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韋昆微一皺眉,隨即仿佛明白了什麽,連聲吩咐,“快好好請進來。”
說著,韋昆自己也站起身,整理了衣裝,連忙朝外頭迎去。
韋昆與徐王的交道不多,雖然徐王沒韋昆在朝中的權利大,但他的資曆是高過他的。況且,徐王又與劉皇後結了義親,還是唐煥作主的,所以韋昆對徐王也就十分客氣。
兩人行過禮,客套幾句來到正堂坐下。
徐王瞥了一眼桌上的酒水,微微含笑,“看來韋公方才在席間,還未飲夠。”
韋昆淺笑,“確實還未盡興。”
徐王垂眸,“明人不說暗話,我過來府上,實是為了伐蜀之事。”
聞言,韋昆有些莫名地看了徐王一眼,“伐蜀之事,相信陛下心中自有決斷。”
“陛下之心如何,相信韋公應該很明白。”徐王壓低聲音,“伐蜀之事,勢在必行。魏王當為主將無疑,這副將人選,我與皇後都認為,應屬韋公。”
韋昆眨了眨眼,“晉王方立下大功,威嚴正盛,他若隨魏王同行,必然勢如破竹。”
徐王搖頭,“晉王功高震主,陛下又如何放心將魏王交予晉王?”
韋昆再道:“秦將軍年輕有為,與陛下關係親厚。”
徐王仍是搖頭,“論資曆、論本事,秦紹都難與韋公匹敵。”
話語一頓,徐王輕笑起來,“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韋公能得武皇與陛下看重,實是莫大的福氣。”
韋昆道:“不敢與徐王相比。”
徐王接著道:“魏王乃陛下嫡子,遲早正位儲君。若韋公能抓住這樣的機會,此戰保魏王立威。功成之後,魏王也好、陛下也好,甚至劉皇後,都會對韋公感恩不盡。他日……韋公也自能福氣綿延。”
韋昆看著徐王,眸光微動。
其實就算徐王不走這一趟,他也打算再向唐煥自薦。正如徐王所言,待唐煥百年之後,魏王繼位,他這前朝舊臣如果沒有一點功勳於新主的話,還會不會保有今日的榮耀,實在難說。
如今,既然徐王代表皇後開了這個口,也正中韋昆下懷。
正文 第179章:迴禮
韋昆起身向徐王一禮,“還請徐王代在下向皇後敬謝……提攜之恩。”
徐王也起身迴禮,點頭而笑,“還望他日,韋公莫要忘了王某這個傳信人。”
“不敢!不敢!”韋昆連忙道:“大王元老重臣,在下豈敢放肆?”
韋昆歡送了徐王離開,心情立刻大好。
隻要他贏了此戰,保得魏王坐上太子之位,什麽洪照英還是其他人,還能在他麵前橫嗎?
想起洪照英之前身為征戰北丹的副招討使,迴來卻奪了真正作戰指揮的晉王的風頭,韋昆就一陣鄙夷。這一次,他會奪得真正的風頭。
玉輪宮中,魏王向劉皇後拜過禮,這麽些日子過去,陛下終於鬆口,他也總算能見到母親了。
他本以為,會見到一個神情沮喪,消瘦抹淚的劉皇後,但出乎他的意料,劉皇後的氣色還挺好。
“怎麽了?”劉皇後含笑看著魏王,“一段時日不見,不認識阿娘了?”
“不……不是。”魏王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母親能想地開,沒有折騰自己,這不是好事嗎?想著之前的想法,他便覺得自己不孝。
劉皇後放下手中茶盞,“陛下肯讓你來見我,說明伐蜀之事已經大致定了下來。征伐不是小事,你也要早些做好準備。身邊多帶些伶俐的人,千萬保護好自己。”
魏王點頭,“母親放心便是。徐王與母親力主趙國公輔佐孩兒,孩兒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待此事定下,母親也該可以出宮行走了。”
聞言,劉皇後目光微閃,“不知申王如何了?之前的事,到底是受我牽累。”
魏王不疑有他,照實迴答,“自之前的事過後,申王叔向父親請了罪便自閉府中,以示思過。父親這些時日又多在城外,申王叔也未曾跟隨。哦,聽說申王妃病了。孩兒遣王氏過去探過,似乎還病地有些重。”
“是嗎?”劉皇後對申王妃可憐不起來,“從前你父親外出遊獵,也多召你申王叔陪伴。”
魏王道:“父親倒是有喚過幾次,可申王叔都以借口推脫,怕是還在念著之前的事,不好意思麵對父親。”
劉皇後點頭,“既然申王妃病了,我這裏也備些禮過去,你一陣出宮便一並帶過去,代我向你申王叔,還有申王妃問聲好。”
魏王應聲,“是,母親。”
魏王覺得這一切很正常,卻沒留意到劉皇後正撥弄著手上的一個金環,神情有些異樣。
申王對於魏王的到來,還是很欣喜的。親叔侄平日裏,感情也還不錯。再想著劉皇後禁足之事,申王不禁對魏王也生了點愧疚。
聽聞劉皇後的慰問之意,申王不由問道:“不知皇後可安好?”
魏王含笑點頭,“母親一切安好,王叔不必自責。母親還托我向叔母問安,又附了些薄禮,還望王叔與叔母不要嫌棄。”
聞言,申王道:“多謝皇後美意。”
說著,韋昆自己也站起身,整理了衣裝,連忙朝外頭迎去。
韋昆與徐王的交道不多,雖然徐王沒韋昆在朝中的權利大,但他的資曆是高過他的。況且,徐王又與劉皇後結了義親,還是唐煥作主的,所以韋昆對徐王也就十分客氣。
兩人行過禮,客套幾句來到正堂坐下。
徐王瞥了一眼桌上的酒水,微微含笑,“看來韋公方才在席間,還未飲夠。”
韋昆淺笑,“確實還未盡興。”
徐王垂眸,“明人不說暗話,我過來府上,實是為了伐蜀之事。”
聞言,韋昆有些莫名地看了徐王一眼,“伐蜀之事,相信陛下心中自有決斷。”
“陛下之心如何,相信韋公應該很明白。”徐王壓低聲音,“伐蜀之事,勢在必行。魏王當為主將無疑,這副將人選,我與皇後都認為,應屬韋公。”
韋昆眨了眨眼,“晉王方立下大功,威嚴正盛,他若隨魏王同行,必然勢如破竹。”
徐王搖頭,“晉王功高震主,陛下又如何放心將魏王交予晉王?”
韋昆再道:“秦將軍年輕有為,與陛下關係親厚。”
徐王仍是搖頭,“論資曆、論本事,秦紹都難與韋公匹敵。”
話語一頓,徐王輕笑起來,“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韋公能得武皇與陛下看重,實是莫大的福氣。”
韋昆道:“不敢與徐王相比。”
徐王接著道:“魏王乃陛下嫡子,遲早正位儲君。若韋公能抓住這樣的機會,此戰保魏王立威。功成之後,魏王也好、陛下也好,甚至劉皇後,都會對韋公感恩不盡。他日……韋公也自能福氣綿延。”
韋昆看著徐王,眸光微動。
其實就算徐王不走這一趟,他也打算再向唐煥自薦。正如徐王所言,待唐煥百年之後,魏王繼位,他這前朝舊臣如果沒有一點功勳於新主的話,還會不會保有今日的榮耀,實在難說。
如今,既然徐王代表皇後開了這個口,也正中韋昆下懷。
正文 第179章:迴禮
韋昆起身向徐王一禮,“還請徐王代在下向皇後敬謝……提攜之恩。”
徐王也起身迴禮,點頭而笑,“還望他日,韋公莫要忘了王某這個傳信人。”
“不敢!不敢!”韋昆連忙道:“大王元老重臣,在下豈敢放肆?”
韋昆歡送了徐王離開,心情立刻大好。
隻要他贏了此戰,保得魏王坐上太子之位,什麽洪照英還是其他人,還能在他麵前橫嗎?
想起洪照英之前身為征戰北丹的副招討使,迴來卻奪了真正作戰指揮的晉王的風頭,韋昆就一陣鄙夷。這一次,他會奪得真正的風頭。
玉輪宮中,魏王向劉皇後拜過禮,這麽些日子過去,陛下終於鬆口,他也總算能見到母親了。
他本以為,會見到一個神情沮喪,消瘦抹淚的劉皇後,但出乎他的意料,劉皇後的氣色還挺好。
“怎麽了?”劉皇後含笑看著魏王,“一段時日不見,不認識阿娘了?”
“不……不是。”魏王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母親能想地開,沒有折騰自己,這不是好事嗎?想著之前的想法,他便覺得自己不孝。
劉皇後放下手中茶盞,“陛下肯讓你來見我,說明伐蜀之事已經大致定了下來。征伐不是小事,你也要早些做好準備。身邊多帶些伶俐的人,千萬保護好自己。”
魏王點頭,“母親放心便是。徐王與母親力主趙國公輔佐孩兒,孩兒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待此事定下,母親也該可以出宮行走了。”
聞言,劉皇後目光微閃,“不知申王如何了?之前的事,到底是受我牽累。”
魏王不疑有他,照實迴答,“自之前的事過後,申王叔向父親請了罪便自閉府中,以示思過。父親這些時日又多在城外,申王叔也未曾跟隨。哦,聽說申王妃病了。孩兒遣王氏過去探過,似乎還病地有些重。”
“是嗎?”劉皇後對申王妃可憐不起來,“從前你父親外出遊獵,也多召你申王叔陪伴。”
魏王道:“父親倒是有喚過幾次,可申王叔都以借口推脫,怕是還在念著之前的事,不好意思麵對父親。”
劉皇後點頭,“既然申王妃病了,我這裏也備些禮過去,你一陣出宮便一並帶過去,代我向你申王叔,還有申王妃問聲好。”
魏王應聲,“是,母親。”
魏王覺得這一切很正常,卻沒留意到劉皇後正撥弄著手上的一個金環,神情有些異樣。
申王對於魏王的到來,還是很欣喜的。親叔侄平日裏,感情也還不錯。再想著劉皇後禁足之事,申王不禁對魏王也生了點愧疚。
聽聞劉皇後的慰問之意,申王不由問道:“不知皇後可安好?”
魏王含笑點頭,“母親一切安好,王叔不必自責。母親還托我向叔母問安,又附了些薄禮,還望王叔與叔母不要嫌棄。”
聞言,申王道:“多謝皇後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