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狒狒們的助攻, 紀希一家子很快有了存糧。


    鮮肉有好處, 也有壞處。


    鮮肉的好處是口感鮮嫩,味道一絕。


    像這樣的食物往往不能夠保持太久, 像花豹們做法就很簡單粗暴,把食物掛在樹梢上,雖然能夠避免被其他的獵食者盜取, 但是, 問題同樣顯著。


    這樣的食物是不能夠保鮮的。


    這意味花豹們不及時吃掉食物, 食物很有可能就會腐爛掉。


    這會鹽的作用就表現出來了。


    什麽醃肉, 醃鹹魚,靠得不就是鹽嗎?


    無論是用火熏烤的臘肉, 還是用鹽巴醃製的醃肉。


    這些肉不腐的原因,往往是通過製作工藝, 使肉裏的水分析出, 高濃度的鹽會抑製或者起到殺滅微生物的作用,懸掛著的熏肉同樣是這樣的, 灼熱的火在熏肉下麵熊熊燃燒, 使肉裏麵的水分蒸發,高溫能夠殺滅細菌,這些出來的熏肉保鮮一流, 連帶著肉裏頭都有一股子的火熏味。


    對於口味清淡的人來, 可能這味道算不得好。


    但是,在食物緊缺的異世界,這都算好了。


    他把剩下的肉用鹽鋪上一層, 用石斧把骨頭剃掉,留下一塊塊結結實實的肉。


    肉洗幹淨,整整齊齊的放在蒲葉。


    幾次過鹽以後,他便把肉放在陽光下暴曬。


    這樣會加速肉裏麵的水分流失,更快的達到他的目標。


    相對的,這些剔出來的大骨頭,用斧頭細細的敲碎,本來應該全部扔進鍋裏煮湯的。


    要知道,這樣的大骨頭湯是不擇不扣的大補。


    可是,鍋太大了,他們出來的時候,根本沒有帶。


    他們的碗一下子可裝不了那麽多,他細細敲碎骨頭,在碗裏放水了,煮起來湯。


    像這樣的骨頭,他一一敲碎,把它們放在碗裏,一旦煮開,他就用筷子,把煮熟的骨頭放在蒲葉上麵,給小崽子送去了。


    這樣的骨頭上麵往往是沒有什麽肉的,但是,大火已經把骨頭裏骨髓熬出來了,這是大補的東西呀。


    俗話說得好,吃哪裏補哪裏。


    他一想起高考期間的豆腐腦,他的胃就隱隱作痛。


    像這樣的大骨頭,裏麵有骨髓是一迴事,但是,弄起來相當的費盡。


    紀希是一個個的敲碎熬湯的,這其中的麻煩不言而喻。


    最主要的是他如此的大費周章,還不是給自己吃的,是給小崽子吃的。


    他把小家夥拍了起來,用筷子把骨頭裏麵的骨髓一點點的挖出來,這個是骨頭裏最補的地方了。


    小時候媽媽就經常給他熬骨頭湯,說什麽讓他長高一點。


    那會正好碰上豬流感,豬肉死貴死貴的那種。


    一斤排骨都上百來塊了,往往有骨髓的是那種大骨頭。


    什麽叫做大骨頭呢?就是看起來很重,但是,實際上沒有幾塊肉,全是骨頭吃重。


    隻有這樣的骨頭,才能夠熬出最好喝的骨頭湯。


    像外頭那些自詡排骨湯的,有幾個是真正的骨頭湯呀。


    良心一點的就是豬頭湯,買了一個大豬頭往鍋裏一煮,就喊骨頭湯了。


    有甚者則是買兩條五花肉,往鍋裏一煮,這就是骨頭湯了。


    而且,外麵的湯還不止你一個人吃,每當湯要賣完的時候,小販就會往湯裏加水,用大火一燒,撒點鹽巴跟味精,骨頭湯又橫空出世了。


    那兩塊五花肉,店家能夠反反複複的煮上一天,明天會不會再用,那就未可知了。


    像這樣的事常見的很。


    你不可以要求人家煮一鍋湯就換一根排骨吧?人家做生意是為了賺錢,又不是用來扶貧的。


    紀家不是沒有仆人的。


    但是,熱愛吃麵的朋友一定明白,麵一定要煮好馬上吃掉,一旦放久了,肯定容易泡發,鮮麵更是如此,很容易變得夾不起來,或者是麵太軟了,失去了口感。


    紀希小時候為了吃到最正宗的排骨麵,都是定鬧鍾起床去吃早餐的,他那挑剔的舌頭絕不允許自己去吃加了水的排骨湯,第一鍋湯往往是最好喝的。


    老爺子對他的舉動完全就是嗤之以鼻的。


    到底是什麽神仙湯,至於嗎?


    但凡你把吃上麵的心思用學習上麵,你會考不上二本嗎?


    老爺子一提到這茬,罵起人來,那完全就是噴噴“香”。


    紀某人對此不屑一顧,民以食為天好不好!


    一提到吃,他身上就充滿幹勁。


    他的媽媽叫何翎茜,是遠近聞名的廚娘,做菜是真的好手。


    正所謂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在鼎力支持。


    他的媽媽是一個傳統的華國女人,為其那做菜的手藝,真的是絕了。


    何家是苦出身。


    要知道老一輩的思想就是多子多福,明明何家的經濟條件就不是很好,光是孩子,何家就有七個。


    他的母親排在老四。


    老實說,生在中間的孩子往往是最倒黴的。


    爹不疼,娘不愛的典範。


    人家往往最愛大的跟小的。


    畢竟,老大是第一個孩子,家裏對他充滿了期望。


    老小是年紀最小的,最經常陪伴在父母身邊,又怎麽會不偏愛呢。


    中間那就叫不沾邊呀。


    五隻手指都有長短,更不要愛了。


    這又怎麽沒有偏愛呢?


    正因為是苦出身,何翎茜從小什麽都是自己幹,自己幹完了,還得拉扯弟弟妹妹。


    那會的人樸實,沒有那麽多彎彎繞繞的。


    連帶著他後來的姨夫在工地發生事故,傷著腰了,工地老板是個沒良心的,卷著錢款跑路了,留下一個殘疾人和哭成一團的一家子。


    姨夫去得是重症病房,醫藥費完全就是自家人幫忙墊進去的。


    畢竟,這一天都得好幾萬,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哪裏負擔得起呀,偏偏人正命懸一線,斷了醫藥費,這個人就等於交代在裏麵了。


    小姨家把房子都賣了,一家子全部搬迴去跟老爸媽住在一塊,想節省一點開支。


    單單醫藥費就讓這個小家庭頭疼不已,親戚更是借了一個遍。


    雖說紀家是真的有錢,但是,紀家不止他父親這一脈,兄弟姐妹都可以拚好幾桌麻將了,還不包括旁係。


    他爹是年齡最小的,又不占嫡長的名頭,他對醫術一竅不通,是做實業的。


    治病是大錢。


    何翎茜把自己的小金庫掏幹淨去填補了,但是,依然不夠,不得不向丈夫開口。


    簡單來說,他們家那塊大蛋糕不在他父親手上。


    他爸頂多就是吃股份的,積蓄都投進公司了。


    別看一個公司市值多少多少,資金是投入項目的,還得給員工發工資,流動資金遠沒有想象的那麽多,一下子讓他拿出一大筆的錢去救濟老婆娘家,實際上也不容易。


    紀向磊是個實誠的男人,一口氣就打了幾十萬過去。


    但是,人一直在重症昏迷,重症病房本身就很貴。


    縱使人的情況沒有馬上的好轉,費盡的吊住那口氣都得換不少錢。


    反正那段時間,家裏經常吵架,說多都是錢的事。


    紀向磊的態度很明確,這麽多給下去了,心意已經盡到了。


    不可能為了救別人,讓他豁出臉去向別人借錢吧?再說了,這幾十萬下去,他本就沒有打算拿迴來,就當送人家了,這些他都沒有打算計較,但是,想要再多也沒有了。


    畢竟,公司運轉是需要錢的,不可能棄公司的員工不顧。


    何翎茜氣得發瘋,咬咬牙拿自己結婚首飾去典當了,確實是換了不少錢,剛好解了小姨家的燃眉之急。


    但是,這件事也變得她的遺憾,到底是結婚時的首飾,意義是不同的。


    那些首飾有些是父母準備的壓箱底,有的是男方給她的定情信物。


    但是,人總算是拉迴來了。


    不過,這輩子都別想下床了。


    救迴來了,但是,一輩子的癱瘓。


    小姨一見著她就是哭,哭得梨花帶雨的。


    小姨也是可憐人。


    一個癱瘓的丈夫,一雙兒女,她為了照顧丈夫連工作都丟了,以後該怎麽辦呀。


    那會的紀希很可憐小姨,但是,他又不希望小姨頻繁的過來。


    夫妻兩個一開口就是提錢,三天大吵,兩天小吵。


    孩子對大人的情緒格外的敏感。


    兩個人一吵架,母親就拉著他迴娘家,好幾次都是半路下著雨,他淋著渾身濕透。


    次日,他就發起了高燒,落下了病根,以後就是參湯不離口。


    當然,他之所以喜歡看書,是因為他一病就上不了學,又沒有人陪他玩,那不得給自己想辦法解解乏嗎?


    大人吵架倒黴的是小朋友。


    正因為這件事來來迴迴的折騰。


    紀向磊一氣之下就要離婚了。


    大人吵架是大人的事,你沒事折騰孩子做什麽呀?


    說實話,何家那四處漏水的情況,根本沒有辦法跟人家比。


    紀家的孩子是不允許流落在外的,紀向磊怕她搶孩子,特意放去給長輩看護。


    紀家是住大宅子的家族,老太爺沒有過的時候,是決定不允許分家的,你想要分家可以,一毛錢都別想要拿,自己麻利的滾出去就可以了,所有家裏的股份,產權一個都別想帶走。


    這是那會板上釘釘的規矩。


    一鬧到離婚的地步,何翎茜就害怕了。


    到底是那會年輕不懂事,一味的跟喜歡自己的丈夫置氣,孩子更是成為了她置氣時候的籌碼。


    殊不知,一旦離婚,紀向磊一定會全力爭取孩子的撫養權,這件事一定會得到家裏長輩的支持。


    那孩子的撫養權十有八、九就會在他的手上。


    何翎茜意識到風頭不對的時候,都晚了。


    孩子早就跟她分開了。


    她想要籌碼都沒有了,隻能苦苦的挽迴。


    但是,母子倆分開了,見麵次數用手指都數得出來。


    紀希一開始是不高興,畢竟,沒有哪個小朋友喜歡跟媽媽分開的。


    可是,久而久之,他就習慣了自己的獨處。


    畢竟,他是正兒八經的少爺,在家裏又不會被薄待。


    何翎茜為了把兒子拉攏迴來,每天別出心裁的做各種各樣的食物給他。


    一開始紀希是很高興的,畢竟,哪個小朋友能夠拒絕美食誘惑呀。


    但是,好不容易跟媽媽見上一麵,那份欣喜的味道都沒有過去,就聽見她在那兒不停的抱怨父親是多麽多麽的小氣,諸如此類的話,他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反正她送的禮物,他會收下來,但是,人就是不見。


    她永遠分不清,什麽是別人家,什麽是自己家。


    救急不救窮,把他們家當成提款機嗎?


    縱使他一度可憐小姨一家的悲慘遭遇,但是,他從未覺得這就是他們家要大出血的理由。


    畢竟,他爸從沒有向媽媽的娘家要過這筆錢,來的時候說是借錢,實際上這錢就是送給人家的。


    十多年過來了,人家提過還錢這句話嗎?


    掏空了別人的善意,還希望別人一直無條件的付出下去嗎?


    簡直就是愚蠢!


    他跟媽媽的交流越來越少了,他眼睛裏那明豔活潑的人不見了,取而代之是一個整天嘮嘮叨叨,憤世嫉俗的人。


    話不投機半句多。


    不過,媽媽做的東西是真的好吃。


    聽說那會她為了討好兒子,花了不少心思,費心去做的。


    或許,紀希希望當廚子是因為這餐品裏麵至少還能夠讓他感受到那個女人曾經對他的愛意,不是像現在這樣,兩個人坐在一起都覺得沉悶。


    他們家是醫藥世家,對他想要當廚子的理想,那可是百般的不支持。


    說白了,一旦選擇做廚子,跟主動放棄家中的財產又有什麽區別?


    做廚子又有什麽不好嗎?自己動手自力更生不香嗎?


    那會的他著實對不過父親,連帶著學校的專業都是家裏幫他報的,他根本沒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這件事一直是他心頭的遺憾。


    他始終記得那句話,朝著夢想狂奔的人身上是閃閃發光的,可是他的身上好像黯淡無光了。


    隨著大流的生活,仿佛一切都失去了自己的主見,仿佛連自己真正想要什麽都忘記了。


    這些天下來,小崽子的傷口雖說沒有完全愈合,但是,臉上的氣色卻好了不少。


    紀珀看著他遞過來的骨頭,“對不起,讓你辛苦了。”


    紀希可沒跟他那麽客氣,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你別胡思亂想了,這都是舉手之勞,你快點趁熱吃了,這個可補了,快嚐嚐好不好吃”


    說著,他把骨頭遞了過去。


    紀珀嘴角微微的揚了起來,臉上盡是得意之色,“希希那麽費心做的東西,怎麽會不好吃呢?”


    紀希當時就無語了,“你還沒有吃呢,怎麽知道好吃?”


    “希希做的東西都好吃,我最喜歡了。”


    作者有話要說:會有二更,給小天使們筆芯ing。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異世養獅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盞並收藏我在異世養獅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