開柳陶不可的理由嗎。”


    趙老三沉默了半晌,道,“……燕和外邦打仗,需征兵……柳陶也需出些青壯勞力去打仗。”


    他話沒說完,趙瓊眉頭便是一蹙。


    柳陶瓷器聞名天下,皇帝十分喜愛,曾命朝廷減免柳陶兩年賦稅和徭役。


    燕都城在中原腹地,柳陶在經濟富庶但相對邊遠的南方地區,時常騷擾燕朝的蠻夷異族在北地,抗擊外邦的士兵也多從北方征調,物產豐富的南方則負責供給戰爭糧食。除非是大規模戰征,否則這兵還真征不到邊遠的柳陶。


    更何況,燕朝已經很多很多年沒有發動過對外戰爭了,這些年最大的戰爭也頂多是和外邦的邊境小摩擦。


    這年頭消息傳遞慢如龜速,戰場消息傳遞到老百姓耳中不知要過多久,難道……燕和外邦諸國開戰了?


    “就算柳陶要征兵,那我們也沒必要搬走吧?”趙瓊不解道。


    “你不懂……征兵就等同於家破人亡。別看你爺爺我六十多了,來抓人的官兵的可不管你年齡,交夠人數就拉倒。”趙老三摸了摸孫女的頭,“前段時間柳陶來了一夥北邊兒過來走鏢的,說那邊吃了敗仗。”


    趙瓊怔怔地看著爺爺。


    敗仗?在古代,為了穩定民心,朝廷隱瞞戰敗的消息也是常有的。可即便朝廷隱瞞了,爺爺又怎麽確定戰敗的消息是真的呢?


    “咱們無其他同姓族人,沒有牽掛一身輕,說走就走了,”趙老三道,“其他人沒法如咱們這般走得灑脫。咱們家算是比較早得到消息的,畢竟你爺爺我年輕時是走鏢的,認識的人也多。可能別人也知道前線戰敗的消息,卻不信,或者還沒來得及走。”


    他伸手指了指上麵,聲音極輕地道:“天,怕是要變了。”


    趙瓊忽然想起他們搬家的前幾天,柳陶城的守衛審查忽然嚴了,除了來來往往的商隊和走鏢人,城中百姓一律不許出城,原來是怕人逃征兵啊。


    還好趙老三腦子好使,他當時買通了一個前來柳陶做生意的商人,讓他把驢子和驢車帶出城外,綁在一棵約定好的歪脖樹上。


    然後趙老三天沒亮就帶著趙瓊鑽了城牆的狗洞跑出城,奔到約定地點取了毛驢和驢車,而後一路南下……他鑽狗洞的時候還差點又閃了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吾友皆大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桉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桉柏並收藏吾友皆大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