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冬橫十鬆一眼,“咱們是奴,郎君是主。主子想做什麽,咱們下奴伺候順從著便是。”


    說完,玉冬便不再理會十鬆。


    十鬆撓了撓頭,還是不大理解。郎君是主子沒錯,可他也不是一般的主子。平日裏,青葵不也從旁勸阻了許多事嗎?今日一個個的,都是怎麽了?他隻是不想郎君在那徐王一家麵前出醜嘛。


    唐玉和看著青葵將臉別到一邊不看他的模樣,笑眯了眼睛,他的阿葵這是吃醋了?


    臨到主帳的時候,青葵忽然取下頭上的花飾,然後放到了唐玉和的頭上,溫聲哄道:“郎君今日好美,婢子這個也一塊戴上,更美。”


    十鬆目瞪口呆地看著青葵的動作。


    唐玉和咧嘴笑著親了一口青葵,“阿葵真好!”


    十鬆撫額,沒眼看。


    玉冬不由暗笑。


    踏進主帳,唐玉和的身上,更確切的說,是他的臉和頭上立時聚焦了無數目光。有些人還在竊竊私語,有些人已經忍不住笑出聲來。但當看到晉王唐池時,又都強忍下來。


    唐煥卻是不必忍的,不由哈哈大笑起來,“阿和近來是越發有趣了,這花飾好看,阿和也好看地緊。”


    見狀,眾人再無顧忌,跟著笑了起來。


    青葵垂眸暗想,看來她進帳前將頭上的花飾塞到唐玉和的頭上是十分明智的做法。


    同時,青葵注意到一處座席裏,有一道奇特的打量目光,她不由看了過去。


    但見四麵圍攏的半透明簾帳裏頭,似乎有一道嬌俏身影。即便隔著這麽遠,青葵還是能感覺到那道目光的淩厲,似乎想要將唐玉和戳穿一般。


    青葵已扶著自顧自樂嗬的唐玉和來到晉王身邊,唐玉項已經在座,他垂頭抿著酒,臉色有些難堪。


    青葵以為他是受不了那些打量與嘲諷唐玉和的目光,其實是在青葵與唐玉和進帳之前,先至的唐玉項被唐池的目光狠狠掃了一下。


    唐玉項知道,他應該與唐玉和一同進帳的,但他實在受不了那些迥異嘲諷的目光,哪怕是被父親認為不友敬兄長。


    正準備接受唐池責罵的青葵,卻並沒有等來唐池的嚴厲。更出乎她的意料的是,唐池居然含笑向她一點頭,“坐吧。”


    “謝郎主。”青葵扶著唐玉和坐下,又替唐玉和整理了一下衣袍。


    帳內的氣氛早已轉變,唐玉和的話題也不過是一時而已。


    而且因為接下來入帳的人物,似乎比唐玉和更風雲。


    進來的,正是岐王公子宋子默。


    宋子默看上去仍是那般消瘦,但今天卻在臉上施了妝,嘴角也露出笑容來,看上去要精神許多。再加上今天的一身衣飾十分顯眼,若是放在平日的節慶,應該是很喜慶的。


    但如今,他還算在孝期,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有的人根本不顧忌宋子默,粗著嗓子便迸出了話來。


    “如此不義不孝之人,也有臉踏進這裏!”


    “真是辱沒了宋家先祖!”


    正文 第91章:解除婚約


    有些人則直接向唐煥道:“陛下,自古以來,孝道為先。今日岐王公子卻如此作為,實在有失孝道,還請陛下嚴厲責罰,以明孝義!”


    “沒錯啊,陛下。岐王公子就該立刻去岐王陵前謝罪!”


    許多人附和起來。


    “眾位都是成國的員老重臣,我倒是有一問,想要向諸位請教。”劉皇後含笑開口,“方才有人說,孝道為先,那麽忠呢?”


    聞言,有人啞了口。有人則對於皇後出聲,很是不滿。


    不待有人反駁,劉皇後接著道:“忠孝忠孝,向來是忠君為先,若無忠君之心,何談孝親之義?


    有時候,忠孝本就難兩全,但在大忠之前,孝義就當讓後。我覺得岐王公子今日伴駕侍君,並無不妥。


    恰恰因為是在這樣的時機,我才覺得岐王公子是忠心於陛下的。這份赤子之心若然受到責罰,那將會寒了多少忠臣良將的歸附之心啊。”


    劉皇後轉向唐煥道:“陛下,這隻是妾的一點淺見。妾也隻是覺得,岐王公子能如此忠心陛下,實在難能可貴。若然諸位大臣有別的不同的想法,還請直言。”


    有些人聽了劉皇後的話,嘴都氣歪了。


    然而不等其他人反駁,一道老沉的聲音開口,“陛下,臣以為皇後之言並無不妥。忠孝自古是國之根本,忠君愛國無可辯駁,而孝義在於心,並不在於形。


    岐王公子的身份本不同尋常,豈能以尋常人家的目光來看待?岐王已然仙逝,岐國之主也不可久虛,岐王公子身為岐王嫡子,自然理當酌情以待,承繼岐王之位。”


    劉皇後接話,“義父之言甚是,妾一介婦人,說不出義父這樣的話來。但道理都是一樣的,岐王公子的忠心可是在於行動,總比某些隻會表於言語之上的人強地多。”


    劉皇後義父?原來這位就是徐王王陽言了。


    王陽言侍奉過昭、安、成三國數位君主,當年昭國大亂,洛陽被毀,還是他帶頭重建洛陽。還在安國時,便已賜封王爵。安國亡了,他照樣受到成國君主的厚愛。


    唐煥牽線,讓出身低微的劉皇後拜王陽言為義父,也算是用心良苦。


    但反過來一想,王陽言願與劉皇後結這義親,便說明他也是個大猾頭。否則,也不會在朝代更迭中,保持榮寵不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公子的貼身丫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叮嚀聲聲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叮嚀聲聲墜並收藏長公子的貼身丫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