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和得意地一笑,“因為有我在,他注定得不到你。光這一樣,就夠他鬱悶一輩子的了。”
青葵:……
真夠厚顏無恥的。
正文 第116章:計成
“陛下今日不太高興呀。”玉輪宮中,唐煥握著酒杯,慢斟慢飲,的確不像平時那樣喝地爽快,仿佛心事重重。
劉皇後湊到唐煥身邊坐下,撫著唐煥的衣襟道:“難道陛下是舍不得那柄卻北刀?都怪妾一時多嘴,惹地陛下一時興起,否則,卻北刀此刻應該還好好地呆在神廟,陪伴列位先君。”
唐煥攬著劉皇後道:“與你無關,卻北刀我明日便著人送往晉王府。今日,的確是他最為奮勇,可堪此刀。”
劉皇後看了看唐煥的神色,“陛下提及晉王二公子時,似乎……不太高興?也是,一個庶子而已,竟然如此爭鋒。”
唐煥搖頭,“朕隻是有些感歎,晉王膝下諸子,個個悍勇聰慧,此等福氣,實在不薄。”
劉皇後眼珠轉了轉,“說來,妾最近也聽了一些傳聞。如今坊間都在傳言,宣國公不久於人世,接替其位的,當屬晉王無疑。唉!”
劉皇後長歎一聲,“妾聽著,總覺有些刺耳。”
唐煥抿了口酒,問道:“皇後此話何解?”
劉皇後道:“陛下的威名明明遠勝晉王,可坊間百姓,隻知晉王,不知陛……”
感覺到唐煥周身氣息的變換,劉皇後連忙直起身朝唐煥賠禮,“妾失言,請陛下恕罪。陛下真龍天子,威服四海,何人能及?區區晉王,自當甘心臣服於陛下才是。”
唐煥默了一陣,才道:“你方才聽聞的話,果真已經流傳坊間,百姓皆以為如此?”
劉皇後道:“妾不敢妄言,陛下若不信,盡可使人打探一二。妾以為,應該是些無聊之人,隨口胡謅的鬼話,坊間無知之人聽在耳內,便爭相傳言。
陛下若不喜,當令人加以製之才是。也免得,傷了陛下與晉王之間的情分。到底,北丹之事,陛下不便親征,還需仰仗晉王幾分啊。”
呯地一聲,唐煥將手中的酒杯重重摔了出去,然後騰地起身朝殿外大步走去。劉皇後的請罪聲在身後響起,唐煥臉色陰沉地遠去。
待唐煥走遠,劉皇後才扶著侍婢的手站起身。
那侍婢有些憂心地道:“皇後說出這樣的話,惹地陛下不開心。萬一陛下,真的惱了皇後,該如何是好?”
“忠言向來逆耳。”劉皇後不以為意,“我與陛下夫妻多年,他的心性,我最清楚不過。我對他是否忠心,他也絕不會懷疑。待他氣消了,自然會待我如常。”
劉皇後這話說地十分自信,但也沒人會懷疑。
畢竟,這宮中也隻有劉皇後敢說別人不敢說的話,還偶爾朝唐煥發脾氣,耍性子。但到最後,唐煥對劉皇後還是寵愛依舊。
劉皇後轉身朝榻上走去,“告訴晉王府韓國夫人一聲,陛下一時半會,是不可能再放唐玉項去汴州了。讓她那邊,也加把勁,別再讓朱氏興風作浪,礙我的眼。”
“是,婢子這便去辦。”一侍婢應聲而出。
汴州晉王府,晉王唐池看著手中的禦批沉默良久,然後將請折收了起來,吩咐身邊人道:“近來,讓府裏的人行事都謹慎些。”
“是。”旁邊的管家應聲,看郎主這態度,便知郎主向陛下請命,讓二郎君迴來探母的事八成是不允了。
頓了頓,管家問道:“楚國夫人那邊,可要通知一聲?”
唐池搖頭,“她身子還沒好,先不必說。”
管家應聲而退。
沒多久,管家又重新走了迴來,朝揉著眉心,滿麵疲憊的唐池稟道:“郎主,菊娘子有喜了。”
聞言,唐池先是一愣,隨即眼中露出喜色,站起身道:“醫師看過了?可穩妥?”
管家也是一臉喜色,“韓國夫人已經請醫師把過脈了,說是菊娘子的身子稍弱了些,但隻要好好調養,應當無礙。”
唐池已經大步朝外走去,“我去瞧瞧。”
臉上的驚喜之色,怎麽也遮掩不住。
管家見狀,連忙跟在後頭。暗想,郎主待菊娘就是不同。郎主一向喜怒不形於色,今日聞了菊娘有喜,竟是有些失態了。
朱氏那裏,又堅持了幾日,卻仍不聞唐玉項要迴來的消息,不免有些焦急。
“文彩。”朱氏一麵飲著藥湯,一麵問道:“這幾日郎主還在忙著軍務嗎?”
若是唐池在府裏,不管如何,每日總要來看看她。可這幾日,竟是不聞一點消息,她想要向唐池問一問關於唐玉項的消息,也沒得機會。
聞言,文彩有些遲疑地道:“稟夫人,郎主這幾日並未出府。”
朱氏動作一頓,驚詫地看向文彩,“那為何……郎主不曾過來?”
文彩垂著眸子,臉上有為難之色。
朱氏眼中閃過怒色,“難道說,郎主竟然被那菊娘迷惑到了此等地步?”
隨即,朱氏搖頭道:“不可能,郎主一向有分寸,不至於如此偏寵。說,到底怎麽迴事?”
青葵:……
真夠厚顏無恥的。
正文 第116章:計成
“陛下今日不太高興呀。”玉輪宮中,唐煥握著酒杯,慢斟慢飲,的確不像平時那樣喝地爽快,仿佛心事重重。
劉皇後湊到唐煥身邊坐下,撫著唐煥的衣襟道:“難道陛下是舍不得那柄卻北刀?都怪妾一時多嘴,惹地陛下一時興起,否則,卻北刀此刻應該還好好地呆在神廟,陪伴列位先君。”
唐煥攬著劉皇後道:“與你無關,卻北刀我明日便著人送往晉王府。今日,的確是他最為奮勇,可堪此刀。”
劉皇後看了看唐煥的神色,“陛下提及晉王二公子時,似乎……不太高興?也是,一個庶子而已,竟然如此爭鋒。”
唐煥搖頭,“朕隻是有些感歎,晉王膝下諸子,個個悍勇聰慧,此等福氣,實在不薄。”
劉皇後眼珠轉了轉,“說來,妾最近也聽了一些傳聞。如今坊間都在傳言,宣國公不久於人世,接替其位的,當屬晉王無疑。唉!”
劉皇後長歎一聲,“妾聽著,總覺有些刺耳。”
唐煥抿了口酒,問道:“皇後此話何解?”
劉皇後道:“陛下的威名明明遠勝晉王,可坊間百姓,隻知晉王,不知陛……”
感覺到唐煥周身氣息的變換,劉皇後連忙直起身朝唐煥賠禮,“妾失言,請陛下恕罪。陛下真龍天子,威服四海,何人能及?區區晉王,自當甘心臣服於陛下才是。”
唐煥默了一陣,才道:“你方才聽聞的話,果真已經流傳坊間,百姓皆以為如此?”
劉皇後道:“妾不敢妄言,陛下若不信,盡可使人打探一二。妾以為,應該是些無聊之人,隨口胡謅的鬼話,坊間無知之人聽在耳內,便爭相傳言。
陛下若不喜,當令人加以製之才是。也免得,傷了陛下與晉王之間的情分。到底,北丹之事,陛下不便親征,還需仰仗晉王幾分啊。”
呯地一聲,唐煥將手中的酒杯重重摔了出去,然後騰地起身朝殿外大步走去。劉皇後的請罪聲在身後響起,唐煥臉色陰沉地遠去。
待唐煥走遠,劉皇後才扶著侍婢的手站起身。
那侍婢有些憂心地道:“皇後說出這樣的話,惹地陛下不開心。萬一陛下,真的惱了皇後,該如何是好?”
“忠言向來逆耳。”劉皇後不以為意,“我與陛下夫妻多年,他的心性,我最清楚不過。我對他是否忠心,他也絕不會懷疑。待他氣消了,自然會待我如常。”
劉皇後這話說地十分自信,但也沒人會懷疑。
畢竟,這宮中也隻有劉皇後敢說別人不敢說的話,還偶爾朝唐煥發脾氣,耍性子。但到最後,唐煥對劉皇後還是寵愛依舊。
劉皇後轉身朝榻上走去,“告訴晉王府韓國夫人一聲,陛下一時半會,是不可能再放唐玉項去汴州了。讓她那邊,也加把勁,別再讓朱氏興風作浪,礙我的眼。”
“是,婢子這便去辦。”一侍婢應聲而出。
汴州晉王府,晉王唐池看著手中的禦批沉默良久,然後將請折收了起來,吩咐身邊人道:“近來,讓府裏的人行事都謹慎些。”
“是。”旁邊的管家應聲,看郎主這態度,便知郎主向陛下請命,讓二郎君迴來探母的事八成是不允了。
頓了頓,管家問道:“楚國夫人那邊,可要通知一聲?”
唐池搖頭,“她身子還沒好,先不必說。”
管家應聲而退。
沒多久,管家又重新走了迴來,朝揉著眉心,滿麵疲憊的唐池稟道:“郎主,菊娘子有喜了。”
聞言,唐池先是一愣,隨即眼中露出喜色,站起身道:“醫師看過了?可穩妥?”
管家也是一臉喜色,“韓國夫人已經請醫師把過脈了,說是菊娘子的身子稍弱了些,但隻要好好調養,應當無礙。”
唐池已經大步朝外走去,“我去瞧瞧。”
臉上的驚喜之色,怎麽也遮掩不住。
管家見狀,連忙跟在後頭。暗想,郎主待菊娘就是不同。郎主一向喜怒不形於色,今日聞了菊娘有喜,竟是有些失態了。
朱氏那裏,又堅持了幾日,卻仍不聞唐玉項要迴來的消息,不免有些焦急。
“文彩。”朱氏一麵飲著藥湯,一麵問道:“這幾日郎主還在忙著軍務嗎?”
若是唐池在府裏,不管如何,每日總要來看看她。可這幾日,竟是不聞一點消息,她想要向唐池問一問關於唐玉項的消息,也沒得機會。
聞言,文彩有些遲疑地道:“稟夫人,郎主這幾日並未出府。”
朱氏動作一頓,驚詫地看向文彩,“那為何……郎主不曾過來?”
文彩垂著眸子,臉上有為難之色。
朱氏眼中閃過怒色,“難道說,郎主竟然被那菊娘迷惑到了此等地步?”
隨即,朱氏搖頭道:“不可能,郎主一向有分寸,不至於如此偏寵。說,到底怎麽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