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他意外的是,曹太後居然也沒有和劉皇後爭地臉紅脖子粗,又或是故意給劉皇後難堪。
劉皇後眼見申王到來,便起身向曹太後告辭,“時辰不早,妾先告退了。”
曹太後點頭,“皇後自去忙你的便是,我這老婆子還撐地住。”
劉皇後笑了笑,轉身向申王點點頭,嫋娜而去。
雖然還隔著些距離,申王仍是嗅到了劉皇後身上所帶的香氣,一時間,竟然有些心神蕩漾。直到曹太後出聲,申王才迴過神來。
申王不由一驚,趕緊向曹太後行禮,“母親今日可好?”
曹太後含笑點頭,朝申王招手,“好著呢。我兒不必多禮,過來坐。”
申王定下心神,來到曹太後近前,與曹太後聊了幾句家常,便聽曹太後問道:“申王妃的病,還沒好嗎?到底是宮裏頭的醫師不濟,還是府裏伺候的下奴不用心?”
申王心中一凜,連忙道:“母親有所不知,陳氏本就身子不好,加上對府中之事過於操勞,這才垮了身體。醫師也說了,陳氏的病需要長期調養,不在一時。”
曹太後一歎,“也是個苦命的。隻是陳氏這一病,府裏頭的事,你身邊的事,就沒人打理了。我看,你那幾個妾室當中,提拔一個暫時主持府中事務為好。
也要好言相勸陳氏,別讓她多心。等她什麽時候病好了,再讓她主持便是。到底是王妃之身,底下的妾室還能越過她去不成?這孩子啊,什麽都好,就是不大想地開。”
申王連連應諾,心裏卻不以為意。
這段時間陳氏病在床上,他反倒覺得清靜自在多了。
“兒啊。”曹太後不由語重心長道:“你年歲也不小了,如今朝堂之上,人事變化,你也該學著理些政務了。”
申王一時沒有明白曹太後的意思,隻道:“母親也知道孩兒的脾性,就不愛那些繁文縟節,還有那些雞毛蒜皮的事,聽著就頭疼。”
曹太後臉色一沉,“這是什麽話?你也是武皇之子,這大成國上下哪一樁事與你沒有關係了?”
申王眨了眨眼,有些疑惑地看著曹太後。
曹太後轉而緩了語氣,向申王招了招手。申王再度近前,直來到曹太後身前。
曹太後握著申王的手歎道:“我知道,這些年來,實在是委屈你了。空有一身武藝與抱負,卻無處施展。都說血親才是最該信任之人,可你阿兄,寧願信任外人,也不願重用親兄弟。
如今可倒好?他最信任的韋昆,不就反了?若不是誅地及時,隻怕魏王都要折在韋昆手裏。所以啊,我看還是血親才靠地住。”
申王不敢接曹太後的話,他也不是傻子。他雖然有官身,但也不過是空食俸祿,跟個閑散之人沒有任何區別。
平日裏,他還得小心應對唐煥,寧願表現地像個紈絝子弟,也不敢露出太多的真才實學來。
睦王的下場,他更是看地分明,韋昆一死,唐煥的猜疑之心也就越來越重了。之前每隔一段時日,唐煥還會召他入宮聚一聚。可最近,唐煥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不曾與他說話了。
曹太後將申王的神色都看在眼裏,卻沒有再說下去,隻是拍了拍申王的手道:“我的兒子沒人比我更清楚,是不是庸才,我都看地分明。”
說完,曹太後鬆開申王的手,吩咐人備膳。
申王退迴原位,心下卻遲疑不定,母親突然說這些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正文 第199章:貝州生亂
出了長壽宮,劉皇後漸漸放慢腳步。
身邊的侍婢稟道:“太後最近對申王府的事情甚是關心。”
劉皇後淡笑,“可查出什麽來了?”
那侍婢搖頭,“雖然對申王妃久病不愈的事感到疑惑,甚至懷疑了申王,但也沒有多言,更沒有插手的意思,似乎……是默認了。”
劉皇後抿唇,“陳氏是自作自受,一個女人,惹地夫君這般厭惡了,也是失敗。”
那侍婢連忙附和,“陳氏先前膽敢與皇後作對,的確是活該。以奴婢之意,就該讓她一輩子也起不來身才好。”
“眼下,我對陳氏可沒興趣。”劉皇後臉上浮現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神情,“我更有興趣知道,太後心裏在打什麽算盤。”
身旁侍婢猜測,“太後如今受陛下冷遇,所以打算與申王打好關係,將來……依靠申王?”
劉皇後笑出了聲,“她才不會這麽無聊。一個是陛下,一個隻是親王,跟著誰才更能享福,太後可精明著呢。”
“那婢子便猜不透了。”
劉皇也沒有接話,她想,她已經能猜到七八分了。如果太後真的有意扶持申王的話,那倒是有意思了。
嗯……她到底要不要這麽快揭穿太後的小心思呢?
如果讓唐煥知道,他的親生母親,居然也背叛他的話,會有什麽後果呢?她還真是好奇地很。
如果不是因為魏王,她說不準還真願意看到太後成事。
想起申王送給她的那些禮物,以及申王對她表的忠心,劉皇後又不由輕歎。比起唐煥,申王似乎更理解她的心思。真是可惜了,她當初若是早些遇到申王,如今會不會又是另外一番景況呢?
劉皇後眼見申王到來,便起身向曹太後告辭,“時辰不早,妾先告退了。”
曹太後點頭,“皇後自去忙你的便是,我這老婆子還撐地住。”
劉皇後笑了笑,轉身向申王點點頭,嫋娜而去。
雖然還隔著些距離,申王仍是嗅到了劉皇後身上所帶的香氣,一時間,竟然有些心神蕩漾。直到曹太後出聲,申王才迴過神來。
申王不由一驚,趕緊向曹太後行禮,“母親今日可好?”
曹太後含笑點頭,朝申王招手,“好著呢。我兒不必多禮,過來坐。”
申王定下心神,來到曹太後近前,與曹太後聊了幾句家常,便聽曹太後問道:“申王妃的病,還沒好嗎?到底是宮裏頭的醫師不濟,還是府裏伺候的下奴不用心?”
申王心中一凜,連忙道:“母親有所不知,陳氏本就身子不好,加上對府中之事過於操勞,這才垮了身體。醫師也說了,陳氏的病需要長期調養,不在一時。”
曹太後一歎,“也是個苦命的。隻是陳氏這一病,府裏頭的事,你身邊的事,就沒人打理了。我看,你那幾個妾室當中,提拔一個暫時主持府中事務為好。
也要好言相勸陳氏,別讓她多心。等她什麽時候病好了,再讓她主持便是。到底是王妃之身,底下的妾室還能越過她去不成?這孩子啊,什麽都好,就是不大想地開。”
申王連連應諾,心裏卻不以為意。
這段時間陳氏病在床上,他反倒覺得清靜自在多了。
“兒啊。”曹太後不由語重心長道:“你年歲也不小了,如今朝堂之上,人事變化,你也該學著理些政務了。”
申王一時沒有明白曹太後的意思,隻道:“母親也知道孩兒的脾性,就不愛那些繁文縟節,還有那些雞毛蒜皮的事,聽著就頭疼。”
曹太後臉色一沉,“這是什麽話?你也是武皇之子,這大成國上下哪一樁事與你沒有關係了?”
申王眨了眨眼,有些疑惑地看著曹太後。
曹太後轉而緩了語氣,向申王招了招手。申王再度近前,直來到曹太後身前。
曹太後握著申王的手歎道:“我知道,這些年來,實在是委屈你了。空有一身武藝與抱負,卻無處施展。都說血親才是最該信任之人,可你阿兄,寧願信任外人,也不願重用親兄弟。
如今可倒好?他最信任的韋昆,不就反了?若不是誅地及時,隻怕魏王都要折在韋昆手裏。所以啊,我看還是血親才靠地住。”
申王不敢接曹太後的話,他也不是傻子。他雖然有官身,但也不過是空食俸祿,跟個閑散之人沒有任何區別。
平日裏,他還得小心應對唐煥,寧願表現地像個紈絝子弟,也不敢露出太多的真才實學來。
睦王的下場,他更是看地分明,韋昆一死,唐煥的猜疑之心也就越來越重了。之前每隔一段時日,唐煥還會召他入宮聚一聚。可最近,唐煥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不曾與他說話了。
曹太後將申王的神色都看在眼裏,卻沒有再說下去,隻是拍了拍申王的手道:“我的兒子沒人比我更清楚,是不是庸才,我都看地分明。”
說完,曹太後鬆開申王的手,吩咐人備膳。
申王退迴原位,心下卻遲疑不定,母親突然說這些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正文 第199章:貝州生亂
出了長壽宮,劉皇後漸漸放慢腳步。
身邊的侍婢稟道:“太後最近對申王府的事情甚是關心。”
劉皇後淡笑,“可查出什麽來了?”
那侍婢搖頭,“雖然對申王妃久病不愈的事感到疑惑,甚至懷疑了申王,但也沒有多言,更沒有插手的意思,似乎……是默認了。”
劉皇後抿唇,“陳氏是自作自受,一個女人,惹地夫君這般厭惡了,也是失敗。”
那侍婢連忙附和,“陳氏先前膽敢與皇後作對,的確是活該。以奴婢之意,就該讓她一輩子也起不來身才好。”
“眼下,我對陳氏可沒興趣。”劉皇後臉上浮現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神情,“我更有興趣知道,太後心裏在打什麽算盤。”
身旁侍婢猜測,“太後如今受陛下冷遇,所以打算與申王打好關係,將來……依靠申王?”
劉皇後笑出了聲,“她才不會這麽無聊。一個是陛下,一個隻是親王,跟著誰才更能享福,太後可精明著呢。”
“那婢子便猜不透了。”
劉皇也沒有接話,她想,她已經能猜到七八分了。如果太後真的有意扶持申王的話,那倒是有意思了。
嗯……她到底要不要這麽快揭穿太後的小心思呢?
如果讓唐煥知道,他的親生母親,居然也背叛他的話,會有什麽後果呢?她還真是好奇地很。
如果不是因為魏王,她說不準還真願意看到太後成事。
想起申王送給她的那些禮物,以及申王對她表的忠心,劉皇後又不由輕歎。比起唐煥,申王似乎更理解她的心思。真是可惜了,她當初若是早些遇到申王,如今會不會又是另外一番景況呢?